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阳市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空间布局驱动因素分析

2022-09-06李传明朱创业陈文德

测绘地理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聚集区绵阳市星级

王 颖 李传明 朱创业 陈文德

1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 成都,610059

农家乐和乡村酒店既是乡村旅游中最基础的一种旅游形式,也是乡村旅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服务要素[1,2]。通过对农家乐和和乡村酒店的空间布局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可进一步优化区域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布局,促进区域乡村旅游发展。

为了绵阳市乡村旅游能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3-5],本文以绵阳市416家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为研究对象,通过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与其周边客源市场、A级景区、道路交通等要素的叠加分析,探讨影响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分布的因素,为绵阳市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空间格局的优化和乡村旅游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研究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数据

研究区域选取四川省绵阳市,四川省作为农家乐旅游起源地,也是开始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评定较早的省份,目前在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评定体系上较为成熟。而绵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且农家乐和乡村酒店是绵阳市乡村旅游中的最基本服务要素,具有研究代表性。

研究数据以绵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2018年公布的416家绵阳市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为研究基础数据,结合百度及在线经纬度等互联网数据平台,获取绵阳市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地理坐标、周边景区、道路交通等相关数据信息,分析影响绵阳市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布局因素。

1.2 研究方法

基于ArcGIS数据分析平台,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采用核密度分析法获得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热点聚集图[6-9],再通过与客源市场、A级景区、特色资源等因素进行叠加、耦合分析[10,11],分析影响绵阳市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布局因素,探索绵阳市乡村旅游空间布局的驱动影响因素。

2 驱动因素分析

2.1 空间布局分析

利用ArcGIS数据分析软件,输入416家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地理位置坐标,得到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空间点位图,并对空间点位图进行核密度分析,得到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点位图与核密度热点图的组合图,如图1所示。由图1分析可知,绵阳市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主要分布在绵阳市中部及北部,东部和南部分布稀疏,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主要的热点聚集区域也位于绵阳市中部,周边区县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热点聚集度不高,说明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空间不均衡分布特征明显,反映出绵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中部发达,周边落后的不均衡发展特征。

图1 核密度分析图Fig.1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Char

2.2 客源市场驱动分析

1)客源市场驱动的分布格局。如图2所示,通过与客源市场的耦合分析,发现客源市场对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空间布局影响十分明显。由图2可知,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主要环城区分布,形成环城区乡村游憩带,并且分布面积和聚集度都随城区面积的扩大而增大。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在绵阳市域形成8个环城聚集区,其中绵阳城区驱动形成的半径约25 km的聚集区,其面积最大,聚集度最高,其次为安州区形成的半径约9 km的聚集区,其余环城聚集区半径较小,聚集度较低。

图2 客源市场的耦合分析Fig.2 Coupling Analysis with the Source Market

2)客源市场驱动原因分析。绵阳旅游客源市场以省内游客为主,而绵阳市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主要以本市客源市场为主。因此绵阳市的星级农家乐及乡村酒店主要服务于绵阳市的城区居民,依托城区居民形成了环城聚集区,而且受城市规模特别是城区居民数量的的影响,反映出绵阳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各个城市为核心逐渐形成乡村旅游环城游憩带的特点。

2.3 A级景区驱动分析

1)A级景区驱动的分布格局。如图3所示,通过与A级景区的耦合分析可以发现,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在围绕城区分布的同时,在A级景区周围分布密集,特别是在生态环境好的、规模较大的且距离城区较远的景区周围分布明显,形成11处环景区的聚集区。并且围绕A级景区形成的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聚集区,半径多在5 km以内,仅有3处半径大于5 km的环景区聚集区,说明A级景区的驱动效应有限。

图3 A级景区的耦合分析Fig.3 Coupling Analysis with A-level Scenic Spots

2)A级景区驱动原因分析。旅游景区往往会带来大量的旅游人口,景区景观价值越高,规模越大,吸引的游客越多,对周边的区域发展带动作用越强。目前,绵阳市共有27个A级景区,且大部分景区都位于乡村中,在带动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景区周围开办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等服务设施,并且发展配套的乡村旅游项目,会弥补景区因为限建等原因带来的服务设施不足的情况,促进周边区域的发展。

2.4 特色资源驱动分析

1)特色资源驱动的分布格局。如图4所示,通过与特色民俗风情、生态资源等特色资源的耦合分析发现,特色资源驱动形成的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聚集区主要位于绵阳市北部的平武县和北川县境内,形成3个特色资源驱动型聚集区,分别为半径约15 km的虎牙藏族乡聚集区、半径约9 km的青片乡聚集区和长约38 km的清漪江沿线聚集区。此外,安州区罗浮山因为养生温泉及雎水镇的特色民俗文化,形成半径约8 km的罗浮山-白水湖聚集片区。

图4 特色资源的耦合分析Fig.4 Coupling Analysis with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2)特色资源驱动原因分析。旅游除了亲近自然、逃离城市喧嚣之外,更是想要体验不同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因此乡村本身具有的独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容易导致旅游服务要素的聚集。绵阳市具有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拥有羌族文化和白马藏族文化等少数民族特色风情文化,也有通过优良生态环境和产业转换形成的乡村旅游度假片区,如虎牙生态旅游片区和平武清漪江旅游片区等,驱动了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形成和布局。

2.5 交通驱动分析

1)交通驱动的分布格局。如图5所示,通过与绵阳市的主要交通干线耦合分析发现,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主要沿交通干线分布且大部分分布在交通干线4 km周围,在绵阳城区周围道路、S205和S105沿线分布密集。

图5 主要交通干道的耦合分析Fig.5 Coupling Analysis with Major Traffic Arteries

2)交通驱动原因分析。交通与发展紧密相关,发达的路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绵阳市是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和三国蜀道文化国际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而且交通发达,是成都去往广元、巴中等城市的主要途径区,道路交通流量大,游客多,为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沿交通干道布置创造了客流条件。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沿交通干道布置,可方便游客寻找,也为游客节约了时间,还能吸引近郊区环城游憩带的外溢游客和过境游客。

2.6 水体驱动因素

1)水体驱动的分布格局。如图6所示,通过与绵阳市主要的水体耦合分析发现,水体驱动的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主要分布在涪江、安昌河和仙海周围,且大都靠近城区。

图6 与主要水体的耦合分析图Fig.6 Coupling Analysis Chart with Main Water Bodies

2)水体驱动原因分析。水体周围往往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也能孕育出大片的冲积平地,且许多交通干线和城区也主要沿河流分布,因此也是乡村旅游优先选择发展的地方。绵阳市拥有涪江及其支流梓江和安昌河等众多河流水系,且S205和S302等交通干道沿河布置,因此靠近城区的水体周围,成了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密集分布区域。

3 结束语

研究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空间布局驱动因素,对合理控制和布局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ArcGIS数据分析软件的可视化,综合比较各个驱动因素对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空间布局影响的大小分析,发现绵阳市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空间布局状态是在多因素共同驱动下形成的,并且不同驱动因素下的空间格局具有不同的特点。交通条件是影响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布局的基础型发展条件,客源市场、A级景区和特色资源对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布局具有明显的影响,为主导型驱动因素,而水体主要作为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生态景观性考虑因素,需要在交通、客源市场和特色资源的共同驱动下发挥作用,为次要驱动因素。综上所述,提出如下相关建议。

1)发挥交通在旅游服务要素和乡村旅游空间发展中的基础性驱动作用,完善绵阳市南部和东部等乡村旅游落后区域的路网,推动绵阳市全域综合交通体系和快捷交通体系的构建,为城乡旅游要素的流动提供基础保障。

2)在乡村振兴战略及全域旅游理念指导下,通过主导驱动因素进行乡村旅游聚集片区分类,构建绵阳市全域乡村旅游发展板块。着眼全域,发挥乡村旅游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潜力作用,促进乡村旅游的全域发展,缩小区县间乡村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区域均衡稳步发展。

3)依托全域乡村旅游发展板块的构建,基于发展板块特征,推进特色旅游产品更丰富和旅游服务设施更完善。加强推进观光、休闲、度假和康养等多层次、复合型的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不断推进高、中、低档次齐备,商务、度假、主题品类齐全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形成,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类型,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聚集区绵阳市星级
绵阳市文学进校园活动走进游仙区小枧中学
成都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绵阳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
唐DM 智联创享型
新高尔夫 1.4T DSG舒适型
大指挥官 2.0T四驱臻享版
风行T5 1.5T CVT 230T智享型
绵阳市图书馆孙桐生自藏《绣像石头记红楼梦》初探
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区发展研究
沈阳铁西区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