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整合脑电图随访指标与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预后相关性分析
2022-09-01曾晓靓吴淑媛
曾晓靓 闵 青 吴淑媛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西九江 332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进步,围生医学、新生儿急救医学得以迅速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及生命支持技术的广泛推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显著提升[1]。然而极低出生体重儿各器官、各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自我调节与代偿能力差,易出现神经功能障碍[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等新生儿疾病的发生也会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大脑神经受损,引起认知、行为、心理等方面异常,甚至发展为脑性瘫痪[3-4],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尽早鉴别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减少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不良神经发育结局的发生已成为目前相关科研工作的研究重点。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是简化的单频道脑电监测技术,能够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实现对新生儿脑功能的连续监测,对新生儿脑功能受损以及神经系统异常等情况的诊断价值较高,操作简便、高效安全[5]。但目前鲜有应用aEEG随访指标预测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神经预后情况的报道。本研究观察224 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时间点aEEG监测结果,分析aEEG随访指标与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发育结局的相关性,希望能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于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收治的胎龄≤32 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出生体重<1 500 g;②单胎妊娠。排除标准:①因疾病、分娩引起的神经损伤,如宫内感染、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②合并染色体疾病;③合并遗传代谢类疾病;④合并先天畸形;⑤家属放弃治疗或随访期间死亡;⑥临床资料不全或未完成随访。根据矫正胎龄12月龄时的神经系统发育结局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
本研究获得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No.JJFY20151205),所有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 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生产方式、妊娠期合并症、机械通气等临床资料。
1.2.2 aEEG监测方法 所有极低出生体重儿于出生1 周内,矫正胎龄3、6 和12 月龄时进行aEEG 监测,诊断仪器为美国Natus Nicolet Monitor脑功能监护仪。检测前清洗新生儿头皮并涂抹导电糊,在自然睡眠或安静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监测。固定盘状电极,按照国际10~20系统头皮脑电图电极安放方式[6]放置电极,由专业医师监测并记录新生儿的脑电图。选用P 3~P 4 导联作为信号采集点,两电极间距为75 mm,参考电极置于头顶中央向前25 mm额中线上,信号输出速度6 cm/h,单位为μV,监测时间4 h。根据图形连续性(Co)、下界振幅(LB)、睡眠周期(Cy)、带宽(B)将aEEG监测结果大致分为3种情况。①正常:图形连续,下界振幅>5 μV,睡眠周期较为规律且成熟,带宽成熟;②轻度异常:图形有些连续,下界振幅介于3~5 μV之间,睡眠周期不明确,带宽不成熟;③重度异常:图形不连续,出现爆发抑制图形,下界振幅<3 μV,无睡眠周期,带宽抑制,伴有癫痫样惊厥活动。
1.2.3 评分及观察指标 使用Burdjalov评分[7]评估新生儿aEEG 监测得分,比较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aEEG监测的Co、LB、Cy、B评分和四项和的总分(T),具体评分系统见表1。应用Gesell 发育量表[8]评估新生儿矫正胎龄3、6和12月龄时的生长发育情况。分别计算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及社交能力共5 个能区发育商和总发育商,以此评估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情况。评分标准:Gesell发育量表分值≥85分为正常,76~84分为边缘状态,≤75分为异常。神经系统发育结局正常标准[9]:患儿Gesell发育量表评分>75 分,且视听功能正常,无脑瘫或死亡;神经系统发育结局异常标准:患儿Gesell 发育量表评分≤75 分,或存在视听功能障碍,出现脑瘫或死亡。
表1 Burdjalov评分系统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EEG监测评分对患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的诊断价值。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纳入极低出生体重儿2 2 4 例,男1 2 5 例、女9 9 例,胎龄(3 0.0 1±1.4 9)周,出生体重(1 366.64±119.43)g。矫正胎龄12月龄时,神经系统发育结局正常的153 例,异常71 例。正常组和异常组之间的患儿胎龄、体重、性别、机械通气,母剖宫产、胎膜早破与妊娠期糖尿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正常组和异常组aEEG监测评分比较
出生1 周内,两组间Cy 与T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胎龄3月龄、6月龄时,两组间Co、Cy与T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胎龄12月龄时,两组间Co、LB、Cy、B与T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随访时间aEEG监测评分比较 ()
表3 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随访时间aEEG监测评分比较 ()
2.3 aEEG监测评分与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相关性分析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访至矫正胎龄12月龄的aEEG监测指标中Co、Cy、T评分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结局显著相关(P<0.01);评分越高,神经系统发育结局异常的风险越小。见表4。
表4 矫正胎龄12月龄aEEG监测评分与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相关性分析
2.4 aEEG监测评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
绘制ROC 曲线(图2),发现矫正胎龄12 月龄的aEEG 监测指标中Co、T 评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有中等的预测价值,其中T 评分预测神经系统发育结局的AUC 为0.82(95%CI:0.74~0.93),当T评分截断值为7分时,T评分预测神经系统发育结局异常的灵敏度为84.26%,特异度为79.74%。见表5。
表5 矫正胎龄12月龄aEEG监测评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预测价值
3 讨论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以及逐渐开放的生育政策,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在不断增加,但此类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预后结局还未得到明显改善[10]。极低出生体重儿因机体发育不够成熟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最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为脑性瘫痪[11]。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能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或语言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是引起小儿机体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12]。长期以来多项研究表明引起脑性瘫痪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损伤,尽早对患儿做出诊断并实施合理治疗能够改善和优化患儿的某些功能[13]。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后神经方面临床病征表现隐匿,存在新生儿时期未检出神经系统损伤,成长至儿童时期才表现出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情况[14],且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易受到外界环境带
来的疾病威胁,不宜因为相关检查而将其带离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因此需要选择操作相对简便、危险性小、准确度高的方法及时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神经系统进行监测,提早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干预,改善此类新生儿神经预后结局。
图1 矫正胎龄12 月龄aEEG 监测评分预测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的ROC 曲线
临床常用的神经系统与脑损伤检测方法包括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阿式评分、磁共振成像、头颅彩超等[15-19],这些方法中某些指标可能存在执行标准偏差,某些检查无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完成,某些无法做到动态监测。aEEG 是常规脑电图的简化版本,能够不间断地将大脑电信号经双顶骨电极放大和滤过及振幅压缩整合描记于半对数的热敏纸中。其信号输出速度仅有6 cm/h,能叠加整合相邻波形,易观察到叠加区域。以往相关研究表明,极低出生体重儿aEEG检测结果易出现不连续图形,随着胎龄的增加,图像可逐渐变得连续[20]。另有研究发现,aEEG输出图形连续性增加可能与脑内神经结构发育成熟相关[21-22]。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胎龄的增加,正常组与异常组Co 评分均有升高,且正常组评分始终高于异常组,与相关研究结论[23]相同。出生后新生儿多数时间处于睡眠状态,由于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其觉醒状态与浅睡眠时的脑功能状态基本一致[24]。因此,睡眠期脑电生理能够反映新生儿的脑功能状态。Cy呈现出宽窄间隔波谱带,宽带表示安静睡眠,窄带异常则提示新生儿脑电活动异常。有研究认为Cy可作为判断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预后的标准之一[25]。本研究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aEEG监测评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较高,可应用于此类新生儿的预后当中。
本次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①资料收集时间跨度较大,可能存在选择偏倚和回忆偏倚;②研究资料来源较为单一,且采集的样本量较小,目前临床关于极低体重出生儿的神经发育结局预测指标研究较少,还需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完成相关验证。
本研究结果提示aEEG 监测评分与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预后存在相关性,且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EEG 操作简便灵活,可置于新生儿床旁进行连续监测,受外界环境干扰程度小,结果易判读,误差较小,适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能够更好地辅助临床医师提早发现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异常发育的情况,及时诊断并做出相应干预,降低此类新生儿不良预后结局的发生,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