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黄柏液联合艾灸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2022-09-06甘红艳杨玉金郑春艳袁艳艳付小妹周为民曾庆福
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VLU)是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周围血管疾病,占下肢慢性溃疡的80%
,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最严重且最难治疗的并发症,80%~90%的病人溃疡创面大,伤口经久难愈,常迁延数月或数年不愈,甚至会发生癌变,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该病也因长期静脉高压、病程长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已成为血管外科临床和护理工作的一大棘手难题
。目前临床上治疗VLU的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疗法(压力疗法、药物治疗和抬高患肢等),手术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解除或减轻静脉压力,促进溃疡愈合降低VLU的复发率,但手术治疗往往需要等待静脉溃疡痊愈后才能进行,而VLU往往很难痊愈
,单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往往很难把握手术的时机;压力疗法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瘀血和水肿,但其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去除病因,易导致疾病复发。从中医学角度来说,VLU属于中医学中臁疮与溃疡范畴,其中瘀血湿热是导致臁疮的主要原因,因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是治疗VLU的根本。而复方黄柏液为外用剂型,其具有解毒清热的功效,且在烧伤创面、湿疹、痔疮创面、糖尿病足等伤口创面治疗上均有报道且疗效显著
。加之艾灸具有活化血瘀、温通气血、消肿散结等功效,现代研究也表明,艾灸局部穴位能加快机体新陈代谢,从而加速坏死组织脱落并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且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因此,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层面,复方黄柏液和艾灸均是简单易行且功效良多的治疗方式,但目前国内关于VLU的研究多着重于临床外科治疗的效果,而复方黄柏液联合艾灸对于VLU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将复方黄柏液与艾灸治疗联合起来应用于VLU病人,以促进VLU病人创面的愈合、降低溃疡的复发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9月在我院治疗并符合纳排标准的120例VLU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B组40例,C组4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版)》VLU中的诊断标准;②根据美国静脉联盟CERP分类系统对患肢进行临床分级属于C5级或C6级;③VLU病程在1个月以上,经久不愈;④溃疡面积为4~15 cm
;⑤年龄≥18岁;⑥对治疗方案同意并能完成治疗的病人。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血管、肝、肾脏疾病及其他重大器质性疾病的病人;②有精神疾病病人;③正接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常规干预措施
指导病人改变生活方式,避免久站久坐;卧床休息时,指导病人将下肢抬高20°~30°,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患肢肿胀;控制原发疾病,根据患肢具体情况,采用弹力袜或间歇充气加压疗法;鼓励病人坚持口服静脉活性药物;嘱咐病人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指导病人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常规创面清创方法
揭开敷料,使用0.5%碘伏消毒创面,将创面明显坏死失活组织及脓液痂皮清除,用生理盐水擦洗创面,暴露出创面新鲜组织。
1.2.3 干预措施
1.2.4 评价指标
A组采用常规创面清创方法+乳酸依沙吖啶外敷:常规创面清创方法的基础上,先将浸有乳沙吖啶的湿无菌纱布敷于溃疡创面,后用3~5层无菌纱块覆盖创面,施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每日换药1次。B组采用常规创面清创方法+复方黄柏液外敷:在常规创面清创方法的基础上,用浸有复方黄柏液(成分为:黄柏、连翘、金银花、蒲公英、蜈蚣)的无菌敷料5层或6层覆盖在溃疡疮面上,施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每日换药1次。C组采用常规创面清创方法+艾灸+复方黄柏液外敷:在常规创面清创方法的基础上,施加艾灸疗法。艾条点燃,选用“阿是穴”(即溃疡局部)作为艾灸治疗穴,采用平补平泻的行针手法,对准应灸部位,约距创面2 cm或3 cm,进行悬灸,使病人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以灸至创缘皮肤深红为佳,每次20~30 min,每日1次
,施灸结束后用浸有复方黄柏液的无菌敷料5层或6层覆盖在溃疡疮面上,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每日换药1次。
编单工作站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电视台每天播出的节目进行规划,比如广告节目的播出,就需要编单工作站进行制定。系统当中的其他用户是没有修改广告条目权限的,而播出站则依靠广告段的标记自动播出。播出系统的用户应该采用统一管理的方式,对登陆权限和空间分配进行管理,避免出现权限和空间使用的混乱。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营养状况[体质指数(BMI)]、病程等,由研究小组成员自行编制。②溃疡愈合的总体有效率:依据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规定的等级和标准,溃疡创面评价标准如下:临床痊愈,溃疡面愈合或疗效指数达90%~100%;显效,溃疡面积缩小明显,疗效指数在60%~<90%;有效,溃疡面积有所缩小,疗效指数在30%~<60%;无效,溃疡面积较治疗前扩大或无明显变化,疗效指数<30%。溃疡愈合的总体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溃疡总数]×100%。③创面情况分级量化评分表:依据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规定,该评分表包括5个维度(伤口面积、伤口疼痛、患肢瘙痒麻木不适、渗出和肉芽组织)和4个等级。创面积分=伤口面积×50%+伤口疼痛×20%+瘙痒麻木不适×10%+渗出×10%+肉芽组织×10%,该积分越低,表明病人溃疡面愈合效果越好。
所有资料均由干预小组成员收集。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在病人入院时收集;溃疡愈合的总体有效率于治疗第2周、治疗第4周分别收集;创面情况分级量化评分表在治疗前、治疗第2周、治疗第4周分别收集。
研究结果表明,3组病人治疗第2周和第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其中C组溃疡愈合总体有效率最高(治疗第2周为82.5%、第4周为92.5%),见表2。
1.2.5 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过程中,3组均没有退出病例,最终共纳入研究对象120例,每组各40例,3组年龄、BMI、病程、创面面积、创面深度、性别、文化程度与婚姻状况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1。
有明一朝,文人戏曲、散曲作家和曲论家、曲学家,均一直对元曲作家、作品进行积极评价,并自觉归纳、承袭和演进元曲写作经验、思想理念与美学构式,标举元曲在文人曲体文学场域中的书写范式性和审美经典性,形成了曲学史上的明人“尊元”现象。
2 结果
2.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1.2.6 统计学方法
2.2 3组治疗第2周、治疗第4周溃疡愈合总体有效率比较
翻模施工是传统的高墩施工技术,其施工进度较慢,施工成本投入较高。承台顶面三层一套的模板上安装校正,浇筑混凝土到最上层模板高度的一半位置,完成首次墩身浇筑。第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后,逐层拆除最下面的两层模板,将拆下模板表面进行清理,用吊车将其翻转至最上面第三层模板按照校正,直到墩台顶部为止。
2.3 3组治疗前后创面情况分级量化评分比较
创面积分结果表明,治疗前3组创面面积、伤口疼痛、患肢麻木或瘙痒不适、创面渗出、创面肉芽组织及创面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3。治疗第2周和治疗第4周创面面积、伤口疼痛、患肢麻木或瘙痒不适、创面渗出、创面肉芽组织及创面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4。
笔者选择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样本,共计60人。这些学生在三年级下册的最后一个单元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并且已经完成了期末复习和期末检测。学生在期末试卷上考到了“数线上标小数”的问题,但在测查前教师并没有对期末试卷上的相关问题进行讲解。教师以班级为单位测试上面的题目,不提供任何帮助,也没有规定时间,学生认为已经完成就上交测试卷,如果认为自己不能解决该问题,也可以上交。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VLU是由于经久站立或负重物,致下肢脉络瘀滞不畅,加之湿热之邪下迫,气滞血瘀,酝酿成疮
,因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是治疗VLU的根本,而复方黄柏液为外用剂型,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邹利军等
将复方黄柏液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结果表明,病人局部感染均得到较好控制,有效率达96.72%。冯西恩等
研究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对重症药疹皮肤损伤愈合的情况,结果显示,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对重症药疹皮肤损伤愈合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B组采用了常规创面清创+复方黄柏液外敷法以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其中治疗第2周和第4周有效率分别为67.5%和80.0%,高于A组采用的常规创面清创+乳酸依沙吖啶外敷法(50.0%和70.0%),该研究结果显示,对于VLU,复方黄柏液外敷较乳酸依沙吖啶外敷效果更好,总体有效率更高。除此之外,B组创面情况分级量化评分较A组低,进一步说明复方黄柏液外敷法对降低病人创面不适感的有效性。而艾灸疗法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作用颇多,该法是通过艾绒或艾制品置于人体体表的病变部位进行熏灼、温熨,具有活化血瘀、温通气血、消肿散结等功效,早在《竹亭医案》中就记载到,艾灸不仅只起到“引毒外出”的作用,还可“助其新生”。于杰等
对艾灸促进压力性损伤组织血管新生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艾灸可从蛋白层面上调压力性损伤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发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在何其达等
对艾灸干预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脑肠肽的动态表达研究中,得出艾灸胃经穴能够有效调节相关脑肠肽指标,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也有王永灵等
指出,艾灸治疗皮肤溃疡,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肿镇痛等的作用,且对加速溃疡面愈合有着奇特的功效。而在本研究中,C组采用常规创面清创+艾灸+复方黄柏液外敷的方法,结果显示,该组病人治疗第2周和第4周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2.5%和92.5%,远高于A组和B组,同时C组的创面情况分级量化评分也远低于A组和B组,这可能与复方黄柏液外敷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加之艾灸的温通气血、消肿散结和“助其新生”的双重效果有关,可见复方黄柏液外敷联合艾灸的治疗方法对促进VLU病人溃疡面愈合,提高溃疡愈合总体有效率,降低创面不适感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我国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普遍为“灌输式”教学,即仍然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只有少数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其他比如讨论式教学方式。但是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已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出校门后很难快速融入社会,时代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具有灵活性的人才。
4 小结
复方黄柏液联合艾灸治疗能够有效促进VLU病人溃疡面的愈合,提高溃疡愈合总体有效率,降低创面情况分级量化评分,改善病人创面不适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不仅具备可行性,而且弥补了手术治疗和保守疗法的无法把握治疗时机与易复发等不足,但由于研究时间的限制,本研究仅在1所医院开展了单中心研究,因此,后期将继续扩大样本量、延长干预时间,并进行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艾灸治疗对VLU病人溃疡面愈合的效果,以期在现阶段医疗背景下,为提高VLU病人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更好地促进病人康复,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1] GUPTA S K,SHUKLA V K.Leg ulcers in the tropic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wer Extremity Wounds,2002,1(1):58-61.
[2] 张纪蔚.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诊断和鉴别[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8,14(6):523-525.
[3] 郭淑芸,吴爱须,何瑛,等.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1,33(3):426-428.
[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39):3047-3061.
[5] GLOVICZKI P,GLOVICZKI M L.Evidence on efficacy of treatments of venous ulcers and on prevention of ulcer recurrence[J].Perspectives in Vascular Surgery and Endovascular Therapy,2009,21(4):259-268.
[6] 曹烨民.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中西医外治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8,14(6):527-529.
[7] 邹利军,李炳辉.复方黄柏液与碘伏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5):171-173.
[8] 冯西恩,金外淑,邵娟,等.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对重症药疹皮损愈合的疗效观察[J].中国新药杂志,2019,28(19):2387-2390.
[9] 王晓梅,穆敬平,丁光宏,等.艾灸效应的红外物理特性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63-66.
[10] 赵红梅,关丽婵,刘子焕.艾条熏蒸空气消毒的研究进展[J].南方护理学报,2002,9(3):17-18.
[11] 李杰辉,张春霞,狄钾骐,等.艾灸外治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6,22(10):61-63.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13] 张亚旭.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溃疡的临床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3):138-139.
[14] 于杰,孙忠人,李洪玲,等.艾灸促进压力性损伤组织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2):1453-1460.
[15] 何其达,刘密,连林宇,等.艾灸干预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脑肠肽的动态表达[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3):943-946.
[16] 王永灵,蒉纲.艾灸疗法治疗外科创面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