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阻络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心电图指标的影响

2022-09-08张卫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17期
关键词:汤合通窍天麻

张卫娜

(厦门市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高血压在中国是常见的慢性病,患病率高达23.2%,多发于中老年及肥胖群体[1]。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动脉血压增高,常继发心、脑等重要器官病变,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防治高血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临床多采用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降压药物治疗此病,有一定效果,但患者长期服用西药易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或产生耐药性,远期疗效不佳[3]。现代中医学认为高血压发病原因主要为情志不畅、先天禀赋不足、劳欲过度、过食肥甘厚味伤脾胃等,其病机以“痰瘀”多见。中医注重辨证治疗,以提高体质、从根源上缓解病情为目的,可提高治疗效果。为弥补单纯西药治疗的不足,本研究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通过对照试验探讨该方药治疗痰瘀阻络型高血压的效果并分析与心电图指标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痰瘀阻络型)患者70例,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4];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痰瘀阻络证的标准,主症:脉络淤血、头痛、眩晕。次症:胸闷、心悸、呕吐痰涎,舌脉象:苔白腻,舌质紫暗或暗淡,脉细涩或濡滑。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近期服用过降压药者;伴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有免疫系统疾病者;有药品过敏史;精神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接受合适的西药降压治疗,1级高血压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江苏制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6567)10mg;2级患者给予缬沙坦(北京诺华,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217)80mg、硝苯地平(广东华南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3986)10mg;3级患者给予氢氯噻嗪(三才石岐制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3235)25mg、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1次/d,每日晨起口服,持续治疗1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方药成分:半夏、白术各15g,天麻、陈皮、茯苓、川芎、桃仁、赤芍各10g,红花、甘草各5g,将上述中药材入水,水量没过药面2-3cm浸泡40min,大火烧开后,小火20min,共煎煮2次,第1次煎煮后取药渣加水煎煮第2次,共取汁300mL,过滤药末浓缩至90mL,1剂/d,分早、晚2次饭后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采用血压计记录患者舒张压、收缩压。(3)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根据患者病情轻、中、重度将主症分别记为2、4、6分,次症分别记为1、2、3分,总评为主症、次症评分之和。(4)比较两组中医临床疗效:显效:所有症状、体征均有显著好转,中医症状评分减少7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中医症状评分减少30%-70%;无效:未达到上述疗效标准者。治疗有效=1-无效率。(5)比较两组心电图指标。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观察患者心电图指标,计算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包括RR间期总体标准差率(SDNN)、5min时段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平方根(r—MSDD)、RR间期总体标准差均值(SDNNindex)。测12导联心电图中向上的R波振幅总和(∑R)。(6)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一般资料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χ 2/t值P值例数(n)3 5 3 5男1 9(5 4.2 9)2 0(5 7.1 4)女1 6(4 5.7 1)1 5(4 2.8 6)年龄(岁)5 9.6 8±1 0.3 1 5 8.2 4±9.9 6 0.5 9 4 0.5 5 4病程(年)6.4 4±1.1 3 6.3 8±1.2 2 0.2 3 1 0.8 3 2性别0.0 5 8 0.8 1 0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对比(±s,mmHg)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对比(±s,mmHg)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

组别例数(n)收缩压 舒张压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5159.52±14.32122.48±10.39*96.54±11.6678.56±7.49*对照组35158.35±14.21134.49±11.05*95.48±10.7284.58±7.57*t值0.3434.6840.3963.344 P值0.733<0.0010.6930.001

2.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及总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对比(±s,分)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3 5 3 5治疗前1 0.7 5±2.3 1 1 0.6 0±2.2 4 0.2 7 6 0.7 8 4治疗后2.2 5±0.6 2*6.3 0±1.8 3*1 2.4 0 1<0.0 0 1治疗前6.5 0±1.6 6 6.4 5±1.7 2 0.1 2 4 0.9 0 2治疗后1.1 5±0.2 9*3.4 0±0.9 7*1 3.1 4 8<0.0 0 1治疗前1 7.2 5±3.6 4 1 7.0 5±3.2 2 0.2 4 3 0.8 0 8治疗后3.4 0±0.8 2*9.7 0±2.0 3*1 7.0 2 4<0.0 0 1主症 次症 总评分

2.4 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5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变化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V改善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变化对比(±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变化对比(±s)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

H R V项目S D N N(m s)S D A N N(m s)r-M S D D(m s)S D N N i n d e x∑R(m V)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3 5)9 5.7 5±9.3 1 1 2 0.2 5±1 3.6 2*8 5.5 0±8.6 6 1 0 6.1 5±1 0.2 9*2 4.2 5±4.6 4 3 5.4 0±6.8 2*4 1.5 4±8.0 2 5 5.0 4±1 0.5 2*1 2 4.6 1±1 9.8 6 1 0 8.0 4±8.5 2*对照组(n=3 5)9 6.2 0±9.2 4 1 0 6.3 0±1 2.7 3*8 6.4 5±8.7 2 9 4.4 0±9.6 7*2 5.8 3±4.7 3 3 0.7 0±6.0 3*4 1.6 0±8.0 6 4 8.2 7±9.4 1*1 2 4.4 3±1 9.5 2 1 1 6.2 7±8.4 1*t值0.2 0 3 4.4 2 7 0.4 5 7 4.9 2 3 1.4 1 1 3.0 5 4 0.0 3 1 2.8 3 8 0.0 3 8 4.0 6 7 P值0.8 4 0<0.0 0 1 0.6 4 9<0.0 0 1 0.1 6 3 0.0 0 3 0.9 7 5 0.0 0 6 0.9 7 0<0.0 0 1

2.6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

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高血压多由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作用引起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无明确阐释。该病患病率高、控制率相对较低,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尽早对高血压采取干预措施十分必要。目前,高血压病患者常通过长期服用西药来控制血压,能有效降低血压,但容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且随着服药时间增长,患者对药物的耐药性增加,血压控制不平稳[6]。因此考虑采用中药辅助治疗。在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较低(P<0.05)。表明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药联合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且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对于控制血压的效果不稳定,患者加用中药汤剂可增强机体对降压药的敏感度,从而能使机体平稳降压[7]。

高血压在中医学上无病名,根据其症状可将其归属为“头痛”、“眩晕”、“肝风”等范畴。《内经》认为因虚致眩。《血证论》曰:“须知痰水之为壅,由瘀血使然……”,痰瘀被认为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其是病理产物,又可在特定条件下导致病情加重。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而行随气血,内达脏腑,外至经络,痰阻经络,则血行瘀滞。因此治疗应以活血化痰、痰瘀同治为原则。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药方中天麻祛风通络,半夏燥湿化痰;白术、茯苓燥湿健脾;陈皮与半夏、茯苓合用可增强其功效;赤芍、川芎配伍有散瘀止痛之功,桃仁、红花配伍有活血祛瘀之效。全方共奏行气通络、活血祛瘀、燥湿化痰之效。在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及总评分均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药治疗高血压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方中君药天麻有降压、抗眩晕、降脂、镇痛等作用;半夏有增加心血流量、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8]。吴迪等[9]研究结果显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丹参酮可有效缓解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且有一定的降压效果。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

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V、∑R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可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电图指标。高血压患者由于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其左心室负荷加重,致使心肌内局部电位分布不均匀,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处于紊乱状态,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加,副交感神经兴奋则使心率降低。HRV在临床上常用以评估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的动态调节,因此,通过观察HRV可判断窦性心率的差异性。SDNN反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总张力;SDANN反映交感神经活性;RMMSD反映迷走神经张力。余意君等[10]研究表明,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其HRV呈异常。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心电图通常表现为左室电压增高,经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化裁联合西药治疗后,患者左心室张力及血压降低,减轻左室肥厚症状,从而心电图R波振幅降低。刘桂芝等[11]研究指出,心脏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厚大鼠的R波振幅明显增高,提示R波振幅变化可反映高血压状况。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药方中天麻有抗惊厥、降低心率的作用;红花对心脏有轻度兴奋作用,而小剂量赤芍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二者合用有助于纠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达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12]。本研究还发现,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安全。

综上,在西医基础上加用中医汤药对缓解高血压症状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可改善心电图指标,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建议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汤合通窍天麻
神奇的天麻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通窍活血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通窍活血汤家兔体内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
鼻舒通窍合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