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师模式应用于内科学*

2022-08-25曹勇邵一川赵骞高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录播消化性溃疡

曹勇 邵一川 赵骞 高媛※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沈阳 110031;2.沈阳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4;3.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3)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给传统教育行业注入了创新的教学方式,拓宽了原有的知识边界。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在线直播课、录播课以及微信群答疑都成为现在教育培训的潮流[1],而互联网+教育产品以及将人工智能引入教育的模式也是层出不穷[2],让高等教育从线下层面发展到线上线下混合教育与直播+教育的形式并存[3],其中阿里巴巴上线了钉钉在线课堂、直播互动等教学场景解决方案,并向全国学校免费提供,钉钉在线课堂实现了教师在线备课、课程直播、课程互动、课程质量检验全程在线化;科大讯飞支持高校开展自主网络教学服务,智能教学助手能为教师提供个人教学助手用于备课和远程授课,同时提供课程同步课后作业,并通过学情分析实时反馈学生练习情况,帮助教师实现远程的精准教学;腾讯空中课堂则提供了网络教学解决方案,包括腾讯空中课堂、在线远程会议、联络呼叫中心、防控即时通讯平台等多项产品,能够满足疫情期间教学和教务工作的多种需求;雨课堂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owerPoint 和微信,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沟通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4],教师可以将带有MOOC 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师生沟通及时反馈,课堂上实时答题、弹幕互动,为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5]。

虽然在线教学平台发展迅速,但互联网+教育却不能无缝将线下教育衔接到线上,这种学习方式也不能完全改变传统的线下学习习惯[6]。综合以上互联网+教育的特点,文章提出在线多师教学模式,将已有录播课切割处理形成微录播课,并与网络直播及融合,重在将在线平台的应用与教师直播无缝衔接,重构在线教学模式,推动在线教学改革。

1 在线多师教学模式

“多师教学模式”就是指在线授课过程中多种教学方式融合交替授课,“多师”是指多位授课教师对课程中知识点有针对地录播,在线授课过程中只有一位主播教师,授课前教师要将“多师”的录播课切割处理,将整段的录播课拆分成由知识点划分的小段录播课(微录播课)。在线多师教学模式就是将微录播课与在线直播授课及雨课堂测试穿插融合,应用于内科学的在线教学中。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可以分为: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传染病科、小儿科等。该课程共设计了8 个主题,其中“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疾病、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见图1。文章对消化内科中“消化性溃疡”课程实施在线多师教学模式改造,在教改方案设计过程中引入录播课切割处理、微录播课体系化、在线授课方案的设计。

图1 内科学拓扑图

1.1 录播课切割处理录播课切割处理是将现有的录播课资源按照教学内容知识点进行切割,使录播课切割成多个以知识点划分的小视频,每个视频的内容只包含一个具体的知识。这样的小视频可以被主播教师团队按照教学进程灵活编排以及穿插融合,无形当中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使以知识点划分的小视频灵活服务于教学[7]。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学中的一节课,消化性溃疡包括以下16 个知识点: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消化性溃疡症状、消化性溃疡体征、内镜检查、X 线钡餐检查、Hp 感染的检测、胃液分析、胃癌诊断、慢性胃炎特点、胃神经官能症诊断、胆囊炎胆石病诊断、胃泌素瘤诊断、保持生活规律、调整饮食结构、心理因素、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教师对已有的消化性溃疡录播课资源按照知识点进行切割,切割过程是教师对录播课资源的剪辑过程。

1.2 微录播课体系化微录播课的体系化是对这些以知识点划分的微录播课内容进行有效梳理,让分散的微录播课之间保持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8]。微录播课有效梳理包括:分类、标注、建立检索等步骤。

(1)分类:将微录播课按照课程主题以及分类条目进行注释[9]。“消化性溃疡”的16 个微录播课按照课程主题分为4 类:临床表现、检查、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见图2。

图2 消化性溃疡分类

(2)标注:标注是用问题来代替陈述,本着把握重点的原则,针对消化性溃疡的16 个微录播课,标注分别是: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有哪些?消化性溃疡症状和体征表现在哪方面?内镜检查特点是什么?X 线钡餐检查的机理是什么?什么是Hp 感染的检测?胃液分析都分析哪些指标?胃癌诊断的依据在哪里?慢性胃炎怎样形成的?胃神经官能症表现特点?胆囊炎胆石病特点是什么?胃泌素瘤有哪些特征?生活规律与胃溃疡有关系么?饮食结构调整可以怎样影响胃肠疾病?心理因素问题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么?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重要么?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10]。

(3)建立索引:索引是一种增强式的存在,这表示即使没有索引,微录播课体系化并不会受到影响。索引是对微录播课体系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使用索引可快速访问微录播课体系中的特定信息,提高查询性能[11]。

1.3 在线授课方案设计微录播课体系化可以让授课教师快速地构建在线授课方案,规划在线授课方案设计。针对“消化性溃疡”形成具体的、可执行的多师授课方案,见图3。

图3 教学融合设计

图中为“消化性溃疡”中4 个子主题“临床表现”“检查方案”“鉴定诊断”“预防与治疗”的在线授课方案设计。授课方案以时间作为横坐标,根据课程具体内容知识点采用微录播课、直播以及雨课堂测试穿插的方式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1)对于“临床表现”,首先采用直播授课方式进行课程的导入,讲述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之后利用微录播课方式讲授“消化性溃疡疼痛的长期性、周期性以及节律性”,而后利用雨课堂测试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疼痛影响因素”的掌握程度,接下来用直播方式对重点难点“消化性溃疡症状”部分详细讲解,再衔接微录播课讲授“神经功能症”,完成讲解后采用雨课堂考查学生对神经功能症特点的掌握,最后以直播授课方式讲述“消化性溃疡体征”并总结已学课堂知识内容。

(2)对于“检查方案”,首先采用直播授课方式进行课程的导入,对检查方案种类进行阐述,对于“内镜检查”“Hp 感染的检测”“X 线钡餐检查”“胃液分析”4 个知识点,采用微录播课的授课方式可以更为生动地对检查方案的特性做出讲述,而对于“X 线钡餐检查炎性水肿鉴别”这种较难理解的学习部分,采用直播授课的方式能够及时得到学生反馈,便于精准对难点做出详细讲解,在授课过程中利用雨课堂对“Hp 感染的检测方法分类”等知识点进行随堂测试。

(3)对于“鉴别诊断”,采用直播授课方式进行课程的导入,对鉴别诊断的种类进行阐述,针对“胃癌”以及“慢性胃炎”这2 个知识点,采用微录播课的学习方式更便于学生对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鉴别的掌握,而对于胃癌的鉴别利用直播授课的方式可以更有条理性地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最后以微录播课授课的形式对胃神经官能症、胆囊炎胆石病和胃泌素瘤3 种病诊断方式的区别进行总结,授课过程中利用雨课堂测试学生对胃癌良性与恶性的区分。

(4)对于“预防与治疗”,首先采用直播授课方式进行课程的导入,讲述胃病预防与治疗的常识,然后对4 种典型胃病引起的因素利用微录播课讲解,随后采用雨课堂对“致溃疡药物种类”进行测试,最后综合测试结果对胃病的治疗掌握较薄弱的知识点做出阐述和总结。

2 学生成绩对比

将采用在线多师教学模式教学的2020 级学生期末成绩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2019 级学生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见图4。可以看出,采用在线多师教学模式后学生的整体成绩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不及格数为零,这说明在线多师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把握。图5 为2 种模式下的学生期末平均成绩和成绩标准差的比较。

图4 教学班级成绩分布情况统计

图5 教学班级期末平均成绩与标准差

3 小结

教学模式改革一直都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多师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还是一种教学理念与学习理念的更新。文章将多师教学模式运用在内科学课程改革中,做到师生线上与线下密切结合、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相结合、分散学习与合作讨论式学习相结合。在内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录播课资源的收集、切割、重新整合,设计出结构完整、重难点突出、类型多样的在线授课方案,有效实现了学习时空的拓展,提升了主播教师的人效,增加了课堂氛围与学生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录播消化性溃疡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GB/T 34611—2017《硬质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预制直埋保温管》录播宣贯
GB/T 38942—2020《压力管道规范 公用管道》录播宣贯(8)
GB/T 38942—2020《压力管道规范 公用管道》录播宣贯(7)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