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教学设计
2022-09-02◎许凌
◎许 凌
《蒹葭》选自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诗经》二首,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被誉为“《诗经》中境界最美的篇章”。
【教材分析】
诗歌以四言句式为主,采用双声叠韵,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和苦苦追寻的过程,感情淳朴、真挚。文字简单,却意味深远,有百读不厌之感。其原因在于它营造了一种水乡泽国的情调,缠绵柔婉、渺远空灵的境界。主人公江畔凝望、上下追寻伊人,写尽了情致,这是“诗以言情”。而此诗中的主人公和伊人的形象也耐人寻味,实是体会“诗无达诂”之契机。所以,本篇可作为学生进入《诗经》的钥匙,开启《诗经》的阅读,去初步了解《诗经》的手法、语言特点等,并学习吟诵或啸歌,为拓展阅读《诗经》其他名篇铺路。
【学情分析及学习策略】
八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诗歌欣赏能力,但对于《诗经》这块内容,是比较生疏的。一部分学生苦于诗句句式相似,易背错字句顺序,写错相似位置的个别字(如“坻”“沚”);一部分学生会读会背,但理解肤浅,易走马观花,不能去体会《蒹葭》真正美妙之处;一部分学生压根不爱读,因为时代和生活的千年悠长距离,他们读来无感。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带动学生在理解、分析全诗的前提下去记诵诗句,用适当的阅读方法去体会简约语言背后的“意脉”,甚至能读出文本结构深层的文化密码来。通过营造音乐的氛围,听今人的吟唱,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一起选择吟诵的背景配图,仿照今人的吟咏,在学习共同体中尝试古诗今咏,由此来提高学习《诗经》的兴趣,激发学习诗歌的能动性。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吟诵、配乐配图的吟唱来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情趣。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主要运用语境策略、想象策略、关键语句策略进行古诗阅读。
孙绍振先生《解读语文》的序文曾定义———阅读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和调节。《蒹葭》的选文功能必然是定篇,作为经典文本,结构必不是单层次的,至少有三层次:第一层显性的,按时间、空间顺序,将外在的、表层的感知连贯,通俗地说,是学生一望而知的。第二层隐性的,是作者潜在的“意脉变化”、流动过程,需读出文本连续性中的曲折,情志的深化。第三层,文体形式的规范性和开放性,文体流派及风格。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领学生从浅到深,走向深度阅读,发现“一望无知”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吟诵全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吟诵,借助关键词体味诗歌韵律美、朦胧美和情感美。(教学重点)
3.借助本诗,初步了解《诗经》的特点,学习《诗经》阅读策略。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诗歌的主旨。(教学难点)
4.从模仿开始,自主尝试古诗吟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过程】
一、站诵诗文,渲染诗文情境
请同学们用站立的姿态来读语文书64页《蒹葭》,它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源头《诗经》。我们用“站诵”以示敬仰。齐读后,请一生点评,发现读音的问题及诵读感情不到位。为更有感情地吟诵,一起走进此诗。
教师引出吟唱音频:很久以前,一个白露为霜的深秋清晨,在那长满芦苇的河畔,烟雾朦胧,水汽氤氲,主人公徘徊河畔,唱出了这样的文字,你听———(由叶里吟唱、猛虎蔷薇策划的音频,)
二、初读全诗,发现言语特点
请三位同学看着屏幕的《蒹葭》,各读一章。其他同学思考,这诗在音律上、句式上、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屏显:
蒹葭_______ ,白露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_______。
溯洄从之,道阻且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_______。
蒹葭_______,白露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_______。
溯洄从之,道阻且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_______。
1.句式相同,相似的句子间改动了个别字,为“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有一种美感。
2.主要以四个字为主,二二拍。
3.句末押韵,但会换韵。
4.叠音词。还有有双声词和叠韵词(可联系第二课《回延安》知识点)。
学生再次齐读,感受这四言为主,双声叠韵,重章叠句,句末押韵的艺术魅力。
三、范读一章,感悟诗句意境
听到《蒹葭》的诵读,仿佛看到一幅画。请学生听读教师所读的《蒹葭》第一章,运用想象,构造画面。以“读原文_______(字、词、句)我似乎看见______”句式说说自己的发现。
明确:1.似乎看见芦苇飘荡,茫茫一片的境。
学生可自读“苍苍”二字,教师提出假设,为“苍———盛———”可否?“苍”字后不停顿就少了茫茫一片,和那油然而生寂静凄凉之感,用“盛”太过充满生命力,环境的感觉不对。这是诗经的叠词之美。
蒹葭就是芦苇,《诗经豳风》“七月流火,八月萑苇”,初生芦苇即“葭”,长穗即“蒹”,长成之为“萑”。原文若为“萑苇苍苍”,读来少了这双声两字特有的韵味。蒹葭的发音———齐口、气从紧闭的两齿间缓缓而艰难吐出,结合后面“苍苍”二字,一开篇,就把这用凄美朦胧的意境渲染出来。这是双声的妙处。
2.似乎看见一位在芦苇的尽头的美人。
诗句开篇用比兴手法的“兴”,引来伊人,总让人产生相关的联想———芦花泛白,清露为霜,一片白色中,伊人一定很美。伊人独自一人在江畔那儿,总让人想到她身影消瘦,着素色衣服,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这是手法“兴”的效果。
美人似乎是飘忽不定的,一开始是主人公确定她“在”,可等到溯游从之却是“宛在”,变成了不确定。他们之间总隔着距离,距离产生美,产生了朦胧之美。一个“宛”能造意境。
3.似乎看到主人公追逐的步伐,那上下划船找寻伊人的焦灼身影。
“溯洄”又“溯游”从之,主人公向往那个美丽的女子,但是道阻且长,他无奈啊,惆怅啊。动词的变化映射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四、细读和变版式读,体悟诗文意脉
在第一章的阅读体验中,师生共同构出《蒹葭》诗意的画面。若置身全诗,还可能听到很多声音。小组合作探究,参考第一章的阅读方法,细读全诗,以“我似乎看见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句式说说小组的发现。
学生小组归纳:
1.似乎看见主人公在河边站了很久,却坚持上下追寻的急切的身影。
从白露“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已”,时间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主人公上下“溯回”“溯游”从之。这一个不畏险阻、百折不挠一定要努力的艰辛的身影,可能还皱着眉头的惆怅的主人公。
“道阻且长(遥远),且跻(高而陡),且右(迂曲)”这三个字的变化,突出了追寻过程阻碍重重、困难万分,主人公虽惆怅却没放弃。
2.仿佛听见水流声,还有划水声。
“溯游从之”三句里,这种逆流而上的划船声特别急切,“且长,且跻,且右”三句,就像主人公逆流寻找,用尽力气划船,每一下都那么艰辛。
可改变诗歌的版式,再次诵读来体会。(如图一所示)
3.仿佛听见了主人公的心声。
学生只能想到却无法具体说明。教师可屏显下图二提示。
给问号处添加一个感叹词,读一读。———前面是一声不太响亮的“啊”“呀”,隐隐约约感觉激动憧憬,发自内心默默欣喜。后者是一种淡淡的失落“唉”,焦急地,看到了却不能到达,这“宛在”是想追寻却又寻不到。
这是一副有声有色有温度的画面。把文本版面再改一下,一小组读一章,以“我真切感受到______”句式说说。如图三。
主人公情感在变化,第一章“开阔昂扬,充满希望”,第二章“追寻阻塞,一丝惆怅”,第三章“曲折受阻,矢志不渝”。体现在句末换韵上,从开口度较大的ang韵(江韵)+平声,到开口度小的i韵+平声,最后以i韵+仄声收尾。用韵先响后暗。
从三章的反复咏唱,感受到主人公奋力向前追寻了三次———“三”是虚指(联系“韦编三绝”),其实不是三次,而是无数次,生命不息,追求不止。这是感人至深的执着精神。(板书:深企愿见之情,执着追求之意)
五、选图配景吟诵,探究主旨多元性
主人公追寻了两千多年,足以让我们肃然起敬。课堂最后一次诵读,需要配图配乐,下面哪一幅画最符合你心中的《蒹葭》意境?(四幅插画)
明确:
1.可比较《硕人》里的美人,手像春荑好柔嫩,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精雕细刻。本诗留白,给人无尽遐想,伊人的朦胧美令人向往。
2.伊人身份、面目的含蓄朦胧,让千百年来读者众说纷纭。
朱熹《诗经集传》:“所谓彼人者_______,乃在水之一方_______,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_______,然不知其何所指也。”现代学者多认为,该诗自有朦胧之美。“伊人”性别的不确定性,使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和“伊人”之间有多重解读的可能。伊人可能是美人,也可能是能安邦治国的贤臣良将,也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的梦想目标,一种幸福,一种心灵的寄托……诗无达诂,意蕴丰富。
师生一起,再次站立着拿起课本,在配图配乐中吟诵,吟咏———虽然得不到,但是要追寻的执着的精神。(配这前面选的背景图,之前听的音频,跟着视频吟唱),结束课堂。
【设计亮点】
吟诵,是本文阅读的主要方法。江弱水《诗的八堂课》中提及诗人的语言姿态观。从古以来,诗就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它首先是一个声音的组合,有音韵、格律、节奏旋律,声音是服务于意义的。学生可能知道诗句的押韵、叠音词、双声词,但体会不到妙在何处,这就需要教师启发点拨。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真正“学”“思”结合,让学生能学习到阅读策略,要努力打破他们惯性自动化的阅读心理预期的封闭性。范读第一章,是旨在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学生发现哪里是文本的关键处,发现稳定的文本立体层次结构,与文本深度对话,然后再自主品析整篇文本,并利用学习共同体,让学生个体更好地对自我的阅读图式进行专业积累,从而实现以“更新”为特点的建构。
八下第三单元导读要求,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语言,本文的设计正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到诗文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情趣,受到了文艺美更有精神美的熏陶和感染。从单元整体教学看,这也是能作为本单元项目学习(古《诗经》今吟唱)的开篇,为接下来学生选读诗经名篇,自主配乐、选图、制作吟诵微视频做准备。
用音乐搭配造意境、选美术图画作背景的教学环节,也是力图跨学科跨媒介学习,努力落实语文教学的综合实践性特点。不仅仅是“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而且是让学生在古诗诵读到吟唱的提升中、在还原想象及不同排版对比中、在选图的质疑解疑中、在美的感受回味中、获得“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