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2-09-02李慧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通气

李慧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蚌埠,233000)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为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持续损伤肺功能[1]。COPD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主要认为空气中的恶性气体或者有毒颗粒吸入机体有关[2-3]。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急、危害大,患者常因缺氧无法正常入睡,生命质量往往较差,且致死率、致残率均处于较高水平[4]。相关研究表明,无创正压通气有助于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5]。在本研究中对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68.35±5.17)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9.52±5.64)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经临床检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COPD患者;2)有呼吸衰竭的患者;3)年龄40~85岁的患者;4)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2)在本试验前服用安眠药物或其他精神或神经疾病治疗药物的患者;3)神志不清,不能正常交流的患者;4)各种原因中途退出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扩张气管、化痰平喘、抗感染、补充电解质及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经面罩给予正压通气,具体参数设置如下。呼吸模式:S/T模式,呼吸频率:15~16次/min,呼气压:3~12 mm Hg(1 mm Hg=0.133 kPa),吸气压:10~20 mm Hg,氧浓度30%~40%。治疗时间为5~8 h/d,依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呼吸机参数。

1.5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2)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该量表有1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5级评分(1~5),评分愈高说明睡眠问题愈严重。此量表最低分为10分(基本无睡眠问题),最高分为50分(最严重)。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SRS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S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RS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SRSS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SRS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常存在呼吸困难、咳嗽、憋喘、意识不清等临床症状,机体正常功能受损[6]。一般夜间病情会明显加重,患者常常无法正常入睡,睡眠质量较差,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7]。机械通气能够快速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提供呼吸支持,效果显著。但有创通气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且术后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患者预后往往不够理想[8]。无创呼吸机可通过正压通气增强通气、换气作用,缓解机体缺氧、CO2潴留等问题,改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R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这主要与无创呼吸功能够快速改善患者机体缺氧的状况,清除机体内CO2潴留,缓解其憋喘、咳嗽等临床症状有关,且无创呼吸机治疗保护了气道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治疗有助于提升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