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指向作业本质的作业设计原则*

2022-08-26李威峰

英语学习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评天气作业

文/ 李威峰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作业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通过作业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为教师检验教学的效果、发现和诊断学生学习的问题、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依据(教育部,2022)。《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因此,既要发挥作业的应有功能和作用,又要确保作业数量适量、难度适中,改进作业设计就成为教研和教学工作的关注重点。笔者认为,教师应准确认识作业的本质内涵,深刻理解“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理念,基于此明确作业设计的原则,使作业在符合《课标》要求的同时,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作业本质与“教—学—评”一体化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5)。所以,要深刻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掌握其本质。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5)。由此可见,要把握一个事物的本质就要充分理解其内涵。

作业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课程实施与评价的中间环节,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期间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的任务。王月芬等(2014)认为作业的基本内涵可包括四个方面:主要指课前和课后完成的练习和任务;不仅仅包括学生个人完成的,也包括团队性任务;强调教师有意识的设计;完成的时段主要是非教学时间,包括学生在家的时间、在学校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等。因此,笔者认为,作业的本质是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能体现教学价值的、由学生个人或团队利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课后练习或任务。作业设计需从作业的基本内涵出发,体现作业的基本价值。也就是说,要做好作业设计,就必须认识作业的本质,而要认识作业的本质,就要深刻理解作业的内涵。

《课标》课程理念提出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评价建议指出教学评价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和期末评价等(教育部,2022)。教师应通过作业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和诊断学生学习的问题以改进教学,从而真正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而作业评价的根本载体及基础就是教师设计的作业。

综上,笔者认为,要切实落实《意见》精神,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教师需要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程理念,指向作业的本质,设计出能力为重、素养导向的作业,同时在过程中把握四条作业设计原则。下面,笔者以基于课堂教学的课后作业任务设计为例,阐述作业设计的原则(以下提及的作业均指课后作业任务)。

指向作业本质的作业设计原则

1. 学评一致性

学评一致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其评价功能,要特别关注作业所反映的学生语言能力与课时教学目标所设定的语言能力及素养要求、课堂教学活动所培养的语言能力及素养要保持一致,以明确建立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和怎么评的关联,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

《课标》指出,教师要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科学运用评价手段与结果,反思教学行为和效果(教育部,2022)。作业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学的知识和在预设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中的达成度。因此教师在设计基于课堂教学的作业任务时,只有充分考虑课堂上教了什么内容、为了什么目的而教、通过什么活动而教、教学效果怎么样,才能设计出与之相符的课后作业,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改进教师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

以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10 The weather Unit 1 It might snow.听说整合教学为例(嘉兴一中实验学校鲁凯执教)。听力文本对话呈现的是现实生活中描述并谈论天气的情境,涉及描述天气和表达对不同天气喜好时的常用词汇和表达用语,同时也包含Are you joking? / Sounds great!/ Me neither. / Come on!等日常用语。基于听力文本解读,教师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在主题语境中感知描述天气的常见用语“What’s the weather like? It’s probably... What’s the temperature?It’s... degrees.”等,培养学生用英语描述天气的能力,指向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2)通过小听力精听、大听力泛听和精听相结合等活动,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与运用目标语言描述和谈论天气的能力,指向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培养;(3)通过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获取的天气信息与天气图标相联系,培养学生的信息转换能力,指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4)通过分析对话中人物的语言特点,归纳不同人物对于不同天气的不同喜好,发展学生分析判断、归纳整合的思维,指向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5)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同伴的天气描述和所选择的活动是否合理得体,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指向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了感知对话、精听小听力、泛听和精听大听力、分析对话人物语言特点、结合周末天气作简单的周末活动安排、评价同伴天气描述和所选择的活动合理得体与否(评价表见图1)等活动,逐一对应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天气、依据天气选择合适活动的能力。教师依据“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设计了用英语描述天气和与朋友讨论、思考依据天气选择合适的周末活动的课后作业(Homework),体现学评一致性。

图1 . 评价表

2. 分层选择性

分层选择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学习基础和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上的差异,分层设计指向不同能力、不同内容层次要求的作业任务,以供学生自主选择。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及语言素养是存在差异的。《课标》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兼顾个体差异,设计课时作业,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教育部,2022)。《意见》也鼓励教师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所以,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来优化作业设计,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依据分层选择性原则设计作业可以充分实现这一点。这里的“分层”是指依照教学实际情况把作业任务内容或要求分层表述(通常可以分两层)。作业任务的内容分层指所设计的若干作业任务在具体内容、表现形式等表述上有不同层次的区别要求,作业任务要求分层指所设计的若干作业任务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有不同层次的区别要求。这里的“选择”指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从分层的若干作业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

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 A 2d 为 例( 杭 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中学张恩实执教)。对话以未来规划为主题,Andy 和Ken 通 过“What do you want to be?”和“How are you going to become… ?”等问题进行交流,表达不同观点和态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听前猜测和精听活动找出Ken 与Andy 的未来规划,并分析两人性格与各自的未来规划之间的联系,探讨实现梦想的途径,树立为梦想不断拼搏的正确价值观,并通过对话活动谈论各自理想职业与实现理想的方法,并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对方的回答提出建议或给予鼓励。考虑到学生虽然都有对个人规划和对梦想的认知,但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在列举班级部分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及现有特长的基础上,设计了作业A和作业B(在作业A 的基础上增加了建议或鼓励)(见图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完成,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选择需求,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自我效能感。

图2 .

作业任务要求分层的另一案例可参见图3。

图3 .

3. 实践应用性

实践应用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经历,设计利于学生体验、实践、参与、探究甚至是合作的课后任务,引导学生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所获取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及所提升的素养,来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

“所用即所学”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设计说的作业情境时,要注重将学生在听的情境中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在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中进行迁移应用,让学生体会应用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趣味性(李威峰,2022)。此外,教师应设计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和综合实践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如朗读、角色扮演、故事创编、调研采访、海报制作、戏剧表演等,提升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教育部,2022)。总之,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联系实践经验,围绕实际生活环境,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等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满足生活中的需求。

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 A 1a—2c 听说整合教学为例(杭州市采荷中学教育集团蔡超一执教)。由于在实际生活中规划未来已经是初二学生需要谈论的话题,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听说活动创编对话谈论未来规划的基础上,设计了让学生与同学分享个人未来规划的作业A 和让学生通过对话调查(应用本课所获语言技能)并作报告的作业B(见图3),让学生灵活选择。学生有体验、有实践、有参与、有合作,通过分析、推断与评价,思考如何选择理想的职业和如何实现目标,并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对未来生活目标进行讨论,提升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4. 思维活动性

思维活动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可能需要的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让作业成为学生展现或发展思维能力的课后语言学习活动,而非简单的机械记忆或操练。

作业既要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王丽娜,2022)。作业设计需体现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学生在运用有效策略和发挥创造力去解决作业问题、完成预定要求时,必然离不开辨识、分类、分析、推断、建构、批判、创新等思维活动,而这些思维活动的发生又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动机,进而表现出积极的完成作业的行为。课后作业也就成为学生具体展现思维能力或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的语言学习活动。

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Section A 2d 听说整合教学为例(杭州市富阳区永兴中学管夏昕执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并根据教材语篇的话轮模拟实践,借助真实的情境需求创编对话,询问或介绍最佳特定生活场所,并给出合适理由。教师设计的课后作业是学生借助和制作简要地图,帮助同伴寻找附近街坊中最佳特定生活场所,创编新对话(见图4)。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同伴的具体需求(如运动场所——乒乓球馆)进行地图信息的搜索、对比、判断、选择,并根据与所处位置的距离、场所条件、服务质量等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地点并在对话过程中给出合适理由。这一作业涉及对地图信息的预测、分析比较、评判选择、分析归纳选择理由等思维活动,要求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思维的活动性。

图4 .(地图为示意图)

结语

以上介绍的四个作业设计原则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融合渗透的。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充分关注“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明确作业的本质要求,整体遵循以上四个原则,设计出体现检验教学效果、诊断学习问题进而达到促教、促学功能的优秀课后作业。

猜你喜欢

教—学—评天气作业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分析
课堂观察助力高中地理课“教—学—评”的一致性
Weather(天气)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怎样设计课时评价
作业
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研究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