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第八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8-26姜苏航赵伟科朱从丽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肺活量普通高校体育锻炼

姜苏航 赵伟科 朱从丽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高校学生作为推进社会科技发展的主力军,良好的体魄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基础,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就会显得尤为重要。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部署制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后,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

1、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现状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自1985年起,每5年开展1次, 分别于 1991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开展了第二至第七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开展该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为全面掌握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和变化发展趋势,指导各地和学校全面落实和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科学开展学校体育、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助力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1.1、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渐上升

表1 2019年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达标率

2021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2019年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自第七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后,我国更加注重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13-22岁年龄段学生优良率从2014年的14.8%上升到2019年的17.7%,上升了2.9%。13-15岁、16-18岁、19-22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分别上升5.1%、1.8%和0.2%,其中初中生上升最为明显。19-22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上升并不明显。

1.2、学生形态发育指标呈现上升趋势

表2 2019年第八次全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发育指标

较2014年全国调研情况相比,此次调研指标呈现继续上升趋势。与2014年相比,2019年全国13-15岁、16-18岁、19-22岁男生身高分别增加 1.69cm、0.95cm和 0.81cm,体重增加 2.52kg、2.52kg和2.86kg,胸围增加0.99cm、0.82cm和1.54cm。各年龄组女生身高分别增加0.97cm、0.80cm和0.62cm,体重增加2.28kg、1.99kg和 1.67kg,胸围增加 1.38cm、0.95cm和 0.83cm。

1.3、学生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

表3 2019年第八次全国学生肺活量指标

肺活量的大小能够反映出人心肺功能的强弱,当肺活量增大时,身体的供氧能力也会越强。近10年来,全国学生肺活量持续增加。与2014年相比,2019年全国13-15岁、16-18岁、19-22岁男生肺活量分别增加209.7ml、161.2ml和92.3ml,各年龄段女生的肺活量分别增加187.2ml、147.0ml和102.2ml。

1.4、普通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待进一步增强

较第七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相比,中小学生在柔韧、力量、速度和耐力等素质整体出现好转,但普通高校较其他年龄段并不明显。此次调研也发现了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学生超重肥胖率上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等一些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学生良好的体质健康水平,是迈向成功的重要基础。加强高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助力健康中国的首要任务。

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

从生理方面来讲,长时间参加体育运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运动器官,有利于人体增强免疫力,减少生病的机率。

2.1、增强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运动机能

通过长期的参加体育活动,人体的运动机能得到发展,不仅使呼吸肌力量增强,胸廓运动幅度加大,改善呼吸机能;还可使心肌力量增强,血管壁弹性增大,从而改善心血管机能。以体育课、体育社团、自我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运动形式,让学生长期学生进行身体活动,在有组织、有指导的情况下长期进行体育锻炼,使机体肌肉力量增加、肌纤维含量增加,体重增加,体型也会伴随着一定的优化。参加体育运动时,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的3个阶段特点,可使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肢体更加协调。因此,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学生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表现在肌肉反应速度、准确性和协调性都有提高,间接帮助到体质与健康各项目的测试成绩。

2.2、增强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参与学生的呼吸系统机能

进行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通过慢跑、拉伸等对身体的运动细胞进行激活,提高身体的调节能力、有氧工作能力、代谢水平及肌肉的收缩能力。准备活动的扩胸运动可提高膈肌的收缩和舒张能力从而使肺活量增加。而参与体育活动时的心率,随着运动量逐步增加并保持在一个阈值水平上,运动者的呼吸会变的急促,这时需要调整呼吸频率和深度使呼吸保持平稳继续运动。当长期参与有一定负荷的运动量时,人体的呼吸肌力量增加,呼吸的深度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也随之增加,氧气利用能力增加,从而延缓肺活量的衰减。另外,经常锻炼的人能比其他人提高1000ml左右,呼吸机能得到提升。

2.3、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免疫功能

随着每次进行体育锻炼时,自重或外部的运动负荷,机体会产生相对的刺激,产生疲劳。随后通过摄入能量补充、肌肉放松,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逐步增强,其中免疫因子的活性也会随新陈代谢速度而加强。曾有实验表明,以进行小运动量、安排充分恢复时间的训练方式训练实验白鼠,结果白鼠的免疫细胞转化能力得到提高。另外良好的锻炼情绪对于机体的免疫能力的影响非常大。学校体育活动与竞技体育运动不同,它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的。偶尔会以竞赛的形式开展体育活动,竞赛过程千变万化的特点使人体神经反射增多,形成的神经反射有助于影响神经内分泌等机能,从而使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因此,长期参与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机体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水平有所提高,进而提高人体的免疫系统。

3、增强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3.1、丰富课外体育活动

建议学校抓住学生想要提高体测成绩的心理,学校多组织丰富的体育活动,例如,篮球赛、羽毛球、定向越野、运动会等项目,内容要呈现多样性,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加学生的兴趣,最大化地使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增加不同运动类型专业性强的老师,提供运动的指导方法和进行运动的手段,丰富体育活动的形式,激发更多学生的兴趣使其参与到其中,进而增强体质健康。

3.2、组织关于健康生活与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讲座

多组织关于健康生活与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讲座,明确体育运动的目的和意义,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懂得锻炼和保护的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应该注意的事项。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体质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3、设置定向体能班

学校体育课不仅要有选修课,还需要根据每一位同学的体质与健康测试成绩,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部分体测项目不达标的同学开设定向体能班。教师根据每位同学的实际身体情况,制定运动处方,做到因人而异针对性补齐弱项,最终实现体质与健康水平的提高。

3.4、丰富体育设施

首先,丰富运动器材,增加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减少枯燥单一的运动形式,提高学生运动的趣味性,进而增加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其次,应加快体育设施的科学化、智能化建设。在学校体育中投入更先进的体育设施,加快大数据、互联网在学生体育与健康中的应用,如,智能健身自行车实线体验功能的积极应用,校园跑APP细化系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投入先进的运动设施,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娱乐化、科学化,提高人们参与运动的兴趣,有利于扩大运动人口。

4、结语

在全国第八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表明,普通高校学生优良率提高并不明显,各个项目的测试成绩有待提高。普通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科技强国的中坚力量,良好的体魄是奠定知识、技能的基础。增强体育锻炼不仅对人体神经系统控制肌肉能力、呼吸系统利用氧的能力、免疫系统抵抗病毒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强,以及在心理方面上面对压力、困难时的排解能力也有提高。因此,需要通过丰富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关于健康生活与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讲座、设置定向体能班、丰富体育设施等措施,全面提高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体育强国、科技强国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肺活量普通高校体育锻炼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提高初中学生肺活量的方法策略研究
2015年湖北籍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耐力跑水平相关性研究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大学生肺活量与身体素质相关性研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