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后预见性护理-精细化护理-全程心理护理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2-08-30耿静雅赵刚金军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预见性负性股骨

耿静雅 赵刚 金军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骨一科 平顶山 467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在伴有生理功能减退、骨质疏松的高龄人群[1]。研究表明,高龄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且患者大多存在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而影响术后康复进程[2]。本研究通过对行手术治疗的7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术后预见性护理-精细化护理-全程心理护理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05—2020-05我院骨一科行手术治疗的7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均经CT、X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2)年龄≥75岁,均顺利完成相关手术。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2)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伴有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依据术后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2组,各39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有关注意事项,告知术后恢复期配合医护干预措施及进行功能训练对预后效果的重要性。指导患者采取适当体位、合理饮食。对伴有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患者,为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负性情绪。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精细化护理-全程心理护理:组建护理小组,由骨科护士长担任组长,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担任组员,共同学习预见性护理、精细化护理、全程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技巧。(1)预见性护理。小组成员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查找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风险及护理需求。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明确具体风险事件为切口疼痛或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压疮、便秘、跌倒、营养不良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上述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发生原因,强调配合护理干预对减少风险事件的重要意义。(2)针对上述风险事件采取精细化护理。①切口护理:定时查看患者切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技巧。嘱其进行深呼吸、咳嗽时,用手掌轻轻按住切口,以减轻切口牵拉造成的疼痛。②下肢DVT与压疮预防干预: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下肢DVT与压疮是发生风险极高的并发症,并强调其对术后康复进程的严重影响,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评估患者下肢DVT与压疮风险,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如嘱患者穿着宽松柔软、透气性强的衣物,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防止局部长时间持续受压,降低压疮风险;协助患者行患肢被动活动训练,并为其按摩患肢,以加快静脉血液回流,预防下肢DVT。③饮食与营养干预: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嘱其多进食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食物,为骨折愈合提供充足营养,避免骨折延迟愈合;同时应注意防止便秘,增加食用富含粗纤维的蔬菜。④功能锻炼指导:针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制定合理的功能锻炼方案。详细讲解每项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效果,指导并陪伴其进行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决定锻炼的强度及频率,避免不当锻炼或过度活动导致的坠床、跌倒、摔伤等不良事件。(3)全程心理护理。从患者术后回到病房至出院期间,为其提供全程心理护理。主动与其交谈,引导其倾诉焦虑、抑郁情绪的诱因,动态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需求。依据患者负性情绪的程度和诱因,争取患者家属、同事、朋友配合,告知多陪伴患者,为其提供人文关怀,让患者感受到亲情、友谊的温暖;亦可通过播放轻松音乐或进行知心交谈等方式,缓解其负性情绪。对2组患者均干预至出院。

1.3观察指标(1)护理干预前、出院当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越高,提示心理状态越差。(2)统计术后至出院期间发生的便秘、下肢DVT、压疮、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3)患者出院当天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很不满意<60分、不满意60~70分、一般71~80分、满意81~90分、很满意>90分。将很满意、满意纳入总满意度。

2 结果

2.1心理状态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比较分)

2.2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老年患者机体各项机能较差,术后又需较长时间卧床休养,不但不利于骨折愈合和肢体活动能力顺利恢复,而且可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风险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3-4]。临床研究指出,骨折会对高龄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加之其缺乏途径宣泄不良情绪,常导致其术后对医护干预措施配合度不高而不利于术后康复[5]。因此,积极探索合理的术后护理干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针对疾病类型、患者可能出现风险的因素,以及并发症所制定的预防措施,从而规避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因素和并发症对治疗效果的干扰[6]。精细化护理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每项护理工作进行精细化处理,为患者提供精准、细节性的护理措施,故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7]。全程心理护理属于心理干预方法,对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8]。

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将上述三种护理方式结合后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干预。首先将预见性护理与精细化护理有机结合,根据预见性护理所发现的风险因素与事件采取精细化护理,既能确保对风险事件的预见性,又能保障护理措施的精细化。如针对切口疼痛或感染、下肢DVT、压疮、便秘、跌倒、营养不良等风险事件采取规避性精细化干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得到良好控制,提升了护理效果。同时为患者提供全程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有效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且康复信心得到增强。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充分体现了预见性护理-精细化护理-全程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预见性负性股骨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