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BYD财务分析

2022-08-26陈大飘华东交通大学

品牌研究 2022年24期
关键词:长城汽车汽车行业营业

文/陈大飘 (华东交通大学)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提出,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积极进行转型,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发展。BYD作为较早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经验。本文采用哈佛分析框架,抛弃仅依赖财务报表信息的传统财务分析方式,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从企业战略、会计信息、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选取同行业企业进行横向对比,深入剖析BYD的经营现状,希望可以为同行业企业提供参考。

一、战略分析——SWOT分析法

(一)S——优势分析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BYD已经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优势。首先,BYD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控及整车等核心技术,以及全球首创的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公司开发的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解决了电池寿命短、续航里程低的全球性难题,建立了成本优势。其次,布局全球市场,公司的纯电动汽车遍布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个城市。最后,公司业务横跨汽车、电池、IT等多个领域,不同领域相互协同,共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W——劣势分析

首先,科技创新难度较大。公司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回报却不能保证;同类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会使得企业要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其次,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充电桩的数量少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汽车电池后期的维修更换成本较高。最后,新能源汽车的售价并不占优势。虽然BYD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是整体上相同车型下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售价不相上下,甚至更贵,会制约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三)O——机会分析

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为BYD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能源汽车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受到人们的追捧,并且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较传统汽车更低。我国也推出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等扶持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国外市场同样潜力巨大,国际零排放车辆同盟曾宣布,德国、英国等18个成员国预计在2050年实现传统燃油汽车的禁售工作,此举更有利于BYD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

(四)T——威胁分析

首先,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纷纷崛起,如欧拉好猫、小鹏汽车等成长迅速,许多传统汽车企业也加入新能源汽车的行列,如五菱汽车、长安汽车等;凭借着车型多样、外观时尚的特点,吸引了较多消费者。国外老牌汽车如特斯拉、丰田等,也在积极抢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其次,补贴退坡导致销量减少。新能源汽车发展日渐成熟,各项政府补贴逐渐减少,降低部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另外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降低,同样会给企业带来资金压力。

二、会计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

如 表1所 示, 2019-2021年 间BYD三项主营业务的收入占总营业收比重相对稳定,其中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约占50%,在BYD整体业务中占据半壁江山。从营业总收入来看,2020年,BYD实现收入约为1565.98亿元,同比增长22.59%;2021年实现收入2161.42亿元,同比增长38.02%,其中,2021年三项主营业务的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33.93% 、43.99%、36.27%,公司的营业收入状况不断改善。

(二)成本及费用分析

企业能否实现盈利,成本和费用的管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营业收入的增加必然伴随着营业成本的提高,但是BYD2021年的营业成本为1879.98亿元,同比增长了48.91%,严重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增幅。并且营业成本的大幅增长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如果此时不注重成本管理,就会加剧公司的亏损,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

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在BYD近三年的期间费用中,销售费用在稳步增长,这是职工薪酬的提高以及加大广告费用导致的;管理费用的大幅增长也是由于职工薪酬显著增加;财务费用的波动最大,其中2020年是由于汇兑损失的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大幅增长;而2021年财务费用同比降低了52.51%,这是因为本年利息支出大幅减少,并且利息收入增加。从研发费用的增加,可以看出BYD越来越重视对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增加,掌握核心技术,建立技术壁垒,是公司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

表2 BYD2019-2021年营业成本及费用表 单位:亿元

三、财务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从表3中可以看出,BYD汽车2019-2021年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在1和0.75上下波动,变化幅度不大;现金比率从2019年的12.69%迅速上升到2021年的30.17%,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增加,直接还债能力提升。与同行业企业相对比,BYD的流动速率在2021年位于最后,并且近三年的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均低于长城汽车、江淮汽车。从长期偿债能力来看,BYD公司与江淮汽车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在缓慢下降,长城汽车则逐渐上升,在2021年三者的资产负债率均在65%左右。

表3 BYD2019-2021年偿债能力指标表

(二)盈利能力分析

从表4中可以出,BYD的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在2020年相较于2019年有小幅度上升,2021年又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主要是由于2021年BYD各项产品的成本增加,压缩了利润空间,毛利率大幅降低。横向对比来看,BYD的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长城汽车,但是高于江淮汽车,并且长城汽车的指标更加稳定,波动幅度小于BYD和长城汽车。总体来看,BYD的盈利能力较弱,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提升利润创造能力。

表4 BYD2019-2021年盈利能力指标表

(三)营运能力分析

从表5中可以看出,2019-2021年BYD的四项营运能力指标在近三年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应收账款周转率由2.74大幅升到5.58,说明BYD实行了较为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小了赊销力度,促进销售回款;存货周转率的上升幅度也较大,说明其存货周转周期缩短,存货周转变现的能力增强;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也小幅度增加,整体资产运营效率有所提升。但是与长城汽车和江淮汽车相比,BYD的四项盈利指标大都处于末位。长城汽车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9%左右,BYD最高仅为5.58%,差距尤为明显;江淮汽车也明显优于BYD,说明BYD的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率较低。从资产总体的使用效率来看,BYD在三者中处于中等水平。

表5 BYD2019-2021年营运能力指标表

(四)成长能力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2019-2021年BYD的主营业务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且2021年的增幅较大。从主营业收入增长率来看,BYD和长城汽车均大幅上升,BYD的增长幅度较大,而江淮汽车的主营收入逐年降低。BYD的净利润增长率从2019年的-40.42%迅速上升到183.83%,接着2021年又出现了大幅降低,与江淮汽车的变动趋势一致。另外,三者总资产规模均在扩大,BYD在2021年的增长幅度最大,达到了47.17%,显著高于长城汽车和江淮汽车。

表6 BYD2019-2021年成长能力指标表

四、前景分析

(一)行业发展前景

首先从汽车行业来看, 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全年产销量分别占中国汽车产销量的13.6%和13.4%,同比均增长约1.6倍。国产品牌百花齐放,不断崛起,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国外市场需求也进一步扩大。其次,我国还积极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21年1月,《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正式实施,使得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政策更加透明;“双碳”目标的提出,社会各界更注重低碳环保,从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此,对行业总体来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较好。

(二)BYD自身发展前景

电池的安全性和续航能力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卖点之一,是消费者的重点关注对象,而BYD以电池研发出身,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其他企业短时间内难以超越。但是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BYD电池自产自用的模式,很可能降低企业市场竞争力。其次,BYD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除汽车工业以外,还涉及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光伏产业等,可以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另外,作为新能源汽车企业,BYD对于政策补贴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补贴退坡使公司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出现下降,因此,BYD应当注意提升受外界影响的能力。总而言之,BYD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挑战。

五、结论

本文通过在新能源时代下对BYD公司进行战略、会计、财务和前景分析,得出BYD仍存在偿债能力较低、盈利能力较差、资产运营效率较低等问题。在未来的经营中,公司可以采取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加大研发力度、扩大成本优势,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注重公司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提升综合实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新能源行业的先行者,BYD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可以为同行业企业借鉴BYD的经营优势、吸取经验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长城汽车汽车行业营业
解读两会代表提案,观汽车行业发展动向
时代不等人,汽车行业在完成“双碳”这件事上,责无旁贷
“缺芯”之外,限制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的另一关键因素已愈演愈烈!
长城汽车半年报发布 营收超400亿元
长城汽车净利润暴跌
新四化加全球化 长城汽车领衔“破冰”开创中国品牌新航道
168家鲁股一季度赚109亿
陕西省属国企营业收入位列全国前三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