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卓越中学教师能力培养的课程实践体系构建
——以动物学课为例

2022-08-30高瑞如周艳华

大学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卓越师范生体系

阴 环 李 柯 高瑞如 周艳华 穆 欣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对卓越教师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山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生物科学专业作为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的试验基地之一,自2016年起设立卓越中学教师培养实验班(以下简称“卓越实验班”),全面推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教师计划”)。目前,卓越教师计划已逐渐成为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启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品牌项目。其中,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大力开展“课堂革命”,这是推动卓越教师计划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动物学课程作为该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该课程内容系统性强,且在大学一年级全学年开设,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承担着夯实师范生的生物专业基础和构建教师职业能力与素养的重要角色。因此,对该课程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在教学中基于能力发展的知识构建是非常有效的,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关键性环节。基于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缩写PBL)是以学生为中心且基于真实情景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动物学课程教学中我们尝试将PBL 教学技术与卓越中学教师培养目标进行融合,以提升学生职前综合能力为出发点,构建了“基于PBL 的3P 实践内容体系”。同时,协同我校卓越中学生物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小组构建以卓越实验班为核心的动物学助教体系(Teaching Assistant System of Zoology,缩写TASZ)。经过多次实践检验,我们发现以上实践体系的构建不仅能有效提升师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统筹规划和管理能力。同时,其对学生自信的提升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有所帮助。

一、基于PBL的3P实践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一)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蕴藏着丰富的智慧潜能,有利于促进知识经验的碰撞、融合与创造。合作学习小组是PBL 教学模式中最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形式。其中,良好的组内合作机制构建是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在课程授课前期,由助教团成员(Teaching Assistant,缩写TA)负责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和组长遴选,每个学习小组由1名组长和3~4 名组员构成。为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自主组队并推选组长,最终遴选出来的小组长需要参加由TA 负责的岗前培训。实践证明,小组成员的稳定有利于思维火花的碰撞,其合作学习效率更高。而个性化奖励机制是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驱动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潜能。另外,在学习小组合作制度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积极构建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倡导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杜绝组内竞争和“搭便车”行为,鼓励构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合作机制。

(二)3P实践内容结构组成

教师在动物学教学中要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师范生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突出实践特色,以项目式学习为手段,以项目设计与实施为主渠道,构建基于PBL 的3P 实践内容体系,见图1。该实践体系包括三个学习阶段的PBL 实践项目系列内容,从第一阶段开始到第三阶段结束具有挑战度逐级递增的特征。

第一阶段的破冰行动项目(Ice-Breaking Project)挑战度最低,在教学的早期(一般在第1~4 周之间)实施。该类项目的主要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共同的学习任务驱动来构建学习共同体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学习习惯,打破以往过度关注个人发展的学习局面。同时,通过轻松愉快的课前活动来搭建生—生和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桥梁,以打破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氛围。

第二阶段实施的多元建构项目(Multi-Constructing Project)挑战度适中,在教学的中期(一般在第5~8周)实施。该阶段的PBL 项目内容具有系统知识建构与思维提升创新等特征,能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建构和提升能力。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多元建构项目在学生已完成第一轮线上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

第三阶段实施的极限挑战项目(Extreme-Challenging Project)挑战度最大,具有深度激发学生潜能并构建学生高阶思维的功能,在教学的末期实施。极限挑战项目的实施往往会形成具体的项目成果或作品,并在相关教学环节和平台进行展示。因此,作品的形成过程能促进组员的能力发展并激发组员的最大潜能,这也是学生形成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突破期。

(三)特色与创新

基于PBL 的3P 实践内容体系是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将项目式教学与“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其特色在于针对师范生在职前需要构建的靶标能力来设计突破性较强的PBL 项目类型,并通过项目的探究与成果形成,真正实现在实践中的有效能力构建。其创新点在于重视学生的学习与能力发展规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分阶段地实施挑战度依次递增的PBL 项目探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

(四)实施与评估考核

教师结合“基于PBL 的动物学阶段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在三个教学阶段实施基于PBL的3P 实践内容体系。对各阶段的项目式学习实践效果的考核评估均采用动态的、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见表1)。该体系分别在知识建构、基本素质和组织形式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发展考核,其占比分别为40%、35%和25%,主要考核学生的知识素养、逻辑与思维、表达与展示、活动组织、解决问题、应用知识、写作、合作与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考核分为A、B、C、D 四个等级,每个等级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实践证明,教师进行参与性角色的交流和即时性评价反馈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和提升能力。

二、助教体系(TASZ)的构建与实施

(一)功能定位与目标

TASZ 是结合我校卓越教师计划和基于PBL 学习的动物学阶段化混合式教学模式而构建的教学实践辅助体系,其功能在于通过TASZ 来帮助大学新生快速转变学习方式而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帮助学生构建多元化的综合实践能力;拓宽卓越班的培养渠道,在真实情景的实践中激发学生潜能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养。TASZ 的目标在于通过构建实践特色突出的课程教学来提升师范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机构设置与权责

动物学助教体系由动物学课程组全体教师和卓越班助教团成员(TA)组成,体系管理采用分级管理和责任包岗制度。TASZ 机构中设有由课程组组长担任的组长1名,由课程组教师成员担任的高级顾问若干名,分别负责对TA 的指导和监督工作;TA 团内设置团长1名,副团长3名,团员若干名,分别负责团内培训、任务协调分配、指导监督、公众号推送与维护以及评估考核等工作,以此来辅助教师能够顺利高效地实施PBL 教学。TA 的工作时段为大学二年级整学年,具有“以老带新”的传统,并实行每学年换届制度。TA 工作流程如图2 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TASZ成功构建了教师组—合作学习小组—TA 组之间的良好交流通道。合作学习小组是TASZ 服务的核心,PBL 项目的探究成果形成是学生能力构建的主渠道,在项目成果形成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监督、追踪与评价反馈是TASZ 的主要工作内容。通过反复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TASZ 的运行除实现体系预定的功能和目标外,还能够为基于PBL 的教学模式的高效运行提供辅助性保障,成功解决了高校教师在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等问题。

(三)运行与评价

TASZ 采用自愿申请、自愿退团的原则。在每年秋季新生入学之前进行TA 新成员的吸纳、建档和培训工作,同时举行机构换届大会并产生新一届TA 团长和副团长,由团长全面负责团内的具体事宜。与国内外的研究生“三助”制度有所不同,TASZ 目前采用零酬劳岗位制,不建立雇佣关系和聘任制度。通过教师团的无偿提供辅导以及TA 学生团的教学志愿服务,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环境。

TASZ 采用“电子档案袋”(E-Portfolio)对TA 进行阶段性成长与发展评价,评价包括教师评价、所负责班级评价、TA 团长评价、自评以及同行互评等。评价内容不但包括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还包括实践创新能力、组织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以及应变与管理能力等,评价形式灵活多样。TA 一般在一学年的任职期内会固定进行两次综合评价,分别是第一学期末进行的中期评价和第二学期末进行的末期评价。每次评价进行之前需要提交电子版TA 述职报告和自评报告,评价采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评价结束后需反馈评价结果并完成反思报告。评价形成的过程性资料打包提交卓越教师计划实施小组。

三、结语

建立健全的、贯穿培养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其中构建和实施实践特色突出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是主渠道之一。实践证明,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背景下开展基于PBL 项目式学习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学习与面对面交流学习的各自优势,既实现了学习资源获取的便利性,又解决了学生实践参与性不足的问题,这是高校进行课程实践教学非常有效的途径。另外,学生能力发展具有动态性特征,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状况并及时进行教学调整,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目前,我校动物学课程构建的基于PBL 的3P 实践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阶段性发展规律。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将学习过程进行阶段性划分,并在不同学习阶段下布局挑战度逐级提升的PBL 实施项目。实践证明,阶段化教学的实施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逐步提升。此外,师范专业在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师范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进行系列实践训练,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学实习环节。因此,专业课考核不仅要考虑学科素养,还要综合考虑师范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提升情况。

让学生学会反思是衡量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TASZ 能够通过提供真实情景中的教学管理者体验和指导者角色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审查与自我反思。因此,亲身体验和真实实践过程可以看作是反思教育的催化剂,其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TASZ 切实打通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通道,加强了教学过程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主动性。可见,在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互动十分重要,交流性学习应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此外,笔者总结近年来的TASZ 评价发现,适当参与教学管理活动对师范生自信的提升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大帮助。可见,参与实践性管理活动有助于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是未来卓越中学教师培育的优良土壤。

猜你喜欢

卓越师范生体系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画与理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曾鳴 警惕停留在優秀的誘惑,這是卓越最大的敵人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