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价值取向变迁下技工学校《职业指导》 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2022-08-29张肖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技工学校职业指导就业指导

张肖华

(茂名市高级技工学校,广东 茂名 525000)

0 引言

技工学校学生具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如技工学校学生独立意识加强,就业的个人主义明显。技工学校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同时缺乏艰苦朴素等优良传统。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需求的背景下,技工学校学生正逐渐成为目前人才市场上的就业主体,如何采取必要且必需的就业指导对策和思路已经成为技工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技工学校学生的就业价值变迁特点

1.1 实际就业情况超出学生预期

技工院校虽然不如高校得到重视,但学生及家长对技工学校也给予了深切的厚望,对其今后工作的回报有很高的期望。技工学校学生自我定位较高,但现今就业压力大已经是一个十分突出问题,每年有很多高校的毕业生,更何况技工学校的大量学生就业,而社会对于技工学校学生需求程度低于学生的心理预期,导致技工学校学生的预期与就业现实存在巨大的落差,毕业生自视甚高的就业预期与社会现实不一致的情况相冲突。

1.2 就业时过分追求个性与自由

技工学校学生理想丰满,追求个性、平等和自由,但是文化水平相对薄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还有的学生过分关注自身专业能力的加强,在就业方面一片空白,对未来从事什么工作心里没有打算。在就业心理方面,技工学校的学生可能从小学习能力偏弱,容易异想天开,幻想创业就能实现年入百万的梦想,与现实的就业环境产生严重偏离,还有的对于未来就业薪资水平期待过高。

1.3 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不准

技工学校的学生对自身的期望颇高,因此他们在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对薪酬的要求也比较高。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喜欢灵活就业,自己参与一些创业项目,或者通过一些短期的培训班,承接一些小项目,利用淘宝、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在家里灵活就业。对于真正的技术岗位学生并不感兴趣,空浪费自己“蓝领”的优势,这与图1中职业价值观的构成因素有很大关系。

图1 职业价值观的构成因素

2 技工学校 《职业指导》 课程体系现存的问题

2.1 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专业师资力量欠缺

目前多数技工学校每年在《职业指导》课程方面经费的预算是不够的,如每年预算用于课程师资队伍水平提升、课程场地建设、举办课程相关活动、组织教师参加课程专业培训、购买课程相关资源等是不够的,尤其是没有专门预算组织课程教师参加相关专业学习培训经费。如某技校目前可担任课程授课的教师近70人,但接受过就业指导方面课程培训的教师才接近30人,从课程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来看,还是远远达不到课程授课水平的要求。

2.2 课程内容缺乏实效性

目前《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包含了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心理、信息和材料的准备、求职简历的制作、面试礼仪与技巧、模拟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模拟面试—无领导小组面试、职业素养等8个章节的内容。从《职业指导》课程内容的设置来看,没有达到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规定,学校就业指导课程仅仅局限在就业形势的分析、求职礼仪技巧、求职简历等方面,而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开发、职业素养提升、职业倾向测评、就业权益与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是欠缺的,而这恰恰是学生们需要深入指导的部分。

2.3 课程体系建设不规范

目前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多数技工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安排在学生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计划表中的第3学期,将《职业指导》课程安排在学生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计划表中的第3或第4学期。在学生的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计划表中第2学期中是没有安排有就业指导课程的,这会使得毕业生感到《职业指导》课程只是一种应急性课程。

3 技工学校 《职业指导》 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3.1 教师转变理念,提高就业指导主动性

各技工学校需要抓好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强化新生的专业认同感,让学生喜欢本专业。随着对本专业知识的逐步学习和探索,技工学校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会进一步加深。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及创业意向,积极地向学生传递本专业的就业和创业信息。教师应把自身教学能力提升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联系在一起,本着“为了学生将来更好地发展与就业”的价值取向,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变成一种价值认同和使命,自觉把教学能力提高视为教育教学生命的组成部分。教师内心有了教学热情和良好的教学态度,辅之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教师就能不断地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2 《职业指导》 课采用“双创”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双创”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信念、规范行为、提高认知、锻炼意志,保障综合创业教育有效、持续的实施;其次,要将综合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必修课或任选课的形式开展全民教育;再次,要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在专业教学中注重综合意识的培养,在教学项目中加入技术研发项目,在考核作业中以小发明、小制作为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同时,要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引进产教融合项目,让学生接触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了解和学习行业发展前沿技术,开阔视野;最后,要以课题项目带动综合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教师的科研课题项目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乃至创业设计活动中,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技能转化运用和综合实践能力,达到技工学校《职业指导》课为学生提供就业价值导向的目的。

3.3 创新 《职业指导》 授课方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应该端正就业动机,了解当前经济环境以及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在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的同时,要积极做好自身职业发展规划,自我分析优点和不足。学校应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团队合作能力和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要清楚当今社会转型形势和职业的发展变化,例如学生使用新媒体十分活跃,他们在学校的时候有很多闲暇时间去接受新兴事物,使得技工学校的学生使用QQ、抖音、微博、微信、小红书等新媒体已经得心应手。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在《职业指导》课上普及新媒体方面的就业知识,帮助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给予学生创业提供丰富的资源,比如说销售渠道,消费群体,全新的管理模式,运输渠道等。

3.4 加大课程经费投入,积累本土化课程资源

学校每年应预算固定经费用于《职业指导》课程建设。每年至少派出10名授课教师参加《技工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培训,或相关知名培训机构组织的高校生涯课程导师资格培训等活动。为节约成本,也可邀请名师到校开展内训,这样既可达到提升授课教师水平的目的,又能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培训。同时,还可以设置相应经费作为《职业指导》课题实践经费,鼓励更多的授课教师参与课程实践。另外,有条件的技工学校,还应设立《职业指导》课教研专用场地,用于教师的日常教学讨论、集体备课、召开师生座谈会等。通过加强授课教师培训、设置《职业指导》课题实践经费、加强建设课程场地等,为积累本土化课程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技工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改革是一个连续性的工程,需要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目前,我国技工学校学生创业创新热情进一步高涨,一些学生希望创新创业方面可以得到学校以及社会的支持,但同时也有很多技工学校学生对于就业常常会感到迷茫。学校应通过优化《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课程经费投入,丰富就业课程内容等方式,突出课程的系统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帮助技工学校学生学以致用,实现更好人生目标、高质量完成就业。

猜你喜欢

技工学校职业指导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信阳水利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