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下高职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的路径
2022-09-01陈凯
陈 凯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2019 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为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高职学术期刊作为教科研成果发布和交流平台的地位日益凸显,在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研水平提升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作为学术赋能母体发展的重要媒介和平台,高职学术期刊在学术交流、文化传播、教科研前沿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作用将随着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得到更为积极的“变现”,“双高计划”建设与高职学术期刊建设相辅相成,共同发展[1]。本文结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以下简称温职学报)的实践开展对策性研究,以期有助于高职学术期刊在“双高计划”建设大背景下找准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发展现状:问题与意义
我国高职院校的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绝大多数高职学术期刊仅有20 年左右的办刊历史,其中主要为“学报”,少数为依托主办单位核心专业群和专业类型的“专业期刊”,服务于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定位于区域性、应用性和专业性[2]。高职院校学术期刊发展的第一个十年即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高职学术期刊创办的实践及其理论研究以学术期刊的定位为核心,一般认为高职学术期刊与高职院校学术建设协调发展是高职院校学报发展的基本途径[3-4]。近十年,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有关高职学术期刊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办刊水平、栏目建设、影响因子提升、学术道德、稿源问题等期刊基本面因素,有较多学术成果[5-6]。此后,随着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首开高职高专核心期刊评价,高职学术期刊的质量意识进一步提升,2015 年之后的诸多研究成果开始将研究视角着眼于高水平质量建设上[7-8]。近年来,相关研究关注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变化,提出了诸多颇具建设性的建议,特别是出版技术的发展和出版方式的转型,高职学术期刊也在积极相关探索[9-12]。然而,不容忽视的事实是,20 多年过去了,诸多老问题如办刊定位出现偏差、办刊模式保守和传播力不强等问题仍普遍存在[13]。究其原因,是高职学术期刊参与主办院校发展的力度不够、角色不明,特别是积极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的主动性不够。
近十年来,虽然越来越受到出版界和高校的重视,高职学术期刊边缘化生存的主客观因素依旧存在。高职学术期刊如何适应身份意识觉醒及形象重构总体需求,并在其中找到更好的自我定位;高职学术期刊如何突破“非核心”、不受重视的瓶颈,更好地发挥培养和扶植学界新人、挖掘优质稿件、贡献高质量和高影响力论文的作用;“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学术期刊如何更进一步结合地域优势、学校优势、编辑优势,在栏目的地域特色、学科特色上获得更好的建设成效,赢得更多和更大范围的学术认可,等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得到解决。
2019年9月,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启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21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大环境决定了高职学术期刊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成就代表的地位更加突出。随着“双高计划”建设的持续推进,“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势顺应新时代的潮流,将建设过程的创新成果、应用经验及时地进行传播,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非“双高计划”院校则同样应该对标对表,积极主动实现办刊质量的提升。
二、创新设计:期刊治理的理念与架构
当前,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高职学术期刊应不断加强和改服务能力和水平,助力主办单位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学术期刊以专业性、知识性和前瞻性把握时代问题,鼓励学术争鸣,探寻未知世界,提供科学答案,内嵌于学校治理之中,成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治理能力是运用制度管理期刊运行的能力,包括现有管理体制能力、管理效能机制能力和促进期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顶层设计是实现学报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通过顶层设计,主要解决高职学术期刊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组织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系统、活力不够强的问题,建立起一个具有组织优化、制度先进、管理有效和决策科学的新型机制,推动管理效能提升(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学术期刊治理的顶层设计框架
1.内容生产
(1)做好选题的策划与实施。高职学术期刊尤其要注重贴近地方经济发展和改革现实,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当前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依据上级政府机关的中心工作策划选题和组织稿件,推出一批旨在解决当前重要现实问题的选题。
(2)注重选题的延续与拓展。专栏建设有一定成效,才能在学界有较高的认可度。常设栏目是选题方向的集中,确保相关研究话题的整体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其运作的规模最大,持续的时间最长,所取得的各方面成效也最为显著。同时,动态关注当下社会热点组建专栏、提前谋划关乎时政的重点选题。
2.平台建设
(1)自身平台的搭建。平台搭建旨在更好地为用户提供知识,凭借精准、专业的内容优势和用户关系增加品牌效应,整合网络资源,布局知识服务,全力打造内容生产、获取、整合及交流互动平台[14]。根据自身特色和经费情况,优先建立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平台。
(2)与专业机构合作。一方面,利用专业的采编平台实现稿件投稿、审稿、退修稿、录用等流程一体化;另一方面,利用知网等开放性、集成性的期刊数字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向作者、读者提供文献阅读、下载等服务,积极维护作者黏性和忠诚度。
3.技术支撑
高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传统期刊内容新的表达和呈现,能够为作者、读者提供精准的服务。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更加明确办刊过程中的“个性化”特征,了解栏目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刊发文章的热度等。同时积极利用二维码技术开展刊网融合互动。除应用于整刊外,还可进一步利用二维码与单篇论文无缝对接,通过二维码展示该篇论文的内容简介、作者介绍、研究背景,以及纸刊无法呈现的音视频、研究数据等,不仅可节省读者的寻找成本,也能为读者呈现更丰富的论文“周边”。
4.运营策略
运营策略贯穿于学术期刊整个知识服务体系之中,不仅要在内容上狠下功夫,加强知识的细化处理;还需要对技术革新有敏锐的触角,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全方位营销渠道,尤其在培养作者、读者习惯和忠诚度方面要下功夫,不断优化检索、知识关联等服务。通过对科研人员做科研、写作、发表、获取信息等全流程进行介入和服务的过程运营策略,形成学术圈闭环,培养作者、读者的忠诚度。
三、创新路径:从中层担纲到基层实施
1.中层担纲的机制保障
(1)编委会与作者队伍。编委会负责确定编辑方针、编选范围,解决编辑过程中某些重大问题,对期刊内容负责,并对部分内容进行终审,提高论文学术质量。同时,编委会成员因其自身在相关行业具有学术权威性,更容易建立起一支专业的作者队伍。通过编委会组织策划专刊或者专栏的整体布局,规划撰稿内容,针对热门研究动态,向专业些领域做出成绩的作者约稿。还可依靠编委会来建立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作者队伍,为编辑进行下一步栏目策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高质量办刊团队。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必要投入,打造一支执行力高、业务纯熟的办刊团队,为期刊的影响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持续不断地培育编辑队伍,充分发挥资深编辑的专业能力,鼓励青年编辑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与编辑水平;二是注重培养编辑的沟通协调能力,注重培养编辑部团队的学术经营能力。
(3)编校质量和服务意识。提高编校质量无疑是见效比较快的提高刊物水平的一个基础方法。因此,编辑部不仅须秉承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责任意识,更要有服务作者和读者的意识。学术期刊办刊的根本目的是传播有应用或者参考价值的学术成果。学术期刊良好的服务,自然能够增加读者的黏性,要积极鼓励建立积极的服务意识,明确目标读者,畅通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渠道,运用微信公众号、数据库等互联网手段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评价话语权。一是适应并参与外部评价。鉴于目前通行的是学术评价的单向性外部评价机制,高职学术期刊不仅需从内容和形式上提高办刊质量,更要努力参与评价体系建设,力争使被纳入更多大数据评价体系。二是积极开展内部评价。首先是对办刊方针评价。由编辑部组织力量对各期次的标题、范围和目标逐一审查,以确保其与办刊方针的一致性。其次是对期刊内容评价。对每期刊发文章的内容进行仔细核查,包括核查摘要、内容、图表等,确保其达到质检高标准。
(5)激励机制。一是投稿激励机制。给予优秀稿件高稿酬,赋予优秀作者优先发表权,并在学报微信公众号上等平台进行重点推介。编辑部年终还可组织专家对当年所发表的内稿进行评审,评出若干优秀论文。二是审稿专家激励机制。以相应的审稿费激励审稿专家勇于发现创新观点、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编辑人员激励机制。大力提供培训学习机会,使编辑及时了解行业和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在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中汲取经验、不断学习。积极鼓励编辑参加全国出版编校网络大赛、青年编辑大赛、报刊编校技能大赛以及相关课题申报,激发年轻编辑干事创业精神。
2.基层治理的探索实践
(1)把好政治导向,着力打造开放性特色学术期刊。立足区域发展、职教改革,积极创新办刊理念、话语体系,拓展传播渠道、方式方法,提高专业化水平,传播好温州文化的学术成果。同时,立足职教文化,以学校“双高计划”建设为契机,把职教理论研究作为重要工作,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双师型”队伍建设、服务经济社会等重点方向积极组稿,为职教改革发展提供动力,充分展示职教特色和成果。
(2)推进媒体融合,塑造学术期刊现代媒体传播力。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强化管理效能,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赋能期刊传播,构建学校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紧密结合的传播体系,实现分众、分层传播,努力精准对接读者需求,提升学术期刊的传播力。
四、必然之效:实现与反思
1.经验与成效
温职学报创刊于2001年9月,准确定位,立足区位,坚守品位,注重特色栏目建设,以特色带动整体水平的提升,影响因子居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中前列。曾获评“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温州研究》栏目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温职学报作为颇具高职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目前已在同类院校乃至高校学术期刊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索引收录数据显示,温职学报被索引收录或全文收录的文章占比近30%,影响因子稳居全国高职高专学术期刊前列,2020 年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级方阵。在学术期刊治理过程中,温职学报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
(1)精准定位,以先行之势彰显责任担当。如何使定位更科学,形成更大的影响力,是学术期刊必须直面且需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命题。找准定位的过程,是不断调适的过程;实现阶段性的精准定位,是实现高质量办刊的重要前提。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先后获批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优质高职院校,以及浙江省重点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知名高职院校。温职学报在这一历程中为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贡献了力量,以先行之势彰显了责任担当。创刊至今,面对来稿学理性、规范性相对较差的现实,学报编辑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不惜时间和精力与作者沟通,不断增加审校环节,帮助作者提升稿件质量。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强化“彰显新职教类型特色、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服务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办学使命,引领“活力温台”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建设,坚定扛起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探路者”的使命担当。温职学报也将在更大使命召唤下,助力学校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争打造中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窗口”愿景的实现。
(2)立足区位,以特色资源成就办刊特色。立足独特区位优势,服务区域发展,实际上应该成为高职学术期刊与办学母体理念同行的基本原则。温职学报主办单位位于浙江温州,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可以利用。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温州的发展成就令人震惊,温州精神享誉国内外。催生这一巨大变化的动力,除了国家政策的推动,是否还有历史的基因和现实的创新?这一发人深省的问题,在学术界引发了持续的关注。但长期以来还没有学术期刊提供一个专门化的平台,去承载和激发这种关注向纵深发展。如何从细部着力,以更多、更动态化的视角,更长久地总结温州发展的经验教训,更进一步探究其中的新问题,总结其中的新方法,是广大从事温州研究学者的关注点。全面展示有关温州研究的学术成果,呈现学者对温州社会经济发展各种现象的深度探析和持续关注,正是温职学报2005 年设立《温州研究》栏目的初衷。从温州模式到温州研究,从著名社会学家的理论提炼和指引到学界专家、普通研究生的孜孜以求,其间,无论是从永嘉学派到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温州人精神,还是从温州山水斗城的建城思想到龙港撤镇改市领风气之先,抑或从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比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包产到户”试验早了22 年的温州瓯海“燎原生产合作社”到在全国第一家农村保险互助社瑞安市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许多成果无论宏观大视野还是微观小切口,都是温州发展大潮实践经验的高度凝练。许多在中国改革开放乃至新时代建设大潮中熠熠生辉的生动案例,都在《温州研究》的关注和推介下,由学术出版之一路,成为可资借鉴的重要学术成果和理论实绩。
(3)坚守品位,以学术力量赋能区域发展。温职学报一直把质量意识作为刊物品位的根基,坚持学术性,强调应用性,注重学术规范和学术质量提升,在此基础上,坚守学术品位追求,突出地方性,以学术力量赋能区域发展。近年来,温职学报不断强化有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选题策划,确保学报出版为温州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诸多文章或得到温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或成为政协会议提案,或获得国家及省、市哲学社会科学奖、科学技术成果奖,或受到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资助等,充分发挥了服务温州区域经济社会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反思与建议
(1)立足区域特色。在建设过程,诸多高职学术期刊存在创新效能实现程度大打折扣的问题。因此不能把所有栏目办大办强,而应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立足所处区域的历史人文积淀寻找特色,实现错位竞争、特色办刊。要以特色专栏为载体进行选题策划和组织稿件,实现了学术期刊办刊的社会价值。要努力推出一系列能在学界和社会引发强烈反响的论文;要首发对地方社会经济的研判发挥了显著作用的论文;要积极鼓励优秀论文呈送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参阅,为地方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2)立足职教改革。面对新职教改革的宏大背景,高职学术期刊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教育,对标“职教20 条”及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改革会诊,聚焦核心问题,在“双高”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深层次改革、专业建设、国际视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以及“双高”模式效益性、治理体系与制度保障等方面策划选题和组织稿件,要努力首发相关优秀文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3)立足学校发展。高职学术期刊要秉承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科研工作的宗旨,助力学术型教师成长,为教师提供论文选题、写作规范及投稿技巧方面的专业指导。为此,要设立每年为教师指导论文次数任务标准。同时,要围绕学校发展的重大建设决策,如各类教学及科研联盟的成立、国际化办学、产教融合新发展、“双高计划”建设推进等组稿,并利用自身的各个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提升学校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