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

2022-08-31苗孟君王善勤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18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职业院校

苗孟君 王善勤

摘要:加強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部分。然而,很多职业院校对学生实践培养的还比较欠缺,不能满足市场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要。该文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存在的问题,从实践课程和专业班导师协同培养以及“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建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职业院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职业院校;实践能力;班导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8-014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引言

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创新创业的时代大环境下,如何系统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1]。2021年4月12日,习近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2]。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市场需求的演进,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的技能劳动人员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但技能劳动人员占就业人口总量仅为26%,从整个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看,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整体上来看每年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以上,但是根据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评价可以看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上还比较缺乏,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强烈[3]。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很欠缺[4]。职业技能型人才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因此,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5]。

高等职业院校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践能力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软硬条件比较欠缺,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系统,学生对自我实践能力的学习意识淡薄等方面。本文就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专业班导师的协同培养体系构建以及“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探索,并提出方案和思路,从而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供思路。

2 职业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2.1 实践能力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来看,很多职业院校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完善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开设的实践课程和学科竞赛来培养。就课程开设体系来看,往往还是偏向于重理论轻实践,同时在开设的实践课程中往往忽略了课程的系统性,这会使得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具有连贯性和综合性。从学科竞赛来看,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群体还是极少数学生,这对于整体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还不是一个有效的路径。此外,很多院校缺乏班导师制度,而辅导员由于专业背景的因素在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的能力有限,很难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串接。因此,构建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软硬条件比较欠缺

从实践教学条件来看,大部分职业院校的硬件经费投入不足。一是实训硬件设备投入不足,设备陈旧,特别是对于软件技术专业来说,软件的更新和硬件的更新不及时,这对于学习主流的技术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二是双师型教师较少,特别是有企业工程背景的教师不足。目前高职院校的招聘资源大都来源于高校的毕业生,很多都是应届的毕业生,很多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甚至缺乏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而且后期培养的双师型教师主要通过参与企业的项目来训练,这与具有企业工程背景的教师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在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上也有一定的差距。三是校企合作还不够深入。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仅仅是学生实习,没有真正发挥企业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2.3 学生对自我实践能力的学习意识淡薄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律,对自我的实践能力的学习意识还很淡薄,主动参与应用实践活动和相关能力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参与实践类课程时动手能力较弱,对于实践能力的认识不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对自我实践能力的学习意识淡薄,这会导致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局面。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是职业院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 职业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路

针对上述对职业院校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一些现状和问题,本文根据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就一些重点的问题提出方案和思路。主要包括加强实践课程的培养体系建设、加强专业班导师的协同培养体系建设以及加强校企合作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体系建设。

3.1 加强实践课程的培养体系建设

本文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作为项目驱动构建相应的应用理论和实践课程,以竞赛项目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目的。将竞赛的相关理论贯穿大学三年的课程学习中,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以项目为训练案例。一年级基础课程阶段,构建基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基础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Web标准网页设计,通过这四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会初步的编程设计及编程思想,课程结束后可以设置简单的项目式课程,让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简单地编程。在二年级专业课程阶段,构建基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专业课程,包括Java Web应用技术、Java EE企业级应用开发、软件工程与UML,软件测试等课程,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习软件开发流程,学习到软件开发需要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独立完成系统项目的开发。课程结束后可以设置相应的综合学年设计,让学生能够实现稍微复杂的系统设计与开发,比如新闻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在三年级应用实践阶段,构建基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应用实践课程,包括企业级Web应用项目实战、敏捷开发技术、VUE应用程序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通过高阶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能够实现复杂的系统设计与开发,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功能模块开发测试与交付等。三年的实践培养课程安排具体如图1所示。

3.2 加强专业班导师的协同培养体系建设

在三年的课程学习过程中,仅仅依靠任课教师很难实现课程的串联。因此必须考虑到串联这些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的桥梁——专业班导师。通过专业班导师可以将辅导员、任课教师以及学科竞赛指导教师联合起来,协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图2所示,专业班导师首先负责将各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建立起各任课教师之间、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使得学业信息可以得到及时交流反馈,提高学业指导效率;其次,专业班导师配合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发布竞赛任务,沟通选拔方案,跟踪学科竞赛全过程,配合指导竞赛,提高指导竞赛质量,并分析总结在指导竞赛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各任课教师及学生,将遇到的问题反馈于课堂,实现指导竞赛教师、任课教师、学生的深层联动,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学质量的精进,将专业实践与课堂教学更加深层次地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二级学院,则需要建立一支素质强,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较硬的专业班导师队伍,为每个班级设置一名专业班导师。

专业班导师与辅导员之前需要明确责任与分工。如专业班导师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业、专业技能、职业发展等相关的事务,辅导员负责班级学生的日常生活、心理健康等事务。从学院层面,需要制定专业班导师的管理制度,明确专业班导师在学生培养中的责任与义务、工作任务分工、考核评估办法以及奖惩规则。通过定期开展班导师能力培训、专业班导师技能竞赛以及班导师交流论坛等活动来提升班导师素质与能力。专业班导师的体系架构如图3所示,主要包含制度指导、组织活动、反馈机制三大部分,通过这三大模块建立包括班导师的考核、奖惩、能力提升、问题反馈等的一体化流程。专业班导师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纽带,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因此只有建立 好一支优秀的专业班导师队伍,才能发挥出班导师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的巨大作用。专业班导师作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桥梁,需要掌握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能够在不同的阶段联合任课教师和学科竞赛指导老师,以项目为驱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4 结束语

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直不断探索的重点工作。本文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实践课程、专业班导师协同培養以及校企合作培养“双能型”教师的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开展探索,在课程体系中以学科竞赛项目为驱动,贯穿实践能力培养全过程,在联合培养的方式上,以专业班导师为桥梁,联合任课教师和学科竞赛指导老师协同培养,在“双能型”教师培养上,与企业建立长效机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索,为同类院校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 张宝泉,张立新,张丽艳.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19):168.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J].教育科学论坛,2021(33):3-6.

[3] 刘璐.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以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5):12-16.

[4] 吕志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七个着力点[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2):12-16.

[5] 张俏,司鸿,钟桂春.双核心育人体系下钢结构专业班导师工作实施与探索[J].中国高新区,2017(20):62.

【通联编辑:谢媛媛】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