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进展*
2022-09-01高玉琪扁芙蓉刘兴元
高玉琪,扁芙蓉,吴 迪,刘兴元※
(1.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2.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
0 引言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农户为载体的小规模经营方式与资源不匹配的矛盾日渐突出[1,2]。因此,社会各界大力主张在传统经营格局的基础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3-5]。国家也从政策层面鼓励、支持、引导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为优化土地等资源要素在时空上的合理配置,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了坚实保障[6,7]。草地农业作为大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某些发达国家,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草地农业也是我国的新型产业和朝阳产业,不仅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8-12],也是实现“山水林田草生命共同体”、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的重要保障以及改善二元结构实现农业基础地位战略转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家发布了相关文件,要求缩减粮食种植面积,扩大优势产业发展。各区县、各部门、各基层单位也对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给予了极大的热情,这为大力发展草地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现阶段草地农业的发展要求,必须优化草业经营模式、改良生产技术、协调生产预测环节及管理环节、开展草业机械化模式,有效应对草业经营变革。实践表明发展草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增强草业整体经营效益,实现草原水土的涵养,促进草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性运作[13-15]。但由于目前关于草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因此,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对国内外有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研究、测度和评价方法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农业经营与草地农业经营管理的差别和共同点,以期为草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1 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研究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Arthur Yung 在其1770年出版的《农业经济学》中最早开展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提出内部要素与生产经营手段之间的匹配性是资本主义农业企业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16]。此后,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其进行诠释[17,18]。一些学者认为规模经营是先进技术应用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并提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有一定必然性[19]。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规模经营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生产者经营目标与产出水平相适应且能够优化生产结构,创新组织管理方式,带来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节约,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的经营形式[20-22]。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土地规模经营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且要提高生产效率,提出内涵型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必由之路[23,24]。基于以上研究,适度规模经营的本质可归纳为:通过对土地等资源要素在时空上的合理配置,实现最大农业产出和最高经济效益。
早期研究中有学者认为规模经营并不具有普适性,并且提出规模经营不能解决中国农业发展的困境[26,27]。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经营面积扩大不会降低生产的成本,大规模土地经营与小规模农户相比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生产要素节约优势和单位产量优势[28],反而会带来农村劳动力剩余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29,30]。同时,学者们也发现规模经营大多依赖于政府的扶持政策,它本身并不具备自我运转的机制,由此提出大规模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不可取的。相反,一些持适度规模经营论的学者则认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现实举措[31-35],提出要推动我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把巨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力优势,就必须实现小规模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变[36-41]。
2 适度规模经营的确定方法研究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区域和角度出发,就适度规模的科学测度和有效管理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一些研究从农民经济收入视角提出了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方法[42-47]。一些研究构建了综合效益和生产效率的评估方法,对规模化经营的实施效果进行测度[48-51]。总体来看,已有研究大多是从投入产出和生产成本的角度去确定规模经营的效益和效率[52-55]。综合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测算方法。
2.1 数据包络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是以多项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为基础,利用数学规划法对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21;52]。此方法可在测度过程中,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对不同种植规模的生产相对效率进行比较评价,并以综合生产效率为目标确定出适度种植规模。从理论上讲,数据包络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适度规模测度方法,这一方法引导微观主体明晰经营目标,从事有效率的劳动,也利于宏观主体制定方针政策。但是,对各种外部支撑和驱动因素了解不足和数据代表性的不足,会导致研究无法产生令人信服的一致结论。
2.2 面板门槛模型法
面板门槛模型法首先根据已有数据的特点进行门槛估计,将样本数据划分为不同的区间,其次设定模型并采用固定效应对面板模型进行回归,研究不同区间内土地规模与单产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当前生产力水平下适度经营规模的一种方法[56]。面板门槛模型法对样本规模要求较高,应用此方法的关键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多重门槛效应检验来确定门槛估计值,否则容易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差,此方法应用时仍有许多困难。
2.3 层次分析法(AHP)
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最早提出AHP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选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以作为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50]。此方法具有系统性强简洁实用的优势,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定量数据较少,定性成分多,结果不易令人信服;指标过多时,数据统计量大,且权重难以确定;该方法仅能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较优者,不能为决策提供新方案。
2.4 综合平衡法
综合平衡法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以规模经营主体获得的经济收入不低于该地居民当前实际纯收入水平为测算标准来确定适度规模阈值的一种方法[51]。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在确定参数后,对相应的指标进行量化核算,从多目标角度来评估和确定适度经营规模区间,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5 TOPSIS模型
TOPSIS 模型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规模经营综合效应评价方法之一。此方法构建农地规模经营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比较其评价指标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相对距离,来揭示不同种植模式和主体的实际经营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适度的经营面积和种植主体[57,58]。该方法消除了不同指标的量纲影响又充分利用了原始数据信息,能反映不同方案的实际效果,具有真实、直观、可靠等优点。
2.6 方法比较
数据包络分析法、面板门槛模型法、层次分析法(AHP)、综合平衡法、TOPSIS模型法是目前国内外最为常用的适度规模经营确定和综合效应评价的方法。数据包络法对异常值相当敏感,实际统计数据的误差与不稳定性对处理结果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数据包络分析法只具有宏观意义。面板门槛模型法只考虑农地规模与单产之间的关系,但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充分发育的情况下,经营主体追求的目标是以货币衡量的收入最大化,面板门槛模型法在该领域尚未形成突破。随着绩效评价思路和方法的引入,层次分析法(AHP)、综合平衡法等综合效应评价方法成为新趋势。但经营项目的多样性和目标的复杂性,会导致单一测度或评价方法在规模经营领域的普适性降低。因此,必须根据经营项目的类别、区域特点以及时空动态特征来对规模经营的适度值和效果进行系统计算和综合评价。
3 典型研究案例
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测算了不同农业经营类型的适度规模。汪亚雄采用了描述性统计方法,得出农户种植粮食的最优适度规模为0.67 hm2[59]。齐城通过构建种植业收入最大化模型,测算出信阳市的最优经营规模为0.34 hm2[53]。钱贵霞和李宁辉,测算出粮食主产区农户户均土地适度经营规模为4.76 hm2,劳均最优规模为1.70 hm2[60]。王征兵基于机会成本的视角,得出江西省水稻种植农户的适度规模为2.144 hm2[61]。王琳等运用DEA 模型估算其出南京市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的水稻适度规模为3.56~4.44 hm2,小麦适度经营规模为2.22~2.45 hm2[52]。付晓亮依据成本—效益理论模型,测算出四川省种植农户的适度规模为0.2~0.41 hm2[49]。张红梅等测算出黑龙江省玉米、水稻、大豆的适度规模为别为8.39~14.54 hm2、2.77~3.39 hm2、5.63 hm2[21]。吉媛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测算出国际水稻种植的适度经营规模为人均34 hm2[56]。张嘉琪利用江苏省扬州市和宿迁市两地的农户调查数据对水稻和小麦适度规模经营效果进行评价,得出小麦与水稻收获规模效益的边界分别为3.33 hm2和0.67 hm2[62]。唐和平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提出湖南省茶场茶叶生产适度规模为80~120 hm2[63]。朱音以Cobb-Douglas 生产函数为基础,计算出浙江安吉出口茶农的最优规模为2.16 hm2[64]。屈小博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Order Probit 分类选择概率模型、LES-AIDS 两阶段需求系统方程模型,发现陕西苹果经营规模与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倒U 型”效应趋势,中等经营规模农户生产效率最高[65]。柯水发等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林地投入产出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得出样本户林地经营综合效率均值为0.095、纯技术效率总体均值为0.152、规模效率总体均值为0.810[66]。石丽芳和王波研究不同规模之间的投入产出效率,发现福建省农户杉木林适度经营规模为3.33~6.67 hm2[67]。
表1 1997—2019年典型研究案例
围绕农业规模经营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理论、方法和实地应用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人类认识适度规模经营重要性和完善适度规模经营的评估方法提供了基础理论的支撑。但已有大多研究都集中在粮食产业、林业等竞争产业,规模经营的理论与方法在草地农业领域的应用还存在不足和空缺。同时,学者们大多从经营效率、适度经营面积测度方面对不同种植类型的经营规模与效率进行研究,很少从实证层面将不同的经营主体或类型纳入整体认识和相互比较的框架,并对其规模经营的综合效应进行评价分析。
4 农业经营与草地农业经营管理的差别及共同点
4.1 农业经营与草地农业经营管理的差别
4.1.1 经营目标的差别
已有研究中学者们将农业经营的目标分为两个方向:第一是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出率,包括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等,即合理地配置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农业生产要素,实现产出的最大化,第二是提高农民收入,即生产经营的单位净利润[66,67]。农业经营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较少考虑生产经营的生态效益。草地农业的经营管理突破了“以粮为纲”的思维定式,它将耕地和非耕地的农业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同时把牧草和草食家畜引入农业系统[9,1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仅关注经济效益还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4.1.2 生产管理方式的差别
传统农业经营是小规模、细碎化、分散化的经营,呈现出“半经验、半技术”的特征[68,69]。为了解决小规模分散经营与规模经济以及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现代农业虽转向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但经营类别还是固守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领域,田间管理延用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程度较低。草地农业主要通过信息化和机械化的生产管理方式去规划草地布局,从而实现轮作模式与补播模式的协调、经营效益的增强、草原水土的涵养、草业经济健康可持续运作及地上与地下生产过程时空动态耦合的目标[71,72]。
4.1.3 经济效益实现方式的差别
农业经营经济效益的实现不需要经过转化,是通过产品销售直接获得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草地农业是指在传统畜牧业和草业基础上产生的草畜产业,其经济效益的实现过程为:将各种饲草加工成一系列的饲草产品,如干草(草粉、草捆)、成型草(草颗粒、草块、草砖)和发酵草产品(青贮、微贮、黄贮)等[73],进而连接家畜养殖行列,形成草畜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从优质饲草到草产品再到家畜养殖的这一系列转化过程,是其创造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总体来说,草畜转化是草地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核心途径。
4.2 农业经营与草地农业经营管理的共同点
草地农业作为大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呈现出与农业经营的相似性。首先,农业与草地农业的经营管理均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土地流转、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农业以及草地规模化经营进程提供了坚实保障。其次,农业与草地农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品种选育、田间管理、收获、加工、贮藏和运输等生产经营环节都需要遵循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绿色化发展的技术规范。最后,农业与草地农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适宜的经营主体,由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户经营主体已经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和规模化经营的不适宜性,为此,亟需培育一批高素质、懂技术、会经营的人加入规模化经营的行列。
5 研究展望
国内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但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方法在草地农业领域的应用仍存在空缺和不足。为推进草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序开展,未来的研究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侧重。
(1)“能值理论”是连接经济学与生态学的桥梁,对促进资源的科学合理分配,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6-78]。草地农业又属于半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开展草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相关研究,应当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Odum 的能值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基础,构建草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体系。
(2)现有的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草地农业的研究需求。因此,既要探索草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分类原则与标准,又要制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耦合协调发展的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3)补齐草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短板,在种质资源繁育研发、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收获加工技术创新、典型模式试验示范等方面寻求突破,建立草地农业与传统农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