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时代下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探讨

2022-09-02辽宁工业大学

文化产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理念

陈 晓 辽宁工业大学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类社会步入共享时代,共享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校园景观设计是大学环境营造和良好文化氛围形成的重要内容。随着共享时代的到来,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无论是在设计理念上,还是主题内容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鉴于此,全面分析了共享理念同校园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并以实际案例为依据探讨了共享时代下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实际策略,以期为高校良好环境的营造提供借鉴。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领下,以数字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生产和生活,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共享理念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渐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共享单车、共享电车等的出现是这一趋势日益显现的重要标志。从本质上来讲,共享理念就是赋予一种物品或信息公共产品的性质,利用智能终端和互联网平台在不变更物品所有权的基础上实现多人共同使用。共享理念的出现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居民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变化使城市的各项功能也发生了改变,故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各类建筑的属性和职能进行合理设计,以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高校作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城市的文化职能和教育职能,其在共享时代下必须调整相应的设计理念和策略,创建良好的校园景观。

共享理念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

景观设计是共享理念发展的结果

城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共享理念。一座城市在建立之后,居民可以共享城市内部的公园、绿地、公立医院及政府机构提供的服务,同时也会受到各项管理制度的约束。共享理念的产生同城市建设一脉相承。事实上,在城市发展初期,由于城市内部的自然属性较强,物质不丰富,人们倾向于以群居的方式共同分享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这也对城市建筑设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生产技术变革和物质资本不断积累的背景下,城市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共享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对城市的园林景观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因此,城市开始关注景观设计范畴,并将共享理念融入其中,使居民能够共享城市内部的景观环境。

共享理念为景观设计提供方向指引

从概念上来讲,共享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指引景观设计向更高水平迈进。在初始阶段,基于共享理念的景观设计以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为宗旨,主要体现在社区和绿化带的景观设计上。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景观设计中逐渐融入了更多的人文观念,同时将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公共景观设计的重要目标指向。时至今日,随着各种社会新思潮的形成和多样化设计理念的渗透,如何引领景观设计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特别是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在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的职能范围和其在城市中的作用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校园景观设计也应思考如何更加充分地体现共享理念,营造良好的育人和文化氛围。

共享时代下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推动校园景观设计与城市空间相融合

高等院校是城市培养人才和引领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基础设施,肩负着城市的教育和文化职能,同时城市的健康发展又为高校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通常来说,高校校园建立在城市内部,享受着城市内部的各项功能与服务,但在校园管理和校园环境构建方面,高校却与城市管理互相独立。一旦把握不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二者割裂看待,就很容易导致高校的教育功能难以正常发挥,以及城市社会文化氛围恶化等问题。在共享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应对其理念和内容作出相应调整,使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体现出所处城市的特点,使高等院校在共享城市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的同时,为城市人文环境的塑造和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助力。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应深挖共享理念的价值内涵,通过将其元素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中引导高校与城市建设协同发展,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因此,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应与城市空间相融合,以城市的景观特点和色彩表现为校园景观设计的主基调,使高校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1.将建筑物作为校园边界

通常来讲,高校以墙体为校园边界,但实际上建筑物同样能够作为校园边界,相对于墙体边界而言,建筑物边界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校园融入城市环境,并在城市内部创造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其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没有使用传统设计理念中的砖墙搭建方式,而是将图书馆、体育馆等功能性建筑作为校园边界,在波士顿都市区剑桥市创建了一个独立于其他功能区的空间,同时利用人行道等保持和城市之间的关联性。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传统的围墙式设计,以建筑物充当校园边界的设计对校园景观的整体基调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2.色彩基调的一致性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要求在色彩基调方面与城市的整体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同时充分结合设计者的想象力,使校园景观色彩符合自身的文化风格。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校园景观设计由建筑物和植被共同映衬而成,而二者在色彩表现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别,特别是植物景观会呈现出季节性的变化。所以在校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高校的气候特点和校园周边建筑的功能分区,确保校园景观同城市景观在色彩基调上保持一致。

3.重视植物绿化带的作用

在校园景观中,植物绿化带起到了增添视觉元素,营造良好人文意境的作用,同时绝大多数城市景观设计中都包含城市绿化带设计,通过植物绿化带功能的发挥增强高校同城市之间的融合,并保持校园景观的独特氛围。例如,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大学,利用植被绿化带和河道设计将学校与城市隔开,既在校园内部产生了空间效应,又丰富了校园景观的色彩表现力。除此之外,植物绿化带还是校园与周边建筑交界处的缓冲区域,以避免建筑风格过于突兀。

协调校园范围内人与动物之间的共生性

自然界是人类和各种动植物构成的统一体。动物作为地球生态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中起到维护生态稳定的作用。人类作为地球上的高智商生物,不能将自身定义为统领者,而是应当平等地看待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探索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关于如何解决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问题,开始由生物学向社会学等人文学科转变,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范围内,均受到广泛关注,世界各国也逐渐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表示保护动物、尊重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动物保护相关法律体系仍不完善,已有学者联合国内外公益组织和机构致力于推动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而这种趋势必然对校园景观设计产生一定影响,对各高校校园景观进行考察发现,很多高校通过在校园中搭建猫舍、狗舍、鸟巢等各类动物景观,推动静态元素与动态元素相结合,从而营造良好的生态自然景观,在尊重各种动物生存权的基础上,使高校师生从中感受到一定的趣味性。

1.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城市生态系统是否具备完整性和生态环境的好坏成为评价城市景观设计水平的重要依据。高校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围绕生态文明理念在校园景观中加入动物保护的元素,通过动物栖息地搭建或生态保护区设立使学生认识到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在校园环境中融入动态景观,提高校园景观的多样性。很多高校开始加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例如在校园内为流浪猫搭建固定的猫舍,使流浪猫可以获得稳定的食物供应,保证其基本生存条件。高校师生通过对流浪猫的保护可以加深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为动物保护作出更多贡献。

2.建设趣味性校园场景

以动物保护为主题的景观设计不仅蕴含生态保护元素,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有利于营造多样性的校园景观,为人与动物提供交流共生的区域。高校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创建自然生态景观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校园中存在的各种植物和动物营造小型生态园,一方面使学生感受自然之美,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城市自然资源,将校园人文景观和自然元素相融合,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

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原则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良开发和利用,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而这种失衡也会为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自然灾害频发、气候条件恶化等将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这一形势,联合国最先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深入解读,并以政策倡议的形式鼓励世界各国贯彻这一理念。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对近年来国内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还在顶层设计层面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景观设计作为自然科学和设计门类的统一,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在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协调整合的基础上,应力求最大限度降低对自然环境的非必要消耗,并依托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增强景观设计的艺术美感。因此,高校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观念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中,在发挥教育职能的同时为自然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例如在高校设立垃圾分类站点,搭建花坛、假山等绿色景观,为高校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1.以地区特色为依据进行景观设计

推进生态校园建设应以地区特色和气候条件为基本依据,按照因地制宜相关原则,在尽可能保持校园自然资源原有状态的同时进行校园景观设计,特别是对自然生态条件恶劣的地区,应通过植被覆盖等方式加强对校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江西婺源茶叶职业学院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引入油菜花景观,使高校师生在校园内感受油菜花盛开时的自然美景,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和校园景观的独特性,让更多师生参与到校园景观设计中,营造出了良好的校园氛围。需要注意的是,因地制宜原则虽然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但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可以对校区规划进行微调,其在应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2.减少能源资源消耗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共享时代到来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共享理念引导下对校园景观进行设计必须遵循节能原则,既要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又要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这一视角来看,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应更多地利用风能、太阳能、氢能等可再生资源,利用环保材料搭建校园景观。例如,“雨水花园”是很多高校用来优化校园生态环境,提高校园绿色化程度的重要方式。“雨水花园”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是在人造或自然绿地上,利用特定的结构和环境设计对自然界中的雨水进行收集,将其用以滋润植被、涵养土壤,是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雨水花园”建造成本较低,有效降低了草坪管理费用,且营造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美感。同时,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应将目光聚焦于科技领域,以最新技术和科技成果优化校园自然景观设计,注重校园景观的持续深入发展。

随着共享时代的到来,共享理念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不断深化。在高等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同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考虑到景观设计和共享理念之间的深入联系,高校在校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坚持以共享理念为指引,不断丰富其内容和基本内涵。因此,本研究分别从推动校园景观设计与城市空间相融合,协调校园范围内人与动物之间的共生性以及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原则三个方面进行策略分析,以期促进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向更深层次发展。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景观理念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