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我表露对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病人心理弹性的影响
2022-08-29蒋恩社
胡 娟,蒋恩社,杨 阳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病人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案之一。与血液透析相比,该治疗方案对肾脏缺血影响较小,可保护残余肾功能,且病人可自行居家完成,也称为“家庭透析”[1-3]。但由于病人病情的不可逆性及长期的腹膜透析使其承受着角色和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严重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从而导致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病情恶化[4]。然而,部分病人却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点积极应对,美国心理学会将此定义为心理弹性[5]。心理弹性指个体在遭受逆境、创伤或其他负性事件时仍能保持积极情绪和良好适应能力[6]。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并在个人压力应对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可显著降低负性情绪的发生,增强其抗压能力,以提升病人生存质量[7]。
自我表露是在基于信任、喜爱和良好关系基础上进行社会交流中重要的内容,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8]。网络自我表露是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运用互联网技术以言语和书写表达的形式将个体对创伤性事件及其影响产生的感受、情感与他人分享的过程。网络自我表露有助于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9],减少自我压抑行为给机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10]。多项研究显示,自我表露可有效改善慢性病病人负性情绪,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11-12],而较低的自我表露则加剧病人的心理痛苦[13]。Zhang等[14-15]利用自行设计的引导式自我暴露干预方案,在一项预试验中评估了该方案对乳腺癌病人益处发现促进的影响及其可行性,结果表明引导式自我暴露干预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并且可显著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益处发现。白娟娟等[16]研究表明,结直肠癌造口病人自我表露、社会适应均处于偏低水平,而心理困扰处于高水平, 自我表露不仅可直接影响病人适应水平, 还可通过心理困扰的中介作用影响病人适应水平。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造口病人一样,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病人同样受到角色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带来的诸多压力以及心理困扰。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越来越便捷高效,微信交流更是成为了当下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本研究旨在利用微信这种便捷的沟通交流方式,通过对腹膜透析病人实施网络自我表露干预,探讨其对该人群心理弹性的影响,以期提升腹膜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及生存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便利选取2021年6月—2021年8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纳入标准:病理诊断明确为终末期肾病且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病人;年龄≥18岁;具有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病人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伴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或同时接受血液透析者;因故无法完成或中途退出者。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对病人的饮食、用药及居家腹膜透析操作等进行指导与培训,监测各项指标,处理相关并发症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网络自我表露干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2.1 成立干预小组 小组成员由研究者本人、3名有10年以上慢性肾脏病专科护理经验的副主任护师或主管护师、1名腹膜透析专科护士、1名心理咨询师组成。小组成员前期认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一步完善干预方案。
1.2.2 干预方案 分为情感表达、认知评价、创伤后成长、展望未来4个主题,每3周围绕1个主题,共持续3个月。其中情感表达于第1周~第3周进行,内容包括:①病人表露患尿毒症以来的想法和感受;②表露自己的情绪;③表露对腹膜透析治疗的忧虑。认知评价于第4周~第6周进行,内容包括:①病人表露疾病对自身造成的的影响;②表露对疾病及腹膜透析治疗的看法;③表露疾病及治疗对自身生活上正面的影响。创伤后成长于第7周~第9周进行,内容包括:①病人表露从患病过程中的获益;②表露在透析治疗中发生的积极改变;③表露目前对疾病的积极看法。展望未来于第10周~第12周进行,内容包括:①病人表露对疾病看法的改变;②表露对今后人生的打算;③表露对疾病治疗方面的需求。
1.2.3 实施干预 研究者通过微信对病人实施干预方案,选择其身体状态良好时进行。每3周1次,共4次,每次30~40 min。自我表露采用一对一访谈的形式,引导腹膜透析病人根据访谈主题进行言语表露,研究者以倾听为主并记录病人表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且适时给予鼓励,与病人建立信任、合作的关系。
1.3 评价指标
1.3.1 中文版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Distress Disclosure Index,DDI) DDI用以测量个体自我表露私人信息的意愿程度。此量表共1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总分60分,评分越高自我表露水平越高。该量表可操作性强。中文版由李新民[17]修订,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系数为0.866,已在慢性病病人中得到应用[18-19]。
1.3.2 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由美国心理学家Connor等[20]编制,此量表共25个条目,5个维度。使用Likert 5级评分,单项得分0~4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心理弹性越强。2007年Yu等[21]将CD-RISC量表汉化,包含25个条目,共3个维度:坚韧、力量、乐观。用于我国人群的心理弹性水平测定,信效度良好。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1,现已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病人心理弹性水平的测量。本研究采用该量表对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治疗病人进行心理弹性测评。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干预组年龄(54.37±6.31)岁,对照组年龄(56.24±7.4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单位:例
2.2 干预前后两组DDI评分比较 两组DDI评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干预组DDI评分较前显著升高(P<0.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则无显著变化(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两组DDI评分比较 单位:分
2.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CD-RISC评分比较 结果发现,干预前两组坚韧、力量和乐观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坚韧、力量和乐观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干预组坚韧、力量和乐观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坚韧、力量和乐观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CD-RISC评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3.1 网络自我表露干预在腹膜透析病人中应用具有可行性 目前,网络自我表露干预主要应用于慢性病病人中,如在乳腺癌病人中实施自我表露疗法已取得显著成效[15]。鉴于慢性病病人病程长、病情易反复,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对该群体进行干预,效果较为突出[22]。而目前对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治疗病人相关研究较少,研究表明该群体需长期透析及家庭照护,伴有不同程度的挫败感,不愿与人有效沟通[23]。网络自我表露干预因其无需面对面交流,既保护了病人隐私,也最大化地减轻了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人通过互联网途径方便快捷地表露疾病相关内容,倾诉内心体验与想法,发现疾病带来的益处,正视疾病,重建人生规划[24],且该干预方法符合未来人类社会沟通交流的发展趋势,能够即时高效地处理现存问题,是近年新兴的护理模式,为宏观护理干预模式勾勒了蓝图。因此,在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病人中应用具有可行性。
3.2 网络自我表露干预可有效提升腹膜透析病人的心理弹性水平 心理弹性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是一种潜能,其重点在于面对创伤时的积极应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调节。研究证实,心理弹性水平高者能够更好地积极应对疾病[25],而腹膜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有待提高,且病人的心理弹性水平与其生活质量密切相关[26],改善病人的心理弹性水平,有助于减少病人负性情绪、促进对逆境的适应、从而对生活产生积极影响[27]。终末期肾病病人在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身体不适、角色改变、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反应,心理弹性较差[28-29]。因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病人心理弹性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李淑艳等[30]研究显示,夫妻自我表露训练有助于缓解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可降低病人恐惧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以网络自我表露为主要手段对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病人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坚韧、力量、乐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本研究结果与李淑艳等对于夫妻自我表露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恐惧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网络自我表露干预可作为一种正性激励,有效提升腹膜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另外,网络自我表露干预作为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干预方式,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4 小结
心理弹性水平是腹膜透析病人治疗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与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网络自我表露干预提高了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病人的心理弹性水平,验证了该干预措施可行且有效。但本研究仅局限于一家医院,病人自身体验与表露创伤经历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完善干预措施,扩大样本量,且开发我国腹膜透析病人的专用心理弹性测量工具,引导病人产生正性情感,以期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