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赛教学法在网球专项大学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8-26巩孝鹏李屹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技战术正确率网球

巩孝鹏 李屹峰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1、前言

随着我国的网球运动逐渐推广和普及,全国各地的高校和中小学开始开设网球课,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练习方法单一、内容单一等问题,使学生们对这项运动的热情有所减退。网球教学法的应用与研究变的越来越重要,现有的网球教学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异步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启发性教学法、程序教学法、领会教学法、形象教学法等。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现阶段关于网球教学方法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不足以应对广大网球爱好者的学习需求,网球教学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越来越多的教学问题。因此,加大对网球教学方法的研究迫在眉睫,促进现代网球教学方法的应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相关学者指出:传统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将知识技能、临场运用和人为主体的结合,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顺畅,却不能完成对打。本文主要是研究比赛教学法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比赛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教学效果上的差别,以期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和技战术的应用能力,满足中等水平的网球练习者技战术和各项素质再提高的需求,为网球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以“比赛教学法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检索词,通过中国知网等相关网站进行检索,寻找关于在网球教学中引入比赛教学法的相关论文资料,为实验进行和论文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

2.2、专家访谈法

为了排除实验漏洞,保证实验真实有效,根据访谈前列好的访谈纲要,就实验设计、测试指标、教材制定等内容向相关网球教授咨询意见,接受前辈的指导和建议,并根据专家的意见对实验设计进行修改和补充。

2.3、实验法

作者选取32名大二年级网球专项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18周的教学实验,并将32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人,一组是实验组,另外一组是对照组。实验测试指标主要是学生的身体形态,网球正、反手击球技术,发球技术,技战术应用正确率,心率,五级蛙跳、折返跑、扇形跑、网球掷远等身体素质,各指标测试方法如下。

(1)身体素质与网球技术测试方法。

①身体形态:身高、体重;

②网球技术;

正、反手:测试选手在底线后准备,击20个球;分别用正、反手击出“直线、斜线”各5个球;以击球的落点落入有效区域次数和球第二弹跳落点进入加分区给予得分;正手与反手各击10个球,各100分,每发入有效区域的击球得8分;球的第二弹跳落点进入加分区则加 2分;有效区域及加分区域如图1;

图1 底线击球得分示意图

发球:测试选手分别在底线发球区准备发球;左、右两区各发5个共10个球;以发球的落点落入有效区次数和球第二弹跳落点进入加分区给予分数;每发入有效区一球得8分;球的第二弹跳落点进入加分区则加2分;测试落点有效区域如图2。

图2 发球击球得分示意图

技评:击球动作正确流畅,击球位置准确,步法轻盈迅速,控制好球(40分);击球动作大体正确,步法迅速,控制球较好(30分);击球动作大体正确,球感不好,步法稍慢(20分);动作不正确、不协调,对球预判不好,无法控制球(10分)。

③身体素质

五级蛙跳:原地站立沿直线连续跳5次,测试其远度。

折返跑:网球场左边线折返冲刺跑,左边线折返冲刺跑运动员从底线开始到网前,以手触摸球网为准,并以最快速度跑完两个来回,记录员记录运动员最终所用的时间。

扇形跑:在网球场底线,从起点O,折返跑7个来回,计时。如图3:

图3 扇形跑路线图

网球掷远:原地单手肩上投掷网球,测量其远度。

(2)战术应用能力的监控。

战术应用能力的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是否能够根据来球合理的调整、决策并执行出正确的战术,为保证测试的顺利进行,邀请一名具备二级及以上高水平的网球教练与32名学生进行对打,以学生接回第一拍开始计算,比赛开始后,先后考察学生的本位、防守补位、调整、进攻、战术决策、技术执行等方面的正确率,并且为保证公正性,请相关网球专家对学生决策正确与否进行评价。

2.4、数理统计法

将实验前后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用统计软件SPSS Statistics进行数理计算和处理,为本文内容提供数据支持。

3、研究结果

3.1、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网球技术测试成绩统计结果分析

对实验前测的数据分析发现,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在网球各项技术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80,P>0.05),因此,可以进行网球教学实验,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教学以后,学期末对两组学生的网球各项技术进行测试后,获得实验后测数据如表1。

表1 实验后实验对象网球成绩测试结果对比分析表(x±s)

由表中数据显示:经过一年的实验教学,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正手击球达标均值分别是87.69和77.00,相伴概率P值为0.000,小于0.01,差异非常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手击球技评均值分别为77.88和85.75,相伴概率为0.001,>0.01,差异非常显著。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正手击球达标还是正手击球技评,两组学生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对两组数据深入分析后发现,实验组正手达标的均值高于对照组,但正手击球技评的均值却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反手击球达标均值分别为83.63和76.88,相伴概率为0.011,P>0.05,差异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反手技评均值分别是 76.13和 82.63,相伴概率为 0.010,P>0.05,差异显著,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在反手击球技术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样,与正手击球相似,实验组的反手击球达标均值高于对照组,但反手击球技评的均值却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发球技术达标均值分别为 83.25和 76.69,相伴概率 P为 0.030,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发球技术技评均值分别为 75.50和 84.88,相伴概率为 0.000,P<0.01,差异非常显著,实验教学后,实验组与对照的发球技术同样存在差异,同样存在实验组达标高、技评低的现象。

经过一学期的网球实验教学,无论是正反手击球还是发球,实验组的学生在技术达标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但是测试结果中实验组的技评均值都低于对照组。分析后得知,这种结果是比赛教学法的特殊性所引起的,比赛教学法是在比赛条件下,按照统一的比赛规则和一定的强度来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比赛教学情景是教师先讲解示范技战术要领,带领学生做练习,学生学习完新的技战术后,利用比赛教学法,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按要求学会新的技战术要领,然后进行比赛。由于学生的技术基础不够完善,技术动作还处在未定型阶段,容易出现多余或错误的动作,同时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过多追求比赛的胜利而急于求成,只追求击球质量,久而久之导致动作变形,同时,在比赛过程中因心理负荷较大造成身体僵硬,技术动作不够舒展,也会造成学生技术动作的改变,个人技术动作定型后就很难更改,从而导致实验组击球技评分值比较低。相反,在比赛过程中,要想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甚至赢得比赛,学生必须力求击出的每颗球都具有较高的质量,因此,学生在击打每一颗来球时都会考虑到回球线路、球的旋转和击球深度等方面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练习、训练以后,实验组的学生在技术达标方面就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比赛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网球技术的达标率,增强学生击球的深度和准度,但也可能会降低技评均值,造成学生的网球技术动作丑甚至变形的现象。

3.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网球战术应用能力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实验前两组学生的技战术应用正确率数据可知,实验前两组学生的网球技战术应用正确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73,P>0.05),可以进行实验。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后,再测两组学生的技战术应用正确率,结果如下图:

图4 实验后学生技战术应用正确率统计分析图

由上图可知,所有测试指标中,实验组的正确率都比对照组的正确率要高,尤其是技术执行指标,实验组的正确率为89%,对照组的正确率为50%,相差39%之多;除本位指标外,实验组各指标的的正确率要比对照组高10%以上,实验组的调整指标最高,高达92%;实验组的学生在各项指标的测试时能够保持较高的正确率,但对照组的学生在测试过程中更多表现出战术应用不连贯、犹豫不决的现象,比如,战术决策速度较慢、防守以后的调整回位太慢,掌握的技战术不能有效的执行出来。由此可以说明经过实验后,实验组的学生战术应用能力要比对照组的战术应用能力强,比赛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将学习的技战术运用到实际。

究其原因,采用比赛教学法进行网球教学以后,每天的学习与训练过程都存在比赛,为了比赛的顺利进行甚至赢得比赛,学生不断的尝试技战术的临场运用,在接受指导与反复的推敲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战术应用能力,能够及时的预判对手的击球方向与落点,然后迅速的做出回击策略,选择合适的战术以应对当前的比赛状况,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同时,学生不断的适应比赛的节奏与注意事项,已经克服了心理压力,可以更自信、更大胆的尝试,所以经过比赛教学法以后,学生的技战术应用能力会显著提高;而对照组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接触的比赛比较少,平时大多针对的是单项技术的练习或者战术的理论学习,就算平时的对拉球过程中也会涉及些许战术的实践,但终究练习与比赛的环境差别较大,当真正的到了比赛时,先前比赛中技战术运用较少,不熟练,所以就会导致在比赛过程中的技战术运用能力差。

综上所述,比赛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网球技战术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通俗的来说,经过比赛教学法教学以后,学生能够在赛事中熟练的运用各种技战术,学生在参加比赛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训练水平甚至超常发挥,进而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通过对学生网球技术测试指标进行分析,发现比赛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网球击球效果,采用比赛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学生可以更加轻松的击出高质量的回球,但实验组学生的网球技术动作得分偏低,说明单纯的采用比赛教学法不利于学生对错误动作的纠正,采用比赛教学法进行教学时,特别要注意密切结合教师的指导;

(2)在技战术应用能力方面,实验组学生实施技战术应用的正确率更高,说明采用比赛教学法进行网球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网球技战术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将学习的网球技战术应用到比赛实际;

(3)通过对学生各个时间段的心率指标数据分析,发现比赛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4)通过实验验证,比赛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在速度、灵敏以及肌肉力量方面的发展。

4.2、建议

(1)比赛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击球效果、技战术应用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网球教师、教练应该充分认识到比赛教学法的优点,将比赛教学法应用到网球教学过程,同时要紧密结合对学生错误动作的改正,避免出现网球技术动作丑、运动损伤的现象;

(2)单纯的某一种网球教学法可能只是促进学生某一方面的提高,当今学者可以着重加强对于组合型教学法的研究,促进网球教学方法的完善,为我国网球教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技战术正确率网球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基于两种LSTM结构的文本情感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足球技战术特征分析——以上海上港队为例
生意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生意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