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景—村”融合的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分析*

2022-09-01和西芳乌兰敖登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年6期
关键词:西安市景观空间

和西芳,乌兰敖登

(1.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 710000;2.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 010019)

0 前言

乡村聚落是人类生存、生产和繁衍的重要场所。20 世纪末,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资源不断单向流入城市,我国城镇化率由1979 年的17.9%增加至2019 年的60.6%,极大改变了中国乡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和聚落空间。我国乡村活力锐减,“空心化”“老弱化”衰退趋势明显,乡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乡村聚落无序扩张或收缩,人文性不断降低,人口承载作用不断弱化。面对新形势,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城乡资源、人地关系等正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转型和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正剧烈改变着我国乡村聚落和乡村空间格局。研究表明,中国乡村聚落景观、生产景观、自然景观三景交叉融合,催生了复合型乡村景观的大量涌现,乡村土地利用功能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产—景—村”融合发展模式加速了乡村多功能转型和乡村空间格局转变,同时乡村空间分割、发展失衡和人地矛盾等问题也能得到有效修复缓解[1]。新时期下,开展“产—景—村”融合发展的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现状分析,是解决乡村聚落发展问题的现实要求,更有助于统筹乡村空间,优化产业发展,促进乡村空间功能提升。

城乡统筹发展及乡村转型大背景下,乡村如何科学发展成为我国学者研究新的关注点。乡村聚落空间特征与地理条件、自然景观、社会文化、历史变迁和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其分布特征在空间上揭示了人类活动强度的大小[2-4]。我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始于1979 年,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乡村聚落分布是聚落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5]。现阶段我国乡村聚落的研究正处于多元化阶段,综合运用了遥感、GIS 等技术手段,重点开展在空间特征及演变机制[6-10]、空心化[11,12]、生态学[13,14]、以及城镇化背景下[15,16]、或基于绿色发展的[17]乡村聚落发展研究等方面研究。乡村聚落空间上的差异化,深刻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及进程[18]。随着乡村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的快速推进,乡村空间、乡村产业、乡村景观、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等层面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结合产业和景观分布的乡村聚落空间研究尚未可见。

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地理环境独特,历史悠久,南靠秦岭,有“荡荡乎八川分流”的灿烂文化和历史人文背景,孕育了西安市独特乡村聚落。目前在“一带一路”倡议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背景下,西安正迎来“史上发展机遇最密集的黄金期”。西安市是国家明确建设3 个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同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西安市拉开了长安寻梦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帷幕。随着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及建设步伐的加快,乡村健康发展是西安重归世界城市之林,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目标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下,基于“产—景—村”融合的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特征探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选择西安市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邻近指数、核密度指数对2019 年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凝聚特征及规模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区域发展和“产—景—村”融合发展现状,深入探析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发展,以期为西安市乡村聚落融合发展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西安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7°40′~109°49′、北纬33°39′~34°45′。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南至北秦岭主脊,北至渭河,东西204 km,南北116 km,总面积1.01 万km2。 2019 年末该市乡镇及街道办187个,行政村1 905个,常住人口1 020.3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59.07 万人,城镇化率74.61%。当前西安市农业产业发展迅速,协调度较好,传统农业开始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发展初具雏形,但是长久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仍比较突出,乡村土地利用效率尚不高。此外,由于城市的扩张,乡村景观破碎化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很多原有的乡土景观和人文自然景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失去特色。

从“中国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html/)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获取2019 年西安市1 905 个行政村名称,通过google地图地理定位获取各行政村地理坐标,然后运用ArcGIS10.2软件将地理坐标转换为空间矢量数据,并投影到西安市县域行政区划矢量文件,最终得到2019 年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情况,见图1。同时与经济、人口、交通等相关空间数据叠加生成图3,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展示。经济、人口、道路交通等数据分别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网站,即中国1 km 网格人口分布[18]、GDP[19]、和道路空间数据集[20](2015),用于绘制村落周边区域的人口、GDP 和交通数据的可视化图。西安市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2020 年分辨率为1k m 的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栅格数据,用于提取西安市各市/县乡村用地面积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该文其他数据来源于2009—2019《西安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2009—2019 西安市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图1 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分布

1.2 空间分析方法

1.2.1 平均最近邻指数

村落分布属于点状要素,用最近邻点指数可以表示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示其相互邻近程度的地理指标。采用最近邻点指数对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凝聚特征进行计算。当R=1 时,点要素呈随机分布;当R>1时,点要素呈均匀分布;当R<1时,点要素呈凝聚分布。计算公式为:

式(1)中,R表示最邻近点指数,r表示实际最邻近距离,r′表示理论最邻近距离,D表示点密度,A为区域面积,n为点数。

1.2.2 核密度估计

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Estmation,KDE)作为ArcGIS 软件中空间分布密度的分析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描述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某件事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发生的概率问题。采用核密度估计法通过ArcGIS10.2 软件对2019 年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核密度估计从数据样本本身出发研究数据分布特征,用于测度聚落板块的空间分布密度[18],有效地解决了参数估计的缺陷。设X 代表空间里的任一点,X1,X2,X3,…,Xn代表样本n个点的属性数据,而样本的特征就可以通过它的核密度函数图像得到体现。核密度估算的表达式为:

式(2)中k为核心,h为带宽,带宽越小,核密度估计偏差越小,x-xi为点x处与事件xi之间的距离

2 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及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1 空间凝聚特征

在ArcGIS 中对带有地理坐标的乡村聚落点数据进行高斯克吕格投影变换,转换为Xian_1980_3_De⁃gree_GK_CM_102E,对投影后的坐标进行平均最近邻分析,验证聚落分布的凝聚特征,结果见表1。由表1 可知,西安市乡村聚落斑点的实际平均观测距离为577.333 2 m,小于理论预期平均距离1 256.849 3m,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最临近比率为0.459 3,小于1,因此该市乡村聚落分布模式为集聚分布。该分析的z-score 为-40.417 269,小于显著性水平为1%下的临界值-2.58,但差距不大,因此该分析结果置信度在99%,可靠性较高,但乡村聚落集聚程度一般。

表1 西安市乡村聚落平均最近邻分析

2.2 空间格局特征

通过ArcGIS10.2 中的空间分析模块中的Kernel Density 工具对乡村聚落点数据进行核密度分析,并通过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聚落密度分为5个等级,以对其空间形态特征进行表征(图2)。由结果可知,西安市乡村聚落平均分布密度为0.217 9 个/km2,密度较低,并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整体上呈现出“一核四带、东密西疏、北密南疏”的空间分布特征。这也与西安市“东部平原居多、西部山地较多”的地貌特征相吻合。“一核四带”即一个核心高密度分布区和4个较高密度分布带,“一核”主要坐落于蓝田县中部,以蓝田县政府为核心,县政府周围三里镇南部、普化镇西部、安村镇和前卫镇东部区域形成一个密度在2.144 9~6.836 9个/km2的高密度聚落集中分布区域。“四带”则分布在长安区和市辖区境内,分别为“长安北部—雁塔南部”较高密度带、“灞桥区中部”较高密度带、“灞桥区北部”较高密度带和“临潼西南部”较高密度带。“长安北部—雁塔区”较高密度带涵盖了雁塔区全部以及以长安区祝村乡东南部、杜陵乡东部等区域;“灞桥区中部”以灞桥区行政中心为核心、辐射周边灞桥街道、席王街道、新筑街道等区域,“灞桥区北部”较高密度带则主要包含了十里铺街道;“临潼西南部”较高密度带涵盖了行者街道、骊山街道、秦岭街道等区域,以上“四带”乡村聚落密度在0.723 9~2.144 5 个/km2。综上,乡村聚落核心高密度区坐落于蓝田县境内,且以蓝田县政府为核心向周边区域辐射;而其他较高密度区均位于西安市市辖区境内,由此可见,西安市乡村聚落分布有趋向于在经济较发达区域集中分布的特点。截止2016年底蓝田县拥有行政村数量337 个,在西安市所有下辖区域中数量最多,占比达到17.65%,长期以来,蓝田县经济发展较缓,2016 年蓝田县生产总值122.44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32 万元,在西安市13 个辖区中位排名第12 位;且其农业发展优于工业,2019 年该县实现农业增加值30.20 亿元,在西安市排名第5 位,经济的落后以及以农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决定着其拥有较多的乡村人口及聚落数量。

图2 2019年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核密度

2.3 聚落人口密度特征

借鉴前人研究方法[21,22],运用ArcGIS软件,对西安市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重分类和面积制表,获取西安市6个县/市区农村用地面积数据,结合乡村常住人口,得到乡村聚落规模,具体见表2。由表2可知,蓝田县乡村聚落人口密度最大,为0.60 人/km2;其次为鄂邑区、周至县,分别为0.52 人/km2、0.42 人/km2;聚落规模较低的是高陵区,仅为0.27 人/km2,西安市和长安区的乡村聚落人口密度居中,分别为0.38 人/km2和0.31人/km2。其中西安市辖区中,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4区全部为城市空间。

表2 西安市下辖区(县)乡村聚落规模

2.4 乡村聚落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基于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和2015 年该市GDP、人口(POP)以及主要道路和主要河流等空间分布图的叠加得到图3(a)中的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多为城市区域。由图3(a)和(b)可知,西安市辖区、高陵区和长安区的乡村聚落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人口密度大;其次是鄂邑区;蓝田县和周至县经济发展相对较差,人口密度低。其中蓝田县作为乡村聚落分布密度的“一核”,经济发展落后,村落集聚明显,人口密度较低。从图3(c)道路和河流分布来看,乡村聚落表现出明显的沿河沿路分布特征,而交通枢纽分布与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高密度地区吻合度较好。综上可知西安市经济和人口密度具有明显的城市辐射效应,尤其以西安市辖区、高陵区和长安区的村落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人口和道路优势;而“一核四带”中,又以“四带”优势明显。

图3 西安市乡村聚落分布与区域GDP(a)、人口(b)、道路河流(c)三者的关系

3 基于“产—景—村”的乡村聚落分布格局及优化

3.1 基于“产—景—村”的乡村聚落空间要素提取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结合当前西安市三产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融合性,有别于以往由简单的农舍、农田、道路及自然景观形成的格局。产—景—村融合发展模式,关键核心点就是乡村产业的发展,通过乡村产业链,将各产业和不同区域在空间产生集聚作用,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域,即产业功能区、生活功能区和生态景观功能区,从而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乡村聚落格局,完成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空间融合[23]。因此,该文基于“产—景—村”模式,将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要素分为产业空间要素、景观空间要素和村落空间要素3部分来分析,具体分类见表3,空间分布见图4。

表3 基于“产—景—村”的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要素

3.2 景观空间要素分析

乡村聚落景观是构成乡村地域综合体的最基本单元,包括3 个层次的内涵,即乡村自然景观、聚落景观、乡土人文景观三方面。自然景观元素主要指乡村聚落空间的自然资源和山水环境,是乡村聚落总格局基础和底色。如图4 所示,境内地貌主体由秦岭山地与渭河平原两分,界限明显,其中偶有分布台塬地貌,山地平原海拔差异位居全国城市之首。其中,山地部分主要分布在南部的秦岭生态自然保护区,包括黑河国家森林公园和金丝猴自然保护区,以及各类自然绿地等,这里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保护带。秦岭北麓的森林植被容易涵养水分,孕育了市域密集的河网体系,共有54 条河流,由南向北注入渭河,有延续至今的“八水绕长安”之称,西安市特有的山水格局是西安市乡村聚落的本底自然环境和景观,要维护和强化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大格局整体山水的连续性和健康发展。保护和利用好乡村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乡村聚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聚落景观是乡村聚落空间的主体元素,是人类活动对自然进程的动态改造结果。北部和中部的平原地带,是乡村聚落集中分布地区,也是传统村落和历史名城集中保护带,毗邻北部还有古遗址古陵墓保护带。乡土人文景观则表现为历史文明的见证,是人类繁衍生息留下的珍贵文明宝藏。西安是我国重要文明发源地,蓝田猿人的原始聚落,至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世界历史名城”。诸多文化遗产丰富的传统村落,尤其是村落选尊崇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加上关中传统特色文化,使得这些村落空间布局大多沿袭了历史演变过程,文化风貌独具一格。这些村落具有极大的研究和文化价值,是乡村聚落发展中重点保护对象。

图4 基于产—景—村的西安市乡村聚落景观要素分布

3.3 产业空间要素分析

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是解决乡村问题的前提和动力系统。西安市农林牧渔产业发展较不平衡,总体上农业产业引领整个农林牧渔的发展方向。据2020 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可知,西安市全市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346.16 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251.18 亿元,占农林牧渔总增加值的72.56%;林业增加值14.13 亿元,同比增长447%;牧业增加值46.38 亿元,增长0.1%;渔业增加值10.59亿元,下降9.3%;服务业增加值33.42 亿元,增长3.4%。可见西安市农业产业优势相对明显,尤其是近年来,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农业增加值由2008 年的103.45 亿元发展到2020 年的251.17 亿元,年均增长9.5%,现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9家,引领西安市乡村产业发展的总方向。西安乡村产业空间分布(图4),表现为“一区三带七板块”的格局和特色产业集群区。一区即指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带主要包括沿渭河都市农业产业带、渭北工业区农业产业带、南横线都市农业产业带;七板块包括白鹿原都市农业板块、周至猕猴桃板块、鄠邑长安葡萄板块、临潼石榴板块、临潼奶牛板块、蓝田临潼奶山羊板块和阎良瓜菜板块;此外还有苗木花青产业集群和蓝田民宿产业集群等。以上产业带和农业产业板块均以三产融合为基础,侧重“农业+”,如“农业+旅游”“农业+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等新业态模式,囊括了乡村传统特色产业、现代特色农业、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业和乡村文化各类乡村产业。

结合区域农业产值分析可知,2020 年全市11 个涉农区县五大行业发展各具特色。农林牧渔总产值和种植业总产值均以西咸新区、临潼区、周至县全市占比位列前三,分别为16.4%、13.7%、11.8%,和分别为19%、12.4%、11.5%,农林牧渔基础地位牢固。西咸新区作为陕西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范围涉及西安和咸阳两市的7县(区)23个乡镇,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好。尤其是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带动下,农业发展潜力大,2020 年常住人口130.46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12.50亿元。林业产值占比前三的区县为周至县、蓝田县和西咸新区,分别为26.8%、18.8%和15.0%,周至县和蓝田县为西安市的生态发展区,特别是周至县以打造“两山理论”示范县为发展目标,林业比重远高于其他区县。牧业产值占比前三的区县为临潼区、蓝田县和高陵区,分别为21.6%、14.4%、11.5%。渔业产值占比前三的区县为临潼区、蓝田县和高陵区,占比分别为25.2%、17.6%和16.3%。

3.4 乡村聚落发展与优化

3.4.1 自然景观要素优化

综上,为打造以自然要素和村落景观交相映辉的西安市大格局的生态景观,首先从生态系统完整性层面,确保自然山水格局和生态系统的延续性和健康发展。因此,乡村聚落生态景观如农田、生态自然景观等纳入城乡生态建设工程系统中,同时结合景观学和生态学理论,从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出发,对乡村聚落景观的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和保护。乡村聚落道路系统是构成空间格局的脉络要素,乡村道路的布局是乡村聚落格局形成下的选择,反过来乡村道路的完善也会改变整体格局。因此,乡村道路是连接乡村聚落空间的重要载体,应充分考虑强化乡村道路的生态廊道建设,完善乡村聚落空间联络体系的生态功能。尤其是对于村落分布相对分散的周至县和鄠邑县。城乡河流生态廊道是西安市的另一张生态名片,乡村河流的生态廊道建设应该更多地体现生态性,尽量保持其原有的水系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河道的硬化处理模式。

3.4.2 村落集聚景观要素优化

乡村聚落景观优化,包括乡村聚落功能空间的优化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两大部分。西安市村落分布东部相对集中,西部分散,可以对乡村地区规模小而分散村庄的建设用地进行空间优化。如果村庄位于自然生态保护区内,如秦岭生态保护区、河湖水库生态保护区以及历史文化遗迹、风景名胜区等,此类村庄可以从保护的层面,采取控制发展的模式,来达到一定的生态和人文保护目的。例如沿河布局的村庄,需要保护河流生态完整性;山地或台塬村落可以适度集聚居民点,完善基础实施和村镇体系,用绿色廊道串联;区域交通干道及环线防护林带要与居民点形成一定距离的生态缓冲带。对于一些用地规模大,人口多,发展条件较好,地理位置又比较集中的村庄,可以发挥规模效应,同时整合公共设施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完善人居环境,同时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还有一类村庄坐落于山顶等地势比较高的区域,交通不便、设施落后、生活贫困、人均环境差等,可综合考虑保留传统村落保护遗址文化的条件下,鼓励迁出。在整体布局的背景下,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一批特色的关中民居,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行动,增加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设施和绿地建设。

3.4.3 产业景观要素优化

基于以上分析,经济、人口、交通和村落分布吻合较好的区域具有明显的经济、人口、交通等优势,因此,此区域的乡村聚落发展可以借助二三产业的优势积极拉动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二三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能够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聚落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撑,促进形成当地特色产业支柱。经济、人口、交通和村落分布吻合度较差的区域,可以考虑复兴乡村产业才能不断提高农副产业竞争力、吸纳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截止目前西安市农村产业基本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林业和服务业开始发展增速,渔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可借助秦岭自然保护区天然的环境优势,选择合适的生态循环农业、绿色现代农业、生态环保果蔬种植类产业等优先发展,同时在环境承载力允许范围内,延伸生态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业及相关服务类产业。但是对于生态核心区、生态脆弱和敏感区,要加强控制和保护。周至县和蓝田县林业发展突出,可加大产业发展的生态规划,提高产业效益的同时改善环境。牧业主要集中在临潼和蓝田两地区,以重点企业或养殖场为依托,通过新技术、新平台和新模式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融合,尝试建设绿色发展的特色生态农牧区。

4 结论

该文在获取2019 年西安市行政村名称及地理坐标的格栅数据基础上,运用平均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指数,对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凝聚及规模特征进行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1)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模式为集聚分布,但聚落集聚程度一般;

(2)聚落平均分布密度为0.217 9 个/km2,整体上呈现出“一核四带、东密西疏、北密南疏”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分布有趋向于在经济较发达区域集中分布的特点;

(3)乡村聚落规模中以蓝田县乡村聚落人口密度最大,其次为鄂邑区、周至县,高陵区最低,西安市辖区和长安区居中。

(4)西安市乡村聚落规模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表现为聚落规模较大的地区其周围大多分布着规模同样较大的聚落,而小规模聚落周围则集聚着较多小规模聚落。

(5)结合当地经济、人口、交通和河流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西安市经济和人口密度具有明显的城市辐射效应,尤其以西安市辖区、高陵区和长安区的村落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人口和道路优势;而“一核四带”中,又以“四带”优势明显。

综上,该文基于“产—景—村”融合发展模式,系统分析了西安市乡村聚落景观空间要素和产业空间要素,并提出相关优化措施。当前西安市乡村聚落正由传统的农业生产主导型向以生态保育、农业休闲、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生产多功能和景观多功能的综合型乡村聚落转型。其中生产功能多元化主要体现在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西安市乡村产业不断推出“产—景—村”融合发展模式,即集生产、加工、旅游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乡村聚落景观开始实现功能多样化发展,其中,生产景观功能多样化表现为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特色村镇的发展;生活景观功能多样化表现为基础公共设施完善和人居环境水平的提升,以及乡土文化保护、聚落景观和文化景观的保护和融合发展;此外还有生态景观功能多样性,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减少环境破坏和农业污染、退耕还林等,达到生态景观和乡村聚落景观的协调发展。因此,基于乡村产业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发展,需要通过规划设计使得产业具有景观价值,景观具有产业功能的融合发展模式,融合工业的生产加工,附加旅游业的体验共享,打造产业景观点,最终建立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发展的乡村聚落空间,促进乡村聚落“产—景—村”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西安市景观空间
景观别墅
空间是什么?
基于GIS的西安市土壤保持空间分布研究
火山塑造景观
亲子创意美工展
家乡
沙子的景观
创享空间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123的几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