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院藏“新安画派”作品的保护与传承
2022-09-06安徽博物院
文_安徽博物院
“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生活在徽州地区及寓居外地的重要徽籍画家组成的绘画团体。画家们多受徽州地域文化及传统文人画(“元四家”为代表)的熏陶,用枯淡疏简的笔墨,貌写家山,借景抒情,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开创了明末清初师法自然的绘画新风。“新安画派”书画作品是安徽博物院的特色收藏之一。围绕着“新安画派”作品,安徽博物院在保护、研究及展示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为传承安徽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公众高质量文化生活需求,发挥着博物馆的特殊作用。
一、“新安画派”书画作品的征藏与研究
目前,安徽博物院收藏有“新安画派”100多位代表性画家作品1000余件(套),形制多样,手卷、册页、立轴、扇面皆具,“新安画派”名家名作已经成为馆藏的一大特色。藏品中既有“新安画派”缘起之时程嘉燧、李周生、李流芳等人的作品,淡墨轻岚,萧疏淡逸,亦有鼎盛时期“海阳四家”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以及郑旼、江注、吴定、姚宋、戴本孝等新安群贤经典之作。其中,渐江《晓江风便图》、查士标《晴峦暖翠图》《携琴幽居图》等,皆为上品,附以长篇题跋,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有一定的文献价值。近现代徽州名家汪采白、黄宾虹等继承新安画风,又自出新意,风格独具。2010年,我院征集新安“张氏三代”(张翰飞、张君逸、张仲平)书画作品120余件,馆藏“新安画派”作品自明末至今,代有传人,体系完备。
安徽博物院对“新安画派”书画作品的研究持续60多年,以“海阳四家”生平与书画作品为研究重心,拓展研究了程嘉燧、郑旼、戴本孝、汪采白、黄宾虹等书画家的生平与作品,形成了安徽省“新安画派”的专业研究团队。近年来,共计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图书7部,体现了学术梯队整体的研究水平。
图1 渐江 晓江风便图安徽博物院藏
图2 查士标 携琴访友图安徽博物院藏
二、“新安画派”书画作品的保护与修复
安徽博物院是目前收藏“新安画派”书画作品最多的博物馆,历来重视对“新安画派”作品的保护与修复。早在20世纪50年代建馆伊始,安徽博物院即聘请被黄宾虹誉为“画界良工神医”的苏派装裱大师洪秋声来馆工作。洪秋声在安徽博物院工作36年,抢救了诸如《金刚经》经卷等许多损毁严重的国宝和大量“新安画派”书画文物。其后,洪氏后人洪德兴、吕成英、洪夫龙等传承家学,继续为安徽博物院的书画保护做出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文物局鉴于安徽博物院古书画修复工作的成果和影响,委托安徽博物院举办“全国第一期纸质文物修复培训班”,由洪秋声先生带领其他专家担任教学工作。此次培训学员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博物馆,其中不少学员后来成为国内顶尖的书画装裱人才。
图3 孙逸 秋山花溪图安徽博物院藏
图4 汪之瑞 万壑无声图安徽博物院藏
2006年,安徽博物院组建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古书画保护修复事业也跨入了新的阶段。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生物显微镜纤维鉴别、pH值测试仪也被运用到修复中。2018年,安徽博物院以馆藏破损书画为保护对象,向国家文物局申报“馆藏书画保护修复项目”并获得立项批复。据统计,安徽博物院先后承担省内外书画保护修复项目近20个,为省内外文博单位编制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30多个,保护并修复以“新安画派”为主的书画文物数百件(套),包括馆藏“新安画派”渐江《梧桐竹石》《晓江风便图》、查士标《曳杖过桥图》、萧云从《松荫温旧图》、梅清《仿黄鹤山水图》、程邃《山静太古图》、戴本孝《山谷回廊图》、雪庄《舟台春晓图》、郑旼《溪山亭子图》、姚宋《山水》等重要作品。
安徽博物院实行的“师带徒”传承方式仍在延续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古字画保护修复技艺。2022年,安徽博物院古书画装裱与修复技艺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外,安徽博物院先后在黄山、安庆等市级博物馆建立书画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站,为进一步保护传承“新安画派”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新安画派”书画作品的展示与传播
2011年,安徽博物院在新馆开馆之际,推出了特色专题展览展示“新安画派”。展览分“画派先声”“海阳四家”“群英荟萃”“艺风流长”四个部分,展出“新安画派”各时期代表作品近百件(套),并出版配套图录,立体地展示了“新安画派”的艺术特征和文化风貌。此后,安徽博物院将“新安画派”专题展不断输出到澳门、山西、河南、浙江等地,进行文化交流,先后出版了《云林宗脉——安徽博物院藏“新安画派”作品展》《“新安画派”书画精品集》等图书,对“新安画派”文化艺术的宣传推广产生了较大影响。
2020年,安徽博物院联合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10家博物馆机构共同打造了“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书画艺术展”,设“画宗倪黄”“黄海松石”“梅花古衲”“长林逍遥”“交游唱和”五个单元,展出渐江书画珍品及渐江师友、学生等部分佳作共100件(套),受到业界高度关注与好评。“清初四画僧”之一的渐江,是“新安画派”的领袖人物,“善画山水,初师宋人,及为僧,其画悉为元人一派,于倪、黄两家,尤其擅长”,且能另辟蹊径,擅写黄山,将“新安画派”推向高峰。
2022年5月,由安徽博物院全力打造的“‘新安画派’特展”作为安徽省美术馆开馆展览向观众呈现。展览全面整合、梳理“新安画派”的发端、高峰,以及与周边的宣城画派、姑孰画派、扬州画派等诸多画派同声相应的艺术交流情况,进一步提升了“新安画派”的研究展示水平。
四、继续推进“新安画派”书画作品的保护与传承
一是继续加强对“新安画派”画家群体及作品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在画派之间的传承与画派之外的交流等层面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认识“新安画派”艺术风格的独特性与艺术文化的影响力。安徽博物院选择“新安画派”代表性人物渐江为新的突破口,计划组织编撰《渐江全集》,重新整理、编纂渐江一生的艺术轨迹、成就与影响,进一步完善“新安画派”的研究体系。
二是继续加强对“新安画派”书画作品的保护与修复,依托安徽博物院古书画装裱与修复技艺等省级非遗技艺及相关省级非遗传承人,不断提升书画修复保护技术水平,培养一批书画修复专业人才。安徽博物院将编辑出版关于书画修复保护技艺的专业论著,全面总结书画修复保护技术与实践经验,服务技艺传承的社会需要;同时,推进“新安画派”书画作品的数字化保护,不断丰富扩展数字资源库服务功能。
图7 汪采白 《青绿山水》修复前
图8 汪采白 《青绿山水》修复后
图9 汪采白 《黄山莲花峰图》修复前
三是继续加强与“新安画派”书画作品收藏单位的合作,不断推出“新安画派”代表性画家专题艺术展览,继续推进“新安画派”作品的对外文化交流,讲好“新安画派”的故事,传承好“新安画派”的艺术与文化。
图10 汪采白 《黄山莲花峰图》修复后
图11 黄宾虹 《山水》修复前
图12 黄宾虹 《山水》修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