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2-08-26娄振宁张渝阳刘雪岩毛全兴
许 旭,张 蕾,娄振宁,张渝阳,刘雪岩,毛全兴
(辽宁大学化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近年来,慕课(MOOC)、微课、SPOC、翻转课堂、“互联网+教育”[1]的蓬勃兴起,教育进入信息化2.0时代,分析化学课程迎来了全新的变革[2-3],基于信息化技术和“移动终端”,优化教学过程重构知识体系以实现精准教学,因材施教,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个性化智慧发展[4]。
分析化学及实验课程是化学院、环境学院、药学院、轻型产业学院和生命科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与专业课程,作为四大化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学生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习分析化学及实验课程后,希望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及仪器分析方法,熟悉定性定量分析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最终通过课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习惯和高度的质量安全意识。然而传统教学中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如:教学大纲陈旧,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有限考核方法不够合理,缺少总结评价等。因此,针对传统教学方法中的问题与不足,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重在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不同的教学平台组合利用,实现教师教学互动化和学生学习自主化,将课堂教学实施、互联网+技术、课外创新活动结合起来,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1 融合现代教育理念,改革课程培养目标
分析化学课程于1958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成立之初作为首开课程,已有63年历史,2007年首批次荣获省级精品课,2017年开展翻转课堂教学,2018年在辽宁省金课平台跨校修读,2019年自建专属本校的SPOC平台,开展基于“MOOC+自建课程”的“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2020年获批辽宁省混合式一流课程,目前累计授课已达1000余人。分析化学教学团队主要由6名成员组成,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均具有博士学位,以中青年为主,学缘结构合理。承担辽宁大学化学、生命、环境及轻产等分析化学及相关实验教学,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形成一支以“厚德强基、教学为本、科教结合”为特色、具有明确发展目标和开创精神的教学团队。
秉承以学生为中心,贯彻“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的育人理念,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具体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如下:(1)掌握四大滴定、重量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及数据与误差处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应用条件与方法特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分析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建立起准确“量”的概念;(2)培养学生利用化学原理,计算相关化学量,处理实验数据,准确科学表达分析结果,理解分析方法学验证和评价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及实践动手能力;(3)培养综合设计实验能力,给定分析对象和目标,要求依据分析化学基本理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鼓励探索和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应用创新能力。
2 优化革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了解学科前沿及最新成果,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使学生全面了解化学测量理论创新、样品处理与分离、谱学方法及应用、化学与生物传感、化学成像、材料分析、测量数据处理等分析化学的前沿理论知识、技术方法,进而打破传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线下组建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凝聚力强的教学团队;根据个性化人才培养需求,制定科学、规范、创新的教学大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线上依托辽宁大学SPOC平台,根据本单位教学目标,选择性利用MOOC 资源(中国地质大学),建立“异步”SPOC 课程,实现“自定义”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基于“个性化”需求,团队梳理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录制了20余节教学微课和3节思政微课,自建“个性化”SPOC 线上教学平台(图1)。融合优质资源和自建课,适时发布教学视频、中英文课件、思维导图、前沿科研、案例分析、课程思政案例、作业及讨论等,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重难点精学及课后巩固,发挥线上优势,提升混合式教学效果。
3 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模式
本课程基于辽宁大学SPOC在线课程平台“学习通”,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下,构建“课堂教学+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以“酸碱滴定法应用”为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拓展三部分。
3.1 课前预习
3.1.1 教学准备,“学习通”上传预习资料
上课前一周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微课、中英文课件、案例分析、课程思政等任务并设置任务点,如图1所示。
图1 SPOC 线上教学平台与思政微课
3.1.2 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创建学习讨论小组
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及测试等,并通过班级微信群通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讨论,学生自主进行学习。
3.1.3 发现问题,优化设计
及时检查学生学习进度,反馈评价突出主要问题,选择有针对性的问题,优化教学设计。根据考题正确率分布示意图(图2),满分80分,60~79分占比15%,同时第5题正确率较低,应针对相关知识点缓冲溶液选择进行重点讲解。
图2 考题正确率分布示意图及相关题目
3.2 课堂教学
3.2.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通”签到,进入课堂。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提供的学生预习数据,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难点,使教学活动针对性加强,而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加强听课效率。
通过情境引入讨论,让学生处于真实教学情境中。如教师在讲到有机化合物中氮含量的测定时,引入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介绍一些相关知识:(1)奶粉的检测指标之一为蛋白质含量测定;(2)三聚氰胺的化学式,含氮量;(3)测定蛋白质的“凯氏定氮法”,以测定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学生进行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N的测定方法。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并强调检测方法的重要性。
3.2.2 角色互换翻转课堂
采用小组讨论等模式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翻转课堂来呈现小组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如利用小组、翻转课堂方法进行拓展酸碱滴定应用氮含量的测定,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生根据不同专业,分别进行不同的应用介绍,如化肥中N的测定、酱油中N的测定等。
3.2.3 内容深化课程思政
在专业教学的同时,通过教学内容延伸和案例分析,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思政教育[5-6]。如针对三聚氰胺事件,引发食品安全事件的思考,并提出科研工作者(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学生讨论食品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如何避免,并通过哪些方法提高食品安全检测?并且进一步思考科研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科研素质和良好品德,弘扬昂扬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2.4 归纳小结课堂练习
利用学习通平台,发布课堂检测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及时巩固,及时反馈。
3.3 课后拓展
3.3.1 布置课后作业
设计实验方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通过案例或者情境讨论酸碱滴定的应用?比如选用什么滴定剂,哪种指示剂?同学互评,学以致用,提升综合能力。学生讨论情况如图1所示。
3.3.2 仿真实验做学结合
指导学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食用白醋酸总量的测定”(图3),手机仿真既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引导学生用手机学习。
图3 虚拟实验示意图
3.3.3 发布学科前沿,鼓励学生参与项目
发布相关学科前沿,了解前沿,崇尚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学习与科研兴趣,提高创新与思考能力。如最新SCI文献,Ag纳米立方体阵列底物与多元分析相结合快速、灵敏SERS检测牛奶中的三聚氰胺(Food Chemistry, 2021, 357:129717)等。同时注重学生的学与研结合,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4 改革教学评价与考核,引导社会实践
《分析化学》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由形成性评价(50%)与终结性评价(50%)构成,其中形成性评价包括:线上视频预习和学习、线上学习内容测试成绩、课后作业、出勤及线上+线下讨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模式,形成性评价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同时通过大数据的反馈,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调整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方案,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线下则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化学实验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互联网+等大赛获多余项奖励。
5 教学反思
5.1 信息化手段应用特色
(1)利用“超星学习通”发布丰富的学习资源(微课、视频、作业、课堂测验、讨论、中英文课件、课外补充资料等),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开展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模拟实验,使学生在线上先体验整个实验过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预习效果,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3)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指导活动都通过手机超星学习通平台完成,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逐步爱上线上线下学习,学会用手机学习。
5.2 教学效果和推广价值
(1)学生出勤良好,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近几个学期我们一直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改革,学生基本适应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前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本教学设计采用的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所使用的教学资源普适性强,易于推广。团队不断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究,逐渐完善线上平台建设,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
5.3 需要注意的问题
加强理论和实验的结合,教研团队不断研讨新大纲,可以针对性地设计相关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合理安排分组,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6 结 语
采用“课堂教学+MOOC+SPOC+翻转课堂”模式,基于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实施、互联网+技术、课外创新活动结合起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科学素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使课堂教学实施环境丰富多彩,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