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博事业视角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

2022-09-02贾晓伟河北省民政事业服务中心

文化产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文博服务体系服务

贾晓伟 河北省民政事业服务中心

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这对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对其基本特点和结构构成进行全面认识,才能使其得到有效落实。针对上述问题,现采取查阅文献资料的形式,对我国文博事业、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体系的相关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等进行细致梳理和总结分析,针对某领域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体系的特征和结构构成开展深入研究,以为更多的专家学者提供参考。

在我国文博事业中建立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推动社会和谐、平稳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全体人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因此,从整体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与构成进行综合剖析,对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于文博事业领域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体系主要特征

自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将“公众文化”这一理念引入我国后,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多个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并逐渐形成了涵盖整个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特别是十七大以后,我国一直在“回答公共文化”这个问题,并将其列为我国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工作。在公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公共文化事业,并对相应的顶层体系进行了设计规划。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社会大众基本文化权利的有效方式。文博行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人本性

人民是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和受益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提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所以,文博事业单位必须在“人文关怀”和“培育情感”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文化服务。文博事业单位的职能应该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谋福利,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着眼于推动全体公民的全面发展,应从群众的文化需求入手,确立一般的服务对象和特定的客体,尽量使群众广泛参与其中。第一,文博事业单位要强调服务的重要性,提升文博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服务品质。第二,文博事业单位要本着“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立足大众,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加人文关怀,完善相关设施,提高人文关怀的质量。第三,文博事业单位要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和发挥文博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为大众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均等性

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公民应公平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因此‚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以“平等化”为根本目的,结合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借鉴国际先进的实践经验,探索促进文博事业发展的对策。第一,按照“以国家为主导、以公共资金为依托、以公益性为核心、以下级为中心、全民参与公共文化事业体系的改革”的政策,构建城市和农村的公共文化教育体系,实现全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均等性、基本性和便利性的要求,以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第二,厘清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涵,即其并不是单纯的“自由”,而是要为全体公民提供具有连贯性、无偏见性、纠错性、准确性和道德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意味着要为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但也要考虑公共经费、公共服务可接受程度、基础设施容量等方面的问题,确定是否可以按时段、按对象自由使用。第三,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应,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服务性

文博事业具有世界性、普遍性,同时也具有所有社会成员都认识并接受的国家特性。在不同的思想和文化的碰撞中,文博事业的发展呈现出“艺术化”和“生活化”的趋势。文化艺术应该“以人为本”,并将“以人为本”作为文化建设的目标,以社会利益为重。

我国要不断提升文博事业的服务品质与水准。第一,改善文博事业单位的服务方式,使其能为世界各国所认可。例如,文博事业单位可以开设多语种的导览,为各类人士免费提供资讯。第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局面。第三,完善各类设施(如建立无障碍通道、提供盲文导览等),使人民群众享受均等、便捷和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发挥文博事业单位引导社会、教育公众、保障全民享受平等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

公益性

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保证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是国家的主要责任。因此,我国应将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福利,并始终将其放在首位。公益性并非指一切文化机构都要免费提供文化服务,而是指其应以满足公众的需求和促进文博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故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政府和市场能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范畴,从投资对象出发,明确其作用的大小,合理地选择公共文化服务的类型和范围。

第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保证文物安全、适度开放、公益性的前提下,文博事业单位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创新。区分不同的文化组织,实行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充分反映市场供需关系,使其起到补充政府职能的作用。

第三,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运作机制,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强化公共管理。建立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公共资源共享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结构构成

管理职能部分

1.在文化建设层面

文博事业的主要工作是积极组织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以充实大众的文化生活,培育大众的道德情操,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科技文化素养,提高人民群众的美育水平。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层次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累积功能明显,功能独特。文博事业的发展要与时俱进,重视积累、沉淀、继承、发扬、永续发展。

第二,提升文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文博行业的专业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把不同层面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第三,加强对文博工作者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想使社会大众真正共享文物保护的成果,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政府部门要兼顾文博事业的自由发展,掌握好规模,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四,为特殊功能提供帮助。就当前的文化消费水平而言,市民的文化消费主要是参观各类博物馆、纪念堂。各类文博机构应积极筹措经费,以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起到更好的支持作用。因此,文博机构必须注重提升其吸引力与整体实力,优化其休闲娱乐功能,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实提升民众满意度。

2.在开展公共教育层面

公共教育与公共培训、继续教育、非学校教育、国民教育等有着明显的差异。它对于提升我国人民的文明素质,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其涉及历史、艺术、地理、文学等学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通过陈列、展览等方式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通过实物欣赏、聆听讲解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提供全面支撑。大众通过亲身体验、聆听讲解,既能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又能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教育。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应掌握以下要点:一是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全面掌握社会动态,密切关注群众的热点问题,切实做好调研工作,并对相关的教育问题进行科学总结;二是重视各种历史事实,尽量做到真实客观;三是注重形式层次的构思,注重对内容的深入思考。在文博事业视角下,应将公共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全民大讲堂”,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文化性”教育,发挥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制度的作用。

3.在信息服务层面

通过大力引进信息技术,文博事业的信息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促进了文物档案社会化开发利用和普及传播。具体措施为:一是通过网络向大众开放文化领域的信息资源;二是建设信息化、一体化的智能系统;三是利用网络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使人们更加切身地感受文物的文化内涵;四是重视对文博工作者的信息化培训。

4.在文物鉴定咨询层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各类古玩进行鉴别和咨询,有助于认识、掌握和研究各类古玩的种类,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维护。

有关部门应当对文物评估顾问的工作进行统一,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博事业单位在文物鉴定中的作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各种文物的研究,全面了解当前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此外,要引入现代科技对文物进行鉴定,以提升其精确度;加强对各类文物鉴定专家的培养,使其能够全面、高水平、全方位地鉴定各类文物。

在服务职能方面

1.主体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由于文博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因此,在这一制度中,法律责任主体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类是相关的文化机构,即法定的责任机构;第二类是非营利的单位和团体;第三类一般是指除了公共和私人组织以外,对国家文化发展作出贡献的一切主体,如在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包括政府官员和文化行业领袖,非营利性和半营利性的私营机构,一些民间组织的文物博物馆。这些机构可以无偿地向公众开放,并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对公众进行引导。公共文化服务已逐渐稳步向社会化、多样化发展。

2.客体

在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将文化组织作为“第二课堂”,把它纳入学校教学的综合性评估系统中。二是要确保文化活动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以便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更好地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三是要关注部分外国人的现实文化需求。

3.内容

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要对其具体的服务项目进行进一步细化,并完善其配套的产品与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一是提供展品展览的服务。在展览方式上,采用定期轮换的方式,丰富展品的陈列方式。二是提供可视化的服务。例如,定期召开学术报告会,制作数字电视节目,开发各种语言的自动导览,免费为大众提供讲解服务。三是心理上的服务。招聘并培养文博义工,使其在公众文化活动中发挥作用。四是信息化服务。采用网上展览、电脑触摸屏等方式,有效提高观众的参与感。

4.方式

博物馆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教育具有非营利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为了使市民更好地在博物馆内自由游览,博物馆要持续提高服务和运行费用,保证文物、游客和公共设施的安全,确保游览的环境和品质。当前我国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由国家直接出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文博行业制度,扩大其普及面。二是通过政府购买、补贴等方式向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三是运用“流动”与“定点”相结合的方法,把“公共文化”的多种职能延伸到社区、乡村,从而使“公共文化”的内涵得以丰富,形成一个高质量的公共文化资源分享系统和提供文化服务的信息平台。

简言之,人本性、公益性、平等性是我国文博事业的重要特征,其具体组织形式包括行政、服务两个方面,各层次都存在着各自的组成因素。因此,要想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全面建设和发展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文博服务体系服务
凝聚幸福感 共绘“夕阳红” 临平街道打造全周期养老服务体系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养护网点服务体系
关于文博场馆宣教工作的些许思考
基于文博信息技术下的创新体系研究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9月举行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基于太仓文博资源的地方文化创意项目开发与研究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