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科诊所风头正盛,眼镜店能否闻风而动?

2022-09-07高玉冰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眼镜店塑形眼科

文 高玉冰

最近,眼镜店老板王晓志(化名)在心中反复盘算:要不要开一家眼科诊所?在他的认知中,只要开了眼科诊所,就有资质开展角膜塑形镜验配业务,既能为企业树立专业形象,同时也不愁业绩了。

在眼镜行业,有着类似想法的零售店老板或许不在少数。随着消费者对眼睛健康,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眼健康以及视光解决方案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眼科诊所俨然成为一个新的热门赛道,吸引着各路目光。

一方面,资本纷纷入局,眼科不再单纯被归类为医疗赛道,它带有消费行业的发展气息,具备广阔的市场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一些综合门诊、全科医疗和社康中心聚焦细分和专科化的布局,寻求专科中心打造盈利点和差异化竞争,立足眼科,不断深挖视光板块价值。

不仅如此,随着眼镜零售企业经营成本的持续上升,眼镜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纷纷谋求新的出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已经有眼镜零售企业尝试布局眼科,或自行开办眼科医院,或收购当地的眼科医院实现转行……

无论资本助推、全科医院的专科化细分,还是眼镜店多种经营模式的尝试,都为眼科诊所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那么,眼科诊所风口正当前,眼镜零售企业能否闻风而动?

一、民营眼科医疗市场扩容

我国是全球眼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屈光不正和白内障是最主要的两大眼病。其中,近视患者人数已超6亿,青少年近视率过半,居世界第一位。长时间近距离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带来的视力问题,加上人口老龄化及青少年眼健康状况日趋严峻,我国眼科医疗服务需求持续膨胀。尤其进入后疫情时代,国民健康意识与个性需求被急剧激发,客观上孕育了庞大的眼健康相关市场,眼科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15年)》把“关注儿童、老年患者,重点提升近视科学矫治、白内障复明手术、常见眼病筛查”等放在重要位置。与此相应的正是全民眼健康意识提升、消费意愿及能力增强、技术持续迭代创新。根据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灼识咨询、Frost &Sullivan数据,2021年国内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1337亿元。

近年来,国家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倡导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政策导向始终未变,今年5月20日,国务院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到了要“促进社会办医持续规范发展”“增加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供给,发展高危人群健康体检、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和健康干预等服务”等要求。

在国家引导下,一些地方纷纷出台了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

◆ 4月,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到了16项发展指标,强调发展高端医疗,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公立医院与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合作,建设一批现代医疗服务“深圳品牌”,重点培育包括眼科、口腔等多个现代医疗服务业发展,支持其品牌化、高端化、连锁化、特色化发展。

◆ 7月,四川省成都市卫健委发布了一则关于正式启动“2022年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按照社会办综合医院新获三级甲等资质一次性奖励500万元,社会办专科医院新获三级甲等资质一次性奖励300万元。

◆ 7月14日,山西省卫健委发布了《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若干举措》的通知,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特色、特需医疗服务等,大力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向基层延伸设置门诊部或诊所。

◆ 8月,吉林省长春市卫健委接连发布了《长春市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长春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两份文件均提到了要“促进社会办医持续规范发展”“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以及短缺专科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对社会办医进一步发展寄予厚望。

……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鼓励非公立医院的发展,也是为了加快扩大眼科专业服务的供给,同时开展眼健康教育,提升屈光、眼底病、防盲和眼保健等领域的知晓度,为潜在的眼科治疗打下基础,助推眼科医疗服务基层普及性的提高。

二、眼科诊所迎来发展机遇

1.眼科行业细分、市场下沉趋势明显

国内的民营眼科医院已然内卷之极。2009年,我国民营眼科专科医院184家,公立眼科专科医院58家,民营眼科专科医院占比76.03%;十年后,2019年我国民营眼科专科医院增长至890家,公立眼科专科医院55家,民营眼科专科医院占比94.18%。整体来看,眼科连锁上市公司大多已完成区域性密集布局,抢占未饱和市场,近年来,眼科连锁机构已经开始以门诊的形式进一步下沉市场,充分挖掘需求增量。

眼科诊所或门诊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周边社区的日常需求,能进一步捕捉和满足基层眼保健及近视防控需求,其对门店位置、面积及人员配备的要求更灵活,在租金、人工、销售费用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利润率明显高于眼科医院。如爱尔眼科自2016年起布局分级诊疗体系。截至2020年底,已经在全国开设了119家视光门诊,并在多个城市构建了“一城多院多门诊”的密集布局;欧普康视也在积极向下游服务端延伸,截至2020年末已建成10家康视眼科医院、约230家视光服务终端。据2021年5月欧普发布的定增预案显示,募集资金中17.79亿元将用于建设1348个眼视光服务终端(县区级336个,社区级1012个)。

随着我国“强基层”方针不断强化,分级诊疗体制、医联体制度、医师多点执业制度、诊所设置备案制的推进,眼科医疗机构去中心化趋势逐步突显,民营眼科的机会预计在更下沉、更轻体量的眼科诊所或社区医院。

2.消费升级提升视光需求

得益于市场环境加政策推动等多项因素,国内的眼科诊所发展风头正盛,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全国范围内有至少2000多家“小而美”的眼科门诊部和诊所,其规模大小不一,主营业务各有特色,更加细分、聚焦:有的以“屈光+视光”为主,主要面对青少年近视人群;有的以“视光+弱视”为特色经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视觉功能检查、视觉功能训练等;有的以“视光+眼病”为主,定位“眼科加诊疗”,更有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眼科诊疗及产品医学服务,主要覆盖设备、诊疗服务、康复和预防4个领域。

对此,一位眼科诊所创始人表示,“20年前眼科人关注患者是否有眼疾,视光人关注顾客看不看得清楚,两个学科互不交叉。但近10年来人们的用眼习惯发生了根本改变,近距离用眼占据了人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人们对双眼视觉质量及近视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眼科学与视光学也更加密不可分。”

“视光是眼科项目的开始环节,也是眼科项目的终结环节”。眼科市场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及防控市场潜力巨大。由于眼视光业务兼具医疗和消费双重属性,不属于公立医院的传统核心业务,在儿童眼视光服务能力上创新不足;民营眼科医院以手术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成人;眼镜店以眼镜验配为主,眼视光服务市场尚未充分规范,市场亟需能够提供包含专业检查、验光配镜、近视防控、斜弱视训练等项目的综合服务。以“屈光”和“视光”为主营业务的眼科门诊部/诊所顺势崛起,从细分领域来看,由于眼健康管理随访便利、体制局限范围较小,触角更能深入民众,在取得广大百姓信任的基础上,眼科诊所为大众眼健康解决方案提供了更细分、个性化的解决场所,从而获得增量发展。

如成立于2017年的新梅眼科,目前已在黑龙江省和江苏省布局了10家机构(5家自建+5家合作)、2家技术扶持机构,以“医疗引领、精准视光”作为门诊定位,将视光与眼科联动起来,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快速扩张。北京铂林眼科全方位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验光配镜、角膜塑形镜验配、双眼视功能检查、视觉功能训练、儿童眼健康档案建立、基础眼病诊疗等项目,不断升级业务,丰富产品线,近两年正在迅速扩大覆盖全京各区及主要社区,并逐步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全国。另外,炯炯眼科为8~80岁+全年龄段的眼健康提供整合诊疗服务,实现全家一站式视力防控解决之道。

眼科诊所广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消费升级推动角膜塑形镜业务的快速成长。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对子女健康意识的重视,角膜塑形镜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据调研,目前以视光为主且业绩较好的眼科诊所,其利润来源主要依赖于角膜塑形镜的验配业务。

由于角膜塑形镜属于三类医疗器械,据2001年颁布的《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验配角膜塑形镜管理的通知》明确限定“二级(含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才拥有验配塑形镜资质,验配销售壁垒高。据有关人士分析,限二级及以上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政策是2001年发布的,当时尚无眼科门诊部和诊所等机构,二级医院基本上为最基础的专业眼科机构。近几年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各地出现了不少眼科门诊部和诊所,为用户提供专业、便利、个性化的服务。国家卫健委2019年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指出,对于角膜塑形镜的要求是“正规医疗机构验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没有再限定二级医院。也就是说,只要取得药监局颁发的角膜塑形镜零售许可证的机构均可销售塑形镜,用户需要提供二级以上医院塑形镜验配处方。

三、眼镜零售企业尝试入局“眼科”,长路何安?

在产业升级、业态多元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眼镜零售企业生存压力大,单一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向综合眼健康服务升级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不少眼镜零售企业已经转向“眼科化”经营:乌鲁木齐精益眼镜早在2008年成立了精益眼科门诊部,历经多年的发展在当地赢得了一定的口碑;广州华光眼镜创办的华光眼科引进整套眼科高端设备,开展青少年近视、弱视训练、角膜塑形镜、RGP、常见眼部疾病诊断及治疗、视功能检查及训练等业务;河南宝视达集团于2017年创建了河南首家眼科门诊,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础上逐步展开针对成年人及老年人眼科的个性化医疗服务;西安波涛眼镜在2018年开始向眼科门诊方向转型,利用自身现有资源,先后建成3家眼科门诊;爱成集团、美陆眼镜等借助地域医疗优势展开眼科化发展的新布局。

除了开创自有眼科诊所,与医院开展合作也是零售企业积极探索的模式之一,如博士眼镜与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建立战略合作,探索门店、社康中心、医院的三位一体眼健康服务模式,通过眼镜店完成初筛、复查、视光服务,对于需要处方、有眼疾的患者,形成医院转诊闭环。2021年末,千叶眼镜与泰恒眼科医院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双方优势资源整合,推动医疗与商业的加速融合,同时成立的泰恒眼科沙坪坝近视矫治中心打开了千叶与泰恒携手守护大众视力健康的新局面。

不同的眼镜零售企业先后从不同的角度迈向眼科化运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力点。

值得注意的是,眼镜店运营眼科诊所是转行而非转型。

从眼镜店到视光中心,可以称为专业升级、服务增项,但要发展到解决消费者的视觉功能障碍的“眼科化”运营,就是彻底的转行——因为企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零售企业变成医疗机构,不仅需要办理相关资质,对经营者的理念转变也有要求,未必适合每一个企业。因为眼科诊所的业务内容和运营模式与眼镜店迥然有别,或许有人认为:创办眼科诊所最难的部分在于筹建过程,对眼镜零售企业来说是未知的领域。然而事实上,更难的在于今后的运营。

广东中山明远眼镜科技公司负责人张明远指出,眼科诊所的模式作为眼视光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有其合理性和可取之处,但受制于国内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水平,现阶段甚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并不是所有的眼镜零售企业具备开办眼科诊所的条件。

眼科与眼镜零售企业虽然有视光的交集,但眼镜零售企业偏向商业行为,眼科则是医疗行为,二者有着严格的体系和边界区别,在实际运作和消费者的固有认知中均如此。如果认识不清、定位不明,眼镜零售企业迈向眼科化运营的发展之路,或许并不如想象中的如意。o

猜你喜欢

眼镜店塑形眼科
本刊征稿启事
国际眼科杂志IES四大核心期刊证书
眼镜店
视野比赚钱更重要
既“塑形”又“铸神”——陕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刚做完眼科手术别坐飞机
美女塑形计
相关经验
“三严”铸魂 “三实”塑形 凝聚扭亏增效正能量
升降散加味治疗眼科疾病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