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类型大学生体育社团特征的调查研究

2022-08-26刘春燕刘丽萍郭甜甜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球类社团频率

刘春燕 刘丽萍 郭甜甜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49)

1、前言

体育社团是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活动场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历史性地把“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写进了中央决定,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2014年7月,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为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传统和特色,学校应成立多个体育社团,并鼓励和支持定期开展活动,自此,各类大学生体育社团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出来。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大学生体育社团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上文件充分彰显党和国家对体育社团的重视,各类体育社团的成立,不仅满足了大学生的不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可行路径。由于体育社团的类型不同,在社团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与其他类社团中出现的问题千差万别。综观各类有关体育社团类型的文献,由于所采用的角度不同,对体育社团的分类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特征,将体育社团类型分为大球类、小球类、舞蹈类、武术类、水上类、户外类、休闲娱乐类7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展开调查研究,以期为大学生体育社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与对象

2.1、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星的方式对陕西省某高校参与体育社团的本科生进行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回收问卷600份,剔除规律性作答的问卷后,共计得到有效问卷535份,有效回收率为89.2%,其中男生 324名,占 60.6%,女生 211名,占 39.4%。

2.2、研究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2.3、样本特征

如表1所示,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特征,将大学生体育社团分为7类,包含大球类(篮球、排球、足球等)、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舞蹈类(健美操、瑜伽、艺术体操、街舞等)、武术类(传统武术、龙狮、跆拳道、太极拳、散打、空手道等)、水上类(游泳、龙舟、赛艇等)、户外类(骑行、登山等)、休闲娱乐类(棋牌、极限飞盘、花样跳绳、轮滑等)。其中武术类体育社团人数最多(占39.1%),其次是水上类(占23.6%),再次是大球类(占11.4%),这3类体育社团人数占总数的74.1%。其他各类体育社团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舞蹈类、休闲娱乐类、小球类、户外类。

表1 不同类型大学生体育社团样本分布情况

2.4、研究变量

根据所得数据的基本特征,本研究将体育社团的类型分解成可供操作的7个变量(见表2),具体为:性别、年级及社团成员出席比例、每周活动频率、活动每次开展时间及学校对体育社团的重视程度、高校发展体育社团的重要性。

表2 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研究变量

3、结果

3.1、人口统计学特征

(1)性别。

表3为不同类型大学生体育社团性别特征,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体育社团类型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体育社团中男生占比60.6%,女生占比39.4%,从整体来看,男生参与体育社团人数显著高于女生,且除舞蹈类社团外,其他类型体育社团男生占比均高于女生。其中男生在水上类中人数所占比例最大,达75%以上,其次是休闲娱乐类、小球类、大球类、户外类、武术类;女生选择多的是舞蹈类社团,占比为74.1%。

表3 不同类型大学生体育社团性别特征

(2)年级。

由于大三和大四学生不开设体育必修课,且参与社团的人数相对较少,本文将大三大四学生归到一个维度。表4为不同类型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年级特征,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体育社团类型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体育社团中大一占比63.9%,大二占比25.4%,大三大四占比10.7%。一年级人数占比最多,尤其是小球类和休闲娱乐类社团,大一占比达70%以上,而大三大四占极少的比例,从整体来看,各类型体育社团人数随着年级的升高随之减少。

表4 不同类型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年级特征

3.2、体育社团活动特征

(1)社团活动成员出席比例。

表5为不同类型大学生体育社团成员的出席比例特征,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体育社团类型在社团成员出席比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出席率在0-20%之间的体育社团成员占比为2.6%,出席率在21-40%之间的体育社团成员占比为12.0%,出席率在41-60%之间的体育社团成员占比为18.7%,出席率在61%-80%之间的体育社团成员占比为30.1%,出席率在81%-100%之间的体育社团成员占比为36.6%,从整体来看,体育社团成员出席率在61%以上的占66.6%,说明各类体育社团的成员出席率都比较高,其中小球类体育社团成员出席率在81%-100%的占比最大,为48.6%。

表5 不同类型社团出席比例特征

(2)社团每周活动频率。

表6为不同类型大学生体育社团每周活动频率特征,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体育社团类型在社团每周活动频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活动频率在每周不到一次的体育社团占比0.6%,每周活动一次的占比6.7%,每周活动二次的占比15%,每周活动三次的占比46.2%,每周活动三次以上的占比31.6%。从整体来看,各社团每周活动频率不一,但活动频率为每周三次的体育社团明显多于活动频率在不到一次、一次、二次和三次以上的社团。社团活动开展的频率是衡量高校体育社团发展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从问卷和实地调查结果来看,所调查体育社团的活动都经常开展且较为稳定,活动频率较高的是武术类、水上类体育社团;活动频率较低的是户外类社团。

表6 不同类型社团成员每周活动频率特征

(3)社团每次开展活动时间。

表7为不同类型大学生体育社团每次开展活动时间特征,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体育社团类型在社团每次开展活动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活动时间为每次30min以内的体育社团占比2.6%,活动0.5-1h的体育社团占比14.6%,活动1-1.5h的体育社团占比42%,活动1.5-2h的体育社团占比为30.8%,活动2h以上的体育社团占比为10%。从整体来看,社团每周活动时间在1-1.5h的体育社团明显多于活动时间在30min以内、0.5-1h、1.5-2h、2h以上的体育社团。

表7 不同类型社团每次开展活动时间特征

3.3、体育社团的重要性

(1)学校对体育社团重视度。

表8为不同类型大学生体育社团受学校重视程度特征,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体育社团类型在受学校重视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学校非常重视的体育社团占比33.1%,学校重视的体育社团占比43.9%,学校重视程度一般的体育社团占比16.8%,学校不太重视的体育社团占比4.7%,学校不重视的体育社团占比1.5%。从整体来看,学校对各类体育社团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其中水上类社团受学校高度重视程度占比最多,为51.6%,原因是社团进行水上运动的活动或竞赛,可以很好地培养凝聚力和体育精神,所以高校对水上类社团的重视程度较高。

表8 不同类型社团受学校重视程度特征

(3)学生对体育社团重视度。

表9为高校发展体育社团重要程度特征,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体育社团类型在受学校重视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认为高校发展体育社团非常重要的占比65.2%,认为重要的占比31.4%,认为一般的占比3.4%。从整体来看,绝大部分参加体育社团的大学生都认为高校发展体育社团是非常重要的。

表9 高校发展体育社团重要程度特征

4、讨论与结论

4.1、不同类型体育社团的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更倾向于水上类、休闲娱乐类等竞争类运动项目,而表演类体育项目相对更受女生的青睐,如,舞蹈类社团。这可能跟男女生的性格有关,男生比较倾向对抗性强、竞争激烈、趣味性的运动项目,而女生更强调身心快乐。体育社团的成员主要以低年级的同学为主,主要原因在于大一学生刚进校,对社团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参加体育社团的积极性较高,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锻炼,留下的大部分是社团负责人或者管理者,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由于考研、考编、实习、毕业等原因,参加社团的人数非常少。

各类体育社团的成员出席率都比较高,由于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都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纯粹属于自愿参加,所以大学生均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社团活动。与大部分研究结果一样,各社团每周活动频率不一,武术类社团活动频率较高、户外类社团活动频率较低。各类体育社团活动时间都在1h以上,体育社团是体育课的有效延伸,体育社团的组织形式包括热身、基本功练习、复习、巩固、新授内容、身体素质、放松练习等环节,和大学体育课的上课时间一致。

4.2、体育社团的重要性

在学校体育的不断深入改革下,学校和学生对学校体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研究发现,由于大学生体育社团种类繁多、活动内容丰富,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体育需求,它破除了对学校体育的传统认知,在教学改革中适应了新时代学生能力发展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社团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体育精神的重要使命,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因此,在高校社团发展中,体育社团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4.3、研究结论

就总体而言,在大学生体育社团人数上,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武术类、水上类、大球类、舞蹈类、休闲娱乐类、小球类、户外类。不同类型大学生体育社团在人口统计学特征、社团活动特征、体育社团重要性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对不同类型大学生体育社团特征作如下总结:

(1)在人口统计学上:男生、低年级在体育社团中的数量占比明显高于女生、高年级的大学生,且各类型体育社团人数随着年级的升高随之减少,其中男生更倾向于水上类、休闲娱乐类、大球类等竞争类运动项目,而女生则偏向于表演类项目,如,舞蹈类社团;

(2)在体育社团活动上:各类型体育社团每次活动开展时间基本在1h以上,水上类、武术类社团在社团出席比例和社团每周活动频率上明显高于户外类社团;

(3)在体育社团重要性上:绝大部分参加体育社团的大学生都认为高校发展体育社团是非常重要的,休闲娱乐类、水上类、武术类、小球类社团受学校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户外类社团,其中水上类社团最受学校重视。

猜你喜欢

球类社团频率
缤纷社团
科学运动会:球类篇
球类课放松实例
处理器频率天梯
振动与频率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无线电频率的特点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一类非线性离散动力系统的频率收敛性
巧用球类练习发展耐力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