漫谈启蒙阶段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2022-09-13韩小红
◎韩小红
(甘肃省镇原县南区小学,甘肃 庆阳 744500)
一、引 言
数学作为人类生活的工具,与日常生活、交际息息相关.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对学习数学有着积极的意义.众所周知,要学好数学,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而小学阶段作为数学思维模式形成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成长来说,关系着其对数的初步感知和早期抽象思维的形成,启蒙阶段数学思维的引导更是担负着帮助儿童建立数学概念的重中之重的任务.
二、启蒙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1.灌输式教学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新时代素质教育的理念意在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可塑性、创造性,提升其探究、分析、归纳知识,并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自学的能力.可惜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没有认识到启蒙阶段正是数学教师培养学生一切能力、开启学生正确学习数学方法的黄金期,而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讲到底的方法,满堂灌输.首先,教师在教学时不考虑启蒙阶段的数学教学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生对数学感不感兴趣,能不能打下学好数学的基础,完全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其次,教师对于内容的设计没有衔接性、过渡性,直接进入系统性数学教学,这对于刚入校的小学生来说难度超纲.换言之,学生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还不知道数学是什么的情况下,教师就已经开始给学生传授知识.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更不利于对学生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对于启蒙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说,也是无益的.
2.对数学的衔接教学不够重视,影响学生学习
众所周知,数学启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智力发育与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在数学启蒙阶段,如果教师不注重方式方法,不注重教学内容,就容易走上教学误区,有揠苗助长之嫌.比如,让学生提早地背乘法口诀;简单地误认为数学就是计算;以为数学不需要衔接、过渡;等等.这一切认识上的误区,不但影响启蒙阶段教学内容的准备与设计,也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也正是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教师在启蒙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早早地给学生填充一些概念、口诀,让学生对数学还在不知所以的认识下,就开始糊里糊涂地背相关内容,或者教师直接跳过过渡这个重要的阶段,让学生从认数、数数进入计算,以为只要学生把贯串数学始终的计算学好了,数学就能学好.殊不知,由于教师不重视过渡,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上、思想上、接受能力上的过渡,提早进行计算教学,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还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更会给学生留下数学学习枯燥、乏味的印象,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3.数学的启蒙阶段,忽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由于教学经验有限,对于教学工作的认识比较片面,他们以为教师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至于什么智力开发、启蒙,以及学生的数学思维等,都不是教师一定要关注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有意无意地启发下自己养成的.教师还有一种认识,就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他们还处在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数学知识的积累非常薄弱,没必要急着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比如,数一数、比多少、位置;又如,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等.教师直接把学生生硬地拉入知识学习中,忽略了过渡,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没有引起重视,因此使启蒙阶段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陷入机械性,不能形成系统化知识,更不能形成数学意识与思维,从而制约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也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儿童启蒙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儿童最初接触到的数学,它并不是存在于思维层面,而是直观地、具体地、简单地存在于视觉层面,是一种对真实事物的感受,如何将这种直观的认识转化为数学概念,便是数学思维建立的萌芽过程.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儿童启蒙数学思维能力,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它能够在儿童的数学敏感期帮助他们将“物”向“数”过渡,打开其对数学的原始认识,建立最初的数感;其次,它能够引导儿童完成从“量”的实际体验到“数”的抽象认识,培养孩子的数学心智和分析能力;再次,它能够开启儿童对世界的另一种认知,激发儿童不同的感受,培养其对于数学学习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四、启蒙阶段儿童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导向领航,通过直观感受培养儿童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启蒙阶段的儿童的根本特点是懵懂无知,面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感官简单,思维正处于萌发期,可塑性极强.这个阶段的数学课堂对儿童的吸引力较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其性格特点,通过直观活动开展数学教学,则能迅速建立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并能积极跟着教师的带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从而为培养其数学思维构造良好的初始环境.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初期,为了在无经验可借鉴的前提下能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维修和维护,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单位沿袭了我国干线铁路的做法,从而形成了该类维修集约范式。
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性,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应该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具演示、肢体语言、师生互动等多种易于接受的方法,让儿童通过直接的观察形成自己的感受.比如,在教儿童认识数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不同的实物,让儿童通过“数东西”建立数字的概念,然后再拿掉实物,让东西从有变无,最后通过引导让儿童明白“数”并不仅仅是眼睛里看到的,而是一种抽象的存在.
2.重视体验,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儿童数学思维能力
刚入小学的孩子,对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的喜爱不言而喻,幼儿认知世界的最初方法是听故事,从故事中形成简单的理性思维.因此,他们更容易通过有趣的故事和游戏去得到自己的感受.如果教师能顺应孩子天性,在数学课堂上巧设情境,针对教学内容巧妙地营造故事或者游戏场景,让孩子去体验、去感知,远远大于机械的训练,对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开展备课时,要对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尤其是面对启蒙阶段一些内容比较简单的课例,更要着重于教学情境的创设.由于内容简单,大多数学生提前已经学会,如果课堂中没有新鲜的内容,加之儿童的注意力特点,往往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做好困难准备,因为这些内容大多数孩子早在父母的帮助下已经完全掌握,如果在课堂中一味地以讲解为主,很快就会使教学失去生动性.对于这样的课,教师一定要创设不同的情境,比如,引入动画人物、搭设擂台比赛等,让探索在各种场景间不断切换,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又保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3.设疑激趣,通过逆向思考培养儿童数学思维能力
“问题导向”是培养思维行之有效的策略,这一方法对于启蒙阶段的儿童更加适用.由于年龄特点和尚不成熟的心智,他们容易“问世界”,也更容易把自己感受到的事物快速表达、反馈出来,说直白一点,就是这种年龄段的孩子喜欢探究而且乐于回答问题.教师应该牢牢抓住儿童这个特点,在数学课堂上设置丰富有趣的问题,让孩子循着问题展开逆向思维,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探索和感触,从而为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另辟蹊径.
4.求同存异,通过甄别比较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模糊但却新奇,一百个儿童感受同一事物可能会产生多种认知,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加以整合,求同存异,保护儿童对数学最初的理解,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待不同的结果,教师一定要针砭对待,对于正确的思维必须加以鼓励,而对于错误的思维则要指出其思维的误区,通过正误对比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更准确地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
启蒙阶段数学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导儿童学会判断和比较,通过求异训练正好可以帮助儿童认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抓住纠错机会,把错误转化为有利教学资源,将错就错地引导儿童自己判断,在纠错的过程中加深影响,从而通过甄别得到正确的认知.如此一来,既保护了儿童的上进心,又通过“求异”到“求同”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比较性思维.同时,在求异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题多解的结论,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无形中又起到了潜移转化的引导作用.
5.说练结合,通过倾听训练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
启蒙阶段数学思维的建立往往始于“说话”,大部分儿童喜欢说话,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当其得到自己的结论时,更加乐于通过“说”的方式向大众群体表达,以便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认真倾听,给儿童说话的机会,让儿童在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逐渐建立逻辑思维,掌握初步的数学推导过程,体验数学带来的愉悦感和获得感,从而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着力营造赏识的氛围,通过感化和召唤激发幼儿的自信.具体到实际中,我们可以通过聆听教学来实现思维分享和思维整合.比如,在进行“分类”课时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课堂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对相同的事物进行分类,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然后和其他学生的想法进行比较,在这种“一人说、多人听”的情境中,学生既经历表达建立了自己的数学思维,又通过倾听感受了不同的思维,从而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比较,感受交叉思维带来的奇妙体验,为培养其数学思维的分散性打开通道.
6.合作探究,通过集体学习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
幼小衔接阶段的儿童有一个性格特点,那就是乐于交流,基于这种特点,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广泛开展小组合作、同桌交流、集体分享等学习方式,让思维在横向碰撞中产生火花,集思广益,从而增加思维的宽度.而且,这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互助意识,对其今后开展集体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构建良性的学习态度,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竞争欲望,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和集体协作意识.这种氛围和意识迸发出的能量有时候甚至大于教师的讲解和说教,很容易将个体的思维捏合成一个整体,形成多向的、立体的思考团体,产生“蚂蚁搬家”般的智慧凝聚,对培养启蒙阶段的数学思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比如,在进行“位置”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课堂自主权交给学生,将学生分成探究小组,提出目标,先在小组内开展讨论、交流、分享,形成“小集体”思维,然后将教学方向迁移到生活实际,设置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当堂题目,在不同小组之间开展“前、后、左、右”等位置知识问答竞赛,在此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解决错误,最终通过个体的思维形成集体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良好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奠定儿童学好数学的基础,在启蒙阶段便着重对数学思维的开发,有助于帮助儿童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使其顺利完成幼小衔接阶段的数学学习过渡,对培养儿童接受数学、喜爱数学、探索数学都具有启发意义,对其终生开展数学学习也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所以,作为启蒙数学教师,一定要在培养数学思维的同时注重方法的趣味性、灵活性和高效性,既让儿童乐于接受,又让儿童便于接受,从而打开通往有效学习数学的大门,引导儿童从小建立良好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