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化叙事空间设计研究
——以伦敦博物馆展览设计为例
2022-09-02荣维翰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荣维翰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就业竞争愈发激烈,社交规则也出现改变,人的情绪及心理问题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也开始从单纯的美学设计转向以社会责任感为出发点,努力创造更加正向的,具有叙事性的设计,为观赏者营造出记忆深刻的空间观赏体验。 传统的博物馆受到数字化的冲击,开始注重内容的展示设计吸引观者。 本文以伦敦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为研究对象,从情绪化叙事空间设计的角度分析伦敦博物馆的空间,帮助参观者解读展示的内容,加深理解与体验,进而探讨情绪化叙事背景下伦敦博物馆的展览所传递的文化功能。
1 叙事与叙事空间的相关概述
1.1 叙事
叙事(narrative)作为文学领域广泛使用的表现手法,在设计界也逐渐得到更多重视,但枯燥且乏味地频繁字面使用反而使得人们对叙事产生了微妙的情绪改变,让很多人误以为叙事只是单纯的讲故事。 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叙述分为故事(story)和讲故事(telling)。 故事可包含事件、角色、设置和内容。 讲述可以是电影,舞蹈,表演,书籍和歌曲(歌词)等。
在本研究中,叙事指的是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空间中的情绪化叙事是故事叙事的前奏,研究者在空间设计中融入叙事的手法,通过“戏剧冲突(dramatic conflict)”的设计,使得空间不再浮于表面,从而更具有表达者的感情色彩,也刺激参观者拥有更多情绪反馈,最终体现空间情绪化叙事。
1.2 叙事空间
在叙事空间中,时间有两个维度。 首先是访客体验的“实时”,其次是故事的“时间”,它可能是数百年或一个瞬间,可以称之为“故事时间”,也可以通过正在使用的媒介进行表现。 叙述空间及其事件是由每个用户或访问者的体验来完成的。 每个人的体验将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他们对主题、信仰和文化的理解。 在展览中,参观者会被邀请通过叙事空间的设计,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对内容进行诠释。 在本研究中,叙事空间是特意构建的,空间和时间以独特的方式融合在一起,二者密不可分。
2 伦敦博物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品牌宣传的问题
在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馆努力打造自身IP 形象时,伦敦博物馆也尝试寻找属于自己的标签,如何进行品牌宣传是其一直考虑的问题。 要在博物馆的品牌定位、品牌效应以及视觉产品设计需要做到完美融合,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及财力,显然,伦敦博物馆在品牌宣传上仍需考虑三方面:一是基于市场、产品定位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区别与其他博物馆的形象,给用户或体验者记忆深处烙下积极的图像情景;二是在伦敦这个“文化熔炉”大环境中梳理出一条脉络清晰的故事线,以打动人们的内心情感为目的,做到裂变式传播;三是在产品视觉系统上,通过颜色组合、图像设计等形成系统化的且独特的博物馆形象。
2.2 地理位置的问题
伦敦博物馆位于伦敦市交通中心,入口不明显且需要多个电梯才可进入,对于初次参观者来说并不友好,并且临近以旧工业再升级而充满争议性和话题性的巴比肯艺术中心,以及步行数分钟即可抵达的著名景点圣保罗教堂。 伦敦博物馆虽带有伦敦二字,但与周边建筑相比缺少了些许精气神,仿佛饱有一腔热血却无从施展,内含诸多故事却无法表达。 博物馆如此,内部的展览亦是如此。
2.3 参观流向对观者情绪的影响问题
在进入展厅后,参观流向让人略感困惑(如图1),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内部规划过程中存在妥协,空间内部出现的互斥和重复也无形中影响着观者体验,在缺乏积极引导的情况下,这种由物理空间向内心世界的转变过程使得人的情绪随之改变。 认知心理学中所提到的“认知是具身的“,在空间中的,人们对空间的感受以及互动体验为思想提供基础,并且人们擅长将看到的、摸到的物品进行抽象理解,把隐喻融入其中,形成抽象的图像记忆,进而生成具身反馈。 在以西方哲学为主导的文化背景下,将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具身认知依附于环境中,这对于博物馆的空间设计而言具有更多的影响。
图1 伦敦博物馆参观导向图(图片来源:https:/ /www.museumoflondon.org.uk/museum-london/plan-your-visit/floor-plan)
3 伦敦博物馆展览设计项目实践
3.1 伦敦博物馆展览设计项目背景
作为英国的国家博物馆之一,其承载着伦敦浓厚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缩影,站在城市空间的角度,它引导着参观者的价值审美,同时还传输伦敦的城市情绪。 但在疫情管控政策的出现,曾经这些眼花缭乱的元素隐匿于这座城市,即使在后疫情阶段,社会活动逐渐复苏,但随着社交规则的改变以及就业环境的萎靡,越来越多的人在情绪管控方面存在诸项问题。
为了更好的适应人们的情绪,该项目运用委婉讲述故事的创作逻辑使展示空间脱离传统的美即是好的阶段,使更多的伦敦市民以及世界各地的游览者自然沉浸在具身空间中。 因此,在项目主题选取上采用最贴近生活的“食物市场”,食物作为人们的日常所需,因为市场滋养着城市,市井文化、地方艺术品以及时代回忆多方面糅杂在一起,这是城市的缩略图像,它映射出人们在伦敦的情感故事。 另外在伦敦博物馆设置一处测试空间,创造性地引起访客的讨论和灵感迸发,彰显潜在的内容创意,邀请访问者在展陈空间内创造自己的观赏体验,探索、思考和感受城市空间结构带给人们的情绪影响。
3.2 伦敦博物馆情绪化叙事空间设计项目实施
俄罗斯文学理论家巴赫金(Bakhtin)在《对话的想象: 四个散文》中创造了“chronotope”一词,表示时间、空间和事件的结合。 在伦敦博物馆的食物市场展览中,时空体验在参观者的脑海中创造了一个故事世界,而叙事空间将所有故事通过知识、感官和情感的弧线将观众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这一转变将表达一个故事的主要信息,例如“从市场滋养我们的生活到传统市场正在消亡”,从食物市场的转型意味着时代的发展、生活交通的便捷以及社交规则的转变(如图2)。 因此,除了故事中的实际事件之外,故事还会包含潜在的信息。 所以,展览设计通过设置一系列事件和空间装置(即具体的市场产品)来激发参观者的思想和具身变化,这些事件和空间引领他们进行情感之旅,改变或影响他们对伦敦或食物市场主题的看法,并创建一个叙事空间展览,以独特的方式促进事件的开展。 本研究中,伦敦博物馆情绪化叙事空间的设计包括两大部分,具体如下所示:
图2 伦敦博物馆展览设计的叙事逻辑(作者自绘)
3.2.1 空间设计的情绪化体现
空间如城市和建筑可以影响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情绪,作为设计师,能做的就是制造“方向感”,不单讨论“建筑如何塑造人“,更多的是让观者身处空间中感受到控制权,掌控空间内的具象物品,成为创造互动空间的一份子。 在该项目中,空间与情绪得以很好的结合。 如下所示:
首先,讲述展览背景。 当人们提起伦敦,英伦气息、绅士文化以及著名景点是较为热门的话题,其实在熟悉这座城市后不难发现,露天集市种类众多,食物市场是多元与包容的,同时又自由的场所,它的内涵浓缩、凝聚在具体的物件之上。 在这个背景之下,将市场录音作为一种具有代入感的叙事工具安置在展览入口,让观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酝酿情绪,仿佛置身于市场购物。
其次,陈述设计理念。 在陈述伦敦博物馆设计理念的时候,我们离不开“戏剧冲突”,其在设计理念的表达中起到推动性作用。 在项目中提到的“人们购买食物的体验变得越来越局限,市场滋养了我们的生活,有些新兴市场正在蓬勃发展,而有些传统市场正在消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因此,设计师通过设置冲突点,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并置展示市场时代变迁,借助产品媒介对氛围的营造等。使得叙事性空间的结构更加完整,激发观者参观情感,推动进入展览的最终部分。
最后,引导情感共鸣。 在这个情景中,时空、物品、事件以及人的互动行为连贯在一起,经过有意的次序排列,将观者引入到“故事中的故事”,人人分享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同时又观赏着他人的叙事,在此过程中,人们将不禁问自己“我有多久没去过市场了? 我又有多久没参与过社交活动了?”,带着疑问与回味留下体验感悟,影响其他人思考、探索。
3.2.2 情绪化叙事:打造记忆深刻的空间体验
在该项目中,引用德国建筑设计事务所Ducan McCauley 的“情绪图(Emotional Map)”[8]来规划和揣测参观者的情绪体验,在该理论的主导下将考虑以下方面: 在何种场地里表现哪些内容? 通过何种介入性设计引导体验者的哪些情绪? 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行为活动。
图3 伦敦博物馆展览设计项目情绪图(作者自绘)
在该展览设计的叙事传播过程中,独特的故事线牵动观者的内心情感,无让观者的世界里有属于自己的理解,或是图像循环[9],但终究会给人不一样的空间观赏体验,这会是与众不同且记忆深刻的时代故事之旅,并且在这场展览中,操纵、呈现着伦敦年代发展(时间)和伦敦市场演变(空间)来赋予其叙事权力,创造期待,增强悬念,给参观者兴奋、惊喜或如过山车般的情绪波动,促使他们对下一个事件更加感兴趣。
结束语
面对工作、生活的压力,人们需要一个场所来释放情绪,而博物馆应承担起丰富民众文化生活的重任。 在本研究中,从情绪化叙事空间设计的角度,对该项目进行设计,提出引导观者彼此分享故事的思路,在时间、空间以及人的内心情绪多方面影响,做到情绪化的叙事空间设计。 从实践中可知:参与者更青睐基于故事背景的内容,这可增强体验感、提供积极的反馈。 因此,研究者企图利用这一设计思路可在类似项目中创造更多具有正向影响价值的空间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