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痰饮附咳嗽篇》的用药规律
2022-09-02王宇僖孟依临王彤
王宇僖 孟依临 王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 100029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下文简称《局方》)是宋朝政府编撰的一部重要医学方书[1],经多次校正、增补,现存的通行本共10卷。作为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局方》流传广、影响大,是宋代方书的代表著作之一,广为医家重视,后世许多医方以此书为蓝本,对方剂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2]。《局方》虽非一人之作,但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影响很大,书中治痰饮附咳嗽篇的相关记载突出反映了宋代医家对痰饮病的治疗思想,对于中医论治痰饮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研究统计分析了《局方·治痰饮附咳嗽篇》44首方剂的用药种类及核心药物、药对、药组的使用频次,通过数据挖掘来研究组方规律,以期反映《局方》治疗痰饮病的整体用药特点,为临床治疗痰饮病遣方用药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临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3]。
1 资料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用方为《局方·治痰饮附咳嗽篇》中所收载的44首方剂,共含药物85味。所收录方剂均药名完整、药量清楚、功效主治明确。
1.2 数据规范化 为求统计数据准确,在统计前将不同名称的药物作统一规范,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和《中华本草》为参考,以使其更加标准化。规范步骤:(1)原文记载与现代中药名称不同,但实为同一中药的,对名称进行统一;(2)对于以产出区域、药用部位命名的中药,统一使用原药名称;(3)特殊药物按原文录入,不作改变。例如:“赤茯苓”“白茯苓”统一为“茯苓”,“干山药”统一为“山药”,“辰砂”统一为“朱砂”,“天门冬”统一为“天冬”,“栝蒌根”统一为“天花粉”等。摘录各药的性味归经,并进行统一表述,如微甘统一表述为甘,微温为温、微寒为寒等[4]。
1.3 数据库建立 将符合筛选要求并规范整理后的药物数据录入Excel软件,并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观察中药药性、药味、功效类别及归经的频次分布,对录入结果进行挖掘分析,即对《局方·治痰饮附咳嗽篇》中的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数据录入采用双人核对模式,一人录入,一人核对,录入完成后再交换复核,以确保所有数据正确无误[5]。
1.4 数据分析 应用Excel、SPSS 26.0软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药物频次进行描述性统计,用方频率(%)=出现频次/处方总数×100%,用药频率(%)=出现频次/药物总频次×100%[6]。再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到常用药对和核心药物组合[7]。关联规则是表示某个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关联性,如果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那么当中某个事物就可以通过其他事物进行预判。关联规则是形如A=>B的蕴涵式,存在支持度和置信度。支持度(support)表示事物包含集合A和B的并集(即包含A和B中的每个项)的概率,计算公式为support(A=>B)=support(A∪B)=(count(A∪B))/N(N表示数据集中事物的总数量);置信度(confidence)表示在集合A发生情况下,集合B发生并集的概率,计算公式为confidence(A=>B)=(Support(A∪B))/SupportA。
2 结果
2.1 药物频次分析 44首方剂中涉及药物85味,使用频次≥6的药物共13味,按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分别为半夏、人参、炙甘草、茯苓、陈皮、苦杏仁、炮姜、肉桂、桑白皮、五味子、白术、天南星、细辛,以上药物累计使用频次131次,累计占药物总频次(266次)的49.25%。见表1。
表1 高频药物分布
2.2 药物功效和性味归经分析
2.2.1 药物功效分析 将使用频次≥6的药物按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其中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的频次最高(46次),可见化痰止咳平喘药为治疗痰饮病的常用药物。见表2。
表2 高频药物功效分布
2.2.2 药物药性分析 使用频次≥6的药物的药性依次为温、平、热、寒,其中温性药物使用的频次最高(81次)。见表3。
表3 高频药物药性分布
2.2.3 药物药味分析 使用频次≥6的药物药性依次为甘、辛、苦、淡、酸,甘味药物的使用频次最高(66次)。见表4。
表4 高频药物药味分布
2.2.4 药物归经分析 使用频次≥6的药物归经依次为肺经、脾经、心经、肾经、肝经、大肠经,归肺经的频次最高(105次),归大肠经的频次最低(10次)。见表5。
表5 高频药物归经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同时归于两个经络的药物其归经依次为肺经和脾经、胃经和脾经、心经和肺经、肺经和胃经、肺经和肾经、脾经和肾经,同时归肺经和脾经出现频次最高(108次),同时归脾经和肾经的频次最低(56次)。 见表6。
表6 同时归于两个经络的药物分布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将“支持度”和“置信度”分别设置为5和0.6,得到频次≥5次的药对从高到低的排序。见表7。
表7 高频药物组合频次
2.3.1 组方规律 应用关联规则,对44首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共5组,分别是白术-炮姜、茯苓-半夏、陈皮-半夏、五味子-人参、桑白皮-人参。见表8。
表8 高频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0.6)
2.3.2 核心组合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分析,以改进的互信息法药物关联度分析结果为基础,按照相关度与惩罚度,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提取相关组合[8],得到方剂中药物间的关联关系。见表9。挖掘出方剂中核心组合共2个:半夏、炮姜、陈皮,五味子、桑白皮、人参。
表9 高频药物关联度分析(关联系数≥0.06)
3 讨论
中医痰饮病的范畴甚广,痰饮既是中医病名,也是病理产物[9],历来有“痰生百病”“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多从痰治”之说。《内经》无“痰”之证,而有“饮”“饮积”之说,《内经》是中医认识痰饮的开端,也为后世痰饮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痰饮”一词最早出自《金匮要略》,书中专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加以论述,其中有“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等记载。《局方》不仅继承了宋代以前各医家对痰饮病的治疗思路和用药思想,还在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
3.1 用药频次分析 《局方·治痰饮附咳嗽篇》中高频药物的使用频次依次为半夏23次、人参13次、炙甘草12次、茯苓11次。半夏辛温而燥,入脾、胃、肺经,《神农本草经》记载半夏可治“心下坚”“下气”“头眩”“伤寒寒热”[10]130,《药性论》言其“止吐”“除痰”[11],善燥湿浊而化痰饮,燥化中焦痰湿,以助脾胃运化,有温肺驱寒、燥湿化痰之功。因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故通过温阳化气,可杜绝水饮生成。人参甘温补虚,归脾经,为补脾气之要药;归肺经,长于补肺气;归肾经,益肾气、助肾阳。炙甘草甘润平和,归肺经,有祛痰止咳、益气复脉之效,常与半夏、茯苓等药配伍。茯苓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善于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所生。杨平等[12]认为,茯苓为治痰饮之本,《世补斋医书》中记载:“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以行湿。”[13]此外,在高频药物中,桑白皮性寒,泻肺中水气而平咳喘,也可肃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五味子味酸收敛,甘温而润,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白术甘温补虚,苦温燥湿,既能补气以健脾,又能燥湿、利尿。
3.2 药物四气五味分析 《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10]169《局方·治痰饮附咳嗽篇》中多用辛温药物治疗痰饮病。由表3可知,温性药物使用的频率最高,这也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辨治痰饮病的治疗原则“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相符,以味辛性温热的中药配伍。痰饮为阴邪,因虚而停,得寒则聚,聚成痰饮,得温则行,温则以散,宜温药和之,温药可以发越阳气、开腠理,使水气流行。以温药暖脾胃,可以助运化;温暖肺气,可以通调水道;温暖肾阳,可以化气,水液不停不聚,则痰饮无由而生。中药的五味反映了药物作用的性质特征,不同的药味作用于机体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由表4可知,甘、辛、苦药物使用的频率较高,甘味药物具有补益、和中的作用,痰饮的病理性质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以甘补之;辛味药物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痰饮为有形之邪,以辛散之;苦味药物则具有泄降气逆的作用。
3.3 药物归经分析 药物归经指明了药物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明了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由表5可知,归肺、脾、心、肾经的药物使用的频率较高,《金匮要略》中记载“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肾,心下悸”,认为痰饮的主要病机是脾阳虚衰以致水饮停聚体内。《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痰饮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由水液代谢障碍,凝聚而成[14],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由表6可知,药物中同时归于肺经和脾经的频率最高,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均行于口齿,故肺脾两脏经络相连。肺主宣降,通调水道,以维持水液正常布散与排泄;脾主运化水液,为胃行其津液,以维持水液正常生成与输布。肺脾协调才能保证水液正常生成、输布和排泄,若肺脾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以致痰饮,故有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之说[15]。
3.4 药物组合分析 核心药物组合分析提示最常见的药对组合为:半夏和茯苓、半夏和陈皮、炙甘草和半夏;核心方剂为:半夏、炮姜、陈皮,五味子、桑白皮、人参。从上述结果可见,痰饮以温化为治疗原则,半夏、人参、陈皮、炮姜和五味子可补益脾肾阳气,起到健运中州、布化阳气的作用[16]。健脾、温肾为正治,半夏、茯苓、炙甘草健脾运湿、温胃补中,以治痰饮之本虚;发汗、利水、攻逐,则属治标的权宜之法,待水饮渐去,仍当温补脾肾、扶正固本,以杜水饮生成之源[17]。最常见药对中的药物半夏、茯苓、陈皮、炙甘草,恰好是燥湿化痰常用方二陈汤的组成成分,燥湿化痰辅以理气健脾利湿,《金匮要略》中的小半夏加茯苓汤中有半夏、生姜、茯苓,其主治与二陈汤证相似,可以认为二陈汤是由小半夏加茯苓汤变化而成。王建康等[18]认为,痰饮为阴寒之邪,易阻滞气机,易损伤阳气,阳气虚损,导致表里上下之相关脏腑功能失调,会促进痰饮滋生,故治疗大法宜温宜和。
综上所述,《局方》作为继《伤寒杂病论》之后被历代医家选用最多、影响最大的方书,其所收录的方剂汇集了各大医家、著作的代表性内容。通过对治痰饮附咳嗽篇用药规律的统计,分析中药功效类别、药性、药味及归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局方》中记载的痰饮病调治常用药物和思路继承了仲景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思路和用药思想,并在仲景的基础上重用化痰止咳药,重视调理肺腑,多用辛温药物发散行气、调畅气机,以气行津,津液不聚,则无痰饮。本研究对宋及宋以前医家、著作中有关痰饮病的处方用药进行了汇总,对临床治疗痰饮病的遣方用药、新方创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