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城市安全发展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访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

2022-09-09刘亚民

现代职业安全 2022年8期
关键词:应急发展

本刊记者 刘亚民|文

记者:请您谈一下南京申请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基于何种缘由和背景。如今,南京开展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即届满三年,请介绍下最新进展。

安委办负责人: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安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推进城市安全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大课题。2018 年1 月,中办国办出台《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明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2019 年11 月,国务院安委会、安委办相继印发《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安委〔2019〕5 号)和《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19版)》(安委办〔2019〕16 号),全面规范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启动首批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评审评定工作。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安全发展,先后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作出开展省级创建活动的重要决策,并将创建工作写入省委全委会报告和省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召开专题会和创建动员部署会,研究推动创建工作。2020 年1月中旬,省安委会综合考虑全省13个设区市申报条件和创建基础,将南京市作为全省唯一城市向国务院安委办推荐,参加首批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比。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文件精神,市安委会先后印发实施《南京市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南京市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工作考核办法》《南京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总体方案》,2020年4 月,召开了全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动员部署会,全面启动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近年来,南京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安全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统筹“一年小灶”和“三年大灶”,聚集全周期管理,聚力全要素治理,积极探索实践特大城市安全发展新路径,全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安全运行保障体系,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2020 年8 月,国务院安委办实施模拟考评,对南京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21 年1 月,国务委员王勇批示肯定南京做法;2021 年9 日,在全国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工作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我市被国务院安委办确定为全国18 个试点城市之一,同时被省政府列为城市生命线安全建设全省7 个试点市县之一。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压实城市安全发展“三个责任”。制定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明确54 个党政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将安全发展作为市委全委会、市政府工作报告重要内容,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调度;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和部门绩效考核体系,推动党政部门、镇街、社区安全生产职责法定化、清单化,全面压紧压实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监管责任。开发建设“安全信用脸谱”系统,针对不同行业领域、不同规模的企业,量身定制5 大类86 项主体责任落实工作清单,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二是坚持源头治理,实施城市安全发展全周期管理。坚持科学布局、源头治理,将安全发展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统筹城市空间规划,按照“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要求,合理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构筑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空间体系。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坚持“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系统打造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重点生态等三大功能区,规划建设12 个产业园区,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整合城市资源配置,严格落实河道保护蓝线、轨道交通橙线等“六线”控制要求,推动“三高两低”企业转型升级,累计“关停并转”石化、钢铁、造船、水泥企业1 530 多家。

三是强化问题导向,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全要素治理。按照“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理念,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疏通城市安全“经脉”,推进交通、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近三年完成400 余公里危旧燃气管道、360 多公里供水管道、100 多处易淹易涝片区等改造,打通城市“生命通道”。建好隐患治理“骨架”,健全城市安全风险数据库,在全市1.2 万个综治网格上叠加应急格、安监格,30余万家企业单位纳入平台管理,完成2 800 多栋高层消防设施等城市“堵点”治理任务。打造智慧安全“中枢”,强化科技赋能,加快应急管理“181”综合监管平台迭代升级,具备风险感知、预警预测、应急调度等功能,被国务院督导组列入“典型做法清单”;推进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试点,打造“金陵应急宝”移动平台,推动“监管通”数据共享,努力实现“一网整合数据、一屏能观全局、一体应急联动”。

四是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城市安全发展浓厚氛围。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人人参与创建、共促安全发展”的良好环境。广泛宣讲安全,持续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专题宣讲活动,深入基层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让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强化教育引导,以安全生产“五进”为抓手,务实推进群众性创建,建设南京公共安全教育馆等体验式、沉浸式安全文化普及基地183个,建成全国首个城市安全文化主题车站和市政工程质量安全提升示范基地。推进共建共治,完善城市安全风险“啄木鸟”“吹哨人”制度,建立12345、12350 联动受理举报机制,举报奖励金额最高由1 万元提高到45 万元。坚持“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推动“赋权、赋能、强基层、强队伍”,广泛发动群众,共同守护城市安全。

记者:在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过程中,您认为南京面临最主要的困难来自哪里,是如何克服的?

安委办负责人:创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城市安全科技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南京近几年在智慧南京、数字政务等信息化建设上积极谋篇布局,争当江苏排头兵,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城市安全信息化运用方面还存在力量整合不足、数据融合不畅的问题。二是城市安全全过程管理方面有待提升。南京近年来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积极探索,特别是在持续整治“城市病”、还清“欠账”方面投入巨大、成效明显。但在推动风险管理、高效应急等全过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基层单位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应急避难场所缺乏管理和启用机制等。三是城市安全文化建设有待加强。近年来,南京在厚植城市安全文化、营造示范创建浓厚氛围上有特色、有亮点,但在形成城市宣传合力,营造创建整体氛围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

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照创建评分标准,进一步查漏补缺,全面梳理、健全完善城市安全法规标准、体制机制、基层基础、应急保障、监管执法等配套建设,切实补齐短板弱项,全面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二是扎实推进创建工作总体方案落实,统筹推进消防场站、城市生命线、基层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等42项创建“自选动作”落地见效;三是对标对表《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细则》,统筹指导江北新区和新五区围绕“科技、管理、文化”三个维度重点工作,坚持以创促建、以建推创、创建结合,积极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以点带面推动城市安全发展;四是完善城市安全信息化监管和数字治理体系,加快应急管理“181”平台迭代升级,积极推进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系统搭建“城市安全运行智能化监测平台”,分专题开发城市风险多变量预警分析模型和“数字驾驶舱”,为推动城市安全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五是着力城市安全文化构建,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宣传力度,持续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专题宣讲活动,全面提升企业负责人、一线员工的安全素养、安全技能和守法意识。建立完善全民安全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安全宣传 “五进”活动,常态化组织社区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安全警示教育,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进一步扩大创建工作覆盖面影响力。

记者:《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安委〔2019〕5 号)中指出,参评城市要积极推动完善城市安全各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5 个方面:源头治理、风险防控、监督管理、保障能力、应急救援。像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高达61.1%,这是否对我们的源头治理和风险防控提出了很高要求,南京是如何做的?

安委办负责人:近年来,南京聚集全周期管理,聚力全要素治理,积极探索实践特大城市安全发展新路径,全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安全运行保障体系。在源头治理方面,科学编制实施安全生产、防洪抗震、消防用地保障等专项规划,严格落实河道保护蓝线、轨道交通橙线等“六线”控制要求。打造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重点生态三大功能区,规划12 个产业园区。加快临江梅钢、南钢、南化、金陵石化等大型石化钢铁企业的搬迁和功能调整,加快化工园区产业调整,推动实施“退城入园”战略,持续推进6 轮化工整治、3批“三高两低”企业治理行动,加快淘汰安全环保不达标的产业和企业,坚决推动沿江一公里、敏感区域和人口密集区化工企业“关停并转”。近年来,关停并转“三高两低”企业1 530 余家。在风险防控方面,健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在全市1.2 万个综治网格上叠加1 800 余个应急格、2.1 万余个安监格,配备网格员3.7万多名,开展“城市风险(源)普查辨识建档暨责任厘清确认组网”行动,对城市重点场所、重点设施、重点企业(单位)和社会面“九小场所”进行全面普查、全方位“体检”,逐一核实登记“上户口”,厘清监管责任,累计排查标注社会面风险源22.5 万个、企业风险源4.2万处,36 万多家企业和单位纳入平台管理,实现基层网格化监管制度化常态化,城市风险源闭环管控。近年来,推进完成1 370 余幢危房治理、400 余公里危旧燃气管道、360 余公里供水管道、100 多处易淹易涝片区、2 800 余栋高层消防设施加固改造,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安全城市还需充分运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强化系统性安全防范制度措施落实,严密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对于一个常住人口843.62 万人,城镇化率82.5%的城市来说,请简要谈一下南京此方面的工作。

安委办负责人:近年来,南京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进城市安全科技信息化建设,建成应急管理“181”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实现风险感知、预警预测、应急调度等功能,被国务院督导组列入“典型做法清单”。积极推进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有序推进数据资源对接,实现建设工程监管、燃气监管、大数据云平台、管线地理空间信息、气象强对流平台等18 个系统的接入,汇聚承灾体、管线、桥梁、自然灾害等近2 160 万条数据;充分整合专家与平台资源,深入研究桥梁、燃气、地下管线、内涝等场景应用的耦合预警,利用应急部EGIS、自然灾害普查一张图,融汇在“181”平台中,科学构建城市安全综合监测耦合预警一张图。开发应用“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实现恶劣天气、地质灾害“小尺度”空间“负分秒”精准预警。引入分享经济理念,建设“金陵应急宝”移动平台,推动“监管通”数据共享,建设城市运行智能化监测调度平台,努力实现“一网整合数据、一屏能观全局、一体应急联动”。2022 年6 月,发布全国首个“经营性自建房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模型V1.0”,为规范和加强经营性自建房系统性风险治理工作,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危及公众生命安全的房屋倒塌事件发生,提供了标准化、信息化支撑。

记者:2001 年时,南京就提出过“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您如何看待“安全”对城市的意义?尤其是20 年前的“最安全城市”和今天的“安全示范城市”,您认为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安委办负责人:创建最安全城市与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的不同之处: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主要是从社会治安方面,打造南京“治安品牌”,确保社会政治安定、经济建设安全、人民生活安宁。而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主要是从城市安全运行保障方面,涉及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多,不仅仅是社会治安,还包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方面面。

相同之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相同的,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将“安全”作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指标之一,以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切实防范化解各类城市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产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安

猜你喜欢

应急发展
基于智慧高速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准备好应急包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