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系统在工程决策阶段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022-09-07于利贤吴振全
于利贤 吴振全
(北京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4)
0 引言
工程决策阶段主要是对拟建工程项目进行初步规划。虽然工程决策阶段的投入小于项目准备和施工阶段,但其管理作用极为重要。决策阶段管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而且会对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质量等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影响建设单位的投资回报等经济效益[1]。对于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而言,在决策阶段,建设方通常会委托规模大、信誉良好的项目管理咨询单位协助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编制、投资估算等工作。
当前,建设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金额不断提高,因此,在工程决策阶段开展精细化的项目管理尤为重要。如何利用信息化系统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1 信息化系统在工程决策阶段的应用
决策阶段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初始阶段,包括提出整体建设目标、开展市场调研、编制可研报告、投资估算等一系列规划工作。在该阶段,一旦出现估算、预审等方面的问题,将严重影响项目的准备和施工环节,甚至导致项目终止[2]。由此可见,项目管理咨询单位的整体规划能力、投资估算能力等面临极大挑战。而信息化系统通过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在工程决策阶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管理咨询单位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1.1 智能化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工程决策阶段,项目管理咨询单位接受建设方编制可研报告的委托后,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开展市场需求调研。根据建设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对工程项目的规模、功能定位等进行合理规划,对工程费、建安工程费、基本预备费等进行合理配置(投资估算)。因此,可研报告既是建设工程项目的顶层规划,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
利用信息化系统中的智能化可研究报告编制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编写人员专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减少人为因素对可研报告的影响,保证可研报告的客观性、严谨性和真实性。
1.2 智能化编制投资估算报告
在决策阶段,项目管理咨询单位的主要工作是依据项目规划对工程项目费用进行推算或预估,形成工程项目融资方案,以评估项目投资回报率。通常,工程投资估算误差应在10%以内。然而,传统的估算方式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且对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3]。因此,急需应用信息化系统辅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投资估算。
利用信息化系统中的建设费用类别和多种估算模型,能够提升投资估算的精确性,避免超概问题,从而提升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
1.3 智能化预测审批周期
在工程决策阶段,项目管理咨询单位负责协助建设方开展项目地块控规批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由于项目类型、规模不同,预审手续十分复杂。在实际操作中,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难以准确预测审批周期,容易出现漏办、错办等问题。而利用信息化系统的大数据管理技术,能够智能预测审批周期,不仅提高了审批流程的工作效率,而且便于项目人员查看审批进度,提高了项目信息共享性。
2 工程决策阶段信息化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决策阶段反映了项目各项建设资源的初始状态,是项目管理的初始阶段。利用信息化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决策阶段的管理难题,提升项目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
2.1 信息化系统的细分功能
2.1.1 可研报告标准化
在信息化系统中,选择项目类型和适用的政策法规,输入项目名称、投资额、建设周期、经济技术指标等基本信息,检索可研报告文档库中与之匹配或相似的数据,自动生成可研报告模板。下载模板后,通过补充和完善可研报告内容,即可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生成的可研报告不仅工整规范、数据翔实,而且避免了人为失误导致的可研报告无法通过审核等问题。
2.1.2 投资估算精细化
在工程决策阶段,利用信息化系统中的项目信息数据库,不仅能够自动生成工程费、设计费、勘察费等二类费用,而且能够生成主体工程费、施工图审查费等费用明细,便于项目人员掌握投资估算费用明细,提高投资估算的精准度[4-5]。
2.1.3 审批周期可控化
在工程决策阶段,由于建设项目的类型、规模等有所差异,需要办理的审批手续也有所不同。相关政策的调整容易产生错办、漏办等问题,甚至导致项目进度滞后。
利用信息化系统能够智能预测审批周期,实现对审批周期的全程监控。首先,搜索与项目匹配或相似的数据信息;其次,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办理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最后,通过与实际办理周期对比,更新数据模型,提高审批周期预测的准确度,为其他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2.2 案例分析
本文以某医院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总投资金额约158 000万元,于2017年1月进入工程决策阶段并同步试运行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通过近6个月的系统功能调试和版本更新,该系统于2017年6月正式上线使用,目前运行稳定。
该系统可研报告编制模块包括智能建设指标库、可研报告文档库、智能建设方案库、可研历史资料库四大类数据库。某医院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可研报告编制模块数据统计见表1。
表1 某医院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可研报告编制模块数据统计表
通过梳理数据库中相关数据发现,投资估算分为工程费、其他建设费、设计费、勘察费等七大类、37项费用明细。某医院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投资估算编制模块数据统计见表2。
表2 某医院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投资估算编制模块数据统计表
(续)
某医院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审批周期预测模块数据统计见表3,有效数据共11条,统计时间为2017年2月—2021年4月。
表3 某医院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审批周期预测模块数据统计表
(续)
2.3 应用结果分析
由表1~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基于信息化系统的可研报告编制、投资估算、手续办理等工作效率均有所提高。具体分析如下:
(1)智能建设指标库的占比最高,其使用频率也最高,为智能化编制可研究报告提供了准确的建筑工程指标,提高了可研报告的精准度。
(2)在投资估算方面,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匹配项目的投资估算费用及费用明细。通过与项目人员核实可知,估算结果准确有效。
(3)在审批周期预测方面,地块控规批复、“多规合一”初审意见的手续办理时间均比系统预测时间提前,而建设项目方案设计时间滞后。这是由于办理周期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其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3 优化措施
3.1 完善项目信息资料数据库
信息化系统的可研报告编制、投资估算、审批周期预测等各项功能依赖于项目信息资料数据库的规模和完善程度。数据库规模越大,完善程度越高,系统可检索、可匹配的数据范围越广、精度越高。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数据库信息,优化数据结构,形成数据标准,才能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3.2 构建数字化项目管理模型
为了提升信息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除了需要完善项目信息数据库,还需要深入分析基础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项目管理模型,优化数字模型。随着信息化系统人力、财务等企业管理模块的开发和应用,数字化项目管理模型将更加科学化、实用化。
3.3 提高模块精准度
信息化系统模块的精准度主要受基础数据范围的广度、项目管理数字模型指标的维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只有将信息化系统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才能不断积累基础数据、优化数字化项目管理模型,从根本上提高系统智能化的精准度,促进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高质量的项目规划,能够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质量。本文分析了信息化系统在可研报告编制、投资估算、审批周期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改进措施,旨在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项目管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