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继成将军心中的黄克诚

2022-09-05闫荣安安徽

党史纵览 2022年8期
关键词:黄克诚师长物资

○闫荣安(安徽)

开国少将胡继成,安徽省金寨县人,曾任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2016年逝世,享年101岁。在胡继成将军生前,笔者曾到他的家中拜访。看到家乡来人,将军非常高兴。当谈及他在新四军第三师的经历时,胡继成深情地回忆起师长黄克诚:“我在他领导下工作了9年多,他是我尊敬的首长,也是我敬爱的老师,还是我的恩人,我的爱人还是他帮我找的。”

初识黄克诚

1935年9月,胡继成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一年后,他从延安红军大学(抗大的前身)毕业,担任红十五军团司令部一科科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红十五军团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直到此时,担任该旅第六八八团二营副营长的胡继成才知道黄克诚的名字,但还未见其人,因为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任组织部部长的黄克诚仍未到职。

到了10月下旬,升任六八九团参谋长的胡继成第一次见到了黄克诚,此时黄克诚的职务是旅政治委员。

黄克诚当时只有35岁,可面相老成,戴着眼镜,大家背后都悄悄称他为“黄老头”。他平易近人,注重调查研究,很快就和胡继成等干部熟悉了,胡继成也渐渐对黄克诚有了深入的了解。

黄克诚特别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曾在全旅开展了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教育。他在教育动员大会上说:政治思想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我们完成一切任务的灵魂,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不抓根本,就是丢掉了红军给我们留下的传家宝,那就一定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这次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教育,提高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定了大家抗战必胜的信心,振奋了精神,鼓舞了士气。胡继成将这番讲话一直铭记在心。他后来长期担任军事主官,黄克诚的讲话时常在耳边响起。胡继成以黄克诚为师,一直高度重视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将之作为克敌制胜的一个法宝。

师长好品格

黄克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没有官架子,大家都很敬佩他。

1943年9月,中央指示新四军第三师派一个团到山东接防。经慎重考虑,黄克诚决定派胡继成的第二十三团去。

胡继成后来回忆,当时的黄克诚面容消瘦,卷着裤腿,蹲在地上,轻言细语地说:“山东湖西地区出了点问题,组织决定由你带一个团过去。对不住你啊,刚回来,又得走。”

第二十三团在外长期执行任务刚回来,胡继成担心战士们想不通,随口就说:“又要走?你把我放在皖东北那么长时间,刚回来,你换个人去嘛。”

由于黄克诚平时对人很随和,大家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对他讲,即使讲错了也不要紧,所以胡继成才敢这么直来直去。

黄克诚耐心地说:“你对山东熟悉啊。你去过那里,了解那里的情况,对怎么带部队有经验。你去,我放心。”

“我是去过冀鲁豫地区,但山东与那里不同。”胡继成争辩道。

黄克诚高度近视,他扶了扶眼镜,透着厚厚的镜片仔细打量了一下胡继成,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嘿嘿!讲起条件来了。有什么同不同的?叫你去你就去!”他接着关切地说,“湖西那边斗争很残酷,你去后要想办法先站稳脚跟,尽快打开局面,把根据地恢复起来。”

胡继成如实道出了自己的担心:“这个团大多是苏北兵,要想把他们带走很困难,要是他们知道要留在山东,就会更困难。”

黄克诚沉吟片刻,面授机宜:“你们边走边动员、边做思想工作嘛!上面指示我们马上过去,一定要想办法先把部队带过去。”

交代完任务,黄克诚留胡继成一起吃饭,算是为他饯行。

黄克诚对自己要求很严,生活很俭朴。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他带头过苦日子、紧日子,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如平时部队打篮球,大家都是光着脚上场,这便是出自黄克诚的号召。他说:“苏北物资比较困难,发一双鞋子很不容易。玩的时候就不要穿了,又蹦又跳,鞋子磨损快。”

第三师的军服也有些特殊:上衣没有翻领,没有兜盖,裤腰比较窄,军帽没有围圈,这都是黄克诚因布匹紧缺而想出的节省办法。

而这次吃饭,胡继成对黄克诚的俭朴又有了深切的感受。

黄克诚说是请吃饭,其实就是一人一碗稀饭和4个小包子,就这些还是为胡继成饯行而特别准备的。

牵线当“红娘”

黄克诚对下级十分关爱。但胡继成没有料到,工作繁忙的黄克诚居然把他的婚事也放在心上,亲自为他做“红娘”,还派人来“送亲”。

就在部队准备出发去山东的那一天,黄克诚的两个警卫员带着一名女干部来到了二十三团团部。

“胡团长,我们奉黄师长命令,把张鸣燕同志给你送到了,请你‘签收’。”

黄克诚送来个女干部,还要签收?胡继成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正在发愣,一名警卫员在他耳边悄声说:“黄师长说了,这个女科长人不错,就介绍她给你做老婆吧!黄师长已经跟她谈过话,现在我们奉命把人送来了。”

原来,黄克诚知道28岁的胡继成连对象都没有,便一直留心给他物色,选来选去认为时任盐阜地区税收科科长的张鸣燕很合适。

其实,胡继成和张鸣燕早就认识,因为张鸣燕常给二十三团送经费,都是胡继成签收。没想到,这次要“签收”的不是经费而是张鸣燕本人。

“师长做媒,给你送亲来了,大喜啊!你要请我们喝喜酒!”团里的几个干部得知后都高兴地嚷起来。

胡继成一言不发,表情严肃。

原来,胡继成在家曾定过“娃娃亲”。1931年2月参加红军后,胡继成深感战争的残酷,自己随时可能牺牲,就写信给父母,称不能耽误了人家女孩的一生,把“娃娃亲”退掉了。而此时,胡继成最担心的是张鸣燕碍于黄克诚的面子,违心同意了这门亲事。于是,他郑重其事地对张鸣燕说:“你回去吧,我要带部队去山东,马上就要过敌人的封锁线了,我不能带你走。”

大家一听这话,都傻了眼:这么好的事,你胡继成还拒绝?

张鸣燕委屈得哭了起来:“是首长叫我来的,大家都知道我是来和你成亲的,你这会儿叫我回去,我怎么见人啊!”

胡继成感到左右为难。从内心里说,他非常感激黄克诚对自己的关爱。张鸣燕出生于上海,当时才19岁,年轻漂亮,是知识分子,工作出色,他打心眼里喜欢。但是,他担心自己和张鸣燕年龄、文化程度差距太大,张鸣燕未必从内心真看得上自己。强扭的瓜不甜啊!

于是,胡继成对张鸣燕说:“我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也没有什么文化,你不要因为领导出面就委屈成婚。婚姻的问题是不能勉强的。”他又向张鸣燕解释:“这事全是‘黄老头’撮合的,可以不算,你不用勉强自己。”

其实,张鸣燕很了解胡继成,知道他是个老红军,战功累累,颇有名气,对他早就心存敬慕。所以黄克诚一提这事,她很乐意,就一口答应了。没想到,现在胡继成当众推辞,她心里很委屈,就哭得更厉害了。

胡继成见张鸣燕哭得伤心,于心不忍,就对她说:“那这样吧,我们先不定亲,你就跟着部队走,边走边想,要是觉得委屈了,不同意,我马上送你回去。至于黄师长那里,我去解释,与你无关。”

张鸣燕想了想,便点头同意了。随后,她就跟随第二十三团出发前往山东。

在半个多月的行军路上,本来对这门亲事心里就愿意的两个人进一步增进了感情。到达目的地后,又过了一个月,部队站稳了脚跟,胡继成主动找张鸣燕谈心,消除了疑虑,两人终于把亲事正式定下来。不久,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胡继成、张鸣燕婚后十分恩爱,一年过去,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

1945年7月,胡继成接到调回新四军第三师的命令。他喜出望外,带着妻子和孩子,在一个警卫班的护送下,离开滨海军区,前往苏北。

路上,胡继成看着身边的妻儿,回想起近两年的变化,不禁心潮起伏:“去时光杆一个,回来一家三口。”没有黄克诚做媒,就没有他们这个美满的家庭,夫妻俩一生都由衷感激他。

战功报厚恩

1945年8月初,胡继成一行到达苏北淮海地区。驻守在这里的三师十旅旅长刘震与胡继成是红二十五军的老战友,刘震想将他留在十旅工作。

可是,当刘震来请示时,黄克诚没有同意,说:“你就不要半路‘打劫’了,胡继成还得回八旅。”

胡继成得知后心头一热。他明白,自己从山东回来是黄克诚向上级要求的,黄克诚一直惦记着自己。

在盐阜师部驻地,黄克诚与胡继成重逢。他连声夸奖胡继成在山东干得不错。听完胡继成的汇报,黄克诚告诉他:“师里安排你回八旅担任副旅长。”

胡继成表示绝不辜负黄克诚的信任和期望。

胡继成上任后不久,就参加了黄克诚指挥的两淮(淮阴、淮安)战役,在攻打淮安战斗中又建战功。

1945年9月23日,中央军委电令新四军第三师主力3万余人进军东北。这时,黄克诚又把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胡继成。他对胡继成和师参谋处处长沈启贤交代说:“中央决定派我们三师立即去东北。我们把这么大的队伍拉过去,部队的保障是个大问题,这关系着我们到东北站不站得住脚。所以师党委决定先派一个先遣队去东北搞物资。经研究决定,派你们两人带一个先遣队,立即出发去东北。”“你们这次去,第一是要搞部队过冬物资,第二是搞武器弹药,一定要多搞一点。”

9月25日,沈启贤和胡继成率先遣队100多人向东北进发。在经过山海关时,得知国民党军正向这里攻来。沈启贤决定留在关内等候大部队,而胡继成则自告奋勇,带着20多人先出关搞物资。

胡继成没有辜负黄克诚的厚望。在人生地不熟、情况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他想尽办法,克服重重困难,不辞劳苦,筹集来了满满三火车物资,受到黄克诚的表扬。胡继成再接再厉,又千方百计筹来40多辆马车的物资,还带回了500多名新兵。这些物资大大缓解了三师部队进军东北的困难。

之后,在黄克诚的直接领导下,胡继成率部在创建西满根据地的斗争中再建功业。

胡继成对笔者说:“我能成长为军队的一名高级干部,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我终身感激黄克诚这个敬爱的首长、老师、恩人!”

猜你喜欢

黄克诚师长物资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从师长赠言看数学
师长卖马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炮击金门:黄克诚心疼打炮太多
黄克诚智斗仇敌
黄克诚的围棋人生
选材不典型,形象不鲜明
救援物资
大陆援台物资遇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