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五I”教学的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培育研究
——以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例

2022-09-13管怀菊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4期
关键词:土地素养情境

管怀菊

(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 安徽合肥 230012)

在当下核心素养导向的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教学由重视知识灌输转向重视核心素养培养。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基于“五I”教学理念,以学生综合思维为核心,教师调整与细化学习目标、创设问题式学习情境、创设“五性”评价标准,课堂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笔者以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例,探究如何基于“五I”教学的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培育研究。

一、“五I”教学的概述及意义

“五I”教学包含信息(Information)、质疑(Inquiry)、兴趣(Interest)、方法(Idea)、才智(Intelligence)5个要素。培育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素养从转变教学方法、思路出发。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在课堂上的渗透和培养需要结合“五I”教学理念研究课堂学习策略,教师应加强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渗透。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科学研究要求人们揭示地理现象和规律时,需要综合的方法。从地理学科的整体性综合思维来看,要能够引领学生多维度探究问题。通过基于“五I”教学思想,以信息、质疑、兴趣、方法、才智5个要素为核心,激发学生多维度、多角度思考,促进学生形成开放性、综合性地理思维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二、基于“五I”教学的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培育方法

(一)调整与细化学习目标,形成要素综合思维

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关联性,通过构建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单个要素的认识上升到对多个要素的综合认识。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整合课程标准与细化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规律进行分析。学生学习要以学习目标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逐渐形成要素综合思维。

分析不同的学情,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和细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目标。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教学目标的落实,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对学习目标进行分析,针对具体学习目标设计课堂活动,课堂活动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目标。让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学习目标、不同地理要素,指导学生绘制有关本节课知识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整体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创新性、发散性思维。学生依据地理要素综合的不同层次,对地理现象、规律形成的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使地理要素得到整合,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得到培养。

(二)设计问题式教学,培养时空综合思维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式教学,即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形成地理时间、空间框架,发展时空综合思维品质,形成综合思维,运用技能方法,理解、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问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通过情境性学习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尤其是综合思维。

问题式教学适用于综合性地理课程,通过解决问题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树立时空观念,形成地理高阶思维。采用问题式教学有以下四个过程:第一,教师创设地理情境,注重强调时间和空间维度,初步让学生感知时空要素。第二,针对学习情境,设置合理的问题,问题要难度适宜,体现时空的多维度性,渗入时空的综合思维。问题的设置应在学生的知识储备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情,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多个问题的设置还应考虑问题间的关联性与递进性。第三,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综合时空要素,解决问题。因此,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要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发散性思维,避免出现统一、标准性答案。第四,小组合作学习后,选举小组代表进行成果展示。最终,学生在思考、探究问题,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不断提升学生时空综合思维。

(三)情境的创设与迁移,发展区域综合思维

如何创设教学中的情境,同时实现教学情境的迁移?在解决迁移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构建地理知识体系并能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规律。第一,创设情境的方法要灵活多变,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获得地理现象、规律等,保证教学的时效性。问题情境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多元化、可行性等原则。在问题呈现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综合各要素思考。第二,提出、分析问题,结合问题式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情境中的核心地理问题。学生针对情境中的核心问题,结合生活中真实的情境以及已有的地理知识储备,从不同维度综合解决问题。第三,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问题情境进行加工、分析,能激发学生的区域综合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高阶思维。培养学生地理高阶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节地理课的精心设计,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法,投入更多的教学研究时间。第四,迁移应用,借助新情境的信息,诱发原型情境,运用已有经验对新情境进行分析和综合,以实现情境迁移。最终,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复杂问题情境时,也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地理区域综合思维。

(四)“五I”教学,“五性”评价

教学评价以信息合理性、思维活跃性、兴趣激发性、学习迁移性、情感提升性五个指标,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评分权重见表1。评价具有激励作用,能有效地推动地理课堂学习。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建构、对综合思维的培养。从不同维度、不同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既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表1 “五I教学,五性评价”教学评价指标

三、基于“五I”教学理念的教学实践

下面以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例,进行基于“五I”教学的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培育方法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通过读土地利用类型图,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总量排名及各类土地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对比图等,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结合具体的实例,知道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浪费、破坏现象,培养学生材料分析能力,认识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原因。

难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的必要性。

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面对当下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土地资源是中国自然资源的一部分。人们需要综合思维去认识自然规律,逐步培养学生要素、时空、区域综合思维。

(二)教学过程(见表2)

表2 教学过程

续表教学过程情境设计学生参与设计目的藏粮于地(土地利用)[情境创设四]:师徒四人商量向土地公公寻求帮助,把脉诊断。假如你是土地公公,你会开出怎样的处方单呢?任务四:学生分成四组,即唐僧“建设用地”科、孙悟空“林地”科、猪八戒“耕地”科、沙僧“草地”科。每组给出解决方案。唐僧“建设用地”科:推行集约用地,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例如,安徽合肥成为集约用地的试点城市。合肥市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使单位面积土地收益增加,集约用地效果明显。孙悟空“林地”科:结合国家政策、法律,如《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林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猪八戒“耕地”科: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写入法律,科学规划用地。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证18亿亩耕地。沙僧“草地”科: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脆弱地区大力推行退耕还草学生分成四组,即唐僧“建设用地”科、孙悟空“林地”科、猪八戒“耕地”科、沙僧“草地”科,针对不同土地类型存在的问题,分组合作探究找出解决方案。不同组之间也有共同的解决方案,综合各组的意见,提出统一的解决方案学生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通过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以及形成地理区域综合思维教学反思本节通过一条主线,西游记师徒四人的创业之路,设计四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情境一,师徒下岗再就业,让学生了解土地的利用类型;情境二,土地利用再扩大,让学生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情境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土地问题,加强学生的深入思考;情境四,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学生不断地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敢于质疑,主动思考,乐于探究,知识迁移,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结语

地理学科综合性强,兼有人文与科学两大学科,知识面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地理的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独立形成、存在的,是对学生进行区域的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树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生学会利用地图技能、时空视角,运用地理综合思维认识自然环境,并从多个维度分析地理现象和规律,在问题情境中培养地理综合思维。

猜你喜欢

土地素养情境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