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智慧口岸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2022-08-27徐君

中国商论 2022年16期
关键词:通关物流智慧

徐君

(1.西安航空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7;2.陕西省商务厅口岸处 陕西西安 710004)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愈发频繁,国际物流业务不断扩大,口岸出入境货物和人流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这就要求口岸的通关效率必须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口岸通关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撑。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广泛连接、智能感知、深度计算口岸通关供应链中的关键信息,实现了口岸各个参与方、各种资源要素之间的协调联动及智慧管理,智能服务、智能监管、自动装卸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极大地提升了口岸及相关物流区域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形成了安全、高效、便捷、绿色发展的智慧化口岸形态。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地建设智慧口岸,利用信息技术改善通关模式,提高通关效率,从而改善口岸的经营环境,促进外贸进出口,带动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推动口岸智慧化建设,是提升开放口岸效率的关键因素,也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一环。

2 背景和意义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向“L”型转变,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处于“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阶段。国际方面,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口岸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走弱。我国口岸以往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来获取口岸经济效益增长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口岸依靠大规模建设拉动吞吐量增长的空间已经变得相对有限。因此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创新监管模式,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效率,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形成更有活力、更加开放、更便利化的口岸营商环境,是口岸建设发展的明智选择。

近年来,陕西省口岸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出口货物运输量大幅度增长。“十三五”时期,陕西省口岸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全面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国际航线增至92 条,国际全货运航线增至 15 条,开通保税航油业务,成功开通了第五航权货运航线,获准执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口岸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长安号”向西开行了中亚、中欧15条干线通道,开通了铁海联运线路和中欧班列公共班列,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 45 个国家和地区,中亚方向班列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场化运营,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陕西省口岸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口岸监管机构得到加强,口岸监管流程革新再造,口岸监管制度进一步创新,大幅减少了通关单证,通关时间和成本持续压缩,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口岸功能平台不断完善,助推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陕西省是中东部地区进入大西北的门户,承载着引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使命,对外联通中亚和欧洲,也是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桥头堡。近年来,围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以打造“智慧口岸”为目标,陆续建成了一系列口岸智能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口岸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陕西省在口岸智慧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加快智慧化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多式联运信息化集成和共享体系,降低口岸物流成本,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因此,思考和探讨陕西“智慧口岸”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陕西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3 智慧口岸建设发展的对策探讨

3.1 以口岸信息化引领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府出面协调企业打通信息孤岛。目前“长安号”班列发运平台在业务数据上尚未与铁路局、中心站、海关等单位部门共享联通,集装箱装车、进站等数据信息只能通过人力现场采集,耗时费力,无法实时地将信息反馈给班列的发运平台和客户,而且与各物流节点的联动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信息联动需要到各物流节点逐个洽谈,导致班列发运时效迟滞。鉴于外省(比如浙江省)在港口信息化联动发展方面已有成熟的经验,陕西省可在充分调研外省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可以组织相关各方组建口岸信息化建设小组,制定建设规划,由行业内的知名企业负责具体实施,各主体共同参与、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西安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具有相对优越的区位优势,可以与国内外的口岸及物流枢纽建立信息化联盟,建立统一的标准,实现数据共享,打造“数字化班列”。

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与聚集。例如,西安港整车口岸所搭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满足了沃尔沃(Volvo)自身的信息化要求,同时也促进了西安汽车工业的发展与聚集,为打造西部地区的汽车进出口产业基地奠定了基础。因此,政府部门可以牵头相关各方,定期召开口岸信息化建设与产业联动发展研讨会,研讨口岸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能带动发展的相关产业,并预判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前景,研究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3.2 软硬件设施同步建设实现口岸5G信息化

5G技术是以大连接、低时延、高速率为特点的第五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能够实现人、机、物的网络互联,将5G技术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相结合,应用在口岸建设中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步建设。

硬件方面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技术在口岸建设中的应用,打造基于5G技术的智慧口岸。由政府牵头建立5G网络建设小组,召集高校、科研院所、电信与互联网相关企业,集思广益,共谋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加快口岸5G智慧化进程。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对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提前谋划、超前部署,将信息技术建设纳入口岸设施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各环节。提前规划设计应用场景,施工中为5G技术预留站点和通信管线,做好应对5G新架构、新业务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软件方面注重5G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顶层设计上,政府要尽快出台有关5G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在人才引进、培养、聘用、待遇、考核与激励方面制定细则与具体措施。组建人才信息库,严格审核各类人才信息,确保人才库信息全面、真实和准确。由专人负责人才资源信息库建设、更新工作,动态跟踪管理,逐步完善互动联建机制,实现长效共建、长期应用。

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制定并出台政策优惠、系统完善、操作性强的人才引进配套文件,明确规范人才引进的工作程序。协调解决引进人才的生活和工作困难,落实好安家费用、户籍落户、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相关事宜,解决后顾之忧。探索建立高端人才列席政府重要会议的工作机制,参与“智慧口岸”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审议。成立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持续提升人才储备能力,防止人才断层。同时,也可灵活采用“柔性引进”的方式,通过聘请讲学、兼职、短期聘用、咨询、技术合作、承担项目与科研课题等方式引智引才。

3.3 以“新基建”为抓手推进“智慧口岸建设”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技术创新为驱动,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国家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生态化、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智能升级、数字转型、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5G基站、工业互联网、特高压输电、城市轨道交通与城际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七大领域。新冠疫情的出现要求人与人之间应尽量减少和避免近距离接触,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各行各业必须加速实现数字化、智慧化。在口岸建设方面,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口岸扩能,以及降本、增效的建设要求,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北斗卫星导航等技术的“智慧口岸”建设已成为未来口岸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无人口岸、非接触快速通关、航空铁路智能测温刷脸安检等多个“智慧口岸”应用场景已经在口岸建设中陆续建设和逐步实现。新基建的政策红利将推动口岸升级到智慧化,促使口岸相关企事业单位实现数据互通互享,跨部门、跨领域进行资源整合,从而提升口岸作业效率,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由政府牵头成立“智慧口岸”建设小组进行顶层设计,以“新基建”为抓手,充分利用“新基建”的先进技术,按照建立“一个平台”,打造“两个体系”,实施“三个阶段”,提升“四项工作”,推广“N个应用”的战略逐步实现口岸业务的智慧化。

“一个平台”是在原有口岸信息化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开放接口,打通互通流程,为服务企业打造“一站式”口岸服务统一平台。在2~3年内建设规范体系、数据中心,打造部分领先国内其他省份具有地方特色的陕西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两个体系”是指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和数据管理协同体系,两个体系明确了数据格式和调用机制,是口岸数据共享和使用的基础。成立一个专门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全省统一的口岸出入境信息数据平台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通过这个数据平台,实现了对现有资源更充分、更合理的利用,将原本分散的业务职能,借助信息化手段整合在一起,集零为整,创新政府管理模式。

“三个阶段”是“数据化”“智能化”“云化”,这是口岸智慧化实施路径。建设云计算中心,打造跨境电商平台、智能口岸作业管理系统,将信息流与物流深度融合,在生产业务、客户服务、作业体系等方面实现全面的数字化、智能化。

“四项工作”是“智能物流、快速通关、数据互通、生态协同”,这是提升口岸科学治理能力和提供智慧服务水平的关键。

智能物流以物流管理为核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物流系统的各环节能够具有感知、思考、学习、推理判断等类似人的智能,自行解决物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的一体化和智能物流系统的层次化。智能物流的发展将会促进口岸物流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

快速通关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行政、政策措施提升货物通关效率,这些措施包括:放宽市场准入、简化行政管理、调减物流税费、规范物流市场秩序、支持专业物流发展、简化通关程序、重视人员培训,鼓励制造业分离外包的物流业以及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等。

数据互通可以实现口岸数据共享。进出口企业的物流数据、业务信息流可以通过公共的数据平台与口岸部门、海关之间安全、高效地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这使得海关、口岸、企业三者之间加强了协作,严密了监管,便捷了通关。要实现数据互通,首先应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数据交换的标准和格式,用户统一采用规范的数据格式其次要对数据使用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对数据版权、产权进行保护,数据使用部门之间签署使用协议,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保护壁垒,实现真正的数据互通、共享。

生态协同是指进出口企业、口岸机构、海关等各主体之间在生产、物流通关过程中逐渐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个良性发展过程。大力促进口岸物流通关业务与进出口企业、产业之间的生态共生、协同发展,使口岸生态圈中各相关方和资源要素实现有机联动与对接,可以使相关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降本增效,在生态共生中共同发展。

“N个应用”是新基建赋能后的场景优化。要明确“1+2+3+4+N”的内容,要统筹规划布局,明确发展思路,以前瞻理念、系统思维、广阔视野,准确把握口岸发展的未来趋势,确保空间场景布局科学合理并不断优化。要注重港城融合,注重口岸与贸易、物流、金融等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口岸发展活力。要坚持走集约发展道路,不断强化口岸智能化水平,把口岸建设得更加绿色、安全、高效,提升和优化口岸的营商环境。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意识到,口岸经济已很难单纯依靠传统的物流、装卸服务等业务谋求更大的发展。“智慧口岸”是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北斗卫星导航等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化的、多边界属性的生态圈,它代表着未来口岸的发展方向。我国新基建发展战略给口岸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空间。在“新基建”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红利背景下,当前政府应抓住历史机遇,牵头组建“智慧口岸”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相应政策,软硬件建设同时抓,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智慧口岸”建设全面提升口岸的国际竞争力,完成转型升级,从而加快物流通关速度,改善口岸经营环境,促进外贸进出口,推动口岸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向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通关物流智慧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假作真时真亦假:逻辑通关②
通关手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