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竹篱:从匠师技术到植物文化的设计应用
2022-09-02刘晓东朱頔谣东华大学
刘晓东 朱頔谣 东华大学
1 园林竹篱的历史渊源
关于竹篱最早的文字记载应为秦汉时期《汉书·宣帝纪》中所提及的“籞未御幸者,假与贫民”,即用竹子编制而成的围墙[2]。 此阶段的竹篱制作方法为“折断竹子,以绳串为围栏,”其主要起到的作用为简单防护。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竹子因其形态与当时文人的心理相符,受到了士大夫们的钟爱。 此时期的竹篱开始在简单防护的基础功能之上,加入了以花点缀竹篱的初步装饰方式。
唐宋时期的造园者开始以自己的艺术审美与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因地制宜的展现园林的闲趣感。 至此,园林竹篱的功能也逐渐从单一的围合走向为园林营造自然氛围,即采用装饰、掩映、映衬等手法为特定的环境增添氛围。
根据《园冶》、《长物治》等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的多种园林造景手法的出现,例如对景、借景等,大大提升了园林竹篱的使用率与美观性。 故明清的造园多将竹篱作为夹景和障景的造景部件,运用竹篱对园林进行整体氛围的渲染成为此时期的程式。
尽管各个时期有其特有的形态和实用功能,但以竹文化为理念的精神内核始终贯穿整个古典园林的设计史。 并且各个时期的竹篱设计理念都对后世的造景手法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2 园林竹篱的文化探析
2.1 园林竹篱与隐逸意境
竹子作为竹篱的主要材料,其独树一帜的文化内涵为竹篱蕴含的意境奠定了基础。 由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以竹篱造景之情寄托隐逸自然之意,由于竹材料其自身挺劲修长、虚心体道、砥砺名行的美好品德,无形中赋予了园林竹篱以幽静的意境[4]。 以独乐园为例,司马光曰:“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以竹为篱,造一方隐逸空间,以一畴竹绿,涤荡心胸,在自然幽静氛围中让思绪漂浮,在闲趣意境中让身心沉浸。 这正是古典园林中竹篱造景能赋予观者的、源于竹文化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隐逸氛围的空间意境。
2.2 园林竹篱与文人审美精神
古代文人受到儒家及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园林布景时追求高雅意境与自然氛围,或豁然开朗,或虚中见实。 而竹子直而有节、挺拔修长的外观与儒家推崇的凌云有志的社会人格吻合。 竹子清雅脱俗、恣意洒脱的精神内涵又与道家崇尚的淡泊无为的精神层面相符。 因此竹篱展现的其实是东方文人在文化影响下所特有的审美以及精神。
古代文人运用竹篱是独爱竹之韵味,符合其所追求的高雅的精神境界。 以明清的“花篱”为例,花篱在明中期时因其雅致的氛围备受文人追捧。 而至明晚期,因社会奢靡之风盛行,花篱这一造景形式逐渐走向奢华(图1)。 这一转变引起了文人们的批判之意[7],可见文人造园中对于竹篱的喜爱,既包括了文人对于尚朴审美的追求和对于流于俗套的园林趣味的抵制,又体现了文人在受到道家与儒家思想影响下,追求脱俗、雅致的精神核心。
目前,互联网已是全球最基础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公众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交流的同时,伴随着数据的使用与流转,其范围涉及到教育,文化,经贸,医疗和通信等不同领域,并带来了网络安全与数据保密相关的法律问题,这关乎到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具有重要意义,立法不是一蹴而就,应该理性考量,结合我国现实需求以及立法方向,在拿来主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立法模式,来应对个人信息保护以及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模式。
图1 古代绘画中的“惹香径”花篱(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3 园林竹篱与天人合一理念
古典园林因受其地理位置与社会思想的引导,在规建选址或是自然造景上皆顺应“天人合一”思想。 其蕴含的价值首先在园林布景中表现为,在园林有限的空间内将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以此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故竹篱的制作利用归属于自然的竹材料,按照一定的秩序将竹材料进行排列整合,使得竹篱既有工艺的美感、符合功能需求,又保留了自然的气息,达到环境的和谐共生。
其次,古典园林造景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可体现在运用生态材料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园林效果。 竹篱紧密契合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助其形成层次分明、朴素清雅的园林景观。 竹篱融入园林造景,不仅仅能直接的塑造和谐的生态环境,其营造的自然氛围使观者融入景观之后产生的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感悟,更是深一层次的“天人合一”思想。
3 园林竹篱的结构技术
古典园林中的竹篱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等文化思想对其结构形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园林竹篱形态及制作的发展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以固定的核心思想引导竹篱的发展。 根据结构及技术,竹篱可以大致区分为透篱、遮蔽篱、编织篱以及竹穗篱四种不同的类型(表1)。
表1 竹篱常见形式分析表(示意图来源:腾讯网https:/ /new.qq.com/rain/a/20220329A0B9EC00 )
竹穗篱桂篱 竹穗排列整齐 外围屏障images/BZ_22_869_418_1208_610.png松明篱将竹穗扎捆成束做成立柱外围屏障大德寺篱穗和枝条搭配组合制成遮蔽篱外围屏障竹丝篱将竹丝和竹条搭配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遮蔽篱外围屏障
3.1 透篱
透篱即组合成非密闭性的竹篱,其主要作用为装饰园林景观氛围。 一般透篱的高度较低,恰到好处的分隔高度能使庭院显得张弛有度,并且确保观者能够通过竹篱欣赏园林内外的景色。 文征明的《拙政园图咏》(图2)中多次出现了“井”字状的透篱,为园林景观起到了围合空间、增添层次的效果。 《独乐园图》中采用竹子围合成一个半开放空间,使得人的身体能够直接与自然产生互动,令身心回归自然却又不失一种高级感,这种竹篱围合的方式也与透篱相仿。
图2 明清绘画中的透篱在不同场景中的运用(局部(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3.2 遮蔽篱
遮蔽篱则与透篱大相径庭,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围墙来遮挡外部空间,给予使用者一个相对隐秘的空间。 遮蔽篱多为将竹材料无缝隙的排列而成的竹篱,整齐排列的主体结构奠定了园林简朴素雅的美感基础,同时加以压边的款式变换以及扎绳的花样装饰,有条不紊与不拘一格融于竹篱之中碰撞出独特的自然氛围。
遮蔽篱的应用同样也能够在绘画中追寻到其踪迹,《竹亭诗意图》与《圆明园四十景图》(图3)中所描绘的竹篱皆将丛生较高的立柱无缝隙并列而成。 这类竹篱多运用于建筑的周围,能够增添建筑的隐秘性的同时,也能够作为造景融入园林自然氛围。
图3 明清绘画中的遮蔽篱在不同场景中的运用(局部(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3.3 编织篱
编织篱同遮蔽篱相同,主要负责防护与阻隔视线的功能,但其对于竹材料编织技术的要求更高,一般选用竹条和竹篾等材料编成横柱或是立柱,从而制作成竹篱。 竹篾坚实而富有弹性,可以进行多种形态的编织,最大程度展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纤细秀美。 唐寅在其《秋山高士图》(图4)中描绘的建筑被一圈丛生较高的竹篱所围合,竹篱结构具有明显的编织纹理痕迹。 画面中树石苔草皆姿态优美,而作为造景之一的竹篱与之完美契合,共同营造了一幅韵味十足的幽静景观图。 《有余闲图》中建筑周围的竹篱结构则展示得更为清晰,竹篱与山野林间的植物相互印衬,别有一番野趣。
图4 明清绘画中的编织篱在不同场景中的运用(局部(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3.4 竹穗篱
竹穗篱即用竹穗代替竹竿来作为竹篱的主要材料。 竹穗为竹子的枝条部分,从较粗的竹穗到柔软的穗尖,竹穗篱可被区分为桂篱、松明篱等不同形态。 以桂篱为例,其制作方法为将竹穗的枝条编排出统一的纹路与压边竹材料捆扎于一体,再将压边竹材料插入泥土中进行固定。 因竹穗篱所流露出的闲适感,其常常被设于茶室或茶室式建筑物周围。 《独乐园图》中用于围合建筑的竹篱(图5)与竹穗篱的形态相仿,区别于遮蔽篱整齐排列的竹条,竹穗篱的穗枝显得更加自然而清幽,古典园林悠闲惬意的意境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图5 《独乐园图》(局部(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4 现代园林竹篱的创新应用
竹篱形态受文化思想影响的同时,竹篱形式的创新有利于竹文化在绵延的浪潮中与时代审美相契合。古典园林中竹篱的多样形式与精湛技术为现代竹篱的形式奠定了基础,故现代竹篱在传统样式基础上采用艺术的手段赋予其现代的形式美感。 具体的创新应用表现为意境的营造、元素的组合以及纹样的创新几个方面。
4.1 意境的营造
我国造园以形式为基础、以意境为追求,在此影响下,竹篱在园林中也以意境营造为根本目的。 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现代景观的意境营造即采用造景手法将竹篱与现代构件相结合,营造出富有本土特色并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景观意境。 被运用频率较高的设计手法为将灯光元素融入竹篱设计之中。 竹材天然的透光性为营造景观氛围奠定了基础,光线通过穿透、反射等形式在环境中产生光影效果。 灯光所展现的富有韵律的光线和竹篱错落有致的排列线条相碰撞,营造出竹子所特有、幽静雅致的氛围感(图6)。
图6 现代竹篱与灯光结合示意图(图片来源:Pinterest https:/ /www.pinterest.com/pin/241364861271964969/Pinterest https:/ /www.pinterest.com/pin/314759461467608961/ )
4.2 元素的组合
竹子自身的物理属性赋予其良好的包容性,故现代竹篱可以运用拼接、穿插、捆扎等设计手法,将竹材料与更多材质融合,给予观者更多材质美感体验。 两种或多种元素在设计过程中产生碰撞,形成“现代中式”的景观风格。 多种材料的加入同时也扩大了设计的可能性,给予竹文化更大的发挥价值。 图中所展示的竹材料与稻草元素、金属材料的结合,皆是匠师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后的创新。而不同材料与竹材所碰撞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同为自然材料的竹子与稻草融合后渲染出愈加自然的闲趣感,而将现代元素金属与竹子的结合更加注重与现代审美的贴合(图7)。
图7 现代竹篱与其他元素结合示意图(图片来源:Pinterest https:/ /www.pinterest.com/pin/492018328046139863/Pinterest https:/ /www.pinterest.com/pin/153403931041603436/)
4.3 纹样的创新
随着时间的推演和现代设计的不断变化,竹篱编织技术同样不断地进行创新和设计。 为了使竹篱更好的符合现代审美而进行的对于传统编织样式的更新和改良,能够有效扩大竹篱的受众群体,双向促进竹文化的传播。 调整竹篾比例、疏密间隙、穿插走向、编织花样,形成宽窄疏密构成感、点线面的组合感,皆可令观者获得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 将拥有更加现代化编织纹样的竹篱置于景观造景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现代园林风格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图8)。
图8 现代竹篱编织样式示意图(图片来源:Pinterest https:/ /www.pinterest.com/pin/755619643744939195/Pinterest https:/ /www.pinterest.com/pin/49469295896602646/ )
结束语
以竹子为材料的竹篱造景是技术与文化的融合与统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现代园林风格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笔者深入探究古典园林中竹文化在竹篱中的情感寄托与精神内核,以古画中蕴含的竹篱场景以及史料作为支撑,对园林竹篱所蕴含的匠师技术及思想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现代园林竹篱的创新设计应用进行归纳,提出竹篱与现代灯光、材料以及纹样结合的设计可能性,以此提升园林环境与景观的品质,以期为现代园林的造景形式提供新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