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与CT在肝脏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2-09-06李继锋涂毅陈雨露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2年16期
关键词:造影剂影像学恶性

李继锋,涂毅,陈雨露(通信作者)

麻城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北麻城 438300)

对肝脏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是临床诊治该病的难点之一,不同性质结节的治疗方案存在较大的差异,故及早鉴别诊断肝脏孤立性结节良恶性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穿刺病理活检是临床鉴别肝脏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检测费用较高,限制了其作为早期筛查工具的应用[2-3]。MRI与CT都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MRI具有分辨力高、无创、重复性高等优势,可观察病灶的发生与进展情况。CT可精准且直观地展示细小组织,在病毒性肺炎等疾病的诊断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MRI与CT在肝脏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脏孤立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42~73岁,平均(52.45±4.39)岁;肿物直径2~9 cm,平均(4.28±1.17)cm;体质量指数18~24 kg/m2,平均(20.38±1.02)kg/m2。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病史询问、临床症状检查等明确为肝脏孤立性结节;符合穿刺活检指征;接受MRI与CT;依从性良好,可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病毒性肺炎;先天性心、肺功能不全;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既往有肺部创伤史;合并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合并感染性疾病;合并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MRI与CT。

CT:检查前,嘱患者空腹8 h,向其讲解检查注意事项,指导其进行呼吸和屏气训练,并进行碘过敏试验;仪器选用联影uCT 760 64排CT(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DW 4.6后处理工作站;检查时,患者平卧在扫描床上,头部先进,使矢状位定位光标正对患者身体中线,轴位定位光标正对患者剑突,扫描范围为膈肌顶至髂棘水平;对患者进行CT平扫,将管电压设置为120 kV,电流设置为380 mAs,层厚设置为1.0 mm,螺距设置为1.375︰1;随后对患者进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经肘静脉团注碘海醇造影剂80 ml,速率为3.0 ml/s,分别在注射的第25、60、90秒进行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然后采取3 min延迟扫描,并将容积扫描数据上传至ADW后处理工作站点进行多期处理、多平面重组,观察患者肝脏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及强化方式;检查结束后,指导患者在观察室休息30 min。

MRI:检查前,嘱患者空腹8 h,告知其MRI检查注意事项(如检查过程中不可随意摆动躯干等),指导其进行呼吸及屏气训练,检查并确定患者肾功能正常;仪器采用上海联影-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uMR 780(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患者取平卧位,先对头部进行检查,采用8通道扫描线圈,选择剑突为扫描中心,保持扫描线与患者身体纵轴水平垂直;MRI平扫包括横断位T1加权像、T2加权像、脂肪移植T2WI、冠状位T2WI及扩散加权成像;采用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序列,并设置扫描参数,TR为210 ms,激励次数为0.75,层厚为3 mm,间距为0 mm,视野为40 mm×30 mm,矩阵为192×256;经肘静脉注射0.2 ml/kg钆喷酸葡胺,按2.5 ml/s的速率注射,并于注射后的第25、60、90秒进行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根据需要进行4 min及6 min延迟扫描;扫描结束后,将数据上传至工作站,并对形态特征进行强化分析。

由2名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影像科副主任医师阅片,并对图像进行分析和评价,探讨肝脏孤立性结节的影像学特征。

1.3 评价指标

以穿刺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与CT对肝脏孤立性结节的诊断效能,并分析两种检查结果与穿刺病理活检结果的一致性。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穿刺活检结果

经穿刺病理活检,80例患者共检出82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23个,恶性结节59个。

2.2 MRI与CT对肝脏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MRI在肝脏孤立性结节性质评估中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CT在肝脏孤立性结节评估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表1 CT诊断肝脏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的结果(例)

表2 MRI诊断肝脏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的结果(例)

表3 MRI与CT对肝脏孤立性结节的诊断效能比较(%)

2.3 一致性

CT评估肝脏孤立性结节的结果与穿刺病理活检结果具有较理想的一致性(Kappa=0.588,P<0.001);MRI评估肝脏孤立性结节的结果与穿刺病理活检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43,P<0.001)。

3 讨论

肝脏孤立性结节可改变肝脏的形态及密度,诊断结节的良恶性是临床诊治该病的难点之一。不同性质结节的病变进展形态不同,其中良性结节多为局灶性结节增生、腺瘤等,对患者机体的影响程度较低,恶性结节则多进展为肝癌、胆管癌等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病死风险,将危害患者生命安全[6-7]。因此,明确肝脏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对于干预措施的制定十分必要。

CT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可明确较多肝脏病变的特征,在疾病定位与定量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更好地反映正常肝组织与病灶组织的差异。MRI借助强磁场射频脉冲作用于患者机体,进而成像,且成像效果较好,有利于临床诊断。本研究结果显示,MRI在肝脏孤立性结节性质评估中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评估肝脏孤立性结节的结果与穿刺病理活检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43,P<0.001)。该结果表明,与CT相比,MRI对肝脏孤立性结节的诊断效能较高。肝脏孤立性结节主要为实性结节,外切面呈现为土黄色或白色,小部分结节为含有液体的小型囊腔,并且内部存在多种炎性细胞浸润,为大片凝固性坏死状,多为不规则的多边形。CT检查可基于患者结节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密度差异来进行判断,而增强双期和多期扫描可发现结节组织以及肝正常组织对造影剂摄取程度方面的差异,可根据密度、造影剂摄取程度的差异来对患者肝脏孤立性结节进行判断。但CT造影对肝癌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时间较短,并且对造影剂出现的时间也无法确定,只能由临床医师来把握扫描时间,并且对于微小的癌组织,CT难以准确发现其特异性影像学特征,临床应用受限。而MRI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力以及造影剂敏感性,可清晰显示患者正常肝脏以及肿瘤组织,还可有效显示肝硬化病变组织边缘以及纤维条索等微小结构,并且相关研究[10]指出,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准确反映肝脏病变位置的血流动力学,其提供的诊断信息更为丰富,便于提高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

综上所述,MRI与CT均可用于肝脏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与CT相比,MRI对该病的诊断效能更高,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优先采用MRI鉴别诊断结节的良恶性。

猜你喜欢

造影剂影像学恶性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造影剂肾病”能预防吗
潜伏着的“杀手”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