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设计理念下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策略探究
——以长春南广场为例

2022-08-31彭婷遥张耀天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长春广场绿色

彭婷遥,张耀天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的文化遗产,承载着重要的历史记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长春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诸多问题逐渐显露,在对其进行修缮维护的同时,也应该融入符合时代潮流和满足人们需求的新发展理念。绿色设计理念近些年来已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出发,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实地考察情况,分析具体存在的现状问题,探讨该历史文化街区在绿色设计理念下的合理化更新策略,以期为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优化提供有价值参考。

一、相关概念综述

(一)绿色设计理念

1.绿色设计理念主要是指从节能、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出发,协调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建筑布局、材料应用、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的理念[1]。这一理念由维克多·帕帕纳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这一作品中首次作了解释[2]。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绿色设计是指在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对规定绿色目标函数进行的预先策划和具有可操作创意的综合性智慧活动,包含了对传统建筑设计实施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的全过程,是优化城市绿色建设的行动指南。

2.历史文化街区概念。历史文化街区最开始被定义为能够较为完整地展现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街区,且存在较为集中的文物古迹。对这一类区域应予以保护,并根据其历史文化价值或艺术价值去界定保护层级。直至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正式将历史文化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具体规定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

3.绿色设计理念在历史街区更新中的意义。历史街区更新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新的建筑拔地而起,旧的历史建筑衰败褪色,如若不经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新旧建筑之间将难以和谐共存,城市形象也将难以提升。而绿色设计理念的兴起,可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等方面对历史街区进行更新修复,既能传承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又建立起连接历史街区与现代生活之间的桥梁,而且实现了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3]。

二、长春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一)历史背景

20世纪初期,日俄战争以俄国战败结束,于1905年双方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将俄国占据多年的长春至大连中东铁路一带划属给日本。1907年3月,日本开始着手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名义勘探选址,准备建设南满铁路长春附属地段。同年8月,日方最终确定头道沟为南满铁路长春段用地[4]。次年年初,日本规划设计师加藤和之吉及其他参与人员共同完成了南满铁路附属地的规划,通过运用英国花园城市理论和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结合巴黎规划模式进行设计建设,直至1925年建成完工,其总面积范围达到6.76平方千米。

在整体规划建设过程中,将新建火车站站前广场设为中心,东南、西南两侧修建两条斜向街道,东侧曾命名为东斜街(即今日胜利大街),西侧曾命名为西斜街(即今日汉口大街)。方格网道路与斜向道路在两处区域内形成交叉点,以此设计建造两个圆形广场,命名为东广场和西广场。后东广场取消,将东广场更名为南广场,故南广场由此得名。2010年3月16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正式致函长春市人民政府,同意将南广场街区批准为历史文化街区。

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是南满铁路附属地长春段保存最完整的区域,是长春市最早城市化的繁华城区,周边坐落的百年老建筑群,承载着老长春人最悠久的历史记忆。它是长春唯一具有8个出入口的中心广场,设计灵感取自当时世界上实行的圆广场和街路放射状网格规划思潮,奠定了长春市的基础格局框架。

(二)地理区位

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长春市宽城区,整体区域划分为北至黄河路;西至东二条街、南京大街西南段、呼伦路北二胡同;南至呼伦路、呼伦胡同、新发路;东至北京大街东南段、吴淞路、东四条街,其区域范围广,城居人口密集,是长春市商业经营的繁荣之地。周边区域内多为商业用地,居住区分散穿插其中,包含多个商场、农贸市场、医院等室内公共场所。广场附近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楼宇繁多紧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图1 长春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范围

(三)建筑形式

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的老建筑大多建成于伪满时期,由日本建筑师设计建造,建筑结构多为二、三层,外墙立面采用面砖贴面,局部用横、竖线条等花纹进行石雕装饰,造型简洁,带有鲜明的伪满时期风格,为西方早期现代建筑形式,有别于长春本土建筑和俄式建筑[5]。例如坐落在胜利大街与东二条交会处的横滨正金银行长春支行旧址,这是一幢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欧式古典主义风格大楼,其正面矗立着4根爱奥尼式柱,建筑外墙贴红色面砖,棕色实木大门,立面窄窗,门、窗外沿周围贴白色石砖,搭配局部竖线石雕装饰。红白两色交相呼应,虽然楼体布满岁月痕迹,但仍然能让人感受到建筑初始时的华丽景象。

如今,现存伪满时期建筑仍多为红砖或钢筋混凝土建造,立面材质主要为清水混凝土、青砖、红砖、木材、传统瓷砖等,建筑外观精美,比如与之同时期的长春纪念公会堂、满铁长春电话局旧址(现为中国联通南广场营业厅办公地)、伪满中央银行南广场支行旧址。

三、长春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现状问题

(一)绿化布局单一,景观节点缺失

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商贸区范围广,楼宇繁多紧凑,居住区零散分布穿插其中,新旧建筑分布杂乱,街区空间布局不具有整体性。虽然建筑特征独具特色,历史文化氛围浓厚,但绿化布局单一,仅有布置在街道两侧绿化带内的杨树、灌木等绿植。同时,居民可进行体育活动范围小,缺少公园、步行街等大型室外公共活动空间,且景观节点缺失,人们日常生活难以接触自然。

(二)市政设施陈旧,保护修缮不力

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虽然商业经济繁荣,人员流动密集,但市政设施陈旧,没有得到及时维护。例如,因年代久远,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大多管线老化,街区建设之初设置的城市管线杂乱,难以及时更新维护,导致时常停水停电,影响附近居民日常生活。同时,经过实地考察,人为破坏地面、安装车位锁、私搭乱建的违章设施随处可见。并且,每当下大雨后,分支小路路面积水严重,城区排水系统不好。可见街区缺乏管理,保护不力。

(三)历史建筑维护不当,资源分配不均

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现存百年建筑遗址众多,建筑材质虽采用清水混凝土、石材等坚固材料,但随着岁月更迭,建筑表面仍出现不同程度破败,例如建筑材料受损,饰面材料脱落等情况,修复难度大,消耗资源多,且难以恢复原状,以至于历史记忆逐渐流失[6]。同时,街区胡同内存在大量破旧民用住宅,其经久失修,占用土地可利用范围,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影响历史文化街区整体形象,需尽快解决。

四、长春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策略

(一)优化生态布局,构建绿色街区空间

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需遵循整体化更新原则,除了尽力维护街区内建筑、街道等空间节点,更应注重优化生态布局。在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持植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优化植物种群的组合搭配,扩大生态改造范围,蔓延绿化。同时,还应细化街区内部公共区域,增加街区中可供人们休憩的景观节点,规划建设公园等生态区域,构建绿色街区空间。在增加景观节点时,应以功能为第一要素。例如可将设置在路边的座椅、路灯、围栏、导向牌等公共设施融入绿化景观,实现公共设施的可参与性,发挥好公共设施给人便利,抚慰身心的作用[7],使其既能满足人们行为活动需求,又能改善街区生态,增加绿化面积。

(二)完善空间环境,提升街区基础设施

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历史悠久,基础设施陈旧,公共设施不足,需按照城市建设的内在秩序和规律,完善区域空间环境。例如及时更新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管线,保障附近居民日常生活基础所需;加强历史街区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并拆除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车位锁等破坏历史街区面貌之处。除此之外,应对街区胡同内的分支小路加强维护,解决雨后严重积水问题,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三)减少能源消耗,绿色修缮历史建筑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建筑遗址进行更新修复应注重材质的选择。在不影响建筑外观复原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例如,有些石材和涂料不仅在生产时消耗大量资源,而且制作流程复杂,在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像甲醛、苯等有毒物质,不仅散发气味还具有污染性,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应酌情使用无毒害、无污染且容易降解的环保材料,以此维护历史文化街区原真性空间环境。除此,在规划设计阶段,也应统一管理相关设施,例如商户牌匾的颜色及格式、商业建筑立面的颜色、夜晚灯光的使用等。

另外,吴良镛教授曾指出:“城市更新不应是大规模拆、大规模建,而是大部分保留和修缮,小部分重建。”街区胡同内存在的大量经久失修的民用住宅,应考虑酌情拆除,重新整合土地可利用范围,在不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空间肌理的同时,增加绿化范围。

(四)建立更新指标,加强区域监督管控

构建历史文化街区维护更新的指标体系,具体可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为强制性指标,即为了保留原有历史文化的传承性,某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的建筑及设施需禁止更新和拆除,以此防止过度开发而削弱历史文化底蕴。但某些不具有重要价值的建筑及设施则必须进行更新甚至重建,因其过于脏乱破旧,会对人们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墙皮掉落、线路老旧容易失火等,具有公共危害性,并且私搭乱建也会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形象。第二种为建议性指标,即在不损坏原有建筑设施的基础上建议更新和再利用,但需要在更新时处处贯穿绿色设计理念,寻求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民、政、商多方参与维护更新成果。居民提高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自主维护意识;政府加大监管力度,社区加强街区日常管理;商户相互监督,多角度共同优化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环境。

五、结语

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是长春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本文从绿色设计的角度出发,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融入环保节能理念,恢复街区生态,达到街区内人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以此提升人们居住质量,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长春广场绿色
绿色低碳
布鲁塞尔大广场
初夏
在广场上玩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广场
印语长春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走进长春净月潭
长春——我热爱的森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