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
2022-08-31李松涛周光红罗光杰王朋辉
李松涛 周光红 罗光杰 王朋辉
(贵州师范学院 地理与资源学院/贵州省流域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贵州山地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18)
乡村是地球表面与城市相对应的一种地域类型[1],我国的主要贫困人口和深度贫困地区都集中于乡村。 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使命。 在过去几十年中,通过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政策,我国几乎全部人口退出绝对贫困,为全面振兴乡村打下了坚实基础[2]。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3]。 2020 年中央将乡村振兴正式提上日程,并提出2050 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目标,这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4]。
乡村全面振兴需要一大批专业技能过硬、政治素养高尚的优秀青年人才投入实践工作。 乡村地理学的教学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对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认知和分析能力,为实现乡村振兴培养专业人才。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中强调,高校承载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之重要使命[5]14,高校各类课程都要把思政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实现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6]。 因此,乡村地理学教学要基于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共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良好政治素养的青年人才,并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乡村振兴这一重大工程中去。
高校地理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开设较早的地理课程,如张东云等[7]以中国地理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课程思政原则、设计思路、保障措施等内容,系统地建立高师中国地理课程思政体系;王勇和熊玲[8]从世界地理课程中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大国责任、国家安全意识、科学精神等要素入手,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了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和利用途径。 但是,相比于其他地理类课程,乡村地理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专业知识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相关经验和案例也较为缺乏[9]。 如何有效结合乡村地理学课程特点和思政教育的优势,剖析乡村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建立乡村地理学课程思政教育途径等方面都面临众多难题。 因此,本文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基于作者所在的乡村地理学教研团队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从地理学元素以及我国取得的乡村建设成果出发,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探索思政教育途径,构建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期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乡村振兴人才奠定基础,为当前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一、乡村地理学课程特点
乡村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人文地理学十六个大的分类之一[10]。 该学科是以乡村地域人地关系为核心,聚焦于乡村资源环境与乡村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耦合过程,重点研究乡村地域系统的形成、结构、功能作用及其时空演化特征,探讨乡村地域的聚落、经济、人口、文化、建筑、景观、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问题,为乡村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此外,乡村地理学不仅研究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时空分异规律,同时还关注城乡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探索系统内源性和外部性动力的交互机制,有助于综合理解社会发展与演变过程[11]。
随着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社会风貌、人文、土地、资本、产业、自然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2]。 为适应国家全面发展的需要,一些农业、林业类大学在相应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了乡村地理学课程,增强对乡村地域系统的关注。 同时,一些师范类高校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地理学科教育改革的需求,在自然地理、城市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地理等一系列地理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乡村地理学。 但总体来说,我国开设乡村地理学课程的高校还比较少。 据调研,师范类高校中,目前仅有广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少数学校开设这门课程。 这些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两个比较典型的特征:一是授课对象主要为研究生,目的是引导他们从中挖掘相应的科研素材,但很少面向人数众多的大学本、专科生,导致为乡村一线建设输送的专业人才极为有限。 二是授课内容多为地方地理学或乡土地理学,主要介绍高校所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情况,通常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
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切合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于贵州师范学院长远规划,贵州师范学院在贵州省高校中率先开设乡村地理学课程。 这门课程是该校地理与资源学院依托贵州茂兰国家级地学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贵州广西海南热带亚热带地理学野外综合考察基地、贵州省流域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培育)、贵州省地理国情与乡村振兴人才基地和贵州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扶贫十大创新团队等平台,基于乡村人地关系格局与演变、土地动态变化、乡村地理与农村发展、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成效评估等重点领域发展起来的特色学科,同时也是省级特色课程的培育对象。 贵州师范学院乡村地理学教研团队期望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全面融入思政教育,为贵州乃至全国培养德才兼备的乡村振兴人才。
二、乡村地理学课程思政体系
(一)主要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分析
乡村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重点探索乡村地域系统中社会经济活动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因而涵盖了丰富的自然、人文、经济、旅游、资源、生态等地理学元素[13]。 我国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14]。 这些地理学元素和建设成果承载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可以在乡村地理学教育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乡村地理学教研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课程内容,依托课程实例,深入挖掘人生价值观、国情观、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政元素,明确德育内涵和育人目标,全面实行“三全”育人(见表1)。
表1 乡村地理学课程思政元素简表
(续表1)
(二)课程系统与思政体系
1. 乡村地理学综述
通过介绍和阐述乡村地理学的基本问题,指出我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经济发展、生态文明、传统文化、人口变化、产业改革等方面对乡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让学生明白乡村振兴的必要性。通过介绍我国过去几十年在脱贫工作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通过阐述我国在乡村建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对我国和全世界人民带来的重要影响,让学生深刻理解乡村建设的价值,充分认识投入乡村建设的事业是大有可为的。
2. 乡村地域系统
分析、阐述乡村地域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及其特征,探讨和阐述乡村聚落的类型、特征、体系、地域差异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使学生理解人地关系是乡村地域系统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我国乡村文明传承和发扬的基础。
3. 乡村人口与经济
分析乡村人口的变动、人口结构的空间特征、人口发展与调控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讨论乡村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产业构成、资源开发利用、生产活动的地域分异等问题,使学生明白人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而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左右,因此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小康目标,不仅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全世界人类的贡献。 特别需要强调我国乡村地区与国家发展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明白中国是以农立身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依托于乡村的有效支撑;在新时代,乡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乡村的支持下,国家快速发展,以后,国家要对乡村进行反哺,大学生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义不容辞。
4. 乡村文化
分析乡村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阐述乡村文化的特质、文化体系、文化建设与发展,让学生明白文化建设是一个地方发展的灵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通过介绍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与遗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鼓励学生传承我国乡村优良传统文化、培养积极向上的乡村风俗习惯;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5. 乡村旅游
阐述乡村旅游活动的类型和特点、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 以多样化的乡村自然旅游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通过介绍旅游景点的风土人情,提升学生对乡村地域的人文情怀;通过介绍以乡野为空间、以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旅行和游居为特色的乡村生活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美丽中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潜在价值。
6. 乡村景观及其规划与建设
从景观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的角度阐述乡村景观的构成、类型、特点、变化及乡村景观的评价和乡村景观的规划与建设等,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激发他们共建自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 通过介绍乡村发展地域类型划分的原则、依据、技术方法,阐释乡村规划与建设的思路、框架、基本内容和战略重点等,分享乡村规划的先进代表性案例,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为乡村规划与发展建设建言献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三、乡村地理学思政融合方案
乡村地理学课程教学要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保障措施、教学评价的角度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融入、结合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着力构建“课程思政”立体化协同育人体系。
(一)教学内容
乡村地理学的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其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在践行教书育人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需求基础上,做到知识传授和心智开发的有机融合。 二是结合乡村地理学主要教学内容,从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提炼、升华及梳理好的思政元素恰当地融入教学中,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思想教育与价值观培养有机结合,达到思政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因此,拓展基于乡村地理学课程内容的思政内涵,是实施好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
(二)教学资源
乡村地理教学首先要从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挖掘第一手素材,而贵州在乡村发展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就,具有优质的教学资源。 在乡村建设方面,贵州创建了一大批模范乡村,其中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寨有724 个,数量跃居我国第一,入围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 个[15]。 在乡村经济建设方面,乡村经济发展是贵州经济建设的基础,为贵州经济腾飞做出了卓越贡献,助推贵州GDP 增速连续9 年位列全国前三,其中近3 年更是位列全国第一。 在脱贫攻坚方面,贵州作为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区域最广的省份,在2020年全面摘掉绝对贫困的标签,66 个贫困县(区)(其中9 个深度贫困县(区)),共923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全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创建了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的“贵州扶贫模式”,涌现出了许多先进的典型案例和模范人物[16]。 在旅游地理方面,贵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众多承载红色历史、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红色旅游资源。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贵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碧水、青山、蓝天、净土各个方面不断奏响生态文明建设最强音。 在科学技术方面,贵州取得亮眼的科技发展成就,许多成果更是彰显出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在全世界的领先地位。 例如,在贵州大山深处建设的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和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其综合性能是著名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10 倍[17]。 又如,在贵州剑河建立了全球寒武系第三统苗岭统和第五阶乌溜阶的全球标准,成为我国第11 枚“金钉子”,帮助中国超越意大利成为世界上“金钉子”最多的国家[18]。在乡村人口和文化方面,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蕴含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深厚的民族文化。
(三)教学方法
1. 改革教学方式
大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其学习思维在一定时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就需要大学教师及时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尤其是课程思政教育方面,需要避免大量的填鸭式教学,因为枯燥的灌输教学很难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内涵、形成思想上的共鸣;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积极探索问题教学、情境教学、讨论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因此,乡村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需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体作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 例如,笔者在讲到乡村规划建设时,会让学生按自己比较熟悉的乡村分成小组,并从空间区位、自然、人文、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讨论乡村未来发展的规划意见,让学生设身处地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
2. 更新教学手段
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新媒体教学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形式灵活、感染力强等特点[5]14,能够有效转变传统板书式教学单一、枯燥的固有形象。 因此,乡村地理学课程教学采用课堂PPT、雨课堂、直播课程、慕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城市宣传片、红色景区宣传片、扶贫纪录片、抗战纪录片等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资源投放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影像内容,直观深入地感受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建国和改革发展中的异常艰辛,了解中华民族在幸福生活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3. 重视实践锻炼
乡村地理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实际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时空演变规律,结合新时代发展需求,从实际生活入手,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学生在乡村地理学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号召,利用实践周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地区乡村人口、文化、经济、资源、环境等调查。 这促使学生掌握乡村地理学调查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服务人民和家乡的情怀。 又如,部分学生自主参与精准扶贫成效评估工作,通过分工合作、讨论总结、主动研究等方式,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和实践工作,进而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保障措施
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许多教师在目前的乡村地理学教学过程中还未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对于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尚不明确,因此,为保障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必要建立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思政案例库—实践平台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师的重视程度,帮助基层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体系中(见图1)。
图1 乡村地理学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方案
1. 完善培养方案
根据我国高校教育方针,结合新时代教育理念,建设涵盖课程思政元素的最新教学培养方案,构成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思政课程体系。 一方面,在方案中明确要求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深挖课程内容隐含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想教育贯穿、融入、结合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另一方面,坚持发展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原则,设置一定的思政课时,及时总结和补充学习,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2. 修订教学大纲
基于乡村地理学课程体系,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增加思政教育内容,细化思政教育的基本要点,找准思政教育的着力点,丰富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明确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全面推动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形成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3. 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
围绕社会需求、学校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教学目标及思政目标,从国情观、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生价值观出发,充分融合课程内容和乡村建设成果,深入挖掘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自然、人文、经济、旅游、资源、生态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形成完善的乡村地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强化思政内涵建设。
4. 搭建教学实践平台
不同于其他的地理专业课程,乡村地理学课程需要以乡间田野为教学平台,跳出学习停留在单一的、机械的理论知识灌输层面,加强理论知识在野外实践操作中的应用。 通过实践锻炼,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乡村之美,并用所学知识发掘乡村发展的问题,这样才能润物无声、德育于无形。 例如,贵州师范学院依托贵州茂兰国家级地学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贵州广西海南热带亚热带地理学野外综合考察基地、贵州省地理国情与乡村振兴人才基地、贵州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扶贫十大创新团队等实践平台,遵循“学习要系统、实用”的主旨,把课堂知识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
(五)教学评价
相对于传统的专业知识教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发生改变。 首先需要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完善培养方案;然后修订教学大纲,并基于专业课程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立思政案例库,构建完善的思政课程体系。 在实际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在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完善。 对于增加了思政教育的课程知识体系,其对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也要进行改革,要将德育效果纳入考核范围。 因此,对于乡村地理学而言,需对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进行全面考核,继而评价教学效果,并将结果反馈至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思政课程教学系统提供支撑。
在考查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程度的同时,评价思政教育效果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考核学生在实践工作中的实际表现,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觉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比如,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150 余名学生在学完乡村地理学课程后,深入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广西、河南等省区共110 多个贫困县(区)进行精准扶贫调研、检查和评估情况,基于所学专业知识为相关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学生表现出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得到广大群众和各单位的一致好评,这无疑是对平时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种肯定。
四、结论
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需要一大批专业技能过硬、政治素养高尚的优秀青年人才。 通过乡村地理学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学,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对人地关系乡村地域系统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国情观、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乡村振兴人才提供支持。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乡村地理学教研团队从自然、人文、经济、旅游、资源、生态等地理学元素与我国取得的乡村建设成果出发,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该团队立足专业、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结合省情、贯穿思政,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保障措施、教学评价几个方面不断总结与改进,创建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该校学生在学习乡村地理学课程后,通过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实践锻炼,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和实践工作,展现出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从而反映出该教学模式是切实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