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双语幼师专业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9-08刘林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幼教幼师双语

刘林娴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部,湖北 武汉 430073)

1 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越来重视幼儿的语言教育。因而双语教育在幼儿启蒙阶段占得了很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双语早教机构、双语幼儿园,双语幼师有着广大的市场需求。但是早教机构与幼儿园的教师大部分来自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学能力强,专业水平高,但是英语基础薄弱。因此双语幼师专业的学生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一方面,作为幼师,要学习幼儿心理学,懂得教学,具备良好的幼儿教学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作为英语教师,要具备强硬地专业功底,拥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与能力。如何将教英语与教幼儿结合起来,是当前双语幼师专业最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内容方案

本研究尝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跟踪就业数据实地考察等方式,探索双语幼师行业发展情况与市场需求,对高职院校双语幼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就业的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2.1 访谈

本次进行访谈的成员由15位来自各高职院校双语幼师专业的资深教师和15位来自接受该专业学生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本研究采取面谈和电话联系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通过专家咨询,得出近年来高职院校双语幼师专业的就业情况和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2.2 实地考察

实地观察主要是本研究成员对本校合作的20家双语幼儿园和机构进行走访。观察内容包括各用人单位的工作内容、发展前景、师资力量、岗位需求,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院校的要求。同时通过走访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基地,本研究成员探访在合作单位实习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就业期望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联系各学生的企业指导教师,考查应届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专业水平,探究提升双语幼师学生就业的发展途径。

2.3 跟踪就业数据

毕业生就业跟踪主要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现状、离职以及换岗情况、晋升情况等。本研究尝试在学工处、教务处共同努力下,对研究者所在院校近五年的双语幼师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调查,试图建立就业跟踪数据库,通过就业跟踪来总结与发现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和问题。

2.4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是考查影响双语幼师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因素的权重比,本调查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设计的。通过前期访谈、实地考查与跟踪就业库,本研究得出影响双语幼师专业学生就业的十项因素,分别是学历水平、表达能力、身体情况、个人素养、幼教技能、英语水平、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此问卷主要是了解幼儿园对从事双语幼教工作的学生在十项因素上需求的权重比,以此来促进双语幼教教学的有效实施和开展。本问卷基于这个10个因素设计问卷,分析每个因素对双语幼师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力度。本问卷发放给在双语幼师一线教学的高职教师,接收双语幼师专业学生的用人单位,双语幼师专业已毕业学生,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

3 就业因素分析

3.1 问卷设置

问卷共设计10个问题,就学历水平、表达能力、身体情况、个人素养、幼教技能、英语水平、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十个因素对就业的影响设置五个选项。

3.2 数据分析

由于十个因素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隐藏的共性,因此本研究对180份问卷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对因子的特征值进行分析,发现前3项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0%,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前3项因子作为公共因子。

为了进一步明确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利用最大方差法旋转,得出的3项公共因子在10项影响就业的载荷矩阵,如图1所示:

图1 旋转因子载荷阵

在图1中,F1到F10分别代表学历水平、英语水平、表达能力、幼教技能、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个人素养、身体状况这十项影响就业的因素。本研究使用最大方差法得出Χ1、Χ2、Χ3在各项因素上的载荷。从图1可以看出,公共因子Χ1在表达能力、幼教技能、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上有较大的载荷,证明这6个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我们可以把它归为一类。这6项因素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关,我们可将公共因子Χ1命名为“能力因素”。学生在Χ1上得分越高,证明学生的能力越强,获得企业的认可度更高。第二个公共因子Χ2在F1与F2上的载荷较高,这证明学历水平与英语水平上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归为一类。这2项因素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关,我们可将公共因子Χ2命名为“知识因素”。学生在Χ2上得分越高,证明学生的知识水平越高,达到企业知识需求的可能性更高。第三个公共因子Χ3在F9与F10上载荷较高,证明个人素养与身体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归为一类。这2项因素都与个体的基本素质相关,我们可将它命名为“基本因素”。在Χ3上得分越高,证明学生个体的身体素质和道德素养比较好,更有可能就业。

4 发展路径

本研究探究了双语幼师行业发展情况与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问题,对影响该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了权重分析,得出了三项公共因素。政府、院校、用人单位、学生应该从各方面提升这三个公共因素的能力。

4.1 创建就业服务平台

政府和院校都需要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领域的就业创业机会,建立和完善行业、院校、人才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就业服务平台,双语幼教行业的企业可在平台发布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提供免费的“就业辅导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课程学习、搜寻就业信息、上传个人简历、申请就业机会等。

4.2 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与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机制的设定。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来进行课程设置,增加技能实训课程,从企业聘请专家走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双语幼师这个专业来讲,聘请双语幼儿园或者双语机构的负责人来担任技能课程导师,将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能力,提升专业能力与水平。

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双语幼师专业非常缺乏“双师型”教师。为了应对行业和岗位需求,各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文类课程的教师要努力提升英语水平,争取做到双语授课;英文类课程教师要提升幼儿教学相关理论知识,做到语言与专业的结合。因此,双语幼师专业的教师要利用寒暑假时期进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了解行业需求,提升教学能力与技能。

猜你喜欢

幼教幼师双语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男幼师荒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