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2022-08-26黄菲菲朱建炜徐春香吴伟伟汤华英
黄菲菲 朱建炜 徐春香 吴伟伟 汤华英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江苏 南通 226001)
股骨颈位于致密骨质及疏松骨质交界处,加之老年人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体质虚弱,因而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发生率较高,且骨折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1〕。髋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受损治疗中属于常用术式,然而该术式属于创伤性术式,且患者多为老年群体,机体功能衰退,预后相对较差,术后容易引发手术相关并发症,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慢性疼痛发生率可高达31.6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3〕。同时,由于术后疼痛,部分患者可能自我锻炼意愿低,影响术后恢复〔4〕。因此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便针对患者的病理特征,及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本文拟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98例,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中男63例,女35例;年龄62~87 岁,平均(69.37±8.21)岁;骨折原因:摔跤58例,交通事故33例,严重碰撞7例。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骨折(第三版)》〔5〕中股骨颈骨折相关诊断标准;②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髋关节疾患;③初次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④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髋臼重度发育不良者;②合并有其他腰部疾病者;③髋关节翻修手术者;④严重骨质疏松者;⑤合并脊髓损伤、神经损伤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者;⑥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异常或痴呆。
1.2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患者行全身麻醉,健侧卧位。沿髂前上棘向外3 cm,远 1 cm,腓骨小头方向切开,逐层切至筋膜,显露缝匠肌、阔筋膜张肌间间隙,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结扎,分离股直肌、臀中肌间间隙,显露并切开关节囊,显露股骨颈后截骨,将股骨头及截骨块取出,髋臼显露,清理髋臼边缘骨赘、盂唇,以磨锉锉至大小合适后试模,然后将假体及内衬植入,内收、外旋、后伸患肢,抬起股骨近端,显露近端髓腔,扩髓后将股骨柄假体植入,选择恰当股骨头假体,髋关节复位,认真检查髋关节稳定度及活动度,冲洗创面,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 术毕常规处理。
1.3观察指标 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6〕:采用VAS评估患侧髋关节疼痛程度。共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分值越高疼痛情况越严重。术后7 d VAS>4分为疼痛未改善组(n=39),≤4分为疼痛改善组(n=59)。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7〕:主要有 8 个维度 36 个项目,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将得分≥60%总评分的患者纳入生活质量较高组(n=67),<60%总评分的患者纳入生活质量较低组(n=31)。③比较两组性别、是否吸烟、饮酒、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家庭经济状况、出院后有无专人照护、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锻炼时间及遵医情况;对影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初步筛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VAS比较 术前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疼痛改善组显著低于疼痛未改善组(P<0.05)。见表1。
2.2两组SF-36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均显著升高(P<0.5),且生活质量较高组显著高于生活质量较低组(P<0.5)。见表2。
表1 两组VAS比较分)
表2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
2.3影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锻炼时间、遵医情况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家庭经济状况、出院后患者有无专人照护、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锻炼时间、遵医情况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2.4影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多因素分析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依据患者术后1 w疼痛是否改善作为因变量(疼痛改善=0,疼痛未改善=1),以表3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锻炼时间(≥6 h=0,<6 h=1)、遵医情况(完全不依从=0,部分依从=1,完全依从=2)作为自变量;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遵医情况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2.5影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依据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低作为因变量(生活质量较高=0,生活质量较低=1),以表3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佳=0,一般=1,良好=2)、出院后有无专人照护(有=0,无=1)、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锻炼时间(≥6 h=0,<6 h=1)、遵医情况(完全不依从=0,部分依从=1,完全依从=2)作为自变量;结果显示,家庭经济状况、术中出血量、遵医情况、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3 影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n)
表4 影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老年人群由于存在骨质脱钙,多伴有骨质疏松,加之其活动能力下降易摔倒,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人群〔8〕。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髋关节各种病变的手术方法,能有效矫正关节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然而术后的疼痛和康复训练一直是影响患肢功能恢复最直接的原因,如何缓解疼痛、促进康复训练一直是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9〕。因此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降低患者痛苦,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围术期疼痛评估有利于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疼痛程度,采取对应镇痛处理方式,避免患者因惧怕疼痛而拒绝康复训练〔10〕。本研究发现,术后7 d疼痛改善组VAS显著低于疼痛未改善组,术中出血量、遵医情况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既往研究相似〔11,12〕。护理时应针对术中出血量大、遵医情况较差患者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患者可通过术后口服消炎止痛药来缓解疼痛状况,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耐心劝导,提高其依从性,并随着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逐渐减轻疼痛。有研究指出,围术期锻炼可减少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隐性失血量〔13,14〕。
进一步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术中出血量、遵医情况、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而言,整体治疗护理的成本大,患者可能因此出现负面情绪,进而影响生活质量〔15〕。由于老年患者对现代医疗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常对手术本身、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有高度恐惧,导致其心情焦虑,依从性差〔16〕。李燕华等〔17〕指出患者受疼痛影响,缺乏相关知识,主动锻炼的意识较差,仅部分患者能完全依从功能锻炼。对于此类患者,术前应详细用通俗的语言为患者讲解手术机制及其注意事项,以便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当地行政部门应予以适当帮扶,解决其实际家庭困难,开展针对此类患者公益活动,并针对患者不同阶段制定循序渐进康复训练方法,整体遵循由弱至强、由小至大的原则,使患者能够完成日常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