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视域下的环艺专业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数字三维空间表现》为例
2022-09-02李泰岩李星磊景德镇陶瓷大学
李泰岩 李星磊 景德镇陶瓷大学
1 1.环艺专业软件类课程现状及问题
1.1 教学内容滞后
环艺专业软件应用具有实操性强、知识更新快等特点,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软件课程以软件操作理论为主要授课内容,操作的实践教学部分较少且更新频率低,造成三维软件课程内容滞后,无法满足快速更新的市场需求。
《数字三维空间表现》的授课也是以操作理论讲授为主,教师对软件操作流程进行归纳总结并演示,但与具体的实际案例联系还不够紧密。 由于三维软件课程操作知识点较多且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在知识点掌握不熟练的情况下,操作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卡顿的情况,不利于教师对学生操作的指导。
1.2 教学手段单一
原有的三维软件课程,主要是以PPT 讲授操作理论为主、教师案例操作演示为辅的授课方式,教学手段上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教学形式单一。 虽比传统课堂中灌输法教学方式较为进步,但仍是以枯燥的理论为主,一定程度将学生约束在教师固有的知识框架体系中,学生无法及时将上机操作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大量枯燥的理论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课堂上的知识在短时间就很容易忘记,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数字三维空间表现》的课程中,教师讲授的部分过多,将所有问题以正确答案的形式教给学生,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课程中过少独立探索,限制了创造思维,长此以往,会对课堂失去兴趣,产生排斥心理,影响了专业素养和职业态度,无法满足当代环艺设计专业多维度、交流融合的需求。
1.3 教学资源贫乏
目前,《数字三维空间表现》课程的主要教学资源仍然是教材,由于三维软件更新快、实操性强,教材的更新速度无法适应快速的软件发展,教材的内容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 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更多来自于教师课堂上的内容。 由于课上时间有限,知识体系建设不够全面。
1.4 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环艺专业软件课程考核评估主要是“结果”导向型。 教师对结课作业的图面效果过于重视,忽视了环艺专业的学习规律和软件操作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使学生没有夯实的软件操作基础和无法锻炼出将实际设计方案合理表现的能力,最终学生的效果图作品只注重表面效果,形式大于内容。
2 “金课”视域下的教学改革措施
2.1 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传统“一言堂”的课堂向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教学共同体”转型。环艺专业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基础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三维软件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3Dmax 软件操作,更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 教师应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 在课堂上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以具体需求为目标,以任务导向为教学模式,教生合作探讨,在做案例的过程中学习软件的操作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构建教学共同体。
2.2 教师应丰富教学方法
三维软件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完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 三维软件的“金课”教学改革课程不仅限于线下课堂的部分,而是将课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如图1 所示)。
图1 教学流程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第一部分为课前自学阶段。 教师需要完善线上教学平台,根据课中的教学内容,提前上传相应的学习资料。 学生在线下课程之前在线上自主学习,根据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会在教学任务的结尾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对课程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自行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为线下课堂的开展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为课中教学阶段。 教师应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地位,以设计案例为任务主导贯穿整个课堂,将基础的软件操作知识融入到实际案例的步骤中,与学生共同探讨课前留下的问题,教师进行补充解答,在传授学生软件操作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学习能力。
第三部分为课后指导阶段。 教师应将课上内容以“微课”的形式上传到教学资源平台,学生在课后期间也能够反复观看教师的操作演示,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建立线上教学交流群,学生可以在课下时间也可以向教师请教知识的重点、难点,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学生可以将练习作业上传到教学交流平台,教师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3 学校教研团队应创新教学内容
学校教研团队应革新《数字三维空间表现》课程的教学大纲,改进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课程内容只有达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才能满足“金课”建设的深度与实际要求。 《数字三维空间表现》教学内容创新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了实际方案设计的部分,将方案设计效果化作为课程的核心任务,原有的软件建模与渲染知识内容重新排列组合在完成方案效果图的任务过程中(如图2 所示)。 以任务驱动的模式提出更接近社会实践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软件基础操作的同时,能够独立思考软件技法“用在哪”、“如何用”等问题,从而更好的巩固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掌握。环艺专业三维软件具有更新快、实用性强等特点,因此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对软件的教学内容产生影响。 学校应增强与环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将更多、更经典的实际设计案例作为课程任务加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操作技法的同时,能够提前接触到社会实践,更加完善了学生对环艺专业的整体认知。
图2 学生作品效果图展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4 学校应扩展教学资源平台
在《数字三维空间表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将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合理运用到课程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多样性与便捷性,扩展教学资源平台。
学校应创建围绕三维软件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平台,将体量较大的3D 模型素材资源包上传到教学平台资源库中,学生在上机练习时可以实时下载使用,满足了学生实践操作时的需求。 教研团队应按时对素材资料进行整理和更新,保证了素材的实用性。 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做的模型上传到素材库,熟练了软件操作的同时增加了学习兴趣。
学校需要创建线上教育平台,学生课后可以在平台的技能演示区查看教师课上的软件操作流程(如图3 所示),进行反复练习。 而学生课上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在交流答疑区请教师进行远距离解答,解决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学生对软件操作的理解心得也可以在交流区相互沟通补充,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课程的改革与完善。
表1 线上软件操作课程
2.5 学校和教师应完善教学考核评估体系
《数字三维空间表现》课程改革应改变单一的“结果型”导向考核,将“过程性”导向考核精细化,体现在日常教学的各个部分。 首先,加大课堂日常考勤分数的比重,使学生认识到课堂纪律的重要性,逐渐养成认真守时的学习习惯。 其次,增加日常练习的考核次数,提高学生对基础操作练习的重视,巩固学生软件操作的基础,为后期将建模出图与实际方案设计相结合做准备。 最后,将实际方案中设计的部分与结课作业相联系,作为评判标准的一部分,而出图效果不再是评判作业优劣的主要标准,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更快适应社会。
除传统的考核形式之外,教师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增强学生的课程参与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应在评价体系中加入学生自我评测和学生之间互评的部分。 以完成结课任务的分组为基础,进行组内相互评价,并以组为单位的结课作业内容为基础,进行各小组之间的评价。
3 软件类课程改革的意义
3.1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与传统课堂相比,“金课”视域下的《数字三维空间表现》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培养对于软件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学习进度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 通过课前网上预习、课中知识讨论、课后线上内容的补充、结课作品成果的线上展示等多种方式,坚定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对于软件的兴趣。
3.2 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金课”视域下软件类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参与感。 除基本的理论知识讲授外,《数字三维空间表现》课程改革加大了方案设计与效果表现的部分,课程不再单纯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机制,而是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共同体”。
《数字三维空间表现》课程创新将软件操作与方案设计相结合,其主要目的不是机械的将软件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教会同学们如何培养自身的设计知识学习能力,并能够更好地与作图技法相结合。 同时也能树立其自信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体会到快乐。
3.3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逐步实现
《数字三维空间表现》课程改革中,以设计案例为任务导向,将软件基础知识融入到案例中,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 在传授学生软件操作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学习能力。
结束语
“金课”视域下的《数字三维空间表现》课程改革既合乎软件教育教学的规律,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展开实践教学,能够推动软件教学更加先进化的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并且为后期专业设计课程打下基础,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