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检测评价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和预后的临床价值

2022-08-30王艳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颅脑炎性病情

王艳卉

河南濮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濮阳 457001

颅脑损伤具有病情重、进展快、救治难度大,以及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虽然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评分,以及颅内压、血压、血氧和血糖水平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和预测预后效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存在监测时间滞后、操作繁琐,或诊断和评估预后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欠佳等局限性[1-2]。本研究通过对6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18例健康者进行比较,以探讨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检测对评价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和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01—2021-04我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纳入标准:(1)有明确颅脑损伤史并经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2)年龄≥18岁。(3)临床及随访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存在胸腹联合伤与四肢损伤患者。(2)伴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以及合并血液、内分泌等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3)恶性肿瘤患者。其中,交通事故伤31例,跌滑伤16例,坠落伤 8例,其他5例。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标准[3]将其分为轻型组(26例)、中型组(20例)和重型组(14例)。伤后 1个月时,按照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标准,将颅脑损伤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和预后不良组(11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体检的1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各组年龄、性别比例、体质量指数(BMI)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颅脑损伤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4-6]

1.2.1 实验室检测方法 对照组健康者于体检当日清晨,颅脑损伤组患者于入院第1天和伤后1个月时的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 5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保存在-70℃环境下待测。(1)炎性因子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白介素(IL) -6、IL-1β,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2)凝血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DP)水平。均由我科医技人员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规范操作。

1.2.2 GOS 评分方法 依据GOS评分评价预后效果: 5分为恢复良好,已恢复正常生活,但有轻度缺陷。4分为轻度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3分为重度残疾,神志清醒,基本生活需要照料。2分为植物状态生存,仅有最小反应。1分为死亡。所有入选患者均在伤后 1 个 月行 GOS 预后评估。其中,评分为4~5分者预后良好,评分为1~3分者为预后不良者。

2 结果

2.1颅脑损伤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入院时对照组健康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均优于颅脑损伤组中的各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颅脑损伤组患者中,轻型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中型组,中型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重型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颅脑损伤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2伤后1个月时颅脑损伤患者中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的炎性因子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伤后1个月时预后良好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均优于预后不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伤后1个月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完整的血脑屏障功能是确保中枢神经系统稳定的重要基础。炎性因子是机体免疫水平的反映,其异常表达会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功能,加重病情。颅脑损伤后由于创伤、手术应激等刺激可以激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体内单核巨噬细胞,引起炎性介质与细胞因子出现瀑布样级联反应,导致严重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促进细胞毒性蛋白酶的释放、血脑屏障被破坏和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因子渗出并进入脑脊液和血液,进一步升高炎症物质水平,从而加重了脑组织的二重损伤。TNF-α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正常脑组织有少量表达,在外伤、炎症时表达增加,适量表达有防御作用,过度表达则有神经毒性作用,加重神经细胞肿胀、坏死。IL-6和IL-1β在血液中含量较低,适度表达能够参与神经组织修复,过度激活则可诱导趋化因子,参与局部炎症级联爆发反应,进一步加重神经损伤[7-8]。因此在病理情况下,三者的活性以及水平都明显升高,而且损伤越严重,水平越高。同时颅脑损伤后,损伤的大脑皮质释放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内外源凝血系统激活,导致血管内凝血纤溶亢进,FDP水平升高,APTT、PT时间等延长而出现出血倾向,严重者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报道指出,颅脑损伤患者发病后常表现为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与凝血纤溶紊乱引起的炎性因子表达失衡有关,高凝血状态可引起促炎因子表达上调[8]。文献资料显示,创伤后炎性因子凝血功能等指标如持续居高不下和加重,则提示预后不良[9-10]。说明血清炎性反应程度及凝血功能异常与颅脑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作为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的关键影响因素[5,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对照组健康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均优于颅脑损伤组中的各类患者;在颅脑损伤组患者中,轻型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中型组,中型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重型组;伤后1个月时预后良好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均优于预后不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有关文献报告的结果基本相同[7-9]。充分说明检测IL-6、IL-1β、TNF-α炎性因子水平和 PT、APTT、FDP、TT凝血功能指标,有助于早期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效果的预测。

综上所述,检测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对评价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和预测其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颅脑炎性病情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