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覆膜支架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效果观察

2022-08-30于龙张立伟夏茜曾天祥姜宏北部战区总医院介入血管外科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4期
关键词:内漏开腹覆膜

于龙 张立伟 夏茜 曾天祥 姜宏 北部战区总医院介入血管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疾病特点,评价覆膜支架治疗取得的效果,为血管外科手术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血管外科2018年12月~2019年8月的80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疾病患者,进行分组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取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比较2组受试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围术期指标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组间围术期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14.50±20.50)min、术中出血量(121.50±15.50)mL、术中输血量(35.50±5.50)mL、ICU观察时间(1.50±0.20)d、首次下床活动(6.20±1.20)d、住院时间(9.50±1.50)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后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开腹手术治疗,覆膜支架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疾病具有明显的优势,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即多种原因导致的腹主动脉永久性扩张,具有破裂倾向,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外科手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既往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较常应用,但是手术创伤情况也不可避免,从而导致患者术后恢复较慢、并发症风险提高[1]。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理念的普及,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aneurysm repair,EVAR)开始广泛用于腹主动脉瘤疾病治疗中,手术具有微创特点,减少了患者的手术损伤、加速了术后康复、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血管外科,时间选自2018年12月~2019年8月,均为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患者腹部可触及搏动性肿块,总计80例。将80例患者分组治疗,2组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各40例。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患者年龄48~72岁,平均(61.50±6.80)岁。观察组:男29例,女11例;患者年龄47~73岁,平均(61.80±7.50)岁。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性别分布、年龄均值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血管瘤直径≥4.0cm、动脉瘤颈部直径≥1.5cm;②患者有配合能力,治疗依从性良好;③患者对手术方案知情同意;④患者无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⑤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腹部手术史患者;②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③严重感染患者;④恶性肿瘤疾病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术前积极控制患者血压,经检查与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脏器状况等。辅助患者平卧位,消毒铺巾、麻醉,双侧腹股沟区斜切口显露双侧股动脉,远近端以血管牵引带环绕固定,以肝素进行全身肝素化,双侧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鞘(5F),腹主动脉造影确认腔内修复术的可行性,DSA透视下于预安置支架主体侧植入支架主体,双肾动脉通畅后,自对侧股动脉导入Terumo导丝,连接植入直型分支支架、支架主体,再次造影明确支架位置、动脉瘤封闭情况。术后撤出支架输送器、缝合切口、静脉补液预防感染等治疗。围手术期出现Ⅰ型内漏2例,加用Cuff后消失,Ⅱ型内漏4例,术中未行处理,2例术中释放分支支架后对侧支架开口压闭,加裸支架后血流恢复。

对照组:术前准备工作同观察组,辅助患者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消毒铺巾,于患者腹正中处做切口,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暴露瘤体,瘤体近远端颈部血管夹闭处理,切瘤体,瘤腔内缝扎骶中动脉开口等位置,以人工血管动脉吻合,经检查血流恢复后以动脉瘤囊壁包裹缝合人工血管,术后处理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记录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ICU观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臀部间歇性跛行、发热、电解质紊乱、切口感染、肺部并发症、心脏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观察指标数据导入SPSS21.0软件,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及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及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术后臀部间歇性跛行、发热、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总发生率分别为32.50%、80.00%。组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经统计学计算,P<0.05。

表1.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组间术后并发症分析(n=80)

2.2 围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ICU观察时间以及术后首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情况见表2。组间围术期指标情况经统计学计算,P均<0.05。

表2.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组间围术期指标对比(±s)

表2.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组间围术期指标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中输血量(mL) ICU观察时间(d) 首次下床活动(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214.50±20.50 121.50±15.50 35.50±5.50 1.50±0.20 6.20±1.20 9.50±1.50对照组 295.50±22.30 603.50±20.50 550.50±10.50 2.50±0.30 8.50±1.30 16.50±2.50 t 16.9123 118.6153 173.9776 17.5412 8.2222 15.185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属于主动脉瘤类型,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动脉局部或弥漫扩张[2]。虽然属于良性病变,但病情发展期间有动脉瘤破裂风险,增加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3]。临床工作中发现,此类疾病患者明显增多,集中多发于高龄、心脑血管疾病、长期吸烟家族病史人群,其中男性患者占比率较大[4]。根据疾病与肾动脉的关系分析,分为肾上型、肾型、肾下型类型,肾下型最为常见[5]。关于此类疾病外科手术是唯一手段,考虑传统开腹手术的创伤较大等问题,需不断优化手术方式[6]。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的完善,腔内治疗技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7]。覆膜支架置入术使用支架表面的覆膜覆盖患者动脉瘤远近端,可以降低瘤腔压力,稳定内部血流动力学[8]。另外,覆膜支架多由铂金支撑,聚四氟乙烯为外膜,增加了支架扩张强度,降低了血管再狭窄风险,降低术后移位和、血管损伤风险,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9]。为了确保手术效果,使用覆膜支架腔内手术治疗时,覆膜支架柔顺度较差,进入弯曲动脉时有一定影响,所以手术治疗时可选择双导管引导、较短支架,以增加引导管支持作用,助于进入弯曲血管内[10]。李兴东等[11]研究指出,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为了提高手术效率,需综合分析患者动脉瘤解剖形态、掌握适应证等情况。笔者认为,熟练掌握EVAR手术治疗的临床适应症是减少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重要基础。手术适应症包括:(1)肿瘤直径大小超过5cm时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因女性腹主动脉较男性更细,因此女性患者肿瘤直径超过4.5cm时即可给予手术干预。(2)部分患者肿瘤直径本身并不大,但生长速度过快,每半年增长超过0.5cm或每一年增加1cm时,应尽快安排手术干预。(3)患者瘤体出现疼痛症状,应给予手术干预,以避免出现破裂,造成感染危机生命。如患者同时合并下列情况之一,应给予腔内手术治疗:①患者为高龄老人或合并较重的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衰竭病变无法耐受开腹手术者;②比较难于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者,比如炎性AAA、合并先天性马蹄肾的AAA、既往腹部有其他手术治疗史者;③破裂AAA患者因急诊EVAR死亡率显著低于传统开腹手术,因此临床也优先给予EVAR手术治疗。

内漏是临床EVAR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术中被迫转为传统开腹手术的主要诱因。内漏通常指行EVAR手术治疗时,出现支架血管腔外、动脉瘤腔内持续性的血流,经影像学检查可清晰显影的情况。通常来说,依据内漏发生原因及解剖结构分类,内漏具体被分为4种类型:Ⅰ型临床称之为锚定区内漏,形成原因为支架近端或远端与病变动脉血管没能进行完全封闭,造成部分动脉内的血流持续向瘤腔内流入;Ⅱ型也叫分支血管内漏或反流性内漏,临床主要指腰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分支有血流持续性向动脉瘤腔内流入;Ⅲ型也叫支架相关性内漏,主要形成原因是外源性破坏引起,包括人工血管膜劈裂、模块分支脱节及支架骨架脱节等;Ⅳ也叫支架渗漏,具体就是腹膜支架人工血管的孔隙出现渗漏。接受手术治疗患者自身腹主动脉先天发育情况、手术前及手术中测量不精准、手术操作出现失误、移植物本身存在瑕疵等都可能引起内漏。本研究中,围手术期有2例患者出现Ⅰ型内漏,经Cuff干预治疗后症状消失,出现Ⅱ型内漏4例,在手术期间未予以处置,2例患者在手术时释放分支支架后对侧支架开口压闭,加裸支架后血流恢复。笔者总结,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能够有效降低Ⅰ型内漏发生率。临证时认真分析患者造影结果,分析内漏形成的诱因,针对进行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内漏发生率。如支架释放在瘤颈的位置较低时,可以通过应用覆膜延伸支架的方式重新进行定位,尽量在平肾动脉时进行释放。如锚定区充分,内漏形成与瘤颈形态异常、过度成角等因素有关时,可通过顺应性球囊扩张让支架良好贴附,或改用大号的Palmaz裸支架置入近端瘤颈处,让支架与自体动脉血管贴附性更佳。对轻微Ⅰ型内漏,若延时3s以上显影,可观察一段时间再次造影观察,也可术后进行随访但作者并不推荐。

结合本文研究,采取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的观察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相对于传统术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的微创优势突出,满足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治疗需求。

综上所述,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凭借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整体优势显著,具有推行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内漏开腹覆膜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农用柴油机喷油泵内漏故障的成因与排除
拖拉机液压油泵内漏原因剖析与预防措施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柴油机压缩空气起动系统三通球阀内漏分析与处理
用于滑动部件的类金刚石碳覆膜特性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