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工程2.0培训:PEPR评价监测指标及模型的构建
——以吉林省提升工程2.0培训评价为例

2022-09-01郑世忠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研修校本工程

郑世忠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的意见》(教师[2019]1 号,以下简称《意见》),规范和指导全省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依据《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吉林省对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P)、信息技术应用环境(E)、信息技术研修过程(P)以及信息技术研修效果(R),探索构建了PEPR评估模型,对进入提升工程2.0 培训学校的信息化校本研修质量进行平台监管。

一、PEPR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基本原则

教师培训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如何加强过程性质量管理与评估,促进各环节有效衔接,为教师学习提供高质量与专业化的支持服务,是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关键与重要保障。[1]在质量管理与评估中,评价指标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评价指标”,是评价主体针对评价对象某些属性予以甄别、判断的一些客观属性,通过这些客观属性,能够了解评价对象的抽象与具象特征,并对其有主观性的把握。[2]具体到提升工程2.0 培训中,评价指标用于评价“整校推进”的效果,由于提升工程2.0培训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融入学校校本研修的过程中,针对其进行评价同样需对其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对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环境、校本研修的组织等方面的整体评价。

提升工程2.0 培训效果的评价不能仅仅是结果性评价,更要关注培训的全过程。而且,评价本身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培训,在评价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能为了评价结果而评价,而是应当寻求客观真实的数据,并且数据要能够对改善提升工程2.0培训有一定帮助。这就需要对提升工程2.0 培训的价值取向进行提炼:首先是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即,在提升工程2.0 培训中,教师是否“真学、真用”是评价指标编制需要考虑的要素;其次,坚持整校考核、重在达标,发展为本。本次提升工程2.0培训的重要特点是“整校推进”,那就需要思考“整校推进的效果如何?”“哪些关键性指标能够标志整校推进的效果?”“学校是否真推进、真落实?”等问题。

依据《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要求,吉林省结合市州、区县以及学校对评价指标的建议,在提升工程2.0培训监测指标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关注学校的发展。提升工程2.0 培训开始于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的编制,科学、高效、有序地开展教师培训需要发展规划的科学指引[3],有无规划则是判断培训质量的前提。规划的质量与校本应用考核方案、教研组研修方案的制定密切相关。从根本上来讲,通过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引领和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其中,教师学习的能力点是否服务于学校发展目标、是否与学校所处环境相一致则是判断学校规划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对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信息化教学领导力水平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是否有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规划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教师的课程学习是否有利于帮助学校达成目标或愿景;是否有评价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标准;是否激发教研组、备课组等已有研修组织的参与等。

(二)关注评价的过程性。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跟踪监测培训全过程,开展学情分析和学习诊断,评估教学和学习效果,变以结果导向为主的“单一”评价为过程性、综合的“多维度”评价已成为共识。[4]将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融入学校的校本研修之中是提升工程2.0 培训的显著特征,因此,跟踪与评价培训期间校本研修活动质量及其有效性就显得尤为必要,对培训的每一个流程予以把控,总结各个流程的经验,方能对其进行整体把握。

(三)关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意见》提出“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优化教学方式。……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的落实,需要信息技术的参与。以互联网进课堂、生活实践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课堂模式,将成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趋势。[5]因此,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真实问题的能力,是评价提升工程2.0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

(四)关注是否有利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软环境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不仅涉及到硬件保障措施,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是否修改和完善已有的教育教学制度,营造激励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软环境。教学制度是保障学校教学有序稳定运行的基础和支撑。[6]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对原有教学制度带来一定的冲击。提升工程2.0 培训的重要特征是“线上学习、课堂应用”,“课堂应用”是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重要环节,因此提升工程2.0培训能否落地,关键在于学校是否构建了信息技术应用的制度环境。

(五)关注培训结果的评价,虽然说评价要关注培训的全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培训结果不重要。关注培训的全过程意指不能过分重视培训结果而忽略培训过程中的经验反思等,不利于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但对结果的评价,仍是判断培训质量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

二、PEPR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其内涵

在提升工程2.0 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过程中,我们从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Planning)的质量、应用信息技术的环境(Environment)、信息应用校本研修活动的组织(Process)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研修效果(Result)四方面的分析,并结合评价指标的确立原则,预设了15 个一级指标(如图1)。

图1 提升工程2.0培训效果PEPR评估模型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质量(P)方面,设计了5项指标,分别是校本研修方案、校本应用考核方案、教师能力点分布与所处环境(多媒体环境、混合环境、智慧环境)匹配度、能力点分布与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匹配度、教研组研修方案。

1.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是提升工程培训的蓝图,校本研修方案则是规划实施落地的路线图,也是提升工程2.0 能否规范有序开展的重要标志。因校本研修方案以文档的方式呈现,难以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其内容质量进行判断,因此采用“有”“无”的方式进行判定。

2.校本应用考核方案是针对教师学习过程、结果的评价依据,同时规划了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的路径和方式。校本应用考核方案是校本研修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要回答“考核谁”“考核什么”“怎样考核”和“如何考核”四个方面的问题。因校本应用考核方案是以文档的方式呈现,主要通过“有”“无”的方式进行判定。

3.教师能力点分布与所处环境匹配度,主要考量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在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确定的能力点是否符合学校实际,教师的学习成果是否能够在学校确定的应用环境(多媒体环境、混合环境或智慧环境)中得到应用。该指标是判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其计算方法为:全体教师选择的能力点数(交集)/学校选择该环境的所有能力点数。

4.教师能力点分布与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匹配度,主要考量学校在编制规划规程中,是否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确定教师的学习内容,即教师的学习是否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该指标是判断提升工程2.0 培训是否有效的标志性指标之一,其计算方法为:依据学校信息化教学规划中发展目标的关键词与各能力点所在的维度以及应用环境进行比对计算。

5.教研组研修方案。教研组是校本研修的基层组织,其参与研修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提升工程2.0的培训效果。学校由多个学科教研组组成(个别学科以大学区为单位建立教研组),教研组是否制定教研组方案,也是提升工程2.0培训的监测指标之一。

(二)学校信息化教学制度环境的建设(E)方面,设计了1 项指标,即为推进提升工程2.0 修改和完善的管理文件制度。管理文件制度的修改,不仅是提升工程2.0 培训能否落地实施的关键,也是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常态化的前提和保障。对学校提交的制度文本进行监测,把教学制度修改的数量,作为提升工程2.0培训效果的评估依据。

(三)学校信息化校本研修的质量(P)方面,设计了4 项指标,分别是研修活动、课堂实录分析、移动听评课和研修简报。

1.研修活动是否有助于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否有助于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判断研修活动质量的重要标准;研修活动与网络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是否有助于内化为教师TPACK水平,研修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与计划性也是提升工程2.0监管评估的重要因素。

2.课堂教学实录分析是评估教师TPACK 的重要手段。依据TPACK 分析模型,以课堂实录分析的方式,对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进行评估诊断,评估培训前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差异性,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课堂实录分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估是提升工程2.0培训过程监管的重要指标。

3.听评课是学校校本研修的重要方式。移动听评课转变了传统的经验式的听评课方式,转变为基于数据实证和案例实证的研修方式。移动听评课的数量、质量也是提升工程2.0培训监管的重点。

4.研修简报是学校校本研修总结的表现方式。既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制作,也可以以学校为单位编制。通过研修简报呈现某一时段学校或者教研组开展的信息化教学研究活动,教师的学习体会、应用心得、教学反思等。它是提升工程2.0培训重要的过程性证据,其质量和数量是监管的重要指标。

(四)教师培训效果(R)方面,设计了5 项指标,分别是学习率、学习时长、反思性报告、微认证合格率和微认证优秀率。

1.学习率是参与课程学习的人数与参与培训的总人数之比,用以衡量学校课程学习的组织能力。

2.学习时长是指参与课程学习人数的总时长与参与培训人数之比,即人均时长。通过人均时长来评估学校是否为教师的学习提供相应的条件。

3.线上学习、课堂应用和自我反思是提升工程2.0 培训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自我反思,才能有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因此,将自我反思质量以及平均数量作为监管指标。

4.微认证合格率和优秀率,是指教师提交的证据,通过学校自评、同伴互评、专家终评后通过的人数与参训总人数之比,用以衡量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组织方面的成果。

三、评价指标体系在提升工程2.0 培训监测中的应用

在提升工程2.0 培训指标的设计中,淡化了对教师学习过程的评价,凸显学校在提升工程2.0 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并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评估。最后,将15项监管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对所有进入提升工程2.0培训的学校进行排名。

(一)明确各监管指标的内涵

我们要求各培训机构在对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中,解读各监管指标的含义,让管理团队成员明确管理指标的内涵,并将监管指标纳入到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中。

(二)构建按周数据报送机制

2019 年,共有6 家培训机构承担吉林省提升工程2.0 的实施工作。各培训平台要依据监管指标的要求收集学校、教师在研修过程中生成的证据,并按照要求转化为相应的数据。每周五向省管理平台报送数据,省管理平台将最终生成的结果推送给各区县以及学校,督促区县和学校开展培训工作。

(三)学校、区县指导团队以及培训机构可以利用统计分析结果进行自我诊断和评估

将每周报送的数据绘制成提升工程2.0培训曲线,对培训过程进行动态监管。对于区县管理者来说,可以通过曲线评估区域内学校提升工程2.0 培训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对于学校来说,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找到本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差距;对于指导团队来说,可以通过课堂实录分析、移动听评课的开展情况,分析区域内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以便组织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活动;对于培训机构来说,可以通过分析结果,发现课程及平台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结语

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的构建,应服从和服务于培训目标。从提升工程2.0 的培训目标来看有两个重点,一是构建一个新机制: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二是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由于培训目标的多样性,为培训监管指标的确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从“整校推进”入手,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以期在指标模型的监管和引领下,确保提升工程2.0培训的落地实施。

伴随着培训实践的发展,培训评估模型由于自身的或外在的原因,在实施中都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7]我们所探索构建的培训评估模型也不例外,期待我们的探索能够为提升工程2.0培训评估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研修校本工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