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
——以国内10 所高水平工科高校为例*

2022-08-31乔连全卢文英

高等理科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胜任工科

乔连全 卢文英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一、前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的联系愈加紧密。 但是,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全球变暖、领土冲突、疾病传播等。 在此背景下,我国领导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为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2012 年,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3 年3 月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公开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开始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1];2015 年9 月28 日,习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方法路径,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方略;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走向成熟[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全体人员必须具备全球意识,具有把握国际动向、洞察国际局势的能力,而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关键部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0 年7 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应当“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同时提出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3]。 这些要求与目前对于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要求存在高度契合性,全球胜任力的教育应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4]。 因此,高校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系统的全球胜任力培养方案,并将其落实到培养活动当中。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优势领域,占我国整个本科教育专业数的1/3、在校生的1/3、毕业生的1/3[5],为国家工程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力量。 然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之中,我国工程教育“量长质短”的缺陷日益凸显,传统的工程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工科人才的需求,时代呼唤着“新工科”的出现。2017 年,教育部在复旦大学举办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明确提出应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作为新工科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6]。 全球胜任力已然成为“新工科”学生必不可少的素质特征。

综上,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必须根据国际发展的新形势及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需求,发挥自身的优点与特色,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加强对于“新工科”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以此来满足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需要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人才需求。

二、新工科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全球胜任力的内涵

“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又称“全球素养”,这一概念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 1988年,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在《为全球胜任力而教》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全球胜任力”[7]。2011 年,美国州首席中小学教育官员理事会和亚洲协会联合发布《为全球胜任力而教——为青年参与世界做准备》的报告,报告提出了全球胜任力的概念框架涉及探索世界、认识观点、沟通观点、付诸行动4 个维度[8]。 2017 年12 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发布PISA 2018“全球胜任力”评估框架,提出了全球胜任力的定义:“全球胜任力是多层面的能力,包括审视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能力;理解和欣赏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能力;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互动的能力;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9]。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内高校逐渐意识到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开始关注相关研究。2016 年7 月,清华大学启动《清华大学全球战略》,提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核心目标,提出“全球胜任力”为:“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包括认知、人际与个人三个层面六大核心素养:全球议题与世界文化、语言素养、开放与尊重、沟通与协作、自觉与自信、道德与责任[10]。

(二)全球胜任力是新工科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特征

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人才,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教育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推动我国高校间接参与全球治理,还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然而,在我国全球胜任力培养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仅有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多数高校仅将其作为国际合作与交流策略中的一部分内容。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一大批通晓国际工程标准与管理规则,了解不同国家的多元文化,擅长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新工科”建设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战略,“新工科”人才培养应当符合社会需求,为国家建设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与智力支持。 因此,工科大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培养,既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林健教授以未来工程发展趋势、特征以及国内外具有影响的几种工程人才培养标准为基础制定了16 条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通用标准,其中第13 条就提出新工科人才需要具备全球胜任力,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交流、竞争和合作。 具体包括:熟练掌握以英语为主的国际语言;熟悉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艺术、风俗,开拓和丰富自己的眼界;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历史、风俗和习惯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专业同行、不同学科专业的外籍人士相互尊重、沟通交流、合作共事、平等竞争;在跨文化环境下共同完成国际合作工程项目,解决复杂的国际工程问题[11]。

三、高水平工科高校全球胜任力培养实践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了在第二批“新工科”建设中获批项目数排名前十的国内10 所高水平工科高校作为样本(表1),通过整合相关材料,全面分析各高校全球胜任力培养现状。 根据“新工科”建设项目数进行样本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新工科”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情况。

表1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统计排名前十高校

本研究基于各高校官网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的公开信息,同时参考了各样本高校《“双一流”建设2018 年度进展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等公开文件进行分析。

(二)高水平工科高校全球胜任力培养现状

1. 短期交流: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寒暑假交流项目是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种短期交流项目,项目内容包含课程学习、文化考察、学术研讨及户外实践等。 利用寒暑假进行短期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了解不同高校的高等教育模式及理念。 多元文化体验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更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样本高校均与世界多国著名高校及企业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推进高校之间的深层次交流合作,同时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国际化交流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提升。 研究表明,9 所样本高校(除清华大学)平均与全球范围内的226.7 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查询到数据的5 所样本高校共有寒暑假项目106 个,平均值为21.2 个(表2)。

2. 长期项目:提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除了提供数量可观的短期寒暑假交流项目,也为拔尖人才提供了形式多样的长期培养项目,包括国家公派项目、联合培养项目、交换生项目和学位项目等。 长期项目覆盖本、硕、博3 个层次,交流学习时长多为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为学生提供了更充足的学习时间,更丰富的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掌握专业领域的国际前沿知识与技术,熟悉国际工程技术标准,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全球胜任力,最终形成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全球网络。

根据统计数据,查询到具体数据信息的7 所高校共有长期项目470 个,平均为67.1 个(表2)。 北京理工大学每年有30%以上的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大连理工大学2019 年赴海外交流学生人次2 633 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在2019 年共派出2 015 名学生赴境外大学交流学习,其中86 人赴世界排名前200 高校学习。

表2 样本高校国(境)外合作院校及签署短期、长期项目情况

3. 中外合作办学:营造全球胜任力培养软、硬件环境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12]。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具有结合中外优质教育资源、采取国际化管理机制、拥有国际化师资队伍和实施国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特点,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拥有独特优势,为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在当地为学生营造出国际化的校园环境,使学生不需要走出国门也可以有效提升全球胜任力。 其次,中外合作办学不仅结合了国内外高校的管理模式特点,还推动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从事教学工作,对学生全球思维和全球视野的培养大有裨益。

经过多年探索与积累,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已有较为完整、成熟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 结果表明,各样本高校均有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合作高校的国家既包括美国、英国这些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也包括俄罗斯、法国等工科发达的国家(表3)。

表3 样本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

4. 国际会议:构建国际前沿知识交流平台

随着我国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全球战略的全面推进,国际学术会议日益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高校通过举办或遴选学生参加专业性强、学术价值高、学科领域广的国际学术会议,不仅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更构建了国际前沿知识交流的平台,推动全球一流学者、顶尖研究机构互相交流学习,使学校师生进一步聚焦国际学术前沿,了解最新学术动态。

2018 年,东南大学共资助451 名研究生赴海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北京交通大学成功主办或承办了高速铁路高校联盟会议、第六届运输和时空经济国际会议等17 个国际会议。 2019 年,由清华大学主办或联合主办的国际(地区)会议共召开了227 次,包含第八届世界和平论坛、《巴黎协定》后的全球气候治理、亚洲大学联盟2019 年校长论坛等重大国际会议。

5. 国际组织:实习锻炼学生全球治理能力

国际组织是指由两个或以上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为实现共同的政治经济目的,依据其缔结的条约或其他正式法律文件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常设性机构,具有管理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社会公共问题、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和经济争端、继续维持国际和平等重要职能[13]。 国际组织人才的核心素养包括民族文化身份认同、语言沟通能力、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与学生全球胜任力素养高度契合。 随着我国在国际多边舞台的角色日益重要,当今中国越来越需要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全球治理人才参与国际组织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政府支持下,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国际组织实习项目,开设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课程,实施国际组织人才输送计划等方式加速选拔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锻炼学生的全球视野与全球治理能力。 浙江大学实施了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开设了“国际组织与国际发展”辅修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全校性政策文件,在人才培养、信息服务、就业实习、奖励资助等环节全方位支持学生到国际组织及分支机构参观、交流、培训和实习;同时,设立了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导师库,聘请在国际组织任职的专家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 清华大学成立了学生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发展协会与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帮助更多学生了解国际组织,提升国际组织实习任职能力;同时,设立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国际发展与治理等方向的双学位、辅修、兼修和证书项目,进行国际组织人才培训;与若干国际组织达成实习生输送合作备忘录,加强全过程政策支持。

6. 国际合作平台:推进高层次创新实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形式进一步深化,其中大学国际联盟与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发挥出重要作用。 大学国际联盟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大学之间,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前提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出于彼此战略需要而结成的以某种契约规范的、超越国家边界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4]。 大学国际联盟的搭建,可助力我国广大师生与世界顶尖名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共同为解决全球性挑战与地区重大问题出谋划策,间接参与全球治理。 国际合作平台包括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不同类型。 作为国际高水平科技合作的重要基地,国际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国际高水平的实验室、科研设备与科研团队,促进学生国际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

我国高校加入大学国际联盟、建立国际合作平台,推进了国际顶尖科研人才的高层次创新实践活动,提高了国际合作的效率与效益。 统计结果表明,5 所样本高校共加入了包括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国际铁路联盟等9 个大学国际联盟。 7 所样本高校共有各类国际合作平台超百个(表4)。

表4 样本高校建立国际合作平台情况

7. 教师海外研修:促进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学生将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并非与生俱来,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在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培养环节中至关重要,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国高校鼓励教师通过国家公派留学项目、教师海外培育计划等方式赴国(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合作交流,全面提升教师的国际沟通能力、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间接促进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提升。

资料显示,东南大学2018 年共派出1 490 余名教师赴海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2018 年共有85 名教师赴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长期访学,师资队伍国际化经历达到了60%(见表5)。

表5 样本高校教师海外研修项目情况

8. 国际化校园氛围:提升学生跨文化能力

随着世界各国合作与交流的开展,我国高校进一步开放,国际合作项目、联合培养计划、留学生培养等国际化教育不断推进,为高校营造出浓厚的国际化校园氛围,形成国际化校园文化。 国际化校园氛围的形成,为学生构建出丰富的国际化成长环境,使学生有机会感受不同国家的特色文化,为条件受限、无法出国的学生搭建了近距离接触国际文化的平台,提升学生跨文化能力。

样本高校都十分重视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西安交通大学打造了“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日”“荷兰莱顿大学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日”等世界知名大学日品牌。 清华大学推动中外研究生趋同管理,促进中外学生全学程的沟通与交流;招收外籍全职行政工作人员,对全校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国际化能力的多种培训,提升校园国际化服务水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打造“世界文化节”“国际文化嘉年华”“‘留动哈工大’中外学生阳光趣味运动会”“‘世界手牵手’中外学生文艺晚会”等中外学生交流活动品牌20 余个;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等学生组织举办了各类语言讲座、外语角、中外文化周、校园英语沙龙等项目促进中外学生的日常交流。

四、高水平工科高校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10 所高水平工科高校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水平工科高校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首先,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共识,学校通过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拟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等方式推进了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培养。 其次,高校构建了多层次的全球胜任力培养体系,包括国际学术会议、短期出国交流、长期海外培养、国际组织实习等多样化形式,为学生国际化培养需求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促进个性化的国际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水平工科高校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还存在一定的局限,需要进一步优化,寻求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培养途径。

(一)缺乏对全球议题、全球思维的针对性教育

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工科高校的全球胜任力教育主要通过本土培养和海外交流这两大环节进行,本土培养环节包括相关语言课程学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参与国际会议以及校园内国际师生互动交流等方式,海外交流则主要为短期寒暑假交流、联合培养、国际组织实习等。 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水平工科高校的全球胜任力教育主要侧重于跨文化交流及国际前沿知识学习,尚未形成系统的全球胜任力教学体系,缺乏涉及跨文化专题或全球议题的通识课程,学生缺少全球视野、全球思维的教育与实践。

(二)国际工程实习实训需要提升

为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 推进世界各地国际工程的开展,需要大批懂得国际工程管理规律与技术关键的高层次人才。 因此,作为未来我国国际工程领域的管理者和高水平技术人员的“新工科”人才,除了掌握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基础语言沟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工程实践应用能力、跨文化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灵活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而我国高水平工科高校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教育轻实践倾向,学生缺乏直接参与国际工程实践的机会,国际工程实习实训锻炼有待提升。

(三)全球胜任力教育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前面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全球胜任力教育多集中于发达国家的文化教育。 我国高水平工科高校大多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合作交流来推进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因而大多数学生所了解的全球知识多限于发达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 而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沿线国家和地区共65 个,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具有不同的语言体系、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 因此,新时代的高水平国际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具备发达国家水平的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民俗规范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四)中外学生交流存在壁垒

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数量快速增长,促进了国际化校园文化的构建,营造出和谐、自由的国际化交流环境。 然而,在多数高校中,仅有有限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与项目,中外学生的交流平台少之又少,存在交流渠道窄、交流层次低、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 究其原因,在部分高校中,国内学生和国际学生采用几乎完全分离的两套培养体系,上课、活动、住宿等都不在同一空间,少有交流的机会。 这样的国际化校园文化无疑是“在皮不在骨”,中外学生交流存在一定壁垒。

五、“新工科”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的三条路径

全球胜任力教育对于个人、高校、社会以及国家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全球胜任力培养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学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较低。 高水平工科高校作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需求下,必须顺应时代进行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新工科”人才的国际基础和全球视野。 本研究结合我国高水平工科高校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实践经验,对照当前工科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3 条提升“新工科”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路径。

(一)加强实践服务,将全球胜任力教育落实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行动中

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与国际前沿知识技能对全球胜任力的提升无疑十分重要,但是全球胜任力教育最终应当落实于行动中,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学生缺乏全球视野、全球思维的教育与实践,如何将理论、技能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是我国全球胜任力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 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加强关于全球议题、全球思维的针对性教育。

首先,将全球胜任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纳入高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跨文化专题或全球议题的通识课程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化不等于欧美化”,课程应对亚非拉国家的文化、发展现状投入更多的关注。 其次,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推动学生的全球胜任力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在具体现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等平台鼓励学生应用全球性议题知识和跨文化合作能力。 对此,2017 年,清华大学开设了“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将教学计划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清华学子提供高水平的海外实践平台。 在该课程中,学生可以赴埃塞俄比亚、伊朗、巴西和南非等地进行社会调研,围绕具体议题展开活动,感受多元文化的共振。 正如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所说:“全球胜任力要在全球平台上培养,世界眼光要在‘闯世界’的过程中树立。”[15]

(二)推进国际工程实习实训,培养高层次国际工程人才

与其他学科不同,工程人才在国际工程活动中,对于实践操作、团队合作以及工程沟通等素质能力要求较高,仅依靠学生的校内课程学习、实验室操作以及企业参观等浅层次的工程体验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与工程实操能力。 因此,我国高校可以寻求与国际工程企业的深层次合作,推进中外校企合作实习与联合育人,形成“学校培养—企业实习—国际工程实训”的链条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具备扎实的工程技能,又能在跨文化环境下完成国际合作工程项目的高层次国际工程人才。 如天津大学求是学部新工科实验班与荷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达成了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可享受恩智浦公司在国内及荷兰、美国、德国等30 多个国家的企业实验室资源,有机会到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实习,真正参与产业的项目开发。 2019 年,部分学生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实习,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基于OpenMVRT 平台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完成物体的识别和基于RISC-V 平台上的LCD 显示程序等项目。

(三)协同中外学生管理,打造跨文化深度交流融合平台

在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中,国际化的交流环境十分重要。 为学生营造自由、平等的国际化交流环境,可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的交流与碰撞中加深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学会尊重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多样化与差异性,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最终促进全球胜任力的提升。而中外学生分离式培养体系无形中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砌上一堵墙”,阻碍了学生的交流。 因此,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校情与特色,适时推进中外学生的趋同化管理,打破中外学生交流的壁垒,打造高水平的跨文化深度交流融合平台。 从2014年开始,清华大学创建并运营“亚洲青年交流中心”,以中外学生混合住宿为载体,通过打造国际化交流社区、构建“1+1”“1+N”“N+N”朋辈教育体系、推出全程化闭环式管理模式及自我服务的运营方式等举措,将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融入中外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与沟通协作中,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核心素养,还对国际化校园氛围的形成发挥重要带动和辐射作用[16]。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胜任工科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