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粮库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分析
2022-08-28范非
范非
(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信息中心,贵州 贵阳 550081)
0 引 言
2016年7 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需要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也在不断探索行业信息化建设,从21世纪初的“四合一”技术,到“十二五时期”的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粮食动态信息系统”,再到“十三五时期”的“粮安工程”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国家和省级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平台建设等,都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信息技术变革,引领行业信息化建设方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十二五”时期印发了《大力推进粮食行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2015年以来印发了《国家粮食局关于规范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粮食行业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在2017年9月下达了《地方粮库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引》《地方粮库信息化建设验收规范》等。贵州省粮食行业顺应形势,抢抓机遇,不断扎实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1 贵州省地方粮食储备信息化建设现状
贵州省2015—2018年期间,通过申请地方财政资金、争取“粮安工程”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中央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国家局信息化技术指引和本省国家大数据试验区优势,按三类标准建设粮库示范库系统1 个、储备库系统41 个、收纳库系统42 个、共计83 个粮库企业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其中,涉及省级储备粮的直属库、代储库共实现信息化全覆盖(包括1 个示范库、33 个储备库、28 个收纳库)。
贵州省围绕“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保证粮食数量安全、提高储备粮经营管理效率、降低储备粮经营管理成本”四个经营核心,着力“粮库业务管理”“智能出入库”“智能仓储保管”“智能安防”四个粮库管理业务域,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打造“可视、可感、可查、可控、可防、可联、可观、可拓”的信息化粮库系统。依托“云上贵州”部署省级监管平台,严格对标行业信息化技术规范,以“整合资源、打通数据、贯通应用”为目标,按照“国家—省—库”三级架构,实现库系统、省级平台、国家平台网络通、数据通、视频通。
从省级层面要求各粮库建设库系统必备的功能和四个业务管理模块,必须遵循行业信息化数据、视频标准规范,库系统通过互联网专线VPN 与“云上贵州”省级平台直联,省级平台通过VPN 与国家平台联通。各库系统承建商提供数据接口和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由省级平台定时向库系统抓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向国家局推送,各库系统视频监控平台通过互联网专线VPN 与“云上贵州”省级视频监控平台直联,省级监控平台将各库监控视频推送国家局监控平台。目前全省已建信息化库系统全部实现与省级平台联通,共采集并标准化数据126 800 余条库系统数据,共采集库系统监控视频2 364 路。
2 粮库信息化在粮食保管业务中的实践应用
储备粮库信息化系统,紧密围绕粮库核心业务,实现业务经营管理、出入库作业、仓储管理、质量管理、作业调度等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可视化和智能化,有效解决了粮库经营管理粗放、运行效率低下、业务协同能力不足、信息流转不畅、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
库系统管理平台如图1所示。即集成控制平台,是粮库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将库区内的粮情、安防、数量监测、智能通风、智能气调等设备实现统一接口管理,并与粮库管理系统有机整合,实现现有仓储设备的有效融合,以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库系统管理平台是各个子系统数据交流的中枢神经,各个子系统、传感设备、仓储设备、物联网设备在平台的统一调度下有序有效运转。
图1 粮库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
智能出入库系统如图2所示。按照系统设定的规范出入库流程,首先将业务类型、粮食品种、车牌号、粮食产地、运输方式、客户、销售合同、出库提货单等信息录入系统,应用车配识别、RFID 视频识别、传感器、视频监控、物联网多种信息化技术,对出入库各项业务及操作进行实施监控、动态跟踪,确保各业务环节环环相扣、互相制约,减少人工操作,数据自动读取并实时上传库系统,达到监管有据、账实相符。
图2 智能出入库系统
粮库业务管理系统如图3所示。按照库系统设定的业务流程,将原来的纸质单据、签名方式改为电子单据、用户账号审批留痕的方式,集成实物保管账、粮食检查记录簿、粮食熏蒸(磷化氢环流熏蒸)登记簿、机械通风作业登记簿、各种粮食业务表单、凭据、作业审批以及其他仓储报表和记录,从而实现作业流程的留痕和作业记录电子化自动采集,形成可追溯的作业记录,实现痕迹化管理,确保各项管理规定的落实。
图3 粮库业务管理系统
智能仓储保管系统如图4所示。集成多参数粮情测控系统、通风系统,通过采集粮温、仓温、仓湿、气湿、气体浓度与成分等粮情数据以及储粮生态环境数据,系统建立科学算法模型,通过采集全仓监测、多点巡检、定时监测数据,分析展示粮情变化情况,预警、报警异常情况,为通风、气调、空调控温等提供作业决策支持。
图4 智能仓储保管系统
智能安防系统如图5所示。通过智能安防系统实现多方位视频采集,对关键位置实时监控、自动报警,并将这些数据作为有效的现场证据进行保存备后期调阅。要求智能安防系统实现库区关键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包括扦样、检化验、称重、结算等业务环节,库区大门、周界、主干道、仓间、仓内、药品库内外、器材库内外等,实现安全保卫、安全生产、出入库作业现场监控、日常仓储管理、库区秩序维护等功能。
图5 智能安防系统
通过粮库信息化建设,使得粮食存储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从粮库看,以前分散的粮库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得到有效整合,通过粮库系统集成控制平台,数据采集统一、高效、便捷,仓储保管从凭经验管理、无保管记录向科学保管、留痕保管转变,粮食出入库从手工记录、流程不可控、纸质单据向业务数据电子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业务表单标准化转变。从粮食监管看,粮库系统与监管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政策性储备粮实时在线远程监管,库存数据、轮换进度实时可查,不需定期逐级上报数据,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对粮库轮换督促检查、仓内粮食满仓检查、安全生产检查等,可通过安防系统、粮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减少约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员差旅成本,有效提升行政监管效率,降低监管盲区和风险。
3 粮食储备监管新形势对粮库信息化建设提出新要求
当前,从上到下推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加快推动粮食购销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在信息化手段方面紧跟上、能配套,按照新的体制机制来设计全新的信息化建设框架,以技术手段升级推动监管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监管更“严”提出新要求。自2020年以来,我国粮食监管进入最严格的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对粮食监管的力度日益加大,库存大清查、夏秋粮收购检查、粮食质量检查、执行收储政策检查、加工转化监管督查等涉及粮食流通各个环节的专项检查和督查,“12325”“双随机”等监管方式,以高压态势形成监管的合力,但是粮食行业信息化对收购、加工、流通、运输等严格过程、可以追溯方面监管的支撑还有缺失。
监管更“细”提出新要求。近期开展的“亮剑2021 专项执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对粮食收购、存储、销售、运输等重点环节开展全面“拉网式”大排查大起底,特别是针对收购和库存环节,检查细化到出入库、仓储保管的每个节点,目前库系统在细节完整、业务流程衔接方面还有不足,不能够提供监管检查需要的全流程记录和完整详实数据。
监管更“实”提出新要求。目前库系统在每笔粮食业务数据关联的计划、检斤、检验、出入库、仓储保管、账实对应等逻辑严密、勾稽准确方面还有不小差距,针对监督检查、违规违法案件查处,这些数据还不能完全作为电子证据,只能作为参考。
监管更“强”提出新要求。面对突发事件,在粮食安全保障、应急指挥方面,目前粮食行业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能力不够,应急加工企业、配送中心、供应网点、批发市场等还未纳入信息化建设范围,粮库智能安防系统实时可视通讯还未建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应急指挥决策效果不明显。
4 粮食行业信息化下一步努力方向
在当今云技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大数据在粮食安全领域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粮食生产管理、粮食储备调控、粮食加工运输、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等方面的应用,对储备粮库监管而言,要进一步思考未来粮库信息化建设的功能优化和监管效能提升,要更加“智能”(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发现问题)、要更加“灵活”(适应储备库点变化及时部署、轻资产投入)、要更加“有力”(穿透式监管、留痕留证、支持案件查办)等。具体努力方向有:
(1)强化平时巡检监管功能。利用粮库管理平台实时采集各种物联网设备、数量在线监测系统和粮情监测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数据,结合粮食出入库系统数据、粮食业务管理系统数据,构建智能巡检预警模式,对粮食数量、质量进行实时巡检,系统自动核实账实相符情况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系统综合分析扦样检验数据、满仓验收和春秋质量普查数据、粮情数据,预警提醒通风、气调等仓储保管操作,确保储备粮质量良好。
(2)严密储备粮全周期管理系统。健全粮库系统软件建设,粮食库存管理业务全部上网,账卡表簿单全部电子化,从而实现从业务最前端按业务流程自动归集数据,避免人工填报数据。利用系统严格控制粮食出入库流程留痕,综合轮换计划数据、出入库数据、轮换资金使用数据、财务系统现金管理数据,辅以数量在线监测和粮情远程监测系统数据以及安防监控系统,进行计划执行跟踪、作业过程留痕、资金动用监察,随时查看仓房内粮食账实相符问题,及时提醒、预警异常情况,有效避免“转圈粮”事件的发生。
(3)完善远程监管平台功能和运用。进一步理顺省级管理平台、省级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平台与粮库系统上传下达、逐级汇总上报关系,贯通远程监管平台之间、平台与库系统之间业务逻辑关系。以省局、总公司下达计划为基础,针对出入库原始单据统计形成的储备粮实际库存情况做初步分析,结合粮情监测和数量在线监测手段进行空仓、满仓预警,统一库系统资金管理系统控制,监控银行收支流水,有效监控“擅自动用和随意调整储备库存”行为,为审计监察工作提供技术辅助支持。
(4)探索新技术、大数据应用。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迭代升级和融合应用,探索粮食应急网点、加工物流、应急保障等相关企业信息化建设,全方位采集粮食行业大数据。打造全省粮食行业大数据管理管理平台,通过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享采集公安、工商、金融、商务等部门数据,汇通粮食大数据,构建粮仓粮情数据分析模型、粮食收购数据分析模型、涉粮企业信用分析模型等大数据应用,实现穿透式监管,强化监管力度。
5 政策建议
有以下4 点政策建议:
(1)以专项整治粮食购销领域腐败为契机,加快提升基层粮库信息化覆盖率。目前我省省级储备库点66 个,已建信息化66 个,信息化覆盖率100%;市县储备库点80 个,已建信息化20 个,信息化覆盖率25%,离国家局提出的“2023年实现各类政府储备信息化全覆盖”要求还有差距。各级粮食和物资行政管理部门要以此次专项整治为契机,强化地方政策性粮食信息化监管手段,实现信息化全覆盖。
(2)充分发挥省级平台信息枢纽作用,打造储备粮监管的“超级大脑”。优化提升省级大数据管理平台功能,拓宽拓展渠道采集汇聚海量涉粮数据,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大数据中心,计算分析涉粮数据,预警预测储备粮监管检查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异常情况,发挥省级平台监管的智能大脑作用。
(3)持续提升粮库监管智能化水平,锻造监管利刃。推动粮库数字化、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全方位深化粮库业务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化设施设备,筑牢粮库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模式,以翔实有效的数据为储备粮监管检查提供支撑依据。
(4)大力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提升可持续运维能力。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特别是基层粮库企业,在行业内多层次、跨学科引进和培养一支既懂业务又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将库系统用好管好,不断夯实粮食行业信息化基础。
6 结 论
当前,贵州省的粮库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虽然取得一定成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离“利用粮库信息系统,把监管细化到粮食出入库、仓储保管的每个节点,对收购和库存保管环节实现拉网式检查”这样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贵州只有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在实现地方政策性粮食信息化全覆盖、强化粮库系统智能巡检预警功能、严格粮库系统储备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信息化系统监管的便捷性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使信息化切实成为粮食领域监管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