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团结教育课程模块设置与运作的状况分析
——基于西双版纳J中学的调查

2022-08-26张偲艺张琬佳姜雨凡

科学咨询 2022年13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隐性均值

张偲艺,张琬佳,姜雨凡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南京 210023)

一、背景

促进国家、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是民族团结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民族团结教育对于边境少数民族学生起着凝聚中华民族认同感的作用。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和完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指导体系,搭建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豪感。作为民族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则是最重要的一环。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理解与认同,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多元文化思想,促进中华民族团结。基于此,文章选取云南省西双版纳州J中学为田野点,提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OPIR课程模块设想,将团结教育课程分为四个模块:校本目标、直接课程、间接课程和隐性课程。

校本目标模块是指导性模块,具体以制度规划的方式呈现,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目的及方向指导,也是实际过程反馈比较的理论框架,具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目标层次不同,校本目标分为三个方面,即教育部目标、实践地区或学校的活动目标、课程目标。直接课程模块是实践课程模块的核心,主要包括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规定的民族中学必须开展的理论课程、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乡土教材”和课程教学。结合对西双版纳J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将直接课程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即基础课程、乡土教材和教师教学风格[1]。间接课程模块承担模块运作的辅助作用,其主要通过学科渗透(政治、历史和音体美小三科)和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两种途径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将间接课程模块的民族团结教育分为两个方面,即其他通识课程渗透和实践活动。隐性课程是实践课程模块的特色部分,其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却是学校经验中常规且有效的一部分,可以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细分为四个方面,即精神、环境、隐性教育及制度评价[2]。根据以上模块构想,本文通过在中学的具体实践,检验课程模块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意义。

二、样本构成及变量处理

(一)样本选择

研究以西双版纳州(州内世居着13个民族,少数民族类型丰富)J中学在校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学校以“民族团结教育”为办学特色,通过多种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研究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研究方式。一方面进行实地访谈,共访谈20名西双版纳J中学的学生。另一方面,通过方便抽样对394名西双版纳J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92份,有效回收率99.5%。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各民族学生都有参与。

(二)变量处理

为更好地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总体情况,对调查变量中的校本目标、直接课程、间接课程和隐性课程这四个模块的指标分别进行赋分和平均加权处理。各模块指标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赋分为1-5分。每个维度程度判断指标得分均以同等权重计算;隐性课程模块判断题与校本目标模块多项选择题答对一题得1分,最低分为1分,满分为5分,平均加权时计为一题。即求得: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各模块描述性分析

在调查中,对校本目标、直接课程、间接课程和隐性课程四个主要模块的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样本容量为392。直接课程均值、间接课程均值、隐性课程均值和校本目标均值分别为4.20、3.92、4.65和4.54,各模块均值与总均值均高于阈值3,民族团结教育总体状况良好。其中校本目标均值最高,间接课程均值最低,且隐性课程均值高于直接课程均值。

(二)各模块各司其职,呈现正相关关系

根据相关性分析显示,校本目标与直接课程、间接课程、隐性课程四模块之间的相关性皆在0.01上显著,相关性显著。直接课程与间接课程相关系数、校本目标与隐性课程相关系数为分别为0.827和0.876,大于0.8,且相关性均0.01上显著,说明直接课程与间接课程、校本目标与隐性课程存在高度相关关系;而直接课程与隐性课程相关系数、直接课程与校本目标相关系数、间接课程与隐性课程相关系数、间接课程与校本目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0.706、0.660与0.661,皆处于0.5-0.8之间,呈现中度相关关系。

民族团结教育OPIR课程模块中四个主要模块联系紧密,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校本目标、直接课程、间接课程与隐性课程四模块之间的相关性皆在0.01上显著,即相关性显著。由此得出,校本目标模块是宏观制度,对民族团结教育开展起到了主导和调节的作用;直接课程模块属于核心模块,以理论课程、乡土教材、教师教学风格为主要内容;间接课程模块承担模块运作的辅助作用,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其他学科相融为主要的活动内容;隐性课程模块起到环境驱动个体行为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制度等集体实践激发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命力和持续力。

(三)初二年级学生各课程模块均值最低

在对不同变量做比较分析时发现,拟从自变量的民族、性别和年级中分别探究其在各课程均值上是否存在差异性,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自变量在各课程均值的差异。分析结果均表明,不同民族、性别或是年级的学生在四个课程均值的数据表现上均呈现无差异性。但不同年级在各课程的均值情况具有差异性。首先,每组(初一至初三,三个年级为一组)的柱状数据均呈现“凹”字形,即初二年级学生在各课程的均值均低于其他两个年级,其余两个年级各课程均值差距微小;其次,初一年级的间接课程均值最高;除此之外,在直接课程、隐性课程和校本目标课程的均值比较中,初三年级课程均值高于其他两个年级。

(四)大众参与型实践认可度高

“民族林”和民族文化墙、民族联谊晚会、少数民族课间操、民族文化手抄报占比大,分别占比22.4%、14.2%、13.7%和13.6%,是学生较认可的活动形式。而民族摄影绘画活动、民族手工制作、民族知识竞赛和民族乐器演奏占比小,分别仅有5.7%、7.5%、9.6%和13.3%,认可度较低。联谊晚会、课间操、手抄报等这类活动形式比知识竞赛、摄影绘画活动、手工制作这些活动形式更受学生欢迎。

从活动形式的开展次时长、参与规模、活动内容范围和难易程度几个方面分析学生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出联谊晚会、课间操和手抄报这类活动开展次时长较短、学生参与规模体量大、活动内容属于常规范围、易操作易吸引大众,这类活动形式属于大众参与型;而知识竞赛、摄影绘画活动和手工制作这类活动开展次时长相较于大众参与型活动长、学生参与规模体量偏小、活动内容主要属于小众兴趣范围、要求一定的特长优势和知识储备,属于个性培养型活动。但并非表明学生一定认可大众参与型活动而排斥个性培养型活动,而应从两种活动形式的特点出发,对口培养不同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

四、结论与建议

(一)以校本目标为指引,构建实践模块交互作用机制

由相关性分析可知,校本目标、直接课程、间接课程与隐性课程四模块之间的相关性皆在0.01上显著,即相关性显著。研究运用的校本目标包括教育部总体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与活动指导目标,囊括了宏观、中观、微观的目标建设[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校本目标在模块体系中发挥导向作用。就其本身而言,校本目标具有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起着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的作用,是学校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依据。直接、间接和隐性课程等民族团结教学活动都是作为手段、途径,围绕着校本目标来进行和开展。首先,发挥直接课程的核心作用。其是沟通间接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桥梁。同时直接课程起到系统性传递知识的作用,通过教与学有机互动,帮助学生不断内化理论知识。其次,间接课程承担模块运作的辅助作用。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相互联动、相辅相成。因而,间接课程与直接课程搭配使用,对直接课程的效果起辅助作用。第三,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从制度构建、政策导向、课程目标等方面为直接、间接课程的开展营造民族团结氛围。基于校本目标的指引,三种实践课程相辅相成,构成实践模块交互作用机制。

(二)关注中学生心理结构及特点,合理调整课程设置

从年龄阶段来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身体和心灵发育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俞国良等人在其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结构与特点的研究中发现,在自我维度和心理方面,初二学生与初一、初三学生差异较大[4]。由此可以解释民族团结课程模块中,初二学生在三种类型课程模块方面反馈效果较之初一和初三学生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而初三年级学生各课程模块效果良好。

根据J中学课程设置情况分析,一方面相对于已经结束直接课程有近一学期的初二年级学生来说,直接课程的内容主要对初一年级学生进行教授,便于其对书本知识内容的熟悉及掌握;另一方面相对于初二年级学生的课业量来说,一年课程属于基础性知识积累和学习,这个阶段初一年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校本课程学习,并通过隐性课程氛围影响及校本目标指导,表现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中直接课程、隐性课程和校本目标良好的反馈效果。初二年级学生课业相对初一年级学生更为通识化,在其他通识课程进一步学习过程中,对民族团结知识与其他通识课程进一步融合理解,在这一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的间接课程发挥了主要作用,由此表现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中间接课程的积极反馈,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效应。初三年级学生经过不同类型课程的学习实践,其行为和知识达到相当程度的统一,表现出该年级段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民族团结素质和行为。

综上,民族团结课程的设置应遵循课程开发的先后衔接及内在逻辑性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循序渐进的心理特点,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并重,重视学生民族团结实践,有效改善民族团结教育效果。

(三)倡导大众参与型实践,发展个性培养型实践

从学习阶段来看,中学生正处于备战中考的关键阶段,面临较大升学压力。这类活动时间、成本低,益于学生在紧张的考试科目学习之余,放松调节并开展民族团结活动。同时课间操、参观“民族林”和联谊晚会这类活动门槛低,学生掌握学习快,方便学校统一管理监督,利于全面推广。因而,中学生更加青睐“民族林”和民族文化墙、联谊晚会、课间操、手抄报等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在民族团结教育“OPIR模块”中,间接课程可以重点开展此类师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活动。而民族摄影绘画活动、乐器演奏、手工制作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对于学生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和充沛的精力、金钱成本。这类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具有小众性、针对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特长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在民族团结教育推广中,应促进活动形式多元化,让摄影、绘画、乐器演奏和手工此类课程融入中学课程,培养学生兴趣,做到真正将民族团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隐性均值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民族团结之歌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