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勘行业发展迁移的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2022-09-06马叶情孙文礼
马叶情,张 昱,孙文礼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25)
1 课程改革背景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是我们开展建设的前提,环境保护需求不断增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政策趋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加,导致了地质勘查工作的服务对象在迁移性改变,投资结构、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持续调整。地质勘查工作不仅要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更要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地球科学科普。当前,随着地勘行业发展迁移,对地质人才的质量需求不断提高,高职资源勘查类专业以培养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与当前的人才需求已经不再匹配,高职院校资源勘查类专业整体办学规模都在缩减,当前的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亟须改革。
2 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体系特征
高职资源勘查类学生的培养首重技能,而资源勘查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具备较强的理论性和技能实践性。地球科学是自然科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学科,地球科学的产生过程是人类认知世界、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其实践性是学科产生的根本。在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体系中,从入门的普通地质学、地质学基础开始,地质认识实践就是培养学生认知、技能的主要途径。同地球科学体系划分一致,资源勘查类专业的课程同样分为地球的物质、运动、历史、综合应用四个方面的课程。课程体系中的物质学科主要包括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运动学科主要是构造地质学、区域大地构造学;历史学科主要是古生物学、地史学;综合应用的学科主要包括矿床学、勘查地质学、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等课程。
2.2 资源勘查类专业技能体系分析
实践性是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根本特征。依技能递进性、实际教学过程,资源勘查类专业技能的体系可以划分为课程技能、综合实践技能两个大的部分,其中课程技能是基础,是构成综合实践技能的核心。基本罗盘操作、显微镜操作,基础矿物鉴定、岩石鉴定、构造分析、古生物鉴定技能等技能是资源勘查类专业的基础技能,也是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技能。矿床分析、勘查设计、地质填图、地质环境资源调查等综合技能的实践和应用,同样需要课程技能的支撑才能完成相关技能的实践操作。这一递进的教学过程、技能实践过程是资源勘查类专业培养学生的技能体系核心,专业技能体系是资源勘查类专业学生服务国民经济的基本素质能力。
2.3 资源勘查类专业学生现状分析
资源勘查类专业当前培养的人才与地勘行业的发展迁移的现状存在滞后,高职院校资源勘查类专业的办学规模在逐渐缩减,在班级人数上形成了小班制的教学特征。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面对学习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问题时时间与空间相伴、知识前后衔接等问题,这对资源勘查类专业的学生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
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中,知识点的相互关联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位置、方向的变换,需要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图件制作、数据处理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耐心、细心的品质;课程理论的学习需要实践操作验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品质就高职学生来说往往是欠佳的。适应地勘行业服务领域不断发展迁移的常态,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成了必然。
3 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3.1 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改革
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资源勘查类专业的课程授课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的偏差。教师授课过程中,如果班级人数较多(40 人左右),教师就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维护课堂秩序、授课纪律。
当前,资源勘查类专业的班制基本维持在20 人左右,形成小班制教学特征,构成课程管理过程实施学生学习档案的条件。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每一课程每一学生均有一册学生学习档案。学生学习档案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由学生填写课程内容、实践内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对教学过程的建议;二是由教师填写学生的学习考评情况,教师通过询问、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每次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并给予解答、评价掌握程度。通过学生学习档案的建立,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反思过程,增强师生互动性,同时也强化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档案反馈的问题,能够有效地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3.2 构建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教学条件
地勘行业发展迁移过程中,对需求人才的技能要求更加凸显,掌握系统全面的资源勘查专业技能体系是胜任地勘工作的前提。
在班级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能够兼顾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但对学生学习具体情况的反馈存在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中工具使用、标本观察、地质现象观察等授课内容和技能训练不容易开展实践性操作,而实践性培养恰恰是高职教育教学的核心。
资源勘查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重点解决在课程讲解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高职资源勘查类课程的授课尽量偏向技能训练,保障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把相关课程的实训室充分利用起来,而且要发掘地质博物馆、地质园、地质认识实习基地的资源,把课程理论涉及的内容与地质现象充分结合起来,在实践认知的基础上,培育学生技能。
在资源勘查类专业传统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拓展了地勘行业迁移发展的职业教育实践新路线。依托天水市花庙地质文化村示范建设项目,构建全新的资源勘查类专业研学路线。该研学路线依托花庙村村域出露秦岭岩群、葫芦河群等变质岩、黄家坪左行韧性剪切带、东沟左行韧性剪切带等构造活动、松毛湾醉汉林等地质灾害现象、“懒龙头”等花岗岩地貌、花庙河河曲等水体景观地貌(表1,p33),开展变质岩、矿物岩石、构造、河流地貌等认识实习。通过该研学路线的实践,学生认知到地质环境调查成果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中的作用,体悟课程技能的基础性、重要性、实践性。
表1 花庙村村域地质现象一览表
3.3 打造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特色育人环境
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是构成地球科学体系的重要部分,课程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是生活中山山水水具体规律的归纳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把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育人环境从教室、实训室引入具体的日常生活中,依托举目可见的地球环境,把课程理论、技能实训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培育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特色育人环境。
在课程授课过程中,积极激发学生对课程相关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课程知识、技能相关的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好奇心,以实践、具体事例关联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学习内动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延伸,充分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利用课堂小结、章节回顾、课程总结,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注重营造思考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构建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特色育人环境。
3.4 师生情感互动与学生价值观导向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课程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教师情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养分,是养育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授课教师是学生与学校的桥梁,是学生建立精神世界的导师。
学校通过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改革举措,加强师生沟通深度,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依托地球科学知识,把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以保护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等相关地勘服务领域所需规划人生目标,切实把资源勘查类专业学习同国家需求相结合,引领学生价值观导向。
4 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学校在资源勘查类专业中选取构造地质学和地质认识实习进行改革试点,通过近三年改革与探索,培养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氛围,强调了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形成以技能、实践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把基础理论与野外地质实践内容相统一,实践了知行合一教育理念。
通过教学改革,学校培养了高质量技术人才。在“构造地质学”授课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课程成绩,基本杜绝不及格现象;通过地质认识实习考察,学生对观察过的同类地质现象认知程度较为深入。在野外观察到所学变形现象时,学生能够自己对构造现象进行分析,书写内容上条理性、逻辑性较强,对地质构造现象的形成过程、空间形态展布特征均有一定认知。
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教学探索过程中,紧密联系师生,增强师生互动,增加教师的时间投入、感情投入,提升教师教学获得感。授课教师掌握每个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每次实践技能掌握程度,提升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同时增益教师的认知深度。
在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发掘学科特征,开展地质文化村职业教育研学,学生体悟学科应用前沿,实现高职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切实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把学生职业规划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 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
地勘行业发展迁移变化是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建设持续面临的现状。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资源勘查类专业的基本技能,是地球科学的基本素养。高职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建设以课程技能为基础,通过强化实践,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目标,为围绕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不断调服务领域的地勘行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持。
通过梳理、总结小班制教学措施,形成课堂管理、课程教学、育人氛围、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是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方面的良好改革举措。对今后高职资源勘查类专业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高职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