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相信高峰就在前方
2022-09-13
记者|杨 帆
当下文学出版依然是一个蓬勃生长、机会多多、市场广阔的好时代。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陈新文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成立于1985 年的湖南文艺出版社,一直是南中国原创文学出版的重镇。最让湖南文艺出版社自豪的,是他们对于文学出版的定力。经过数代文艺出版人的拼搏和努力,该社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长津湖》《命运》《机器》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而对于原创文学的耕耘和坚守,更能体现湖南文艺人的执着。近年来,湖南文艺出版社建立“大风原创”品牌,开发了“大风原创长篇小说丛书”“大风名家散文系列”“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系列”等书系,陆续出版王跃文、残雪、阎真、柳建伟、张炜、曹乃谦、陆天明、李修文、梁晓声、余秀华、鲍尔吉·原野等几十位名家的重要作品,先后推出《活着之上》《沧浪之水》《摇摇晃晃的人间》《大清相国》《爱历元年》等一大批畅销图书,把“南中国原创文学基地”盛名传遍大江南北。
当全国作家、文艺出版人齐聚湖南益阳,以“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和“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为文学谋划未来篇章,作为东道主的湖南文艺出版社也感受到了时代扑面而来的呼啸声。在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陈新文看来,这场盛会也给出版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空前的机遇。至于要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则需要出版人拿出更强的定力、勇气与手段。他期待一个更加专业、更加注重原创品质、更加生机蓬勃的出版新气象,也相信属于文学出版的那座高峰就在不远的前方等待攀登。
8月初,中国作协在湘发布了“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和“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为计划的参与者,您对这次文坛盛会有何感触?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作为计划的参与者,非常荣幸参加这次盛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和“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是中国作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策,是探索具有新时代特点的重点文学创作规划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新时代文学破题开局、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推动新时代文学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新的重要举措。两个计划作为文学界的重大行动,站在新时代新征程这一新的历史方位,赢得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深情呼应。在这次会议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作家和出版社同行的兴奋和澎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空前的机遇,推动我们更加努力、不负厚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为中国原创文学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共同抵达新时代的文学高峰。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意在改善文学创作生态,进而推动文学精品的传播、转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希望上述计划在未来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助力文学的发展?
我们希望该计划在顶层设计、作家培养、作品扶持、资源整合、新媒体融合、视听及IP 转化、对外推广等方面给我们助力。作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的发起人之一,该计划的各个方面,我们都会深度参与,和出版同人致力出版更多精品力作,推出更多优质作家,让更多的人看到闪耀于人类文化高地的文学之光、理想之光和希望之光。我们将重点在编辑出版、宣传推广和成果转换上着力,围绕该计划,在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湖南出版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前期多次调研和讨论,湖南文艺出版社和芙蓉杂志社共同策划了“新时代原创文学攀登文库”这一精品出版工程,实施“千百十计划”,即通过5 ~10 年,对接1000 名实力作家,出版100 部精品图书,争取10个项目实现重大社会效益转化的目标。
如何看待原创文学板块在整个文学出版中的地位?文学新人在这个时代应当如何出头,获得市场的认可?
原创文学板块是整个文学出版中最核心、最具有竞争力的板块,原创图书也应是文学出版中最主流、最具影响力、最考验编辑能力的文学产品。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文学出版基本是以原创图书为主,其主办的《芙蓉》杂志也只发最新原创作品,这些都已经成为出版社最亮眼的文学品牌,有力推动着湖南出版和中国文学发展。
个人认为文学创作者当下的生存状态是不错的,一方面,新时代的中国给文学创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和优良的创作环境,各主管单位对好作家、好作品都出台了系列扶持和奖励措施,在写作题材和写作环境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可以说没有哪个时代有这个时代对作家的扶持力度这么大;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文学传播渠道多,除了传统的文学图书出版、文学期刊发表,各种文学网站和app 平台,都是文学作者发表作品的阵地,只要你足够优秀,就不可能被埋没,就肯定能写出来。当然,从生存角度看,各有境况,金字塔顶尖的作家生存得很好,像余华、刘慈欣等,每年版税上千万,稍有点影响力的作家养活自己也没有问题,但部分金字塔底端的写作者,生存现状一般,这种上、中、下的生存状态和任何一个时代都一样,只是新媒体时代让我们作家的生存空间有了更多可能。
从市场的角度看,当下的文学出版处在一个好时代吗?文学出版在当下还有哪些痛点?哪些内部和外部的问题需要得到梳理和解决?
在一定程度上,当下文学出版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从内部看,出版制度的顶层变革和民营文化公司的介入,让传统文艺社一统文学出版江湖的局面成为历史,推动文学出版变革的新力量越来越多,并且处于文学出版下游的优势渠道已开始介入文学出版,如当当网、四川文轩等就依托自己的渠道向出版的上游渗透;从外部看,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非必需品的文学图书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技术与资本深刻地改变了文学出版的生态。同时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也越来越多。但这些问题都不足以从根本上影响出版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当下文学出版依然处于一个蓬勃生长、机会多多、市场广阔的好时代。
从原创文学出版大环境看,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艺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各级党政部门也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甚至设立各种专项资金来支持原创文学的创作和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作为一家地方社,发展原创文学很大的一个优势在于政府和出版集团的高度重视,在项目申报、资金支持、资源分配、营销宣传等方面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扶持。
从市场反应看,网络新媒体和数字出版目前虽然给传统出版业很大冲击,但也给优秀的原创文学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销售渠道。近年来不少受欢迎的原创文学图书往往是先在网络上引起关注再成为畅销书的。这几年,作家的创作激情空前高涨,原创文学创作极为活跃,每年都有一些优秀的作品面世,这让原创文学出版有了更多的内容上的质量保证;而全民阅读时代,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读者对原创文学有了更大的阅读兴趣,也有了更高的阅读品位,大部分读者能够自觉抵制低俗作品,净化了文艺生态环境,刺激了原创文学的出版;同时数字出版、“互联网+”、影视转化、IP 的全方位运营等也扩大了原创文学的衍生空间,读者买书更便捷,图书宣传更快速,作品影响更广泛,作品的转化率更高。
从出版内容看,目前文学出版的痛点还在于展现新时代新气象的大作品较少,缺乏“高原”到“高峰”之作。出版者总头痛于作品太多,好作品太少。但我也认为,任何时代都会有大量的平庸之作和少量的好作品,顶尖的总是稀少的,好作品肯定会有,只是我们是否有一双发现好作品的眼睛和培育好作品的耐心。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只是这一切都需要作家、出版人和所有文艺工作者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