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

2022-09-08张睿颖陈银娇周雅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17期
关键词:控制率延续性心血管

张睿颖 陈银娇 周雅萍 罗 倩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湖南 长沙41000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也是导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认为,ACS抢救的最佳时间为发病24h内,且在症状出现的最短时间内疏通堵塞血管,实现血管再灌注[1,2],预后越佳。但仍有部分患者并发不良心脏事件,影响预后效果,加之患者对突发疾病的恐惧心理及对治疗预后的过度期望,易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现有研究证实,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及负性情绪;而延续性护理干预则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3]。近年来我院对ACS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本研究评估了该护理模式在AC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ACS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ACS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心脏病学》中ACS相关诊断标准;(2)经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3)年龄>18岁;(4)神志清楚,知悉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慢性疾病;(2)患有慢性心力衰竭、非窦性心律失常、重度心律失常、心梗合并机械并发症等疾病;(3)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4)近期服用抗焦虑、抑郁等药物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常规护理干预 患者入院后即给予PCI治疗及药物治疗(如溶栓、抗凝、调脂、硝酸脂类等),同时对患者进行疾病宣教、用药指导及监护、饮食运动指导、出院指导等。

1.2.2 心理护理 对本组患者实施“一对一”、循序渐进式心理护理[4],即:(1)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认识自我病情,缓解躁动不安的心理,同时告知患者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克服其恐惧心理,从而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对其错误认知加以纠正,并向患者发放疾病宣传手册,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3)认真倾听患者诉求,对其诉求表示充分的理解,嘱患者陪伴,对患者给予情感支持,建立患者自信感及精神支柱。

1.2.3 延续性护理干预(1)出院前:为患者构建个性化延续性护理个案档案,建立微信交流群,并由院外责任护士对其实施出院指导,包括院外疾病监测、用药、饮食运动、血压脉搏自测及记录方法,教授患者及家属徒手心肺复苏基本技能;(2)出院后[5]:由院外责任护士通过微信交流群向患者发送ACS院外健康管理知识信息(疾病诱因、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术后并发症防范与控制)、系统化疾控知识(院外疾控期不良反应与并发症识别处置方法)、用药知识,同时通过微信交流群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及解答患者健康咨询问题。

1.3 观察指标

(1)遵医行为评价:从治疗配合、心理调控、用药、卧床休息、饮食5项进行评价,每项评分0-4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遵医行为越好。(2)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疾病危险因素控制率: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心梗、心衰及支架内再狭窄事件;疾病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值<6.5%)、高血压控制(连续2次测量值均低于140/90mmHg)、高LDL-C血症控制(LDL-C检测值<2.1mmol/L)。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的性别、年龄、ACS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心理调控、用药、卧床休息及饮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x±s,分)

2.3 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疾病危险因素控制率比较

经护理干预,观察组出院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881,P=0.049),糖尿病控制率、高血压控制率、高LDL-C血症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18.808、21.167,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疾病危险因素控制率比较[n(%)]

3 讨论

ACS具备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速的特点,若治疗不及时患者可能出现心源性猝死。目前关于ACS的临床救治技术有所提高,但患者死亡率仍很高,这与ACS的救治延迟有关[6],因此加强ACS患者护理方法极为重要。

心理护理的理念是研究和开发人的最佳功能,实现患者的自我满足感与幸福感,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从而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力量,进而养成良好的适应能力,提升自我效能[7,8]。延续性护理干预是护理工作的延伸,具有个性化、互动性、权威化护理优势[9]。通过建立微信交流群对ACS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深化了延续护理的深度、拓展了护理的广度以及丰富了院外护理的内涵[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心理调控、用药、卧床休息及饮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理护理有助于激发患者康复潜能及主观能动性,进而增强遵医行为。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经护理干预,观察组出院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881,P=0.049),糖尿病控制率、高血压控制率、高LDL-C血症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18.808、21.167,P均<0.05)。提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率及疾病危险因素控制率。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ACS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心血管事件再发率,提高疾病危险因素控制率。

猜你喜欢

控制率延续性心血管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拉萨市城关区2014 年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分析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miRNAs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