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特征实证分析

2022-08-30曹杏田潘蓓蓓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反思性实践性职业院校

曹杏田,潘蓓蓓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安徽 桐城 231400)

引言

职业教育中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幼儿园教育真实或虚拟仿真情景为背景,在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联合指导下,通过观察和参与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或自主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为主要形式,从而获得幼儿园教育的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是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指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由职业学校安排或者经职业学校批准自行到实习单位进行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1]。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学生实习的本质是教学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教育实习的最终目的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而设定,应以螺旋式上升的形式,从周见习、集中实习再到顶岗实习的逐步拓展,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实践情景,从而达到“学做幼儿园教师,奠定专业发展根基”的总体目标[2]。然而在职业院校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实习工作的开展缺乏统一的标准,各类学校对实习规定政策的解读和执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过观察和总结发现,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在不同类型职业院校之间从实习内容、实习作用界定、实习特征均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因此,对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调研和分析十分有必要。

一、学前教育专业实习调研样本选择

当前职业教育对教育实习内容并没有统一规定,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院校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实习特征上,这些特征上的差异性导致了各类职业院校实习模式的不同[3]。为摸清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基本特征,给高质量规范实习工作提供参考,作者采用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特征维度设计出包含四个维度实习特征的调查量表,分别是渐进性、实践性、反思性、指导性特征维度。该量表采用两点计分,以百分比和卡方检验作为统计指标,总量表有良好的信度α系数为0.93,各分量表信度α系数为0.88、0.81、0.79、0.87。研究共发放510份调查问卷,对三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32份。分别选择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院、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开办学前教育专业大专层次办学)作为调研对象,具体调研对象数量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调研对象分布表

二、学前教育专业实习作用与特征

(一)学前教育专业实习作用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训练和展开职前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计划中一门最具有师范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可以起到有效评估学生教育情怀、师德规范、保教知识与能力、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能力的作用,也为教学反思、教学改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实习强化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专业学生通过实习深入到幼儿园一线教学,增强了学生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感受到了立德树人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4];端正了自身的教育观、教师观、儿童观,坚定了自我的职业理想和信念,从而提升了职业认同感。幼儿园教育实习工作做得好可以坚定学前专业学生终身从事幼教的职业取向,提高学生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奉献幼教事业的信心,为未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做好铺垫。

实习提供了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实习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观察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了就业根基[5]。同时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成长和就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实习是就业的前奏,帮助学生拓宽了就业的渠道。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果受到实习单位的欢迎,会极大增强毕业生就业的信心和勇气。

(二)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特征构成

师范类专业认证秉持的理念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而持续改进更加强调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发展,符合教师职业发展特点,也符合教师成长规律。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作用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实习可以有效评估、提升、训练毕业生师德规范、保教知识与能力和班级管理等能力,这表明教育实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通过各类职业院校的实习工作安排来看,学生教育实习均安排了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手把手指导学生幼儿保教技能并加以实践,这种指导性是在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不具备的特征。实习过程中真实教学情境下的教学反思活动是课堂教学中不能提供的,表明教育实习具有很强的反思性。鉴于学前教育专业实习作用的分析、幼儿园职前教师职业发展特征以及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的综合考虑,可以将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特征归结为四个特征,分别是渐进性特征、实践性特征、指导性特征和反思性特征。渐进性特征主要考察实习阶段任务安排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顺序性;实践性特征主要考察实习在真实教育情景中开展专业训练的程度;指导性特征主要考察产教融合,联合育人的程度;反思性特征主要考察独立、合作反思完善工作的程度。具体特征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特征维度设计表

三、不同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特征分析

(一)不同类型院校学前教育实习一般特征

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三类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特征是十分明显的,除B类和C类院校指导性特征和反思性特征表现不明显以外,总体上四个特征上的平均吻合度达到70%以上,具体见表3。具体特征表现为:渐进式特征在A、B、C三类高校各具体特征中均表现较为突出,说明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实习模式的渐进性得到了职业院校的普遍认同和具体落实。在实践性特征上,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践性普遍较明显,特别是A类和C 类职业院校能将教育实习与幼儿园一日活动和开展保教实践活动有结合起来,解决的是幼儿园教育中的真问题,但B类高校要加强教育实习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衔接,提高其实践性特征。在指导性特征上三类高校普遍做得不是太好,具体维度上虽然均安排了校内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但校外实习指导老师指导和联合指导工作不尽如人意,特别是联合指导方面,大概只有50%的高校开展了联合指导。反思性特征表现出有材料但不一定真正起到对教育实习工作反思的效果,从数据可以看出三类高校均要求学生填写了实习总结的反思报告,但实习过程中的反思性教学活动组织和教研活动组织十分有限,因此三类高校反思性教育实习特征表现得不是十分明显。

(二)不同类型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特征比较分析

将实习特征下对应的人数百分比进行加权平均后作进一步比较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渐进性特征上A、B、C三类高校之间差异不是很明显,除教育实习由易到难依次展开外,其他实践内容和实习环节上三类高校之间没有差异,总体上而言实践性特征、指导性特征和反思性特征在三类高校之间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具体结果见表4。对于实习实践性特征而言,在解决保教真实问题上,A类和C类院校基本是同质化开展实习工作,没有差异,B类和C类院校实习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基本没有差异,其他各具体特征上各类院校差异非常明显。在指导性特征上,A类和C类高校在校外指导教师和联合指导方面基本没有差异,其他类型高校之间及总体特征差异十分明显。反思性特征上,除A类和C类高校撰写反思性实习报告和反思性教学活动无差异外,其他具体维度上差异明显。

表3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一般特征(N(P))

表4 三类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特征卡方检验

四、讨论

(一)对接实习新规定,坚持师范特色开展教育实习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是幼儿园教师入职之前必须接受的“专业性职业”训练[6]。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环节的设计要立足师范生的专业发展,为未来的专业化工作奠定基础。特别是将师范生的知识积累转化为实践智慧和情景性知识,重视职前教师行为的实践取向,肯定教育实践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价值[7]。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三类职业院校虽然都培养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但他们对实践教学的安排不尽相同,这显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是有出入的。传统的师范类专科院校明显更加具有“专业性职业”特征,三类学校中传统师范学校更重视专业实习的实践性、递进性、实践性、指导性和反思性特征。实习是培养合格幼儿园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训练环节,这一环节具有其自身的规律,应重视实习工作的渐进性,而不应该没有层次地设计和安排。院校应以递进的方式开展教育实习,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持续帮助学生学做合格幼儿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多次开展见习、实习是必要的。教育实践课程对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教育技能提升,幼儿教育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整个实习阶段不可偏废或侧重任何一个环节,而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具体到整个实习阶段的划分,不同阶段的实习内容安排,从观察再到独立实践,从简单再到多样开展实习工作。

(二)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工作应注重与幼儿园保教活动相融合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实践性强调实习工作要深入到幼儿园内部的真实教育情景,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让实习生在真实幼儿园情景中通过实践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和解决专业问题[8]。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三类学校专业实习都比较重视实践教学,但A类学校实践性更强,更加重视融入真实教育情景和独立开展一日实践活动的工作;特别注重亲身经历实践的重要性,注重实习生程序性知识的获取,以解决幼儿教育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宗旨。帮助学生积累幼儿园教育实践经验和真实体验,熟悉幼儿园教育实际操作的过程以形成学生综合判断与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从而掌握幼儿教师的工作流程、内容、方法、要求和规范,不断构建学生丰富的幼儿园教育实践知识和经验,为一名合格的应用型幼儿园教师积累必要的专业教育技能,从而将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提升[9]。

(三)学前教育专业实习要分层实施与联合指导

三类职业院校在进行实习安排的过程中,往往将实习当作一项教学环节和任务去安排、事务性考虑、程序性安排,重安全教育等,轻专业实习工作安排,简单单一,平铺直叙,强调过程管理材料的提交和收集,而忽视层次性专业安排。一般而言,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安排至少有16到18周,具体从观察实习、陪同实习和顶岗实习三个不同层次开展[10]。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三类院校实习生均反映实习过程中,渐进式安排比例并不高,这是需要进行调整的。实习过程中对学生实习进行专业指导,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尽快地获取专业技能,进而关系到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效果。调查发现,整体而言三类学校都在校内实习指导老师的安排上较合理,但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和校内外老师的联合指导不到位,组建校内指导老师和幼儿园实习指导老师的联合指导队伍,给每位实习生进行全程高质量指导,对提升学生幼儿教育实践规律的认识和内化尤为重要。相关院校可与实践基地合作,建立指导教师资源库,为实习工作提供指导师资保障。

(四)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应开展反思性实习工作教学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工作不能只满足于其他职业教育实习中所要求的简单模仿和示范。如果仅仅只满足于职业化流程式实习,那么就会使未来的幼儿园教师丧失分析、思考和研究的能力。调查也发现相对于其他特征,反思性特征表现得最不明显,特别是反思教研活动和反思性教学活动安排的最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不仅仅要依靠知识的习得,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自我理解的进程,通过反思性实践活动,从而达到自我革新、自主发展,培育反思型教师是国内外教师教育的共识[11]。另外,有学者曾提出专业教师成长公式即专业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反思成为教师重要的专业特性,也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生长点。反思性教育实习是指教育实习过程中应促进实习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独立或合作,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等进行反省。实习过程中反思的类型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或集体的反思。调研发现,实习过程中个人反思教育和集体反思总结尤为缺少。实习生可以将某一教育实践问题与小组同学分享讨论,或与指导老师交流讨论,从而提升自我对某一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认识,发挥实习在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和激发专业发展潜能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成为一名反思型的幼儿教育实践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新修订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鼓励支持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结合学徒制培养、中高职贯通培养等,合作探索工学交替、多学期、分段式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教育实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新模式,必须与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相吻合,既要考虑专业素质的实际需要,也要尊重师范教育特色,尤其是要注重师范生自主反思和自我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同时要注重产教融合途径,坚持学前教育人才产出导向,立足各层次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尊重院校及学生个体的差异,联合实习单位培养符合幼儿园教育实践需要的职前教师[11]。

猜你喜欢

反思性实践性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摭谈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性学习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